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38|回复: 67

1998年巴菲特在University of Florida商学院的演讲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8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译者序:这里翻译的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个Video。确切的说,是Warrent Buffet(巴菲特)在University of Florida商学院的一次演讲。在演讲里,巴菲特谈投资,谈做人,使译者受益匪浅。在这里翻出来以嗜读者。

(一)

我想先讲几分钟的套话,然后我就主要来接受你们的提问。我想谈的是你们的所思所想。我鼓励你们给我出难题,畅所欲言,言无不尽。(原文:我希望你们扔些高难度的球,如果你们的投球带些速度的话,我回答起来会更有兴致)你们几乎可以问任何问题,除了上个礼拜的Texas A&M的大学橄榄球赛,那超出我所能接受的极限了。我们这里来了几个SunTrust(译者注:美国一家大型商业银行)的人。我刚刚参加完Coca Cola的股东大会(译者注:Warren Buffet的投资公司是Coca Cola的长期大股东之一),我坐在吉米●威廉姆斯边上。吉米领导了SunTrust多年。吉米一定让我穿上这件SunTrust的T恤到这来。我一直试着让老年高尔夫联盟给我赞助,但是都无功而返。没想到我在SunTrust这,却做的不错。吉米说,基于SunTrust存款的增长,我会得到一定比例的酬劳。所以我为SunTrust鼓劲。(译者注:巴菲特在开玩笑)

我在这里只想对学生们讲一分钟关于你们走出校门后的未来。你们在这里已经学了很多关于投资方面的知识,你们学会如何做好事情,你们有足够的IQ能做好,你们也有动力和精力来做好,否则你们就不会在这里了。你们中的许多人都将最终实现你们的理想。但是在智能和能量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来决定你是否成功,我想谈谈那些东西。实际上,在我们Omaha(译者注:Berkshire Hathaway公司的总部所在地)有一位先生说,当他雇人时,他会看三个方面:诚信,智能,和精力。雇一个只有智能和精力,却没有诚信的人会毁了雇者。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你只能希望他愚蠢和懒惰,而不是聪明和精力充沛。我想谈的是第一点,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具备后两点。在考虑这个问题时,请你们和我一起玩玩这个游戏。你们现在都是在MBA的第二年,所以你们对自己的同学也应该都了解了。现在我给你们一个来买进10%的你的一个同学的权利,一直到他的生命结束。你不能选那些有着富有老爸的同学,每个人的成果都要靠他自己的努力。我给你一个小时来想这个问题,你愿意买进哪一个同学余生的10%。你会给他们做一个IQ测试吗,选那个IQ值最高的?我很怀疑。你会挑那个学习成绩最好的吗,我也怀疑。你也不一定会选那个最精力充沛的,因为你自己本身就已经动力十足了。你可能会去寻找那些质化的因素,因为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很有脑筋的。你想了一个小时之后,当你下赌注时,可能会选择那个你最有认同感的人,那个最有领导才能的人,那个能实现他人利益的人,那个慷慨,诚实,即使是他自己的主意,也会把功劳分予他人的人。所有这些素质,你可以把这些你所钦佩的素质都写下来。(你会选择)那个你最钦佩的人。然后,我这里再给你们下个?儿。在你买进10%你的同学时,你还要卖出10%的另外一个人。这不是很有趣吗?你会想我到底卖谁呢?你可能还是不会找IQ最低的。你可能会选那个让你厌恶的同学,以及那些令你讨厌的品质。那个你不愿打交道的人,其他人也不愿意与之打交道的人。是什么品质导致了那一点呢?你能想出一堆来,比如不够诚实,爱占小便宜等等这些,你可以把它们写在纸的右栏。当你端详纸的左栏和右栏时,会发现有意思的一点。能否将橄榄球扔出60码之外并不重要,是否能在9秒3之内跑100码也不重要,是否是班上最好看的也无关大局。真正重要的是那些在纸上左栏里的品质。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拥有所有那些品质。那些行动,脾气,和性格的品质,都是可以做到的。它们不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力所不能及的。再看看那些右栏里那些让你厌恶的品质,没有一项是你不得不要的。如果你有的话,你也可以改掉。在你们这个年纪,改起来比在我这个年纪容易得多,因为大多数这些行为都是逐渐固定下来的。人们都说习惯的枷锁开始轻得让人感受不到,一旦你感觉到的时候,已经是沉重得无法去掉了。我认为说得很对。我见过很多我这个年纪或者比我还年轻10岁,20岁的人,有着自我破坏性习惯而又难以自拔,他们走到哪里都招人厌恶。他们不需要那样,但是他们已经无可救药。但是,在你们这个年纪,任何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可以有,只要你们愿意,就只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就象本杰明●格拉姆(上个世纪中叶著名的金融投资家)一样,在他还是十几岁的少年时,他四顾看看那些令人尊敬的人,他想我也要做一个被人尊敬的人,为什么我不象那些人一样行事呢?他发现那样去做并不是不可能的。他对那些令人讨厌的品质采取了与此相反的方式而加以摒弃。所以我说,如果你把那些品质都写下来,好好思量一下,择善而从,你自己可能就是那个你愿意买入10%的人!更好的是你自己本就100%的拥有你自己了。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谈谈你们所感兴趣的。我们可以从这儿或那儿举起的手开始。

(二)

问题:你对日本的看法?

巴菲特:我不是一个太宏观的人。现在日本10年期的贷款利息只有1%。我对自己说,45年前,我上了本杰明●格拉姆的课程,然后我就一直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也许我应该比1%挣的多点吧?看上去那不是不可能的。我不想卷入任何汇率波动的风险,所以我会选择以日元为基准的资产,如地产或企业,必须是日本国内的。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挣得比1%多,因为那是我资金的成本。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发现一家可以投资的生意。这真的很有趣。日本企业的资产回报率都很低。他们有少数企业会有4%,5%,或6%的回报。如果日本企业本身赚不了多少钱的话,那么其资产投资者是很难获得好的回报的。当然,有一些人也赚了钱。我有一个同期为本杰明●格拉姆工作过的朋友。那是我第一次买股票的方法,即寻找那些股票价格远低于流动资本的公司,非常便宜但又有一点素质的公司。我管那方法叫雪茄烟蒂投资法。你满地找雪茄烟蒂,终于你找到一个湿透了的,令人讨厌的烟蒂,看上去还能抽上一口。那一口可是免费的。你把它捡起来,抽上最后一口,然后扔了,接着找下一个。这听上去一点都不优雅,但是如果你找的是一口免费的雪茄烟,这方法还值得做。不要做低回报率的生意。时间是好生意的朋友,却是坏生意的敌人。如果你陷在糟糕的生意里太久的话,你的结果也一定会糟糕,即使你的买入价很便宜。如果你在一桩好生意里,即使你开始多付了一点额外的成本,如果你做的足够久的话,你的回报一定是可观的。我现在从日本没发现什么好生意。也可能日本的文化会作某些改变,比如他们的管理层可能会对公司股票的责任多一些,这样回报率会高些。但目前来看,我看到的都是一些低回报率的公司,即使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说来也令人惊奇,因为日本这样一个完善巨大的市场却不能产生一些优秀的高回报的公司。日本的优秀只体现在经济总量上,而不是涌现一些优质的公司(译者注:对中国而言,这样的问题何止严重10倍!)。这个问题已经给日本带来麻烦了。我们到现在为止对日本还是没什么兴趣。只要那的利息还是1%,我们会继续持观望态度。

问题:有传闻说,你成为长期资金管理基金的救场买家?你在那里做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机会?(译者注:长期资金管理基金是一家著名的对冲基金。1994年创立。创立后的头些年盈利可观,年均40%以上。但是,在1998年,这家基金在4个月里损失了46个亿,震惊世界)

巴菲特:在最近的一篇财富杂志(封面是鲁本●默多克)上的文章里讲了事情的始末。有点意思。是一个冗长的故事,我这里就不介绍来龙去脉了。我接了一个非常慎重的关于长期资金管理基金的电话。那是4个星期前的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吧。我孙女的生日Party在那个傍晚。在之后的晚上,我会飞到西雅图,参加比尔●盖茨的一个12天的阿拉斯加的私人旅程。所以我那时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的。于是星期五我接了这个电话,整个事情变得严重起来。在财富的文章发表之前,我还通了其他一些相关电话。我认识他们(译者注:长期资金管理基金的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我还很熟。很多人都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工作过。事情很关键。美联储周末派了人过去(译者注:纽约)。在星期五到接下来的周三这段时间里,纽约储备局导演了没有联邦政府资金卷入的长期资金管理基金的救赎行动。我很活跃。但是我那时的身体状况很不好,因为我们那时正在阿拉斯加的一些峡谷里航行,而我对那些峡谷毫无兴趣。船长说我们朝着可以看到北极熊的方向航行,我告诉船长朝着可以稳定接收到卫星信号的方向航行(才是重要的)(译者注:巴菲特在开玩笑,意思是他在船上,却一直心系手边的工作)。星期三的早上,我们出了一个报价。那时,我已经在蒙塔那(译者注:美国西北部的一个州)了。我和纽约储备局的头儿通了话。他们在10点会和一批银行家碰头。我把意向传达过去了。纽约储备局在10点前给在怀俄明(译者注:美国西北部的一个州)的我打了电话。我们做了一个报价。那确实只是一个大概的报价,因为我是在远程(不可能完善细节性的东西)。最终,我们对2.5亿美元的净资产做了报价,但我们会在那之上追加30到32.5亿左右。Berkshire Hathaway(巴菲特的投资公司)分到30个亿, AIG有7个亿, Goldman Sachs有3个亿。我们把投标交了上去,但是我们的投标时限很短,因为你不可能对价值以亿元计的证券在一段长时间内固定价格,我也担心我们的报价会被用来作待价而沽的筹码。最后,银行家们把合同搞定了。那是一个有意思的时期。

整个长期资金管理基金的,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对它有多熟悉,其实是波澜壮阔的。如果你把那16个人,象John Meriwether, Eric Rosenfeld,Larry Hilibrand,Greg Hawkins, Victor Haghani,还有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Myron Scholes和Robert Merton,放在一起,可能很难再从任何你能想像得到的公司中,包括象微软这样的公司,找到另外16个这样高IQ的一个团队。那真的是一个有着难以置信的智商的团队,而且他们所有人在业界都有着大量的实践经验。他们可不是一帮在男装领域赚了钱,然后突然转向证券的人。这16个人加起来的经验可能有350年到400年,而且是一直专精于他们目前所做的。第3个因素,他们所有人在金融界都有着极大的关系网,数以亿计的资金也来自于这个关系网,其实就是他们自己的资金。超级智商,在他们内行的领域,结果是他们破产了。这于我而言,是绝对的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我要写本书的话,书名就是“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我的合伙人说那本书就是他的自传(笑)。这真的是一个完美的演示。就我自己而言,我和那16个人没有任何过节。他们都是正经人,我尊敬他们,甚至我自己有问题的时候,也会找他们来帮助解决。他们绝不是坏人。但是,他们为了挣那些不属于他们,他们也不需要的钱,他们竟用属于他们,他们也需要的钱来冒险。这就太愚蠢了。这不是IQ不IQ的问题。用对你重要的东西去冒险赢得对你并不重要的东西,简直无可理喻,即使你成功的概率是100比1,或1000比1。如果你给我一把枪,弹膛里一千个甚至一百万个位置,然后你告诉我,里面只有一发子弹,你问我,要花多少钱,才能让我拉动扳机。我是不会去做的。你可以下任何注,即使我赢了,那些钱对我来说也不值一提。如果我输了,那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我对这样的游戏没有一点兴趣。可是因为头脑不清楚,总有人犯这样的错。有这样一本一般般的书,却有着一个很好的书名,“一生只需富一次”。这再正确不过了,不是码?如果你有一个亿开始,每年没有一点风险的可以挣10%,有些风险,但成功率有99%的投资会赚20%。一年结束,你可能有1.1个亿,也可能有1.2个亿,这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这时候过世,写亡讯的人可能错把你有的1.2个亿写成1.1个亿了,有区别也变成没区别了(笑)。对你,对你的家庭,对任何事,都没有任何一点点不同。但是万一有点闪失的话,特别是当你管理他人的钱时,你不仅仅损失了你的钱,你朋友的钱,还有你的尊严和脸面。我所不能理解的是,这16个如此高智商的能人怎么就会玩这样一个游戏。简直就是疯了。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决定基本上都依赖于一些事情。他们都有着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背景,他们说一个6或7西格玛的事件(指金融市场的波动幅度)是伤他们不着的。他们错了,历史是不会告诉你将来某一金融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他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学统计,他们认为关于股票的(历史)数据揭示了股票的风险。我认为那些数据根本就不会告诉你股票的风险!我认为数据也不会揭示你破产的风险。也许他们现在也这么想了?事实上,我根本不想用他们来作例子,因为他们的经历换一种形式,很可能发生在我们中的每个人身上。我们在某些关键之处存在着盲点,因为我们懂得太多的其他地方。正象Henry Gutman所说的,破产的多是两类人:一是一窍不通者;一是学富五车者。这其实是令人悲哀的。我们是从来不借钱的,即使有保险做担保。即使是在我只有1万块钱的时候,我也决不借钱。借钱能带来什么不同玛?我只凭我一己之力时我也乐趣无穷。一万,一百万,和一千万对我都没有什么不同。当然,当我遇到类似紧急医疗事件的情况下会有些例外。基本上,在钱多钱少的情况下,我都会做同样的事情。如果你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想想你们和我的不同,我们穿的是同样的衣服,当然我的是SunTrust给的;我们都有机会喝上帝之泉(说这话的时候,巴菲特开了一瓶可乐),我们都去麦当劳,好一点的,奶酪皇后(译者注:即DairyQueen,一家类似于麦当劳的快餐店),我们都住在冬暖夏凉的房子里,我们都在平面大电视上看Nebraska和Texas A&M(美国的两所大学)的橄榄球比赛,我们的生活没什么不同,你能得到不错的医疗,我也一样,唯一的不同可能是我们旅行的方式不同,我有我的私人飞机来周游世界,我很幸运。但是除了这个之外,你们再想想,我能做的你们有什么不能做呢?我热爱我的工作,但是我从来如此,无论我在谈大合同,还是只赚一千块钱的时候。我希望你们也热爱自己的工作。如果你总是为了简历上好看些就不断跳槽,做你不喜欢的工作,我认为你的脑子一定是进了水。我碰到过一个28岁的哈佛毕业生,他一直以来都做得不错。我问他,下一步你打算做些什么?他说,可能读个MBA吧,然后去个管理资询的大公司,简历上看着漂亮点。我说,等一下,你才28岁,你做了这么多事情,你的简历比我看到过的最好的还要强十倍,现在你要再找一个你不喜欢的工作,你不觉得这就好像把你的性生活省下来到晚年的时候再用吗?是时候了,你就要去做的(不能老等着)。(这是一个比喻)但是我想我把我的立场告诉了他。你们走出去,都应该选择那些你热爱的工作,而不是让你的简历看上去风光。当然,你的爱好可能会有变化。(对那些你热爱的工作,)每天早上你是蹦着起床的。当我走出校园的时候,我恨不得马上就给格拉姆干。但是我不可能为他白干,于是他说我要的工资太高了(所以他没有要我)。但我总是不停地bug他,同时我自己也卖了3年的证券,期间从不间断地给他写信,聊我的想法,最终他要了我,我在他那儿工作了几年那几年是非常有益的经验。我总是做我热爱的工作。抛开其他因素,如果你单纯的高兴做一项工作,那么那就是你应该做的工作。你会学到很多东西,工作起来也会觉得有无穷的乐趣。可能你将来会变。但是(做你热爱的工作),你会从工作中得到很多很多。起薪的多寡无足轻重。

不知怎么,扯得远了些。总之,如果你认为得到两个X比得到一个让你更开心,你可能就要犯错了。重要的是发现生活的真谛,做你喜欢做的。如果你认为得到10个或20个X是你一切生活的答案,那么你就会去借钱,做些短视,以及不可理喻的事情。多年以后,不可避免地,你会为你的所作所为而后悔。

来源:网络资源 20070517 译者:译言网,易晓斓翻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0 09: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aa33:

“波克希尔净值”构成由于不限于股票投资这一项,因此在衡量其“波动性”时,似乎不宜与一个纯股票指数做简单对比。这是我自己的观点,不一定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0 18: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老人的观点,不宜简单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9 09: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唱空中倾巢出动 首季并购斥资133.4亿

市场冷对老巴唱空
“要区别可长期持有的股权及单纯为买卖而买入的股权,慕尼黑再保险公司便属后者。”5月26日,正在欧洲访问的巴菲特放言或将很快沽售慕尼黑再保险。不过市场似乎更加愿意将其理解为一种唱空做多的手段,该公司股价在法兰克福收于118.28欧元,反升1欧仙。

  “收购或者沽售先期放出消息是不可思议的。收购时会吃‘贵米’,沽售则人家跑得比你快。”27日,一国际投行分析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称,唱一套做一套在巴菲特的历史上并不少见。巴菲特竭力唱空美国经济,其中可能酝酿着新的大规模收购。

  “美国经济已经陷入经济衰退。”巴菲特5月24日在欧洲表示。他预言道,衰退将“以可能连经济学家都无法定义的形式”,“持久而严重”。

  巴菲特目前关于美国经济的言论与其2001年时的说法非常相近。不过查阅巴郡的年报可以发现,这总伴随着巴菲特密集的收购行动。

  2001年3月到11月,美国经济经历了自1991年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衰退期,GDP月增长率为负数的月份前后相加共有8个。
2001年8月,《商业周刊》报道说,巴菲特在其内部的会议中称美国经济将衰退8年。而至2003年初的巴郡股东大会,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信中仍称,美国还没有从2001年的经济衰退中恢复过来。巴菲特甚至警告说,美国的经济衰退可能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

  但是,巴郡年报显示,2000年至2003年其用于大型企业收购的当年支出金额分别为:36.1、48.8、27、32亿美元。也就是说,巴菲特在最萧条的2001年花费了最多的资金进行收购。同时由于巴菲特在2001年初时所持现金大约在50-60亿美元左右,48.8亿美元的当年收购支出几乎是年初流动资金的“倾巢出动”。该年全年,巴郡在投资活动现金流一项为净支出117亿美元,远高于2000年的22.7亿美元。

  是年,巴菲特收购的企业名单分别是:Shaw Industries, Inc.,Johns Manville Corporation,MiTek Inc.和XTRA Corporation。

  在收购企业的同时,巴菲特减持了手中的股票。其持有的股票总买入净值从2000年12月31日的104亿美元减少到2001年12月31日的85.4亿美元。结合前述的收购举措说明,巴菲特在2001年里,变卖了手中购入成本为约20亿美的部分股票,然后利用套现的现金大举进行新的收购。

  为进行大规模投资,套现股票所得的资金仍不足够,巴郡还借入了近几年来最大的一笔债务。在财务活动净现金流入一栏中,2001年的数字为60.1亿美元,远高于1999年和2000年的3.7和4.7亿美元。之后至今的数年间,也仅有2005年的57.5亿美元与之接近。而相对应的是,2002至2004年中,该项的数值则分别为-36,-11.6和-1.6,表示2001年之后的三年,巴郡都在偿还2001年借入的债务。
“消失”的90亿美元
2008年的情况与2001年何其相似。巴菲特一边唱空经济,一边则扬起了手中白花花的银子,四处寻找收购的机会。

  巴菲特在2008开始增加投资的迹象在巴郡第一季度的财报中已经有所展现。巴郡财报显示,2008年1季度末,巴郡手持现金已经由2007年末的443.29亿美元降至355.66亿美元,单一季度减少高达90亿美元。

  其中,其投资活动现金流的数值便为净支出的133.4亿美元,几乎相当于2007年时全年的水平;而花在收购企业上的资金是48.7亿美元,比2007年全年的16亿美元还要高204%。而在非现金收购行动中,巴郡又投入了38.5亿美元,大大超过2007年同期的0.6亿美元。另外,巴郡又开始从外借入了不少资金,在财务活动净现金流入一栏中,2008年第一季度的数额为12亿美元,高于2007年同期的4.1亿美元。如果按此趋势发展,我们将很可能看到巴菲特远比2001年更大规模的收购投资行动。

  其实巴菲特自己也在发出这样的信号。在高调唱衰美国经济之时,他同时也声称,宏观经济方面的糟糕表现不会影响他收购企业的步伐,其目标放在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就算世界解体,我也会继续投资于企业。”
不过对于巴菲特来说,现在与2001年时情况很不一样的是,巴郡的现金充足程度。据巴郡2008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目前巴郡现金充足,达到350亿美元之巨。而在2000年和2001年的年底时,相对的数字分别是56和65亿美元。也许如2001年般大规模举债和用股票套现的事情,就不一定需要发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5-18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备注:日光信托银行(SUN TRUST)拥有和柏克夏相比不遑多让的可口可乐市值股份,但其成本还不到巴菲特的1/10,所以该银行也一直是巴老的目标企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8 15: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如果你认为得到两个X比得到一个让你更开心,你可能就要犯错了。<FONT color=#ff0000>重要的是发现生活的真谛,做你喜欢做的</FONT>。如果你认为得到10个或20个X是你一切生活的答案,那么你就会去借钱,做些短视,以及不可理喻的事情。多年以后,不可避免地,你会为你的所作所为而后悔。”

怎么好像都是在说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巴简短的话几乎把投资的主要原则提到了。

可悲的是,身边尽是智商远低于16人的人用更低级的方式在做类似的事??短线博弈(赌某件事),与市场博弈,实际上是与自己的命运博弈。

喜欢短线博弈是人类的共性,我在生活中也不自觉地玩过类似的游戏,很无聊很受伤。

老巴象祥林嫂似的无数次教我们做人做投资,美德,做热爱的事,不赌,简单的工作生活。

甚至,我觉得长期投资一定是你高度认同、热爱这家公司所做的事业,等于参与了这份事业,如果不是这样,不可能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 00: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只需富一次。

数据不会揭示破产的风险。

聪明人尽干蠢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9 18: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股民解读“巴菲特报告” 他是神还是凡人?

3月5日,一个大洋彼岸的“股神”,一个中国股民熟悉得再不能熟悉的名字??沃伦?巴菲特成为2008年最新全球首富。

  6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效应以及风头压过蝉联全球首富13年的比尔?盖茨,这条重磅新闻,引发了无数的网络点击和艳羡。

<SCRIPT src="http://txt.go.sohu.com/ip/soip"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if(window.location.href.getQueryString("ip")==null)Loc=sohu_IP_Loc.substr(0,4);elseLoc=window.location.href.getQueryString("ip");</SCRIPT>


  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仅仅几天前,作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主席,巴菲特每年一度公开的“致股东信”,在众多散户心目中同样光芒耀眼??尽管这是其创造620亿美元投资艺术的文字浓缩,尽管这是巴菲特每年一度少有的“金口”大开,尽管这是必须至少持有15万美元1股的公司股东才能聆听的“圣经”。

  股民眼中的巴菲特,究竟是一个无法复制的神,还是一个传说中的人?

  股神

  “在2007年,公司的利润是123亿美元,在A级和B级市场每股账面价值增加了11%,过去43年来,公司的账面价值从19美元上升到78008美元,每股年复合收益率为21.1%。”??2008年巴菲特致股东信第一句话。

  “哦的神啊!620亿美元!”

  “股神就是股神,咱一般人学不了!”尽管认为学不了,小开最后总结了一句心得:“还是炒股票的最有钱,看来这股还是必须得炒下去!”

  随后,小开又加入到网站“如果你是巴菲特”的热烈讨论中去了:“这么多钱,俺都不知道怎么花了!”

  “巴菲特,你还真得把人家当做真神,永远供在自己的内心最高处。”时常在媒体露脸、笃信价值投资的“股民老张”发话了:“我们的神,有无数值得学习的地方!”

  “人家拿住一只股票5年半,绝大多数中国人学不了。套住5年可以不割肉,但解套之后还不割肉就不会了,解套之后涨一倍还不割肉更不会,何况涨8倍?”

  “瞧咱?5分钟满仓之后,就守着这几根筹码天天盯着,一有风吹草动,全身汗毛立刻跟着立起来,心跳加速血流奔涌,加之天生的好动,又满眼是大好新机会的诱惑,如何做到5年半不动?”

  “还有一条,看起来简单,其实更不简单的:买入,持有,再买入,再持有。他买入之后,还有钱,你可能子弹很快就打光了,之后就只能看着股价下跌被套,子弹打到自己成了第一散户大股东都止不住。”

  总结完毕,“股民老张”来了一句:“评估价值模型学不了,社会影响学不了,研究团队学不了,贴近上市公司学不了,资金多学不了,定力耐心学不了,审时度势学不了。能学的,恐怕就剩下吹牛了!”

  宝典

  “要当心那些油嘴滑舌的所谓专家顾问,当你被他们的夸夸其谈骗得头脑发热,就是他们填满自己腰包的时候。”??摘自200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这才是老股民啊!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股民的感悟和心得体会啊!”刚刚像拜读圣经一样看完老巴的致股东信,北京股民王世杰感叹不已。

  “还是上面这句最精彩。”小王虽然今年还不到30岁,但从最早的“北京天龙”上市,每天放学拿父母的钱到海淀证券交易所“玩”票,一直玩股玩到今天,他感觉自己“挺巴菲特的”。

  “其实,巴菲特在信中就是在告诉我们他正在做什么,将要做什么,甚至是做错了什么。”他说。

  “就说巴菲特减持抛空中石油吧,”小王点评道,“去年媒体吵吵多厉害,基金经理、投行都嘲笑老巴,说老巴后悔卖早了。可现在看,人家,又对了,咱们,又错了。”

  小王算了一道算术题:巴菲特说了,石油公司的利润主要在油价。油价75美元时,巴菲特在12块左右抛了中石油。那么,在油价100美元时,对应股价应该是多少呢?16元。那现在看,22块的中石油是便宜还是超贵了呢?

  当股市里人人都是股神时,巴菲特是谁?

  “而当"巴菲特"成为流行语,"价值投资"成为口头禅时,我们已经身处熊市了。”小王说。

  凡人

  我们一直都热爱自己的工作,也得到了许多有才华、有激情的人帮助。我们每天都是激情四溢,踩着舞步上班去的。??摘自200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股神

  也是凡人,因为,“股神”也会真的失算。

  股神

  在“致股东信”中“忏悔”:当年有人建议他以3500万美元购买后来证明利润能达10亿美元得克萨斯的KXAS电视台,可惜他没有听,这实在是重大失策。

  是凡人,失误就不只一次。

  让巴菲特最耿耿于怀的一次投资失策,还是1993年他以价值4.33亿美元的伯克希尔股票换股收购了Dexter鞋业公司,这笔投资累计损失了35亿美元。巴菲特说,自己是放着不断增值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不要,去买了一个毫无价值的东西。

  巴菲特说,“而在未来我还将犯更多的错误。这一点你可以打赌。”

  股民小周想法很简单:“其实,他只是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他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买入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资产,而不是去赌博,当然也不要害怕风险,甚至是错误。这才是投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3 15: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网上下载了完整了演讲稿(英文),现在看了大约一半,很受启迪,尤其是关于护城河的论述,希望大家能看完演讲稿, 这样才能对巴老的思想有更清楚的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21:02 , Processed in 0.02433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