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204|回复: 157

休闲、文化爱好及遐想专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8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论坛虽然是个专门的股票投资论坛,但我始终觉得,做股如做人,做股与生活的很多道理是相通的。另外,整日沉浸于股价的涨跌中,就象井底之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功夫在诗外”。为此,我们这里也专开一贴,只谈休闲、爱好、生活感悟,而不谈股票(或者股票在这里只是非主流的“词”)。

????????

昨晚夜深人静,一个人关在在厅里,耳边又飘起了阿巴多指挥伯林爱乐的贝多芬的《第一》、《第八》交响曲。老贝的九大交响曲,我不知已听了多少遍了。但这次,也许是许久未再听过这两部作品,竟有点陌生中突遇故交之感,那样熟悉的旋律仍然是那样新颖、感动。“感动”?对,感动!我这个年龄,已很难再轻易感动什么。只有音乐,才能更多地让人有“感动”的感觉,才让我觉得自己还非“朽木行尸”,激情感怀仍然还有我的份,人生依然充满那样的神奇和魅力。如果说“贝一”是二十岁的激情和憧憬,那么“贝八”则是四十岁人的情怀和洒脱。

以前看到过赵鑫珊的一句话:只要这个地球上还有人,还有文明,那么贝多芬的交响曲就会与日月一样,永恒在人类的音响中。或者,只要地球上的某个角落里还在演奏贝多芬的交响曲,那么人类就充满着希望,地球上的文明就还在继续!……是的,直到现在,我觉着这都不是诗人的激动之语。有贝多芬的音乐,我就觉着生活始终是那样的有意义,而烦恼则是那样的暂时和渺小。

中国古代文化崇敞“道”,那个非常道的“道”,并把“道”作为一切哲理最核心的东西。而西方的“道”,在我看来就是贝多芬这样的音乐!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7-9-8 12:07:26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6 15: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将献唱央视网络春晚 自弹吉他曲目未透露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因其投资智慧而在中国广受推崇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将表演吉他自弹自唱,以庆祝即将到来的中国农历新年,并将在中国国家电视台特别录制的网络节目中播出。

  中国央视(CCTV)旗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表示,年届81岁的巴菲特为今年的“网络春晚”录制了一段视频

  据新华社报道,网络春晚核心主创成员王平久在周四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股神,其实他歌唱得也不错。”他没有透露巴菲特演唱的曲目。

  数亿中国人每年都会聚集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国最著名的电视节目:央视春节晚会每年除夕上演的囊括唱歌、舞蹈、杂技、相声、小品等表演形式的盛大娱乐节目。今年除夕是1月22日。一般来说,四分之三以上有电视的中国家庭都会收看这个节目。

  央视去年推出了网络春晚,以吸引年轻观众。新华社称,巴菲特的视频将在网络春晚中播出。

  在中国,人们知道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首席执行官、引人瞩目的比亚迪(002594,股吧)(BYD)投资者。比亚迪是希望引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中国汽车公司。巴菲特的书在中国企业家中极为畅销,有些中国企业家还会在行为上模仿这位来自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投资者。

巴菲特与中国颇有渊源,除了入股比亚迪外,他还曾自称身上穿的西装都是中国制造的。2010年9月,他曾与微软创办人盖茨在北京举办慈善晚宴,宣扬捐身家行善的信息。去年7月,他表示看好中国未来50至100年的发展机会,正等待投资中国市场的合适机会。

[此帖子已被 aa33 在 2012-1-6 15:11:4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09: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的人生是什么???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幸福是什么?似乎任何人都有自己的认识,但读了德国大哲学家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一书,才让我有了高屋建瓴、豁然开朗的之感。

简言之,叔本华把人生的痛苦归为三种:一是身体病患带来的痛苦;二是匮乏(包括物质和意欲的满足)带来的痛苦;三是无聊??在匮乏解决后无可避免地陷入另一痛苦的深渊。因此,普遍而言,人生痛苦本质上是肯定的的,而快乐本质上是否定的。要想获得幸福的人生,叔本华给出的“药方”是:一、最好有个天生完整、健康的身体条件和后天良好的生活习惯。二、降低对意欲和物欲的要求,由追求快乐转向如何避免可能的痛苦,并积极去培养精神富足的方面。三、发掘、实施自身的兴趣专长。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中的很多名言警句,并不多见于眼下流行的媒体中,甚至很多都与流行的说法背道而驰,但读并思考后却常让人有心醉神迷的快感和醍醐灌顶之清醒感!

哲学书通常是最难读的、最无趣的。但叔本华的书则像散文一样,读起来流畅舒心,绝无那些矫揉造作、晦涩模糊、高深莫测等很多哲学著作中常有的毛病。哲学的伟大,在于其跨越时空而显示的真理。《人生的智慧》出版于1850年,但我觉得似乎是专为当下的人而写的,也专为现在“繁忙而沉重”的中国人而写的,甚至也是专为我写的。

与很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叔本华生前很少为人所知,出版的书籍也乏人问津,但他的思想和著作却随时间而越发显示出伟大。“最好的礼物通常最不被人赏识;世上的大部分人,把最坏的视为最好的”。我注意到,对叔本华推崇备至的,都是大的哲学家(如尼采、弗洛伊德)、文学家(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和艺术家(瓦格纳)等等。叔本华虽终身未娶,但其生活富荫平和、精神愉快,尽管才华横溢但常年隐居淡泊名利,而晚年从容而终,以其个人的生活,实践了他《人生的智慧》这部他晚年最后著作的意义。

顺便一提的是,贝多芬音乐是叔本华的至爱,这更让我增添了对他的尊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13: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叔本华是西哲中最接近佛陀思维的思辨者,他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中摇摆,与佛陀的“无常”和“诸苦”接近。<div>我党教课书把叔本华和佛陀分别污蔑成厌世者和避世者,完全是以小人之心揣度。</div><div>其实他们都提出积极药方,比如佛陀的药方中有六度:持戒、忍辱、布施、禅定、精进、般若。</div><div>只是西方人的文章表述更清楚流畅,不像东方人的文章多歧义。</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13: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虫兄,在京酒店一晚聊得深夜,幸会呀。

您把幸福说的太深了,呵呵。自我体会,咱普通人做的下面两点就差不多了:一、尊崇自己内心的选择,二、生活中多一点淡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19: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叔本华被说成是悲观主义哲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22: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写的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12: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帖子。。。每个人可以没有其它爱好、唯独不能缺少音乐

[此帖子已被 放飞思想翅膀 在 2012-5-8 12:24:25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14: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是翻译的问题。我看过有文章把芒格划入厌世者行列,不知是何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16 21: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晕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18:32 , Processed in 0.0228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