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最为推崇的887,就这样香消玉殉了。那种心痛不是一般,感觉很有些悲凉。 原来的美好算盘现在也抖一抖吧,大家来帮我思考一下失误: 1.公司拥有长远的发展有一切保障。超过70%的G3值,强大的品牌效应。健康正面积极的形象,感觉比蒙牛走的长远。广告虽然做的没有大的吸引力,但很健康很踏实,应该会走得比较远。看看《伊利之路》和《社会责任报告》吧!感觉这就是巴老眼里的宽广的护城河,可以媲美喜斯糖果。 2.乳业极为重要的是奶源,得奶源者得天下。而全国优质土地资源、优质奶源基地是非常有限的,伊利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成为全国第一家完成纵贯南北、辐射东西的战略布局的企业,已经成功实现了生产基地和市场相匹配的布局,而在我看来,如果匹配精细化管理,这就是不可战胜的法宝。这也是他区别于广大的工业企业、甚至区别于中国石化、中国平安等垂直一体化、集团多元化的企业。所以他是非常特殊的,特殊到在上市公司里面近乎绝无仅有。而乳制品行业,外企全面败退,并非他们不是足够的优秀,而是原因就在这个方面。 3.乳制品产品线非常丰富、而又受制源头生产,这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也是不多的。而且发展潜力极为巨大。乳制品可以划归到刚性需求,从基地产品做起来,庞大的产业链条在合适的时间自然而然的就会水到渠成。从低集中度到高集中度、从低端到高端的这个过程,成本控制力越发增强,奶源控制力极度增强,产业升级提价同时并进,品牌与市场规模同时并进,利润丰厚,时间跨度非常长,可以长达10几年甚至几十年。 4.伊利与蒙牛的双重竞争格局,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推动机。而且前段时间比较欣喜的看到初步的看到乳制品相关元素的加入。话说不大明白,总之是好事。 5.伊利是我能够理解的行业和企业,伊利PG是自己感觉能够理解的创业年轻人,30出头,坚韧、隐忍,年轻有为,原来以为是典型的品质狂人!很想陪着他和他的一群70后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在错误中一起成长。 6.在全行业亏损中,伊利保持了稳步的发展速度,这说明了很多,包含了很多自己尚未知道和了解的因素。 7.国家行业政策和行业发展到了特定阶段。而伊利的战略远见个人认为在上市公司中是极少的。目前正是跃升期的前夜。以至于每天晚上逛逛伊利的网站成为了一个习惯。 幸好介入不多,今天斩仓出局,谢谢兄弟们给跑路的机会,你们就在5元一下坚守吧!从此,重新回到一家企业也看不懂的地步,并对中国的企业产生了一种很大的不信任。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问题出在了哪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