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25|回复: 18

巴菲特会倒下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7 10: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伯克希尔和通用电气沦为垃圾级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6日 23:02 新浪财经
[淘股吧]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3月6日晚间消息,亿万富翁投资者、享有“股神”盛誉的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杰弗里?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等CEO麾下的公司都拥有着最高的AAA信用评级,但在目前的信用违约掉期市场上,投资者对这两人分别领军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uffett’s Berkshire Hathaway Inc。)和通用电气所持态度却象是它们都是“垃圾级”的公司。

  在当前的信用违约掉期市场上,用以保护投资者免受伯克希尔哈撒韦债券违约风险的合约价格相当于用以保护KB Home的合约价格,而后者则是一家连续七个季度亏损的住房营建商。

  与此同时,通用电气金融服务公司(GE Capital)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价格大致相当于Louisiana-Pacific Corp。公司,后者是一家连续九个季度亏损的建筑材料生产商。
巴菲特或在裸泳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7日 02:00 每日经济新闻
[淘股吧]
大股东紧急撤退 伯克希尔几成垃圾股

  巴菲特公司的股价为什么从15万美元跌到7万美元,并且成交量大幅度上升?这是那些维持巴菲特这个全球首富的机构投资者在卖出和放弃他的公司股票。

  机构投资者“倒戈”

  历史证明,一旦经济进入衰退周期,即便是企业盈利,股价仍会大幅度下滑。

  对于伯克希尔收益的大幅下跌,国内不少“中国巴菲特”们是这样解读的:“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法仍旧让他盈利50亿美元,新闻说他亏损115亿美元,是错误的理解,应该是股价下跌减值115亿美元”。

  坦率地说,持有上述看法的“中巴”,在市场上比比皆是。但我认为,即便巴菲特公司利润依然是年前的132.1亿美元,只要股价下跌超过50%,对于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来说,就是厄运的开始。

  巴菲特公司的股价为什么从15万美元跌到7万美元,并且成交量大幅度上升?这当然不是拥有一股的“股东”在卖出,而是那些维持巴菲特这个全球首富的机构投资者在卖出和放弃他的公司股票。

  股价或将继续下跌

  你或许不知道为什么伯克希尔在盈利50亿美元后还会被市场抛售,但是这些大机构投资者和大股东们知道,没有他们这些华尔街的超级机构投资者的高价位持股,巴菲特就和本轮熊市股灾后沙滩上的其他裸泳者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他走在退潮的最后。

  2008年伯克希尔盈利近50亿美元,折合每股6222美元/股,昨日收盘股价是72500美元,P/E市盈率12倍。如果同样按照P/E市盈率12倍计算,股价一年后应该是67824美元,这还要建立在美股市场目前指数就是最低点的基础上。

  “中巴”们也许没有理解到,50亿的盈利是归巴菲特公司所有的,和小股东是无关的,巴菲特公司不会拿出其中的10%给你分红。在我的记忆中,巴菲特公司在过去一年中没有分过一次红。

  虽然他公司50亿美元的利润和小股东无关,但公司市值减少115亿美元的股价损失却完全和你有关。这些损失要平摊减值到你所持有的股份上??进去的15万美元变成了7.5万美元。

  信用违约利率创新高

  3月4日,“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的信用违约掉期利率上升至历史新高,这向投资者暗示了巴菲特的公司评级已接近于 “垃圾级”,这也就是大机构投资者和大股东在过去一年中不断抛售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导致股价大幅度下跌的原因。

  据信用违约掉期价格服务公司CMADatavision数据显示,截至纽约时间2009年3月4日,伯克希尔的信用违约掉期利率上升29个基点至529个基点,且伯克希尔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价格可能还将继续上涨,原因是机构投资者担心该公司对全球股市、高收益公司债及市政债券市场走向的押注将会失算。

  从目前华尔街公布的数据来看,基于对伯克希尔的255亿美元现金储备可能将会干涸的假设,加上该公司是超级小盘股、每天流动性差,美股市场的活跃性在降低等因素的存在,伯克希尔在随后的时间内将无力通过出售股票、债券或保险及公用事业(1641.186,-16.04,-0.97%)部门的方式来筹募更多的资金。一旦通用电气GE的股价再度下滑,巴菲特公司的损失将更大。

  穆迪投资者服务机构旗下的资本市场研究集团数据显示,伯克希尔信用违约掉期合约2009年3月3日的成交价表明,这家信用评级为AAA的公司实际表现就像是整整低了11个等级,即Ba2。华尔街的老手们都知道,今天的实际表现事实上就是未来的真实表现,因为真正的大股东总是比小股东预先知道更多公司的内情。

  巴菲特或成最后“裸泳者”

  当前对巴菲特来说,伯克希尔公司的前途不外乎有两种:一、巴菲特像他承诺的那样赚取大量的利润。这点从美国目前衰退的迹象来看,几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二、巴菲特蒙受巨额亏损,导致他本人成为“最终的裸泳者”。而第二点,就是原本支持巴菲特成为股神和全球首富的华尔街大机构投资者和大股东们决定先撤的道理。他们在高位大量抛售股神的股票,却向市场的普通投资者灌输 “长期持股投资”的发财梦。机构投资者都明白:现在不套现,未来只有套牢。

  当然伯克希尔与美国国际集团(AIG)1102个基点的信用违约掉期利率相比,还算很安全。但伯克希尔的股价比AIG高出太多,要知道,AIG信用违约掉期利率太高的结果是股价从70美元跌到日前收盘的0.40美元/股,如果伯克希尔以此来对比自己的风险安全边际,那么股价不知道会被腰斩多少段。

  对于目前盲目推崇巴菲特的“中巴”们而言,他们不会对国内的投资者说出巴菲特公司的真相,毕竟他们在过去几年中始终都是在拉巴菲特的这张虎皮,做自己在中国A股市场上的大旗。但这些“中巴”们谁曾想过,闭着眼睛买的股票会在短短一年中,市值蒸发掉85%以上呢?

  投资参考

  股价几年涨10倍应毫不留情地套现

  市场总是让股价在暴跌到破产前夕才让那些持股不动的投资者知道暴跌的真相。那么机构投资者在过去一年中为什么放弃支持巴菲特这个股神,要把他从神坛庙堂之上拉下来呢?因为巴菲特在金融衍生品上遇到的麻烦足以让他在盖棺定论之前翻船。

  在指数动荡的年月,持有一档股票到底多少年才能咸鱼翻身,是由它的真实价值??盈利成长性决定的。即便是在大牛市,我们也可以看到真正的“10倍股”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占比不到1%。也就是说,要选择所谓的“大飙股”,并且要锁定一只很多年都可以成长的“大飙股”,概率不会比中六合彩更高。同时,过去150年的资本金融历史数据一次次地证明,一只股票在上涨了10倍之后,99%的情况下,股价会回归到大幅度下跌的趋势中,因为它的盈利无法始终保持加速度上升。这就是为什么每轮经济衰退后,绝大多数的企业股价很难东山再起,创下新高。

  所以,即便持有的股票前3年都大幅度上涨,但若最后一年判断错误,投资者依然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我认为,如果道琼斯指数无法再创14000点的新高,那么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在巴菲特有生之年恐怕就再也到不了150000美元的终极高位了。投资者应该在选择多年的投资后立刻锁定利润,从巴菲特身上套现。

  1999年初到2000年1月,我亲身经历高通从35美元上涨20多倍到875美元……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资本市场从来就是不断重复着过去的历史走势,一旦股价在几年内出现10倍的涨幅,就应该毫不留情地卖出套现。

  作者:美国投资策略有限公司投资部总裁 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迈克?吴

  股市没有专家,即便是“股神”巴菲特也有失手之时。

  2月28日,巴菲特旗下的控股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布了其历史上最糟糕的业绩:2008财年,公司净收益从2007年前的132.1亿美元骤降至49.9亿美元,降幅高达62%。截至2月27日收盘,伯克希尔股票价格已跌至7.86万美元/股,是5年来的最低水平。这样的结果,与那些曾经将巴菲特捧上神坛的机构投资者和大股东大量抛售公司股票有着密切的关系.

巴迷索迷眼中的偶像之争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7日 01:55 第一财经日报
[淘股吧]
  匡志勇

  2008年的股市让巴菲特和中国的“巴迷”们都“折了腰”,而索罗斯借助敏锐判断力去年获得远超同行的回报,近来私募投资界中“索迷”开始急剧增多。

  2008年之前,印象中国内投资界包括公募、私募基金经理都标榜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个个争相对巴菲特顶礼膜拜。有人为了有机会见到偶像,专门买上几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远渡重洋去开股东大会;有人花上1000多万元为了和巴菲特共进晚餐。最近,巴菲特被大家提到得明显少了。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对美国上市公司的投资组合去年四季度受到严重冲击,以2008年全年业绩看,公司收益下跌了62%。而索罗斯掌管的量子基金则逆市获得8%的收益增长。在中国的私募投资界,索罗斯凭着自己的敏锐判断力人气大增,大有超越巴菲特之势。

  龙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吴险峰多年来一直倾慕索罗斯。在吴险峰眼中,巴菲特是一个优秀的财务投资者,但是从金融投资角度看,不如索罗斯表现好。巴菲特持股有一个特色是长期持有、价值投资,强调企业要有较高安全边际。吴险峰认为巴菲特过于专注于微观层面,对于宏观经济和市场趋势的判断不如索罗斯敏锐,或者说不如索罗斯这样重视宏观趋势。巴菲特的投资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相当有利,但是一碰上金融危机这类小概率事件,就错了,而且会错得比较厉害。为什么涨,为什么跌?研究金融市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和演变,这是一门相当艰深的学问,然而索罗斯能够做得很好。去年他在美国股市做空银行股,就充分体现出他对经济走势判断之准确。

  当然,历经数十年市场依然屹立潮头的巴菲特仍有着其魅力。深圳一位女私募基金经理评价说,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是“方与正”,正大光明,走得是持股获利的道路。对于这种策略,能长期获得优秀表现是最为艰难的。索罗斯走的是“巧和险”,重视趋势,操作上极为灵活,甚至会选择做空、卖空等手段。但是一旦判断错了,就可能出现全军覆没的风险。另外,索罗斯采用卖空等手段,对于市场的稳定、对于投资同行是不利的,巴菲特当然更应该值得尊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8 08: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下面这封信,是前段时间索罗斯发表在英国《金融时报》上的股东信,通篇都是在讲自己在2008年里犯的各种错误,深刻真挚,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这年破产了。只是到了结尾一段,才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做对了几个决策,所以2008年的收益率是+10%

索氏的认错态度和谦虚一点不让巴老,并非普通人想的那样飞扬跋扈。

THE SOROS INVESTMENT YEAR

Positions I took were too big for ever more volatile markets

Although I positioned myself reasonably well for what was coming last year, one thing I got wrong cost me dearly: there was no decoupling between markets of th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worlds.

Indian and Chinese stocks were hit even harder than those in the US and Europe. Since we did not reduce our exposure, we lost more money in India than we had made the year before. Our Chinese manager did better by his stock selection; we were also helped by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I had to push very hard in my macro-account to offset both these losses and those incurred by our external managers. This had its own drawback: I overtraded. The positions I took were too large for the increasingly volatile markets and, in order to manage my risk, I could not go against the market in a big way. I had to try to catch minor moves.

That made it difficult to maintain short positions. Although I am an experienced short-seller, I got caught several times and largely missed the biggest down-draught, in October and November.

On the long side, where I stuck to my guns, I lost an enormous amount of money. I was impressed by the potential in the new deep-water oilfield in Brazil and bought a large strategic position in Petrobras, only to see it decline by 75 per cent at one point in time. We also got caught in the developing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the Gulf.

We did get out of our strategic long position in CVRD, the Brazilian iron ore producer, in time for the end of the commodity bubble and shorted the other big iron ore groups. But we missed an opportunity in the commodities themselves ? partly because I knew from experience how difficult it is to trade them.

I was also slow to recognise the reversal of fortune for the dollar and gave back a large portion of our profit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my new chief investment officer, we did make money in the UK, where we bet that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would decline and shorted sterling against the euro. We also made good money by going long on the credit markets after their collapse.

Eventually I understood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dollar was due not to people choosing to hold dollars but to their inability to maintain or roll over their dollar obligations. In a very real sense the strength of the dollar, like the fever associated with sickness, was a measure of the disrup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This insight helped me to anticipate the downturn of the dollar at the end of 2008. As a result, we ended the year almost meeting my target of 10 per cent minimum return, after spending most of the year in the re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8 07: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同意楼上的。想看巴老破产,无非是一种看热闹和幸灾乐祸的心态。看看08年末柏克夏的总资产与净资产之比,仅为2.5倍杠杆,实在不明白这些CDS是怎么定价的,可能又是另一次市场的盲目吧。

多年来,人们总是将目光聚焦于巴老的选股,神化其点石成金的能力。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巴老的真正成功秘诀之一,是做好资产组合配置和现金流管理,个中常用到的不单只是利用市场先生的愚蠢买进低廉的股票,还有利用市场资金的短缺时将自己丰厚的子弹进行溢价销售,大量买入高息的优先股和可转债,为自己的资产组合打下强大的根基。在“买入美国”的同时,用更多的钱去“放债美国”。

此外,个人认为索罗斯先生一夜破产的几率也是很低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从纳粹集中营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比任何人低。新闻报道来的信息往往离谱,需要专门研究后才能看懂,最好还是研究一下人家的交易历史才作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8 18: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在其年报里非常清楚的表白了其资产的状况。足够的现金流,很低的杠杆是老巴一贯的原则。每一项事业都是各自行业内的翘楚,高收益都在很低的杠杆下获得的。目前的各项业务都会针对经济危机做积极的应对,有那么多巴氏信赖的经理人在工作,并有一个极其保险的掌舵人,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至于巴菲特的各项风险业务,都是普通的保险业务或类保险业务。每一项业务的最坏的情况老巴都考虑到。当然,老巴有自知之明,所以预料之外的错误也是可控的,比如说其对康菲石油的不当投资(目前看是如此)。

当然,不必把老巴过于神话。只是尝试着,假设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并应对,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9 14: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种种比如昨日死,以后种种比如今日生,不死之谓也,进步之谓也”

求进步必然会有失误,怕失误而不敢求进步,就真的是倒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7 18: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老说他去年最大一个错误是在石油价格接近顶峰时加码入了康菲石油,这的确有点令我费解。记得07年10月他到中国接受《经济半小时》访问时,他说石油价格75元时已看不到上升空间在哪了,所以卖掉了中石油,但一年后,他居然将康菲石油的持股量由1750.87万股增加到8489.63万股,增持资金达到59.69亿美元,超过了中石油的兑现金额,而这时的石油价格已比75元涨了近1倍了!实在困惑!

希望5月份的股东会有股东问一下这个问题,问问巴老当时是怎么做这个60亿美元的决定。

[此帖子已被 lewie 在 2009-3-7 18:51:51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7 18: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lewie:

巴菲特公司的帐面值增长率也可以认为就是他的股票长期增长率,因为巴菲特并不直接经营实业,其公司的帐面值增长实际上正是其“投资组合”的长期投资收益:一是非控股公司的市值增长(即通常的各种证券),二是控股公司帐面值(如盖克保险,100%控股,虽不上市,却用帐面值衡量)的增长;三是其股票和债券的“已实现的收益”(如利息、变现的证券)。而标普500指数可以说是巴菲特经营业绩衡量的“标杆”,超过了它他认为其股东持有伯克希尔股票才有意义。

不管操作的方式如何,索罗斯的业绩仍无法与巴菲特相提并论。个人理解,其原因在于:索罗斯的操作上长期必须做“各种趋势”的“高抛低买”的判断使其必然和迟早要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他可以一夜之间破产,而巴菲特则主要做其擅长的公司价值的判断上,基本不用杠杆,巴菲特如何能“失败”?至于近年的衍生品,确实我也不能理解,但新闻报道来的信息往往离谱,需要专门研究后才能看懂。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9-3-7 18:44:4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7 18: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的未来取决于“美利坚最美好的好日子在后头”会否实现。

从某个角度讲,巴菲特属保皇派,索罗斯属革命派。

革命派是经常有掉脑袋的风险,但一旦革命成功,回报也是惊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7 19: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转贴的是个叫“迈克.吴”的假洋人写的。年纪轻轻,却口气很大,连巴菲特也不放在眼里。

此人去年10月露头,先是把国内的所有投资人贬一翻,然后再以老前辈的口吻把巴菲特也贬一顿,以显自己高明。其实呢?各位去查查,去年10月末,他以“中国A股处于股市的长期特大熊市中”为题,要人们空仓、或最多留2%的仓位。结果呢?话音未落,A股就来了大反弹。

这种人的东东,也值得去讨论?浪费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7 11: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炒家”在任何时候都显得比投资家更聪明、更风光??想想看是不是这样?

但长期的结果则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炒家最终保持住投资业绩,大起大落终究是其归宿。这个现象的后面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4 20:11 , Processed in 0.0238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