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的时候始终应该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有人说车买来又不是用来撞的。没错,但你忘了,所有撞了的同学当初买的时候也肯定“不是用来撞的”。 当“撞了”这个事实发生的时候,能提高你生存概率的不是你买车时的主观愿望,而是车本身实实在在的防护性能。 老司机大多不会乱飙车,因为看过太多意外了。 最容易发生严重车祸的人既不是老司机,也不是完全的实习新手,而是驾龄3年左右的“自认老手”;最容易发生车毁人亡的路段不是熙熙攘攘的闹事,也不是一看就危险的坑洼小道,而是一马平川或车流稀少的飙车绝佳路段。 很奇怪,这个世界很多道理都如此相近。 买股票肯定不是用来跌的,但当跌这个事实发生的时候,能保护你的同样不会是任何美好愿景,而只能是安全边际; 当一个人看过太多曾经辉煌又被快速消灭的案例时,他一定会从心灵深处打消“我很牛逼”这个念头; 如果人人都觉得不能出手,出手必被套的时候,即使发生错误也很只会是小刮蹭;而当一眼望去到处都是发财的大好机会时,惨烈的事故就一定会批量出现。 所以一个真正投资的老手在看一个股票的时候,首先想的的不是“最佳情况下能涨多少”而是“最差情况下能跌多少” 结果永远比过程重要,不管是高速公路还是羊肠小道,能抵达终点是第一位的。股市里的常态却恰恰是,辉煌的过程,惨淡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