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67|回复: 28

求助:请问大盘的合理PB是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 2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人们在研究大盘合理水平高低的时候,往往采用市盈率(PE)的方法来进行估计,由于是采用单年度盈利作为分母,而单年度的盈利是飘忽不定、不断波动的,因此导致在宏观经济景气时得出的合理水平实际上偏高而在宏观经济萧条时得出的合理水平实际上偏低,估值的结果很不准确。相对而言,由于上市公司的资产和权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不象每股收益那样飘忽不定,因此事实上用市净率(PB)来估值相对而言更可靠些。

福探曾经说过,上市公司长期的ROE是在11-13%之间,平均约为12%。可以预期这个数字将长期有效。如果把整个大盘看作为一家公司,根据上述数据,应该可以大致估算出大盘的合理PB,从而得出对应的合理点位,可作为市场的价值中枢。同时,查阅http://www.csindex.com.cn/sseportal/csiportal/zs/jbxx/daily_index_info.jsp,截止今天收市,上证指数的PB为2.99,沪深300指数的PB为3.00。于是我们来算一下。

本人的算法是:由于目前报告出来的ROE为“报告期净利/期末总权益”,如果调整为“报告期净利/期初总权益”的算法,则12%的ROE其实是13.6%(12/88=0.136)。由于当前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为4%左右,假定股票投资的风险溢价为2%、即采用6%作为股票投资者的收益率,则0.136/0.06=2.27,即合理PB=2.27,而目前上证指数的PB=2.99,今天收盘是2715点,因此初步算出的合理点位水平为2715*2.27/2.99=2061点。以此数字看,目前大盘似乎仍然被高估严重。

但是,本人上述的算法是有问题的。主要原因:1、虽然一个国家的整体产业部门在总体上和长期上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那么6%的必要收益率是否合适,亦即2%的风险溢价是否合理?2、由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较快,投资机会较多,因此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派现率较低,再投资率较高,那么存留下来的盈利再投资后以12%的年均增值率增长,到以后才派发出来,这会提高它的内在价值,也就是说,本人上述0.136/0.06=2.27的计算公式过于简单,没有考虑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如果我们考虑它的成长性、增长前景,就需要整体的派息率或再投资比率的统计数据,那么在算出来之后的结果将会有一个可能比较明显的差距。

那么,有相关的统计数据吗(派现额/权益总额)?如果有这个数据的话,正确的数据应该是多少呢?大盘合理的价值中枢到底在哪里呢?欢迎各位朋友参与讨论,一起探讨。

[此帖子已被 掷铜板的人 在 2009-9-2 21:18:38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 22: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铜板兄,可以简单处理这个问题,你就假设你的股息收入又全部投入到了这个股票市场,最终结果其实与是否派发股息没有关系(不考虑股息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22: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下兄提供徐星PB统计值,但如果以4作为合理PB的话,则对应上证指数的点位为2715*4/2.99=3632点,把3600点作为供参照的价值中枢,似乎太乐观了点。觉得存留收益带来的超额增值不会有那么大的空间(3600超过2061或2100点的幅度似乎过多)。

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有相应的数学公司可以推算。但本人还没具体搞明白这个公式应该是怎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 22: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掷铜板兄,我掷一个自己的拙见。 把长期国债收益率与根据A股年化平均ROE计算出来的收益率比较是不是不太合适?另外,2%的风险溢价看似不高,实际是比你假设的固定类高50%。是不是也高了点? 我觉得要么直接与1年期固定收益类投资比较,要么在你上面的计算中,根据长期国债的期限,把股票投资按复利方法将投资收益考虑进去。 举例来说,假设一个3年期国债的年收益率是4%,则3年的总收入略高于12%(考虑利息的再投入的话);而ROE13。6%的股票,考虑收益再投入的话,1PB三年总收益是47%(不是40。8%)。假设风险溢价20%,即要求权益类投资收益要高于固定类20%,则权益类收益率要不低于14。4%,计算下来合理PB大于3(47/14.4=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22: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billkang兄,你的方法颇有创见,值得借鉴,欢迎继续往下谈!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13.6%的股票收益中,一部分以股利的形式派发出来了,另外一部分则留了在公司内部以13.6%的复利率增长,随后年度又再度部分派现和部分存留,那么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演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 22: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铜板兄,可以简单处理这个问题,你就假设你的股息收入又全部投入到了这个股票市场,最终结果其实与是否派发股息没有关系(不考虑股息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22: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billkang兄你所说的按照“假设股息收入又全部投入到了这个股票市场”,最终的结果会差距较大,因为用股息去买进新持仓品种的话,其收益率必然只在4-6%这非范围之内,不可能达到上市公司ROE那样高的增值水准。如果是债券,派发的利息则可以这样算,因为债券的市价基本上等于1B,但是股票的市价是几倍的B。

(另外谈点题外话,正是由于这个差距,我们在行情软件做前复权之后,派息缺口被填补之后看上去似乎派出来的现金也跟随后来的股价增值了同样多倍,这其实是不对的,派现对高ROE公司来讲是股东的损失,因为拿到的现金怎么样也不可能按照1B的价格买到高ROE的品种了,复权后看到某个大牛股的累计涨幅达到了多少多少倍,其实那个数字是有不小的误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 23: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铜板兄,因为你用的是市场的平均ROE,再投入的平均收益还是一样的,因此不存在那个问题。对吗? 为什么第二年投资的年化收益率降低了呢?我认为还是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 23: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还没想清楚,回头再想想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3 09: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各位的讨论,难道野草之前所设定的平均PB=2竟然会是一个奢望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7-3 18:44 , Processed in 0.0225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