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3|回复: 0

太阳能产业光环何时盖过阴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3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align=left>中研网讯

</DIV>
目前,我国太阳能集热器保有量已占全世界的76%,成为世界上太阳能集热器最大的生产和使用国。阳光为人们送来清洁能源的同时,也为太阳能生产企业带来巨大财富。目前,我国太阳能生产企业已达3000多家,涌现出皇明、力诺瑞特、亿家能等一批太阳能产品的品牌企业。

  然而,“杂牌太多,市场太乱”是业内人士对发育尚不成熟的太阳能产业的评价。业内众多企业认为,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要实现质的提升,必须进一步培育市场,提高工艺和技术,此外,还亟须政府的大力扶持。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我国太阳能产业虽然从起步至今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由于产业门槛较低,企业一哄而起,造成投资过热。目前,太阳能行业在设备、工艺、技术、市场和人才等方面尚很薄弱,多数核心技术,特别是硅材料等仍需引进、
消化
和吸收。

  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仍存在不少障碍: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即90%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90%以上的产品依赖出口。尽管10年间世界晶体硅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降低了32%,但是,国际市场的售价与国人的消费能力仍存在很大距离。

  国内一家著名太阳能产品的经销商向记者透露,目前,我国
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约500万台,其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生产的非知名品牌。从产品外观并看不出有多大区别,但质量和价格的差别却很大。有些厂家在产品宣传上夸大其词,明明是国产材料却谎称是进口的,花钱买个标签就说产品由保险
公司承保,个别品牌宣传的使用寿命也不切实际。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司一位负责人在记者采访时说,当前新能源市场发育尚不成熟,质量检测和监督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地方保护、恶性竞争等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各地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企业往往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无序竞争的现象。

  建筑设计遭遇障碍太阳能行业在竞争无序的同时,产品推广也遭遇来自我国建筑设计的“阻力”。

  我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

  据国家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总保有量达到7500万平方米,相当于
电力
装机3000万千瓦,累计节煤1.75亿吨。仅2005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销售量就达1500万平方米,比欧美十年的总和还多。

  尽管我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但在实际应用中,太阳能系统往往自成体系,作为后置设备在建筑上安装和使用,即使是新建建筑,也是简单地叠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规格、
寸、安装位置随意确定,在建筑上安装极为混乱,排列无序,管道无位置,承载防风、避雷的安全
措施不健全,给城市景观及建筑的安全性带来不利影响。

  2006年初,我国颁
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
应用技术规范》。它是我国第一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结合的技术标准。

  该技术规范规定,建筑师应根据建筑类型、使用要求,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类型、安装位置、色调、构图要求,其中还必须有建筑给排水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参与。这一规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从根本上使太阳能产品在城市建筑中有了自己的位置。

  目前,许多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厂家纷纷改变设计思路,开始生产分体式、壁挂式太阳能设备,打破“太阳能必上楼顶”的常规安装方式。

  亟须政府援助之手尽管太阳能产业遭遇种种不利,但其发展势不可当。

  资料显示,太阳能需要量在过去的15年里,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世界光伏工业创造了将近65亿美元的年收入,预计2006年达到99亿美元,2010年达到186亿美元。光伏工业的高回报率,使
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纷纷对太阳能光伏事业给予巨大支持。

  2006年初,我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太阳能产品很难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得到大面积推广。一些企业界人士深有感触地说,政府推动应是太阳能产业发展初期的主要动力。目前,太阳能产品在一些沿海城市推广得较好,主要是当地政府大力提倡。

  正是由于看到了太阳能产业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无论国家还是地方政府,都已开始采取措施,扶持太阳能企业的发展。上海、河北等地区的政府部门纷纷
示,将用补贴的方法鼓励大家购买、使用节能产品。

  可以说,电力资源的日趋紧张,使太阳能产业有了发展的机遇,但重要的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在技术、工艺及质量上有所突破,才能真正实现太阳能产业“质的飞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4 07:35 , Processed in 0.0191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