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8|回复: 1

辅助用药惊现“122目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9 09: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辅助用药惊现“122目录”!
[size=13.333333969116211px]www.PharmNet.com.cn 2015-10-09 


  医药网10月9日讯 近日,有业内人士向赛柏蓝提供了一份9月云南省卫计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使用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列出了122个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并且对此类药品的使用比例给予了严格的控制要求。



“辅助用药”将被限得死死的?!

  根据云南卫计委关于辅助用药使用管理的通知,各医疗机构将组织处方点评工作组,每月对进入本医疗机构药品金额排名前20的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进行专项处方点评。此外,对于上述药品,还需随机抽取病例点评,点评内容包括药物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

  已经感受到对于辅助用药的管理的严苛了吧?注意了,接下来这点才是大极限挑战!

  对于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每个药的评定点评结果中用药不适宜率要≤10%,超过10%将预警,若连续三个月预警,且用药不适宜率要>10%,则该药将在该医院停止使用,且本年度不得恢复使用。

  以上所说的10%,不是单用一个产品,而是目录中的一个品种。对于被称为“神药”的辅助用药,在临床上要被严肃管理了,“神药”也将不能再延续创历史的业界神话。

“辅助用药”要被限,早有端倪

  限制“辅助用药”的政策也由来已久,此前的“关卡”是医院等级评审。2013年开始,若辅助用药进入医院药物采购金额的前十名,医院将失去参与评审资格。

  自从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处方点评和医师约谈制度,重点跟踪监控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的药品”。辅助用药就正式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此外,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在全国合理用药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中也表示:“临床用药政策将在改革中受到很大影响,大家必须提早起步,做好应对药物政策变革的准备。”

  种种迹象表明,“辅助用药”将是未来政策调控的重点。

  辅助用药目录会有哪些品种?

  对辅助用药的改革,无疑就是医改药改中的一部分。但是,行业内最大的疑惑是,要被限制使用的“辅助用药”到底是些什么药?

  有人建议,最简单的方式是以说明书为准,适应证或功能主治中有“辅助”字样,即列为辅助用药。这样的界定方法也实在太笼统了。

  根据医务工作者的解释,辅助用药是患者在接受治疗手术、放射、化学治疗过程中,预防或治疗相关主药的毒副作用或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品,常用于预防或者治疗肿瘤、肝病、以及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的辅助治疗。

  由于治疗病种多、适用科室广和用量奇高,辅助用药也被行业内称为“神药”。神药之“神”,就在于这种药“似乎什么病都能治”,其中大部分药品为营养补充剂和中药注射剂。

  从业内人士提供的文件看来,云南省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目录共有122个品种,除了许多临床常用的维生素类注射剂和其他辅助用药外,有48个品种是属于中药注射剂,占了将近40%的比例,其中更不乏许多中药大品种,尤其是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品种。

  解放军302医院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曾经表示,“中药大品种”也可以是辅助用药。“大品种”是指市场的大品种,是市场的概念,但是临床的概念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中药注射剂,不乏许多大品种,但也是高风险品种。

  云南辅助用药目录突然映入我们眼帘,也印证了此前业界流传的“多地卫生部门都在制定重点监控的辅助用药目录”这个说法。随着医改逐步推进,医保用药逐渐被限制,云南之后,或许还会与省份陆续本省辅助用药目录,你做好准备迎接挑战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09: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用药结构调整 辅助品种首当其冲
 2015-09-17 医药经济报 

  医药网9月17日讯 尽管医院对用药结构调整有强烈诉求,但对用药目录的清理仍显谨慎,如无强大外力推进,医院很难主动清理。

  近日,有消息称北京市医管局向医疗机构下发通知,将部分药品确定为“辅助用药”,要求医疗机构在使用中注意用量,共涉及21个注射剂通用名产品。据悉,这些品种多数临床使用量较大。(益佰的有可能在其中)

  尽管辅助用药管理已强调多年,但北京是首个以明确的行政措施进行规范管理的省市,作为医改重点试点,此一做法会否被广泛借鉴?

  有关医院采购负责人和行业专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推进,两个总量控制和总额预付、药占比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的实施,全国各大医院尽管未必会如北京市这样出台明文规定,但近期多多少少开始了新一轮用药目录的整治行动,辅助用药与非医保非基药的自费药,以及高价药可能成为首先被清理的对象。

  辅助用药整治开始?

  控制使用辅助用药提及多年,尤其是国务院《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重点跟踪监控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的药品等之后,各地在相关文件中均强调了辅助用药的管理问题。

  比如重庆,要求在购销价的基础上,按照购药金额排名下调医保支付标准。有关分析认为,该政策的实施使得重庆必须加大用药结构调整,首当其冲就是用药金额大的辅助用药、不合理用药、高价药等。福建省医改办在解读福建医保控费政策时也强调,主要措施之一是加强医疗费用行政监管,包括对辅助用药、抗生素、抗肿瘤及新特药进行专项监管。

  国药控股高级顾问干荣富分析认为,医院清理辅助用药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两个总量控制及逐渐降低药占比等指标。

   “北京的做法不一定会引发广泛跟风。”广东某三甲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先生向本报记者透露,由于辅助用药并没有国家层面的定义,且辅助用药的界定难以一概而论,比如北京清单中的注射用脑蛋白提取物,在神经内科可能是必需用药之一,但在其他科室就不一定。“辅助用药的相对性,使得各家医院对不同药物都有不同需求。比如肿瘤医院对提高免疫力的产品需求是必不可少的。”

  上海某医院副院长陈先生则指出,医院内部对于医院本身所采购的辅助药物界定是相对容易的,因为针对自身的学科建设情况,哪些药品在哪些疾病和科室是一定需要的,医院管理者非常清楚,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在医生处方或绩效考核中很容易实现管控。

 院内用药目录大整治

  更值得指出的是,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清理辅助用药仅是医院整治用药目录的一部分,现阶段,各大医院为实现行政指标而调整用药结构,可能会对更多的产品造成直接冲击。

  上述广东三甲医院药学部张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广州市三甲医院估计的药占比在40%左右,要实现30%左右的目标,哪怕是今后执行零差率减少一部分药品的使用之后,仍有很大的难度。除辅助用药之外,更多如非医保非基药的自费药、高价药或存在国产药的进口品种,都可能成为清理对象。

   “自费药受到医保控费的影响,且患者自行到药房购药并不会产生更大负担,因此可能成为首先被清理的目标。此外,非必需的辅助药物,比如中成药中的部分中药注射剂产品,也容易成为被清理的重要对象。”张先生如是指出。

  干荣富则指出,上海已明确三甲医院按通用名药物计算,中成药不得超过300种,医院全部用药基本达到2500种左右。部分进口品种如奥沙利铂,国产品种由于价格远低于进口品种,医院可能会采购。而进口品种,在上海部分非肿瘤医院,患者就只能到周边药店购买。

  采访中,专家表示,尽管医院对用药结构的调整有着强烈的诉求,但对用药目录的清理仍显谨慎,并且医院内部也存在很大压力,除非国家再出台如抗菌药物限用这样强制性的政策。在没有强大外力推进的情况下,医院很难主动清理产品。相对来说,由于广东实行药品电子交易平台模式,医院对非低价药物之外的药品都没有选择厂家的权利,部分药品在更换厂家之后,反而成为被清理出医院用药目录的良机。其他省份清理的难度则更大。

   “正是基于医院用药结构和采购偏好的发展趋势,医院外药房的发展被很多大公司看好,包括大型连锁和医药商业企业。”干荣富指出,依照有关数据,目前辅助用药的增长受限已经逐渐显现。比如上半年心血管类中成药,同比增长只有1.8%,而整个用药增长在5%以上,中成药的萎缩相比整个市场的萎缩快速很多,这与医院用药管理有关。

  记者留意到,平安证券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品种,发现不同品种的分化有所加剧。化药中,抗生素和免疫调节类辅助用药面临一定压力,高端仿制药仍然受益进口替代,保持强劲增速。中药注射剂多为辅助类用药,受医保控费冲击较大,部分地区在招标时对价格进行了限制,预计将持续承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9-19 14:28 , Processed in 0.0215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