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快药与200家知名药企共同打造了“FSC(Factory Service
Customer)药企联盟健康服务工程”,联合传统医药企业,整合行业资源,通过联盟成员原材料、包装材料、辅料等的集中采购,从产业链上游降低药品成本,从而降低药品价格。叮当快药母公司仁和最初是打算与第三方药店合作来做叮当快药,但药店会因为线上线下价格体系冲突而没有很高的积极性。仁和最终选择全资收购50家药店。为了解决药店补货的难题,仁和还开发了一个APP给所有自营以及一部分加盟药店实现线上补货。原来店老板自己拿药,或者是医药代表把药送过去,现在药店老板只要在手机上下单,药就免费送到你的店里。百洋健康网:去年,百洋医药开始从医疗机构、医生入手,打造“医生?药店?患者”的O2O闭环。百洋医药集团旗下的百洋健康网移动端有三个APP,分别是医生端、药店端和患者端。其应用场景是:患者下载客户端,可随时随地预约医生门诊或在线咨询;医生在线诊疗,在线处方;患者将处方下单至选中的实体药店,就近取药或等待送药上门。在这个诊疗和用药服务的闭环中,百洋将患者重点锁定为出院患者或需要经常重复拿药的慢性病患者,即与医生端相连接的患者必须是该医生在线下真正诊疗过的病人。一方面便于患者得到医生的持续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医生对患者的长期跟踪。真正的药品议价环节,将由支付方出面,百洋健康网已经在对接专业的保险机构,包括社保和商业保险公司。擅长品牌运作的百洋医药,一方面借助先天优势吸引更多的品牌商家合作,另一方面则通过旗下的医院管理公司投资医院来签约更多的医生资源。健一网:首先,健一网也是目前首个建实体体验店的电商。追求极致专业服务是健一网建立体验店的目的。针对老慢病及对健康理疗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专业药学服务、长期用药管理、体验试用、本地及周边快速物流、便捷支付、完善售后。并且,体验店也只在江浙北上广等具有一定线上覆盖率的一线城市。考虑到配送成本的问题,健一网只选择毛利比较高的产品做O2O,并且这类产品并非急用的,因此不用在配送速度上与其他电商比拼。同是依托传统实体药店而建立的医药O2O,药房网和金象网的模式各有不同:金象网:2012年4月份在金象网官网上推出1小时购药业务。在北京部分城区做试点。金象网综合线下300家实体门店的销售排名中挑选出了最常用和最应急的100多种药品,前期活动免配送费,后期需要满99元才能免配送费。不过,这一业务已经于去年搁浅。药房网:2010年,药房网就已经搭建起了O2O平台,并打通了线上线下的会员积分体系。药房网定位在营销平台,不直接产生交易,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均在门店产生交易。即消费者无论通过电话还是网络下单,系统自动将订单分配到用户就近的门店,由常驻门店的物流人员送货上门,完成交易。所有交易额均计算在相应的门店,药房网没有直接的销售额。而门店则需要向药房网支付一定的营销费用,向物流公司支付市场成本的配送费用。在医药电商领域,药房网是开启线上线下同价的先行者。依托药房网母公司旗下的京卫利达医药物流公司,药品从北京的物流中心仓库配送到全国各地的门店,再由门店配送给消费者。配送人员虽然常驻门店,但编制统一在京卫利达物流。为此,药房网在北京建立了100人的专职配送队伍,平均到每个店面6~7个配送员,配送员的工作流程都是经过培训的,这些配送人员在把药品交到消费者手中的同时,核对顾客患病情况与药品信息,并告知对方服用方法、用药禁忌、某些特殊商品的存放技巧甚至是相关保健知识。值得一提的是,金象网和药房网的命运殊同归:金象网于今年初被微医集团收购,药房网今年10月份被仁和药业收购。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1、超过百万下载量的APP只有3个,其中药快好的下载量最大。有3个APP下载量不足1万。过十万的APP有两个。2、所有的APP都提供24小时送药上门服务,但对于承诺送药时间的约束力不够。除了早期U医U药有相关惩罚措施外,其余都
没有。3、大多数APP都提供用药咨询服务,且均匹配相应的职业药师,公开可查询的APP的职业药师数量只有药给力一家为12个,其余均不详。4、有5个医药O2O平台对自己的模式做过一定的调整,其中U医U药转型幅度最大,从做医药电商转型到做糖尿病健康管理。5、尽管平安好医师、好药师药急送、京东健康到家都只是APP平台上的一个品类,但其所在APP均拥有巨大流量。其中,平安好医生APP下载量已过千万。京东到家APP下载量已过500万、好药师APP下载量过50万。百度药直达则是直接通过百度网页搜索栏来实现,没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