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8|回复: 2

专利是威力强大的进攻武器 药企须清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8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align=center>专利是威力强大的进攻武器 药企须清醒</DIV>

有了科研成果,及时申请专利就能得到法律保护,使自己的知识产权免遭他人侵犯。但是,申请专利的作用仅仅就在于此吗?许多国外企业纷纷来我国申请专利,他们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吗?

答案是否定的。专利不仅是护身法宝,还是威力强大的进攻武器。因为,只要在某一领域大量申请专利,进行技术覆盖,就可以形成技术垄断。垄断一旦形成,谁要想在这个领域生产经营、开发新产品,就会受到制约。近几年,我国企业累计向国外企业支付专利费数额巨大。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个滋味不好受。

另据报载,我国航天航空部检索近年来在华申请的本领域专利,其结果令人吃惊:有近1/3的申请是围绕着新型飞机的螺旋桨进行的,而这正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项目。很显然,这是国外有计划地动用专利向我国发起进攻,目的在于形成这方面的专利垄断,迫使我国购买他们的产品或专利技术。

在航天领域出现的种种情况,在医药领域也存在。医药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世界各国竞争的重点领域,自然少不了专利的介入。据统计,近几年,国外企业在医药领域向我国申请了大量专利。与之相比,我国的企业却显得有些迟缓。从1985年至今的22年间,我国中药发明专利的数量竟然在“原地踏步走”,一直徘徊在1700件左右。

从表面上看,国外企业申请的有些专利暂时不能发挥作用,但它的厉害之处正在于此,它们像一颗颗埋藏的地雷,分布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将制约我们将来前进的步伐。因为医药是一个属于先行者的行业,早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长。所以,先行者在技术、市场等方面取得的优势,后来者很难超越。

国外企业的专利咄咄逼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医药企业必须保持清醒,积极采取对策,加强专利工作,强化专利意识,未雨绸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中医药局强化重点研究室项目知识产权保护</DIV>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印发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要求,重点研究室在运行过程中要坚持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要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要建立良好的开放机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机制。

《办法》共从七章二十七项条款对重点研究室的职责、立项、建设、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定。《办法》第五章第二十一条规定,重点研究室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点研究室完成的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研究成果均应注明重点研究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办法》明确指出,重点研究室是依托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或企业建设,有固定人员编制和稳定研究方向,专门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组织机构,是聚集多学科人才,按照中医药发展规律及学术发展需求,在重点方向或关键领域深入开展综合性中医药研究的重要基地;是组织学术交流,运用传统和现代研究方法获取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培养卓越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对重点学科、重点专科、中药产业基地发挥引领支撑作用的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中医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办法》还规定,重点研究室在遵循中医自身规律和体现中医药科研特点的前提下,以研究的重点领域、技术方法或关键问题命名。据了解,本《办法》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实施期间执行,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负责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中药专利被外国疯狂抢注 洋中药蚕食市场</DIV>

“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欧美收获”

近日,前往北京市中医院就诊的陈女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咱老百姓看病除了要算价格账,还得看疗效,中药治疗能去病根,我们家一般都看中医。”据了解,该医院自7月15日至8月31日还开设了暑期门诊。医院的大夫对记者说:“为适应暑期天气特点、方便患者暑期就医,病人早晨6点半就可以挂号,很多窗口都比平时提前了半个小时。”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调查了解,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信赖中医,但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也同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记者曾经在一家药店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位顾客在柜台前看着五六种不同包装、不同生产厂家的六味地黄丸,犹豫不决,后来售货员竟然向他推荐一种所谓“比纯中药还好”的“洋中药”。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处的小陈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中药作为我国独具民族特色和发展优势的产业领域,也是我国在国际经济大循环中最有可能取得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然而国外对中医药全面认识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突破口。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中药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流失严重,一度成为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近年来,“洋中药”纷纷在我国境内抢注中药专利,通过对我国的中药材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以“洋中药”的品牌分食国内市场“大蛋糕”。

国产中医药面临着“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欧美收获”的尴尬现状,中药专利被外国抢注多达1000多项。

据了解,中药在知识产权领域需要保护的内容很多,包括处方、制剂工艺以及药物有效成分,都要尽可能地采取专利的方式进行保护。专家呼吁,政府和企业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尤其是企业,眼光要长远,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有专家认为,最令人担心的是,对中药秘方保护的冲击。由于中药秘方及专利保护意识的淡薄,目前中药配方在世界范围内几乎都是“免费大餐”。

扩展产业规模

据记者了解,今年5月11日,《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重庆基地建设方案》通过科技部专家评审。专家表示,基地建设完成后,重庆中药产业实现年总产值200亿元,中药工业占全市医药工业的比重达50%以上。实现传统中药产业向现代中药产业的跨越,以形成有利于重庆区域创新、整体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和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

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小陈得出,我国中药的整体工业水平还很低。表现在生产企业多、规模小、效益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纳入中医药局统计的1059家中药生产企业中,中小型企业达1018家,占96.1%,达到GMP标准(优良制造标准)的不足10%;中药制药装备落后,制剂设备仅相当于70年代的国际水平。

销售环节不容忽视

专家表示,我国传统的中药生产、加工和销售方式还不适应世界各国的不同需求,这是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中成药不同批次的质量稳定性、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等问题,也成为许多国家对我国中药出口设置技术贸易壁垒,阻碍我国中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借口。

记者日前致电天士力集团负责医药销售的一名员工,这位员工对记者表示,他们在企业系统推行了以市场为轴心的全员营销和全程营销,通过机制的激励,推动科研跟踪市场、生产围绕市场、管理服务市场,一切工作围绕市场这个轴心互联互动,使每名员工把自己的工作与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全员立足本岗进市场的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2-23 20:19 , Processed in 0.02057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