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02|回复: 35

[次贷危机讨论专贴]:次贷危机的来源与教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9 11: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正愈演愈烈。这场被称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必将在历史上成为标志性的事件。这场危机的来龙去脉是什么?由此对我们投资人的教训是什么?本站开设下面的专贴,有助于各位对此的了解。欢迎各位一起畅谈、讨论。


[先转一篇美国次贷的来龙去脉的贴]

过去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一次现金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美国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子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贷款者。

大约从10年前开始,那个时候贷款公司漫天的广告就出现在电视上、报纸上、街头,
抑或在你的信箱里塞满诱人的传单:

『你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吗?买房吧!』

『积蓄不够吗?贷款吧!』

『没有收入吗?找阿?贷款公司吧!』

『首次付款也付不起?我们提供零首付!』

『担心利息太高?头两年我们提供3%的优惠利率!』

『每个月还是付不起?没关系,头24个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贷款的本金可以两年后再付! 想想看,两年后你肯定已经找到工作或者被提升为经理了,到时候还怕付不起!』

『担心两年后还是还不起?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看看现在的房子比两年前涨了多少,到时候你转手卖给别人啊,不仅白住两年,还可能赚一笔呢!再说了,又不用你出钱,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难道我敢贷,你还不敢借?』

在这样的诱惑下,无数美国市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贷款买房。(你替他们担心两年后的债务?向来相当乐观的美国市民会告诉你,演电影的都能当上州长,两年后说不定我还能竞选总统呢。)

阿?贷款公司短短几个月就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可是钱都贷出去了,能不能收回来呢?
公司的董事长--阿?先生,那也是熟读美国经济史的人物,不可能不知道房地产市场也是有风险的,所以这笔收益看来不能独吞,要找个合伙人分担风险才行。

于是阿?找到美国财经界的领头大哥--投资银行。这些家伙可都是名字响当当的大哥(美林、高盛、摩根),他们每天做什么呢?就是吃饱了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找来诺贝尔经济学家,找来哈佛教授,找来财务工程人员,用上最新的经济数据模型,一番金融炼丹(copula 差不多是此时炼出)之后,弄出几份分析报告,从而评价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买进,某某国家的股市已经有泡沫了,这一群在风险评估市场呼风唤雨的大哥,你说他们看到这里面有没有风险?

开玩笑,风险是用脚都看得到!可是有利润啊,那还犹豫什么,接手吧!于是经济学家、财务工程人员,大学教授以数据模型、随机模拟评估之后,重新包装一下,就弄出了新产品--CDO (注: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说穿了就是债券,通过发行和销售这个CDO债券,让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

光这样卖,风险太高还是没人买啊,假设原来的债券风险等级是 6,属于中等偏高。
于是投资银行把它分成高级和普通CDO两个部分(trench),发生债务危机时,高级CDO享有优先赔付的权利。这样两部分的风险等级分别变成了 4 和 8,总风险不变,但是前者就属于中低风险债券了,凭投资银行三寸不烂"金"舌,在高级饭店不断办研讨会,
送精美制作的powerpoints 和 excel spreadsheets,当然卖了个满堂彩!可是剩下的风险等级 8 的高风险债券怎么办呢?

于是投资银行找到了避险基金,避险基金又是什么人,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买空卖多、呼风唤雨的角色,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这点风险简直小意思!于是凭借着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2006年以前,日本央行贷款利率仅为1.5%;普通 CDO 利率可能达到12%,所以光靠利差避险基金就赚得满满满了。

这样一来,奇妙的事情发生了,2001年末,美国的房地产一路飙升,短短几年就翻了一倍多,天呀,这样一来就如同阿?贷款公司开头的广告一样,根本不会出现还不起房屋贷款的事情,就算没钱还,把房子一卖还可以赚一笔钱。结果是从贷款买房的人,到阿?贷款公司,到各大投资银行,到各个一般银行,到避险基金人人都赚钱,

但是投资银行却不太高兴了!当初是觉得普通 CDO 风险太高,才丢给避险基金的,
没想到这帮家伙比自己赚的还多,净值拼命地涨,早知道自己留着玩了,于是投资银行也开始买入避险基金,打算分一杯羹了。这就好像阿宅家里有放久了的饭菜,正巧看见隔壁邻居那只讨厌的小花狗,本来打算毒它一顿,没想到小花狗吃了不但没事,反而还越长越壮了,阿宅这下可傻眼了,难道发霉了的饭菜营养更好?于是自己也开始吃了!
这下又把避险基金乐坏了,他们是什么人,手里有1块钱,就能想办法借10块钱来玩的土匪啊,现在拿着抢手的CDO当然要大干一票!于是他们又把手里的 CDO 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 10 倍的贷款操作其他金融商品,然后继续追着投资银行买普通 CDO 。

科科,当初可是签了协议,这些普通 CDO 可都是归我们的!!投资银行实在心理不爽啊,除了继续闷声买避险基金和卖普通 CDO 给避险基金之外,他们又想出了一个新产品,就叫CDS(注: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交换)好了,华尔街就是这些天才产品的温床: 一般投资人不是都觉得原来的 CDO 风险高吗,那我弄个保险好了,每年从CDO里面拿出一部分钱作为保险费,白白送给保险公司,但是将来出了风险,大家一起承担。以AIG为代表的保险公司想,不错啊,眼下 CDO 这么赚钱,1分钱都不用出就分利润,这不是每年白送钱给我们吗!避险基金想,也还可以啦,已经赚了几年了,
以后风险越来越大,光是分一部分利润出去,就有保险公司承担一半风险!于是再次皆大欢喜,Win Win Situation!CDS也跟着红了!

但是故事到这还没结束:因为"聪明"的华尔街人又想出了基于 CDS 的创新产品!
找更多的一般投资大众一起承担,我们假设 CDS 已经为我们带来了 50 亿元的收益,
现在我新发行一个基金,这个基金是专门投资买入 CDS 的,显然这个建立在之前一系列产品之上的基金的风险是很高的,但是我把之前已经赚的 50 亿元投入作为保证金,
如果这个基金发生亏损,那么先用这50亿元垫付,只有这50亿元亏完了,你投资的本金才会开始亏损,而在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赎回的,首次募集规模 500 亿元。天哪,还有比这个还爽的基金吗?

1元面额买入的基金,亏到 10% 都不会亏自己的钱,赚了却每分钱都是自己的!
Rating Agencies 看到这个天才的规画,简直是毫不犹豫:给出 AAA 评级! 结果这个基金可卖疯了,各种退休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买入。虽然首次募集规模是原定的 500 亿元,可是后续发行了多少亿,简直已经无法估算了,但是保证金 50 亿元却没有变。如果现有规模 5000 亿元,那保证金就只能保证在基金净值不亏到本金的 1% 时才不会亏钱,也就是说亏本的机率越来越高。当时间走到了 2006 年年底,风光了整整 5年的美国房地产终于从顶峰重重摔了下来,这条食物链也终于开始断裂。因为房价下跌,优惠贷款利率的时限到了之后,先是普通民众无法偿还贷款,然后阿?贷款公司倒闭,避险基金大幅亏损,继而连累AIG保险公司和贷款的银行,花旗、摩根相继发布巨额亏损报告,同时投资避险基金的各大投资银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最终,美国Subprime Crisis 爆发接近成为 Prime Crisis。
Credit Crunch 开启的地狱大门,还不知道如何关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12: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继续从另一个方式来普及(转贴)


让你全面了解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小学水平就能看懂!!!)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

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在众多的金融危机分析文章中,始终没有看到对这些问题的简单明了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答案,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们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 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 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 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CDS合同。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运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 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 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 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 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 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上面 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 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 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 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 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 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 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 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12: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例:雷曼


  从2000年到2006年,美国房地产的价格升高了80%。在前所未有的房地产狂欢中,金融机构向想买房子的人许诺,你可以买房子,不管你的收入如何,因为房价会永远上升,你可以用升高的价格来借款归还房贷。
  在发放房屋贷款时,金融机构也完全没有对风险的畏惧之心,因为即使借款者付不起月供,房屋价格上升也会使得担保的价值上升。而华尔街将这些贷款打包,运用极其复杂的金融工具将这些证券分割,向全球的投资者发售,成为华尔街获取巨额利润的引擎。
  像其他的华尔街公司一样,雷曼的富尔德决定快速加入到利润丰厚的房贷市场之中。在2004年,雷曼买下了加利福尼亚的BNC房贷公司,该公司向那些信贷记录极差的人也发放贷款。 雷曼还买下了 Aurora Loan Services LLC, 这个公司对没有完整证件记录的人也发放贷款。根据彭博社的报道,2007年上半年,Aurora 每个月就发放30亿美元这样的贷款。
  雷曼房地产业务创纪录的盈利帮助其资本市场部门的销售从2004年到2006年猛涨56%,比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部门增长的速度还快。 雷曼在2005年、2006年、2007年都出现了创纪录的盈利。
  所有这一切,包括借款方的盲目、 贷款方的大意, 以及华尔街创造的这些极其复杂的金融工具,将贷款打包、分割、卖给全世界都是建立在盲目的狂欢假设上: 房屋价格将会永远上涨。
  这些现在看来荒唐的假设,当时整个社会都是深信不疑。
  “这就像是一个自我验证的预言,” 哈瑞斯说,“当每一个人都这么说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信以为真,到最后大家真的相信房地产价格会一直上升,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的时代。”
  哈瑞斯说,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盲信。“在科技泡沫崩溃之前,每个人也都是这么说的。”
  但事实是,科技泡沫破灭,许多人的财富化为乌有。华尔街未曾料到过,房地产市场后来20%的下降会使那么多人放弃他们的房产。建筑在此之上的复杂金融衍生工具使得美国和全球的金融系统几近崩溃。
  巴菲特在2003年的时候,就指出金融衍生品,这些几乎没有人能弄明白的工具是 “大规模金融杀伤武器”,但在所有人都赚钱的时候谁能听进这样的逆耳忠言。
  “华尔街其实就像是以前的蛮荒西部。” 摩根大通的首席经济学家格拉斯曼 (James Glassman )在一次聊天时对本报记者说,“ 几个牛仔聚在一起发明一种工具,经过市场验证能够赚钱,就能够大行其道。”
  华尔街声称这些大行其道的金融工具可以将风险转移到世界范围内,所以对单个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房贷市场中的几千亿美元和13万亿美元的美国经济以及54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相比,真是不算什么,但是所谓的分散风险在整个系统都出现问题时带来的反而是更大的失败。
  在今年5月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 巴菲特又指出这种金融工具的荒谬。
  “如果要了解CDO (债务抵押债券),需要阅读15000字的材料。”巴菲特说,“一个CDO方阵,则需要阅读高达 75万字的材料才能理解。我的意思是,这不可能做得到。”
  不过, 华尔街不仅仅创造了这些谁也不能理解的衍生工具,使事情更糟的是他们的经营模式:对借来资本运用极高杠杆。格拉斯曼介绍说,投资银行的比率一般是30∶1。 雷曼作为华尔街最大的房屋贷款的持有者,杠杆比率更高,高达40∶1,而且雷曼越来越倚重在衍生品上的投资来谋利。
  “假如说你的杠杆比率是33%,”耶鲁大学金融系教授陈志武对本报记者说,“ 也就是你借来的资本是自己的33倍,如果这些投资升值1%, 你的公司可以赚33%,但是如果是亏损的时候,3%的亏损就可以荡平你的全部资产。”
  当房地产市场不断上涨的音乐停止时,狂欢结束。恐惧、惊慌弥漫在市场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12: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几个问题:从次级贷款到次级债MBS,再到MBS衍生的CDO和CDS,这个过程中是如何杠杆放大的?需要详细的论述,关于这个问题最近一直在寻找答案,看了一本工商银行写的《次贷风波启示录》,问了某个学习金融工程的博士,但都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而网上相关文章分析都是要么笼统要么压根不对。

次级贷款只有1.4万亿美元,房价指数下跌了26%,如果违约率为15%,整个直接损失大约只有600亿美元,伯南克估计是500-1000亿美元,《次贷风波启示录》给出的答案是1600亿美元,某美国权威机构给出的答案是3000亿美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14: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阳光下 发表于 2008-10-9 12:15:38 :

但是,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内行的人士:

金融游戏是个零和游戏,有输必有赢。一方付出了金钱,那么必有另外一方得到了金钱。现在,到处都在亏钱,钱到底去哪里了?到了谁的手上?现在在做什么?

按照宋鸿兵的理解,如果把上面的问题搞清楚了,整个次贷问题就搞清楚了。


现在全球央行都在降息,也就相当于增发货币。这样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个:货币贬值!

那么现在谁的债务最多,也就将成为最终的受益者!而谁的债券最多就自然成了冤大头!

很不幸,美国可能将再次成为受益者,而中国看来也难逃冤大头的角色!

所以我还是倾向于相信:次贷危机也不过是这次金融危机的表象,核心的还在于美国政府连同美国人民都准备赖账!只不过采用的是苦肉计!赖账之后还要卖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16: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衍生产品的本质就是诱惑大家把明天、后天甚至死后的钱都拿到今天来花,投行先把佣金拿走。至于今后谁还不上债、谁收不来钱那都要看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18: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金融需拟链上没参战多少,廉价中国制造在实体炼上强力参战,发挥得很出彩!!

下一次泡沫或许已经悄悄的开始了,我们就是不知道!

老巴在02年就对哪些债券定义了,是个定时炸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20: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兄:短期内,金融游戏是个零和游戏。简单说,输的钱都给前面获利离场的赚走了,从开发商开始,到炒房者高位兑现的,到中介赚走差价、次级债发行或投机差价赚走的,等等。好比,1000点进场,5000点离场交给下一个,下一个6000点离场交给下一个,下一个4000点斩仓交接棒,下一个再进场拿到现在,前两个赚的就是后两个赔的,大致就是这个过程,道理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20: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不太认同宋鸿兵的阴谋论。 不错,这次危机中,只要是手拿美元资产的都会为美国人历年的透支消费买单,比例不同而已,但是最大受害的还是美国自己(当然是咎由自取,活该)。美国人不会因为有些外国人手里拿了几箱美元,就在那里狂印美钞,尽量把外国人手里的美元贬得一文不名,结果倒大霉的还是美国人自己,自乱经济,而且还会把来之不易的世界货币主导权拱手让掉,那个损失才大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0 11: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articleContent id=articleBody>

次债危机:一个巨大的陷阱
时寒冰

通过对大量数据、模型的研究,并结合对大量已公开信息的分析,我越来越发现一个可怕的脉络,并且,这个脉络越来越清晰:一场不见硝烟的金融战正在展开,而次债危机不过是这场战争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面对次债危机,中国政府无论选择救助还是不救助,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都正在被一双无形之手悄悄劫掠??我们其实是落水最深的人。
没有系统而完善的金融战略,没有忠实的尖端金融人才,即使在目视之下,亦不能阻挡中国财富的悄然消逝。
这是一个绝高水平才能设置出来的局!
次债危机,从埋下隐患之初开始,就存在着极其明显的异常现象。在种种异象之下,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有位博友给我写信问:“次债危机,美国损失了,欧洲和日本损失了,中国也损失了,钱亏到月球上去了吗?”
不!迷乱只是表象。在表象的悲剧下,其实隐藏着忍不住要狂笑的脸。
记住:哭得最响亮的人,不一定是最悲伤的。在农村,就有一种拿钱替人哭的营生,给的钱越多,他们哭得越痛越肝肠寸断,而他内心,其实是充满欢喜的。
是的,这是一种天然的本质使然。“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还要记住:微笑着的,未必是内心欢喜者,因为他可能是个弱智,是个愚不可及之徒,或者是个软骨头的谄媚者,也可能是个爱面子的人。也可能兼而有之。爱面子的人可以花费巨资为脸上贴金,全然不顾风险的逼近和机会的到来。一场盛会下来的花费,原本可以换取多少唾手可得的机会?
我不是什么阴谋论者,我只是从纯粹的技术分析角度,以一个经济学研究者的视野,以认真和严谨的态度,去剖析和梳理次债危机背后的层层逻辑,并对一个民族沉痛的迷失作出理性的反思。
我在为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的新书《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美国人迈克尔?赫德森著)写的荐语中指出:“在全球化的今天,货币代替枪炮成为战争的主角,其造成的后果比真正的战争更加血腥和残忍??许多人被洗劫后还浑然不觉。本书将帮助我们了解那些触目惊心的内幕,帮助我们更透彻地洞悉这个时代的黑暗与危机,让我们从麻木不仁和被欺骗的状态下觉醒。”
但是,官僚的机制、腐败无能的官员、被收买的专家、学者,在无情地忽略或隐瞒所有的危险和陷阱。弱智的政策才使中国一步步跌入一个巨大的陷阱。低效率的机制根本无法应对现在的货币战争,次债危机,已经让中国的金融弊端暴露得一丝不挂。无论如何遮掩,都无济于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出自中国,而被国外的金融专家运用得炉火纯青。如果再不觉醒,中国人用血汗钱积累的财富,将一点点的蒸发。
近几年,在国内,房价持续上涨,透支人民的福祉,而股市狂跌不止,一涨一跌之间,中国的中产阶层被消灭大半!无数低收入者因血汗钱打水漂而一点点丧失固有的消费能力。
近几年,在国际上,油价上涨,美元贬值,又是一涨一跌之间,中国财富在浑然不觉中缩水。仅今年3月一个月,美元相对国际主要货币跌去2.6%,我国外汇储备就蒸发了300多亿美元,相当于今年2月份贸易顺差的4倍!而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在内外部压力和舆论诱导下加速升值,迄今已升值13.3%。
一涨一跌之间,国内的既得利益集团和外部势力里应外合,相互勾结,完成了对民众财富的洗劫和财富的向外输送。
次债危机,中国是最大的埋单者。不仅如此,在中国伸出救助之手的时候,不仅未能理直气壮地谈条件,反而遭到“军售台湾”等一系列羞辱。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他们在被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联系起来?谁在主导这一切?次债危机将走向何方?油价、黄金价格将走向何方?通胀还是紧缩?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决策层该如何应对?普通老百姓还如何规避风险?次债危机下,普通人能够抓住的投资机会……
我现在拒绝不必要的活动,正在集中全部精力,把这本书尽快写出来??我计划完成的第一本著作。我会根据自己的研究,向我们的决策层提出应对的建议,并向普通投资者,提出针对性的投资建议。
2008年10月8日

</DI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6 15:58 , Processed in 0.0237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