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4|回复: 2

新医药经济启航:研发回归 新一代药企崛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6 09: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医药经济启航:研发回归 新一代药企崛起

正值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时,广州凤凰城大酒店上演着一场关系中国医药产业未来走向的“头脑风暴”。

10月11日~12日,由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广东标点信息有限公司承办,主题为“激荡与融合”的第20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暨第七届中国医药企业家高峰论坛在羊城盛大开幕。大会在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医药经济报》总编、第20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暨第七届中国企业家高峰论坛大会主席陶剑虹女士高昂激越专业思辨的开幕声中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SFDA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出席了本届信息发布会,颜江瑛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把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全国600家主流医药企业高层人士纷纷从各地赶来,顶在他们头上的危机感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被放大,这令本届行业盛会更显厚重。

不过,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在对当前医药经济走势的分析报告中,用一组漂亮的数字让参会代表的情绪得到了缓解??28.48%,今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这样一个增长幅度足以令行业人士开心不已,在如此动荡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中国医药产业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越是关键时刻,对现状和未来的研讨越有必要。在全球经济大起大落的今天,身处其中的医药行业应该如何刻画自己的曲线,自然成为所有参会代表高度关注的命题,产业转型成为与会者热议的关键词。

研发回归

卓越的企业总是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清晰的主线。“除了创新,我们别无选择。”先声药业总裁任晋生用这样的理念造就了令业内人士尊敬的先声模式,这家靠医药批发起家的企业在过去5年间用年复合增长35%的“火箭速度”完成了从小企业到行业领军者的蜕变。

“医药行业不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应该是智力和资本主导型的产业。”任晋生首次透露了先声在药品创新方面的投入情况,5年投入5亿元用于新药研发。

同样令与会企业家羡慕的还有天津天士力集团副总裁吴?峰对天士力现代中药研究与开发创新体系的阐述。组分中药成为天士力研发创新体系的主要方向,目前组分中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其中已授权10项,在研产品多达数十个。

关于医药研发创新,几乎是近10年来中国医药行业最主要的课题,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企业对于创新的渴求与目前的市场环境和导向有密切关联,简单改变获得新药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

就在本届信息发布会召开前夕,在10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SFDA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一年来药品注册申请数量大约为2000多个,较前几年有较大下降。自去年10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以来,药品注册管理部门受理新药注册申请共553个,改剂型注册申请155个,仿制药注册申请825个,进口注册申请502个,生物制品注册申请225个。

与前几年注册申请比较可看出,新药的注册申请数量有所上升,仿制药的注册申请则大幅下降。通过专项整治和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实施,研发领域的低水平重复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一位来自山东的企业老总对记者分析道,产品申报低水平重复现象得到很大改善,主流企业纷纷加快了创新药物研究的步伐。研发领域整体思路和观念的转变,对于医药行业整体走势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研发领域创新力度的加大,将直接提高整个行业的素质。

新一代药企崛起

伴随药企创新和研发回归的大趋势,近10年来依靠创新迅速崛起的一些行业新秀成为中国医药行业新的领军企业,引来行业人士一片赞誉。

除了以先声、恒瑞、豪森为代表的江苏军团近几年以火箭速度窜出之外,2008年还有一大批中小药企脱颖而出。

10月11日下午,深圳翰宇药业总裁袁建成的演讲博得了众多与会企业家的艳羡。今年3月,曾经创造“盛大神话”(盛大网络)的国际著名风投基金??赛富亚洲投资基金日前首次进军医药行业便把橄榄枝伸向了翰宇药业,首期投入1500万美元,成为今年医药行业吸引风投的首个大单。1998年靠一个多肽产品实验室起步的瀚宇,至今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多肽药物研发和制造企业。

这些特色药企往往会引来数个资本的追逐,资本追逐特色药企也成为2008年医药行业一大新象。

今年3月31日,联想弘毅斥资1.8亿元击败众多风投入股广州康臣药业;3月28日,广东天普药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Smart Nice公司。

“创新+特色”正成为新一代药企崛起的源动力。广西鸿博药业董事长李鸿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就必须寻找自己的特色,才能从中突围。

对此,另一位企业家分析认为,中小企业比较灵活、负担轻,可以专门开发某一类产品或一个特色产品。如果成功,就能赚得相当可观的利润,并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如果失败,也是“船小好掉头”,转而开发另一类或另一个特色药,照样有机会获得投资者注资。

期待新医改

新医改绝对是决定未来医药产业走向的风向标,在医药产业正在完成漂亮转身的关键时刻,新医改牵动着每一位医药企业家的神经。本届信息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玲教授有关新医改方案的解读备受追捧。

李玲说,从2006年正式启动到现在,新医改方案已经进行了长达两年时间,速度之慢本身就说明了其份量之重,背后决策之慎。

专家们早已乐观地表示,本轮医改以追求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广覆盖为主,政府对于医疗卫生的投入比5年前翻了一番,这对于医药产业而言绝对是一个利好,今后一段时间将会出现三大终端同时扩容的喜人局面。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样本医院用药的总金额达350.3亿元,增幅在28.7%,是近4年来的又一次高峰;2008年上半年,医院市场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势头,增长32.76%。

2008年上半年药品零售市场销售规模为670亿元,同比增长约22%。虽然农村市场的销售金额占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总销售金额的份额保持在14%~15%左右,但2007年农村市场规模达到604亿元,同比增长19.84%左右。

按照证券界人士的观点,由于新医改带来的需求得到释放,在当前通胀和经济处于下滑周期的背景下,医药产品的需求相对刚性,优秀的医药企业不仅不会受到经济降温的影响,反而还会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09: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大药业领军人物:让创新来得更猛烈些吧

新医药经济时代下如何进行战略决策?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创新呼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假如药业对你来说陌生却又富有吸引力,该如何找到稳健的切入点?在第20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6位企业家围绕上述主题进行了“精彩十五分”的演讲。

高瞻远瞩抢占先机

浙江尖峰集团董事长蒋晓萌:

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

度过令人难忘与不安的2008年,我们将迎来充满期待与机遇的2009年。国家医药政策的出台将带来很多可能与不可能以及期望与焦虑。作为企业我们必须面对。企业在市场经济当中,不盈利就消亡,不适应就被淘汰,所以,作为药企要充分认识到机遇与风险同在。我们知道机遇慢慢消融,然而,风险也可能让我们反败为胜。

所以,我想用突变定律来给我们一个启迪,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以渐进方式成长,而技术以几何速度发展,当两者之间发展的鸿沟越来越大的时候,就可能产生革命。医药经济的改革在发育、酝酿阶段,变化是渐进的,在质变的时候是突变的。因为,在质变的时候社会大势已经发生了难以预测的剧变。明年,随着政策的颁布实施以后,就像十月怀胎一样,新生儿出来是一种突变。突变定律告诉我们,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

因此,我引入了今天的题目“用创新的理念引领公司发展,以变革的思维整合企业资源”。对于做药的来说,我们处于食物链的低端,是产品竞争链的末端,我们没有选择权,只有被选择权。医药企业,特别是我们这些走上轨道的企业,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去违背国家的各项政策,冒风险获得一时的收益,只能凭创新能力去实现,去开发那些具有更高技术含量与比较优势的药品,给股东创造价值。所以,只有选择创新的、与众不同的方法,你才可以获胜。

另外,大量政策的出台必将对我们企业原有的模式??销售模式、研发模式、产品策略产生很大的冲击,我们必须以变革的思维去迎接这种冲击,作出研发思路、销售模式等方面的改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我们要有重新排序的准备和长期排序的能力。当今的经济环境中,企业之间通过并购、联盟等方式来获得竞争优势。相应地,企业内部也可以通过产品筛选、内部销售资源整合等方式来获得企业更大的竞争优势。我相信,变革、整合将给企业增添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今的医药行业,同质化的产品充斥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在过剩经济的产业环境、极限竞争、产品竞争的动态竞争中,任何企业的竞争战略可能都只是短期的,在当今企业竞争的环境中,你要么当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要么做低端价格的领先者。你只有用不可比拟的优势,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小企业如何发展壮大,大企业如何成为不落的太阳,困难企业如何摆脱困境,如何打造优势企业,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在当前的这个环境,心态比资本重要,人力资源、人文环境比获得增长重要,理性前瞻的科技思维比商机重要,因此,只有应用新思维主动去破坏自身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并创造新的优势,企业才能获得真正的持续发展。

天士力集团副总裁吴?峰:

大健康需求对研发提出新挑战

年底,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也将开启一个新的医药经济时代。

中国社会已处于健康消费增长、医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下一个3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中等发达社会过渡。人们在实现小康,拥有了现代的住房、便捷的交通,甚至拥有财富、资产之后,最想拥有的是什么呢?健康!

新医药经济时代,大健康成为主流趋势。大健康需求对药物研发提出新挑战。大健康要求对病患人群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亚健康人群进行及时预防和恢复,对健康人群进行管理和维护。

因此,我们在研发针对性更强的药物,如慢性病药物、重大传染性疾病药物、个性治疗的药物;开发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能满足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不同功能的药物;研究开发成本更低、适应更多国家经济状况的药物。但是,目前化学新药研发已经陷入了重重困境,新化合物的发现越来越难,投入大而且呈上涨趋势,周期至少需要8~10年,风险高、新药成功率降低。

面对化学新药研发的困境,中国怎么办?中国的新药研发向何处去?那就是以中药资源为基础,探索中国新药研发新模式!将中医药的原创思维与现代医药科技相结合,保持中药方剂配伍的规律和特点,开发中药创新药物,是我国新药开发更快、更经济的途径。

组分中药是中药创新的一种模式。其特点与优势是以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的传统中药为基础,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标准,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适于产业化推广。组分中药的药效物质基本明确,作用机理相对清楚,临床适应病证比较确切,能够实现以专利保护的知识产权,并以药品身份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组分中药开发出创新药物。根据经典方剂配方,明确组分使其配伍量化,确定标准,完善质量体系,研究新药;利用中药组分,重新筛选配方,优化工艺,研究新药;以单体化合物研究新药;从单体化合物中筛选配伍,研究由单体组成的复方新药。目前,天士力以组分中药为主导,已经构筑了中药新药研究和孵化体系。

化创新为企业竞争力

先声药业董事长兼总裁任晋生:

除了创新,我们别无他途

人人都知道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有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的企业宗旨或对外宣传的企业精神中都有“创新”这个时尚的词,几乎所有的企业领导人都不承认自己不重视创新或拒绝创新。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创新的意愿有效转化为行为?如何把创新真正融入企业的血液,转化为企业性格或企业竞争力?

回顾先声走过的13年历程,我们创业的起点低、创新的起步比较晚,对创新理念从困惑、后来逐步理解到不断坚定,我们真切感悟到创新对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巨大价值。

第一,为什么选择创新?作为一家药业公司,首先应是一家真正做药的公司,它应该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更有效的药品是永远供不应求的特殊商品,我们把通过持续创新为患者寻求更有效的药物作为先声的使命。

正确的企业使命将为企业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复的经营决策,当更多员工不再把工作当成谋生手段而是当成为患者服务的事业时,就能发挥更多智慧和更大潜能,使命感就会转化为创新的原动力。

选择创新也是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一个制药企业,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近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行业治理日益规范,药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中国有4000多家制药企业,如果我们随大流,选择低水平模仿,那在未来难有我们的立足之地、立业之本。

选择创新更是被医药行业诸多伟大企业成功案例证明了的唯一正确的选择。500美元在旧金山起家,仅用了32年,就成长为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基因泰克,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生物药公司,它的价值体现在拥有几个年销售额达几十亿美元的抗体药物,它的快速成长并受到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的尊重,都源于其坚定不移和高度聚焦的研发创新。

第二,创新从哪里开始?在企业竞争的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与众不同和高度聚焦于一点中,医药产业是个特殊的行业,行业属性要求我们不是成本领先,而是与众不同的战略。

创新首先应该从企业战略开始,企业战略就是如何把企业经营成与众不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简单模仿绝无可能成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们自2001年开始做新药研发时,就逐步明确了“聚焦于创新药及在中国第一家上市品牌非专利药开发”的企业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创新,战略决定了企业各个层面的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决定了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培养什么人才,引进和开发什么产品、放弃什么业务,建立什么业务流程、设定什么目标进行绩效考核和如何改进管理等具体问题。

根据企业战略,我们从具体的产品入手,先后把“再林”、“英太青”两个药品品牌培植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第一家批准的治疗脑中风的新药“必存”2007年单品销售达到4.26亿元,创新的抗癌药“恩度”上市第二年单品销售达到2.16亿元,这4只药品均成为各个治疗领域的领先品牌。我们还对在研新药项目的研发进度进行重新评价,凡不符合公司战略、即使含有一定技术含量,也难以成为第一家批准的项目坚决放弃或对外转让。

第三,怎样把创新落地生根?

一靠机制保证。自2002年,我们作为经营层持股的民营企业,在国内少有地组成了独立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2005年引入联想弘毅作为战略投资者,为企业机制优化注入了活力,科学、开放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为科学、持续创新提供了机制保证。

二靠研发投入。创新投入许多时候与近期盈利相矛盾,也具有较大风险。在过去的3年,我们每年新药研发投入都在5000万至8000万元的规模,公司上市后一个月,董事会决定在未来3年将在新药研发和联合开发上投入不少于5200万美元。鉴于创新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我们在自主研发的同时,大力度展开新药研发的并购,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我们用于新药项目的并购投入已超过5亿元人民币。

三靠组织和文化变革。企业创新的基本单元不是个人,而是团队或整个系统,为给自主创新创造必需的条件,我们专门成立了药物研究院、合作开发部、新药商业拓展部,还对提出新药项目立项建议的员工及时给予奖励。

在营造奖赏创新的文化氛围的同时,对失败的宽容也同等重要。我们在引进合作开发项目的探索中,先后与3个留美博士团队合作研发的项目失败,合计造成近2000万元的损失,但我们在评估决策机制、吸取教训的同时,并没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先声最近几年选择创新的信念和实践,为企业未来确定了前行方向,积聚了不断发展的能量。如果不选择创新,等待我们的只有失败,唯一的区别是失败的速度,可能会因竞争对手的突破性创新导致我们立即休克,也可能因竞争对手渐进式的创新导致我们“温水煮青蛙”式地在不知不觉中衰败。

深圳翰宇药业总裁袁建成:

只有创新,才能吸引资本

如何吸引资本,我想最主要的是这5个要素:公司团队、市场、产品、管理、财务。

资本为什么首先关注企业的团队尤其是管理层团队?风险投资不希望自己的投资有去无回,所以对管理层团队非常挑剔。比如风险投资经常问我们董事长,是只投资药业还是投资了几个产业,假如说2个,还可以接受,但假如说投资了3个,那么他就可能会考虑一下,如果说还投资了第四个,那么他肯定和你“拜拜”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风险投资希望企业专一。翰宇的董事长除了他原来投资的石油贸易,就只投资了药业。

第二是看中市场。医药行业充满成长性,同时又是一个良好的避风港。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表现就是一个鲜明的注解。以中国A股市场为例,所有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17.34%,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是30.17%,其中8家生物制药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是49.78%。而且国家对医药产业的政策导向利好,将巨资投入医保、医改等;最近科技部卫生部的重大新药创制计划实施,投入了170亿美元。

三是看中产品。翰宇是做多肽药物的。在全球,多肽产业发展很快,在中国以仿制药为主,做创新药的企业不多,翰宇也是仿制,但全都是首仿或者是开发有技术改造的药品。外国有60多种多肽药物,中国目前才上市15种,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好。

四是管理。我们是民营企业,但十年来我们没有用一个亲戚,连财务都是公开招聘的。

五是资本怎么用,钱如何使用。商业计划书上要有全方位的企业战略,至少规划到三至五年后公司的发展。新产品开发只是一个方面,资本更加看重的是投资对象有没有良好的持续的盈利能力,因此这点也非常关键。

进入新市场的勇敢与理性

广西中恒集团董事长许淑清:

进入药业,我想我很勇敢

可能大家对中恒集团和梧州制药以及我本人都还比较陌生,所以,我今天演讲的主要目的就是向业界介绍我本人和梧州制药。

2006年进入梧州制药,我想我是很勇敢的。时至今日,中恒集团进入药业只有短短2年时间,但是我们已把梧州制药从严重亏损的企业发展成为2006年当年进入就有盈利、2007年翻一番的企业,今年公司的半年报也显示我们梧州制药的业绩很不错,这充分说明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中恒集团90%的利润来自梧州制药,我对医药产业的前景很看好,对梧州制药的发展很有信心。

默沙东中国市场总监李惠勤:

企业如何进入新市场

企业进入一个新市场,就像在一个森林里面,什么都不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首先应尽快了解这个新环境,规避成为商业环境中的迷路者。默沙东在美国有百年的历史,但在亚太区我们还比较陌生,我们是怎么规避这个风险的呢?

第一,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做出精准的市场分析和企业定位。我们制定了清晰的企业定位,通过持续高质量的商业实践、增强企业的生产力、优化地区公司职能和公司策略推进,确保公司的基础建设。

第二是分析市场。企业进入一个新环境,如何衡量分析你的市场,制定合适的市场策略?其实衡量分析市场通常有几个指标:市场规模和成长速度,市场渠道,商业机会。应该围绕这些来收集、分析资料和制定市场策略。

第三是确定进入市场的途径,也就是如何执行公司策略。通过购买和收集、分析资料,我们制定了市场策略,分析市场我们在哪里比较强,在哪里比较弱,以此来确定我们是否有能力赢得市场。

第四是提高机会。做决定是存有风险的,我们应该做什么?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3年之后上市的药物在3年之前就要做研究,做一系列的活动来推动这个产品。了解客户的需求我们才能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由此来选择执行策略,而且执行之后一定要进行追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4 09: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医改背景下看我国传统中医药现状及发展   

  生意社10月22日讯 今天是“世界传统医药日”,而今年恰逢我国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此时思考传统中医药今日的进展,显然很有意义。我们应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光大充满信心,中医药完全可以经过认真的研究与梳理,吸取现代科学与人文的有益营养,以现代人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加以诠释和阐发,精益求精,造福人类。

  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自从我国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于1991年在北京共同倡议设立这个日子,转眼已有17年了。今年恰逢我国政府的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在此时回顾世界传统医药日设立之旨趣,思考今日我国传统中医药的进展,显然很有意义。

  新医改应弘扬传统医药学

  当年,设立世界传统医药日这样一个国际日,不仅是表达对世界各地传统医药文化应有的尊重,而且体现了中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生命健康的重视和关怀,它提示世界各国应该尽可能用自然、适宜、经济而有效的方式为人们祛病疗疾,增进健康。

  现代医学(主要是西医)奠基在近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之上,由形态到细胞,再进入分子生物医学的层面,发展迅速,进步巨大: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成功地得到控制;新的诊断、治疗技术和药物层出不穷;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但与此同时,种种新情况新课题层出不穷,不容我们盲目乐观,比如新的感染性疾病的威胁,亚健康、慢性病比例的急剧上升,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不断滋生,等等。另一方面,维护生命健康和提高医疗水平,固然需要强有力的财政给予经济支持,作其后盾,但单纯依赖充足的财力并不一定能解决人们的医疗保健。只要看一下当今美国等发达国家面临日益昂贵的医疗成本支出,受困于国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对问题的棘手便可知一二。因此,为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以及应对日益捉襟见肘的医疗卫生开支之难题,除了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现代医学,增加经济投入,确定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推进医疗卫生政策的改革外,大力弘扬传统医药学,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在我国,这也理应成为新医改的内容之一。

  传统中医药学为世界瑰宝

  在世界传统医药学中,我国传统中医药学无疑是最为耀眼夺目的瑰宝。目前为世界普遍认可的首先是中医的针灸(兼及推拿),它简便易行,卓有成效。中草药大多数是天然植物,成本相对低廉而疗效显著,亦大受青睐,近二三十年在欧美等国也逐渐被认识和接受。人们的广泛共识是,中医药对于慢性病乃至一些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颇有成效,而诊疗的成本,相对于如今西医动辄使用高技术设备检查以及昂贵的药物要低廉得多。曾有德国资深议员在欧洲议会上指出:无论是解决成千上万慢性病患者实际上的无助状态,还是面对医疗开支爆炸性增长等医疗保障体系的问题,都急切需要引入“可选择医疗方法”,而首屈一指的就是中医疗法,如针灸和中草药等。

  实际上,中医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中医丰富的养生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今天物质生活日益改善而愈加关注自身保健的百姓,有极大的帮助和吸引力。中医“上医治未病之病”的预防医学思想,中医天人合一,形神、心身一体的整体医学思想,中医辨证施治和个性化的诊疗方式等等,如能很好地诠释、阐发与应用,无疑会给现代医学诊疗观念的变革以重要启示和深刻影响。祖国传统医学“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宝贵思想和优良传统,对医学伦理的建设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中医符合科学人文一体本质

  然而,总体而言,如今的中医药事业并不尽如人意,脱颖而出的中医杰出人才并不多见;中西医结合虽然红火,但中医西医化的倾向日见突出。值得指出的是,近百年来中医命运坎坷,屡遭革除或废止之议,两年前,还有某大学教授在网上呼吁联名废止中医,以致掀起医界和学界的新一轮争议。以现代科学眼光指责中医理论之不科学,虽然不是什么新的理由,当年陈独秀、胡适等就有此说,但毕竟在某种程度上点出了中医进展缓慢的症结,也说明了中医发展之艰难。如果仅仅奉黄帝内经等少数古典经典为圭臬而不敢有所突破,不愿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检验、印证中医药的原理和机理,要进步确实很困难。当然,以自然科学思维方式或现代医学模式来评判中医科学与否,本身值得商榷,因为中医和西医本是两种不同的思维体系、语言结构之产物,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根相连,具有整体、综合、辩证的思维方式特征。另一方面,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西医的局限性,它无法做到以病人、以人为中心的原则要求,因而也在向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之综合模式发展,换言之,真正的医学是科学和人文一体的。中医在一定意义上恰恰符合这样的本质。

  在世界传统医药日到来之际,我们应该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光大充满信心,因为它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滋润,深深扎根于民间,岐黄之术与千百年来百姓的繁衍、卫生、养生息息相关,拥有坚韧的生命力;还因为党和政府给予了它充分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在现代化社会建设中,传统文化必定会面临与现代以及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这始终是国人需要破解的难题,而中医因其医学特性另具复杂性;但无论如何,传统的不等于都落后,现代的不等于皆先进。对于中医药,完全可以经过认真的研究与梳理,吸取现代科学与人文的有益营养,以现代人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加以诠释和阐发,精益求精,造福人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2-23 22:54 , Processed in 0.02116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