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4|回复: 1

中药资源红色警告 3000种植物近濒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2 10: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资源红色警告 3000种植物近濒危

中国中医药报

中药资源中近80%种类来源于野生资源,近几年监控系统的缺失和野生药材的无序采挖,导致野生中药资源急剧减少,大量物种濒于枯竭。记者从第2届全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上获悉,目前已有100多种野生中药资源出现资源量急剧下降。重楼、北沙参、半夏……常用中药野生资源告急!

在云南民间,当地草医将重楼作为治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的良药,有民谚云:是疮不是疮,先喝重楼解毒汤。它是著名中成药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季德胜蛇药片、抗病毒颗粒等产品的主要原料,制药工业的年需求量约达2000余吨,药材供应全靠野生采挖。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尹鸿翔等在对主产区横断山脉南段重楼资源调查后发现,该地区野生重楼的采挖量急剧增加,资源严重枯竭,已近濒危。曾有滇重楼广泛分布的昆明西山地区,植物种群已几乎消失,就连地处偏僻的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靠近农耕区的山林中重楼也被采挖一空,部分药材收购点每年仅能收购几十公斤药材。由于就近地区资源枯竭,产区药农纷纷进入交通困难的高海拔和深山地区采挖,导致更大面积资源和生态环境被破坏。产区采挖量已远远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产区采挖量已不足1000吨。大量生长年限不足的幼嫩根茎也被收购入市,10年前市面上较为多见的拳头般大小的个子货已少见,地产新期药材大多为指头般大小,药材质量也明显下降,经检测,合格率仅为30%。据悉,由于重楼缺货,云南白药等多个以重楼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近年已开始限产。

民间常用中草药北沙参,其药用功效给人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多年来,曾是盛产野生北沙参的山东、河北的沿海县市,在当地农民见一个挖一个,见两个挖一双的滥挖乱采下,原本像草一样多的野生北沙参资源目前已?挖殆尽。当地人说,“好多年不见了”。北沙参为多年生草本,异花授粉植物,野生状况下生长极其缓慢,种子出苗后3~4年才能开花结实,其种子寿命生存年限不超过1年,自然繁殖受到很大影响。

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的野生半夏也在告急。据1983~1993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半夏的野生资源蕴藏量为1.4万~1.5万吨。1987~1989年时,全国的收购量(野生加人工种植)就仅能满足需求量的1/3。近年来,随着农田深耕细作和化肥、化学农药、除草剂的广泛使用,加之连年无序大量采挖,野生半夏在部分地区已基本绝迹,在10年前当地资源还相当丰富的湖北天门及其附近地区如今已很难寻找到野生半夏了。

据专家介绍,在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在1992年公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所收载的398种濒危植物中,药用植物达168种,占42%强。以利用野生植物为主的300~400味常用中药中,有100多种出现资源量急剧下降。如冬虫夏草、暗紫贝母、梭砂贝母、伊犁贝母、新疆贝母、川贝母、石斛、甘草、千金藤、银柴胡、肉苁蓉、羌活、重楼、新疆阿魏、八角莲、明党参、雪莲、鸡血藤等野生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正沿着“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而走向衰竭。人参、厚朴、杜仲、黄柏、黄芪、天麻、黄连等野生个体濒临灭绝,当归、川芎、三七、北沙参等的野生个体已很难发现。

工业化生产带来资源供求矛盾凸显

虽然我国目前可以人工栽培的药材有近200种,但中药日益增加的巨大需求与中药产品规模化生产量的缺口造成了中药的热销,供需矛盾加剧。据统计每年中药单品种的数量消耗平均在数千吨左右,有的可达上万吨。随着国际市场上大量药用植物提取物贸易和人类的工业化活动加速,导致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被过度采挖和利用,造成大量的动植物种类生境破坏、濒临灭绝,致使我国野生药用资源逐步匮乏。药用濒危资源的供求矛盾已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有专家曾指出,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往往是一种野生药材被用于工业化大生产,就导致了这种野生药材的资源灾难。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更是这样,除三七、人参、当归、槟榔等有较长的栽培生产历史外,绝大多数民族药材生产主要来自于野生采集。上世纪90年代末,藏药开始从原来封闭的小量制剂室走向工业化生产。据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钟国跃介绍,目前藏药企业已达70多家,生产成药300多个,年产量达1500吨,年产值5亿元

“从1996年至今,藏药产值增长了30多倍,对原材料的需求增长了50多倍。急促增长的藏药生产对藏药材的需求提出了几十倍、上百倍的增长要求,在强劲的发展势头背后,有限的藏药资源在以同样惊人的速度消失。”奇正藏药集团董事长雷菊芳说,“目前,西藏、青海藏药材年产量1000余吨,多系无计划的滥采乱伐或掠夺式采集收购,常用药材红景天、藏茵陈、雪莲、绿绒蒿都已很难采到。在400种常用藏药材中,确有资源保证的不及30%,濒危藏药材已达1/4左右。藏药资源稀缺已成为阻碍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国家战略任务

长期以来我国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中药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与当前中药产业的飞速发展极不相适应。

“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医疗、保健等方面用药需求量猛增,使野生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面临极大的压力。”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黄璐琦研究员说。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药用植物保护委员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士林也指出,“总产值上千亿的中药行业是典型的药材资源依赖型产业。因此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肖培根院士指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中医药贯彻科学发展观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个物种的破坏和消失将影响十多个物种的生存,中药资源物种破坏带来的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影响难以估量。如何化解野生药材资源告急与中药产业发展这一今天和今后我们面临的矛盾,专家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中药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是21世纪面临的国家战略任务”。

专家指出,开展珍稀濒危药材的人工繁育研究,对濒危药用植物进行人工栽培,建立人工种植基地及野生抚育基地是解决好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中药材野生抚育将中药材大田栽培和野生采集的优势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可较好解决当前中药材生产面临的药材质量差、资源濒危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三大难题。在中药材野生抚育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推动一批珍稀濒危中药材野生抚育工作的开展,因地制宜地在药材的原生态产地建立野生抚育基地,推动以野生抚育为核心的药材生态产业发展。最终达到野生药用植物产业从以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培植资源为主直至不再利用野生资源的战略性转变,缓解野生资源的保护压力。

专家呼吁,应改变单纯保护、片面保护的观念,正确处理好保护、培育、合理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保护第一、大力培育、合理利用”的原则。要以保护为基础,大力推动资源的人工培育,在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加以科学合理的利用。当前,迫切需要开展中药资源调查与监控体系研究,形成中药资源调查和监控的工程化技术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09: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药材价格普遍下降 药品成本压力暂时缓解

  生意社1月9日讯 受原材料价格狂飙、成本大幅上涨拖累近一年的医药企业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记者日前从多家制药企业采访时获悉,受国际油价大幅下调的影响,大部分药品原辅材料价格都略有下降,药品生产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有市场统计数据显示,近日中药材价格降幅较大,部分中药材价格下调幅度超过30%,药品包装材料降价幅度也达到10%。

  中智药业集团副总经理李淑梅向记者分析,目前药品生产所用原辅材料采购价格的下调与目前的大气候有关,石油价格从源头上一路下降会传递到下游各个环节,但对于制药企业而言也只能说得到暂时的喘息,长期来看还不好说,因为目前的价格并不稳定。

  药材价格普遍下降

  李淑梅表示,药厂受到的成本压力主要是从2006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特别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油价飚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升、环保门槛提高等因素,医药行业整体面临着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

  进入2008年以后,药品内外包装价格更是大幅飙升,上游成本压力使整个医药行业“喘不过气”。有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上半年医药商业毛利率为6.47%,同比下降了0.34个百分点;医药工业毛利率则为71.96%,下降约1.21个百分点。

  直到2008年10月份,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石油价格开始暴跌,一路上涨的原材料价格终于掉转了方向。李淑梅表示,部分原辅材料的价格下调是从2008年10月份开始的,包括中药材、包装材料、辅料的价格都有一些下降。

  记者近日从相关市场了解到,10月份以来,中药材价格普遍略有降价,其中使君子和鹿茸降幅较大,超过30%,而砂仁和黄芪等降幅也到达了21%以上。还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适逢药材淡季,市场销售情况不容乐观,虽然距离产新尚有一段时间,但是销售势头并没有好转。

  广西鸿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鸿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原材料目前有起有伏,中草药稍有下降。他认为,其原因一方面是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药材出口量大幅减少,需求方面不旺;另一方面是中草药目前正处于收获季节,季节周期性也对材料降价产生很大的影响,预计明年开春会稳中有降。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价格下跌与药材种植跟风有关,药农跟风导致了药品供应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中药材市场价格不稳定状态,从而使成本也出现较大的波动。

  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志彪则表示,“中药材后势下降幅度估计不会很大,大概5%左右,主要是受人力成本控制。”

  企业压力暂时缓解

  据悉,从10月份开始,药品包装材料价格也有所下调,达到10%左右;辅料的价格下降幅度也比较大,白糖的价格从最高峰的4千元1吨降低到目前的3千元1吨。

  一位大输液企业市场经理表示,目前油价下调对原料影响不太明显,如果能保持稳定,成本压力肯定会有所缓解,但是油价下降使运输成本下降很明显。据了解,大输液产品对运输物流业依赖性较大,其运输成本约占到总成本的6%~7%。

  李鸿表示,油价下调对整个医药经济链肯定也有影响,对运输成本会有好处。在这点上,目前油价方面还没有反映出来,可能有一个过渡期,估计今年淡季会略有下调。

  据记者了解,为了应对前一段时间日益攀升的生产成本,制药企业纷纷出招应对。据中智药业集团副总经理李淑梅透露,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该企业去年在国内制药企业中首家引入日本丰田汽车的“精益生产”模式。李淑梅表示,“精益生产”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纠正错误、过量生产、物料搬运、动作、等待、库存和过量加工7种浪费,结合产品和生产工艺特点,合理改造生产线,加快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交货期,并持续改进。中智药业自从引入“精益生产”之后,生产效率提高了50%~60%以上,一方面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浪费,另一方面缓解了生产压力,使需求得到保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2-23 22:53 , Processed in 0.0208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