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26|回复: 57

如何挑选优秀的基金经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0 17: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挑选优秀的基金经理?

投资是一门非常专业的技能,看似门嵌很低,但实则非常的难。世界上绝大多数投资人(包括专业的基金经理)长期看跑不赢股票指数的事实就已说明了这个问题。投资上的成功无非有两种方式:一是你自己有足够的经历和能力表明你自己就是个优秀的投资人,二是能找到你满意且真正合适的投资经理帮你投资。无论是哪种方式,学会鉴别和挑选优秀的投资和投资人都是最重要的。

如何挑选鉴别优秀的投资人呢?听媒体对某投资明星的报道而带来的知名度,看某基金经理前两年的业绩……都是很多人常用的方法。无疑这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都很片面。媒体报道是个很不专业、很不全面的渠道,“昙花一现”式的投资“流星”常常出在这里,这是不奇怪的。而如按照某基金经理前两年的业绩来挑选,那可能结果更糟??很可能你一认识他他就开始了走下坡路。比如中国的基金历史表明,其辉煌期一般不超过3年。

这并非表明中国没有优秀的基金经理或投资人。客观的说,由于薪酬水平和人力资源来源的较高壁垒,公募基金成为中国当代平均投资水平最高的基金经理群体,但体制的问题造成的基金经理走马灯式的变更是他们业绩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且对其基金经理个人的认识了解很难,而私募群体则由于缺乏监管、进入门嵌更低而鱼龙混杂参差不奇,虽然对私募基金经理的了解可以做到更深入,但从中挑选更要倍加小心,且要有双“慧眼”。其实,要想真正找到优秀的基金经理,不在基金组织的形式上,而在于眼光。的确,挑选到优秀的基金经理既有“命”的运气,但更需要对投资的深刻理解。什么样的价值观最终决定了你能找到什么样的基金经理,也决定了你长期的财富之命。好在现在是互联网的信息时代,了解基金经理有了更好更方便的途径。关键是用什么标准和特征来衡量、寻找你的投资经理。

一、科学的方法

无论用什么方式了解,首先和最重要的是你应对他的投资方法有透彻的了解。他的投资能力、资质来源于何处?是感性认识的不自觉积累还是长期潜心研究的结果?忽视或说不清楚这个问题是很多人仅仅“慕名”选择基金导致失败的第一原因。

投资的方法必须是“科学”的,“科学”的意义首先是正确而系统的逻辑。某人也许号称做股票多么神、赚了多少钱,如果你觉得他的方法过于神秘(比如靠感觉)和不可理解,请放弃别再花功夫跟踪。其次,可重复和必然。投资是长期性的工作,如果他的方法不能证明能重复,就算他有了中“六合彩”一样的神奇业绩,也别去羡慕和跟踪他了。真正优秀的运动员是靠训练出的实力而决不会靠某捷径、运气和某次超常的发挥立足于运动场。

二、长期的投资业绩

真正科学的投资方法,一定能带来优秀的长期业绩。业绩也正是方法是否真的“科学”的佐证。但这里请注意的是,“业绩”一定是长期的平均业绩,最好是5年以上的。如果你只观察2-3年,那么可能就会得出片面的结论。历史上,即使是芒格、凯恩斯、辛普森这样的投资大师,也有过连续几年业绩比市场差的时候,如果你就此断定这些人都不行,那你就要与大师失之交臂了。而一个没多少投资功底修养的人,或者一个鲁蟒或谨慎过度的人却也有可能在市场的某个时期表现的非常棒。但这对长期的投资生涯并无任何意义。如何通过投资人历年的业绩来看出其未来“价值”,就如同观察上市公司业绩来找优秀公司一样。

三、合理的波动

业绩”不仅仅是某期的“净值”,其实还应包括净值波动的方式,这两方面才能决定长期业绩的高低。有两个指标,一是绝对的波动,特别是相对于指数的波动程度(),二是波动的回报(夏普比率),即在承受一定波动下的超额报酬率(或风险报酬率)。最理想的投资波特征应是较小的波动又有超额的收益,而次好或更经常的则是较大的波动方差,但超额收益也很高。较差的是波动小回报也小。差的波动特征就是波动大,但绝对回报也不好。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表明,波动方式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未来净值能否有好结果的预先指标(而不是净值本身)。如果你发现某人的投资波动程度是上述“差”的一类,请放弃,你跟踪的起点应是从“较差”的一类开始。它们当中有可能找到真正理想的优秀投资人。

四、基金经理的人格特征

对一个优秀投资人的认识,除了上面的几条外,如果能对其个人的秉性有一定的认识,那么成算的把握就要大得多。优秀投资人通常都有如下个人秉性特征:

1. 较为聪明。左右脑都好使。既精于投资分析,又具有良好的写作、表达能力。

2. 理性诚实。清楚自身的长短和投资的“游戏”规则,特别表现在大起大落的市场中不为所动、不改基本投资思考的秉性。

3专注勤奋。他做投资似乎是象做“游戏”一样的兴趣而非为了某特定目的,仅仅为赚钱似乎解释不了他的勤奋专注投入的程度,那么这样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投资人。在他脑子里,睡觉、休息时似乎都在忘不了股票、投资。

所以,判断鉴别优秀的投资人,必须综合来看。最好多观察几年上才可靠。尤其是不要为某一年的业绩(无论是好是差)而蒙蔽了双眼。

[此帖子已被 snow 在 2009-11-19 10:51:17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09: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泰君安投资总监汪建
2010年是投资的“白银时代”

“2010年不再是赚快钱、傻钱的时日,很可能欲速则不达”。汪建是国泰君安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在他眼里,2010年将是一个投资的“白银时代”。在这个时代,只有那些高成长的明星股能够帮助投资者战胜指数。

  不用担心走夜路

  和当下主流的投资者积极看多明年市场的观点不同,汪建认为明年有30%的收益就是优等生了。“市场高估值限制了整体的上涨空间,在缺乏安全边际的市场中,趋势越向上,价值越向下。”

  敢于和别人不同,是汪建的一大特点。他不太认同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认为跟着宏观指标做投资不仅无效而且很可能亏损。从过往几年的经验看,即使是顶级的大行经济学家,年初的预测也和实际的情况相差很多,因此,“自上而下的投资成功概率是不确定的三次方”。他坚持认为,“猜宏观??蒙行业??赌公司”是被异化的投资模式,今年以来中国铁建、中国南车的弱势表现就值得反思。只有在合理估值区间内买入并持有那些自下而上挖掘出来的优秀公司才能还“投资”以本源。

  常常是他的组合早早买入的冷门股票,涨了不少才有人去调研、后来变成热门股。例如去年年底他们发掘一批小市值股票的时候,市场尚在悲观的冬季,有些上市公司的董秘因为很久没有机构投资者前去调研见到他们还觉得挺意外。而到了今年,这些股票普遍已经翻了好几倍。

  “我们喜欢走夜路。”汪建说,因为这更需要勇气、需要主动承担责任和风险,当然也会获得更高的收益率、更高的信息比率。

  汪建压力最大的是去年四季度的时候,那时候大盘还在下滑,而他已经坚定看好市场,并不断加仓。此前他管理的产品净值一直保持领先,但在这时由于不断加仓、与同类产品的净值差距逐步缩小,来自公司内部和客户的压力都非常大,那段时间他感觉就像是在钢丝上跳舞,做正确的事情反而要承担额外的压力。但事实最终证明了他“牛市征途”预测的正确性。这一年,他所掌管的“君得益”在同类产品中始终名列前茅,全年业绩在所有券商权益类集合理财产品中排名第一,也跑赢了市场所有的偏股型基金。这一产品截至今年7月净值就已超越了6100点。

  “也许我有点偏执”

  “也许我有点偏执吧”,汪建笑着总结自己的性格特征。他所钟爱的还是价值投资,并且不喜欢讲故事。在同事眼里,虽然这位领导很年轻,却是保守而严谨的。“常识很重要!逻辑和数据很重要!”他总是要求研究员撰写的深度报告不仅要通过半天的细致答辩,还要对所有关键数据和文献注明原始出处。只是,谨慎的汪建,其实也有很多“另类”的地方:

  他对市场的判断更多是淡化波段。“大家都希望在牛股中把股票的波段也赚到,但实际上优秀的基金经理最担心的不是被套而是踏空,真正好的股票毕竟很少,茅台在50元之上多少人卖掉了再买不回来。”在汪建看来,逃顶抄底从来都是想象中的、可遇而不可求的,拐点是无法预测的。

  “高手过招比的是谁能不犯大错误。千万不要给投资者亏太多钱,否则赚回来的时间成本就很高,如果你去年亏损七成、净值到三角,那今年即使最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也没法做回一元面值。”他不赞成投资经理做波段或者行业轮动,因为出错甚至出双倍错误的概率很大,而一个错误就可能致命。他也不认同用趋势投资的方法对周期性股票进行投资。他持有的不少股票在每一次的熊市中都具有很好的抗跌性,因此国泰君安的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也比较平缓。

  他还常常一个月都没有交易记录。“作为一个有长远事业心的人,我更愿意做长期正确但短期未必见效的事情。”他要求投资经理降低换手率,理想的是一年一倍。“或许我们还不能发现可以持有10年的公司,但至少要有能力发现可以持有1年以上的好公司”。换手率对业绩很难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在汪建看来,关注市场长期的供求因素的质变,比频繁操作、预测未来拐点何时出现更可靠更有效。

  在国泰君安的资产管理总部,投研人员特别是研究人员在每天四个小时交易时间是基本不许看行情的。订立这个另类规则的正是汪建。他说研究员以及以价值投资为风格的基金经理,浏览行情时间与研究水平之间甚至存在一定的反比关系,看行情很容易影响心态,进而失去判断的独立性。太多的人是打着价值投资的旗号做趋势投资的,做基本面研究其实与K线图没有任何关系,知道收盘价就足够了,因为这仅仅跟估值有关。交易频率与投资业绩也没有正向的相关性。“勤劳致富”在股票交易上是无效的,交易成本可能每天都在吞噬你的利润。他还要求研究员六点前尽量下班,避免晚上熬夜加班,能够在工作时间完成的事情为什么要额外加班呢?

  对于今年热炒的新能源题材股,汪建也很淡定,他说要“甘为天下后”,“新技术要看第二波”。在他眼里,对新兴行业的投资,投第二波往往比赶第一波更具胜算,因为可以更显著地看清楚行业发展的方向、合理的盈利模式以及清晰辨别出未来的优势企业。譬如携程、阿里巴巴、百度都是第二波网络股行情中的优秀企业,他们的盈利模式比第一代网络企业更现实可及。

  “更好的是,在第一波泡沫破灭后,投资者可以享受到非常低的估值水平。这也是我和一位知名的企业家兼成功的投资者交流的心得”,汪建对这位成功的企业家心怀敬意,他说这位企业家投资网易9年赚了100倍以上,他并非是网易的最初价值发现者,但是他却敢于从网易股价在0.8美元即将退市时重仓买入,历经金融危机,坚持拿到了100美元的历史新高价位上,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牛股在确定性中寻找

  在不确定性的市场中寻找确定性的、成长风格突出的股票进行投资,这是专业投资者的价值所在。汪建2008年底对媒体大胆说过未来专业投资者的目标应该是三年五倍的收益,在过去的一年中已有很多优秀的投资者已经实现了一半。

  汪建曾测算过,均等投资十只股票构建一个投资组合,假定每个股票年化收益率是10%,则投资组合十年下来的总体收益率是160%;如果组合里有一个十倍股,则该组合十年累计收益率达到240%;如果组合里有两个十倍股,则该组合十年累计收益率可以达到惊人的330%!足见选好牛股的重要性。

  汪建的选股策略有两条:一是长期持有明星成长股,获得超额收益。小商品城、上海家化、恒瑞医药、赛马实业都是他手里的明星股。二是价值法投资价值股。虽然这类股票难有研究溢价,但是可以在市场参与者出现集体失误的时候,获得市场溢价。例如他曾在雷曼破产、银行股显著低估的时候,对浦发、深发展、兴业等严重低估的中小银行股做了集中买入。“但长远来看,我不会长期持有银行股的。过高杠杆带来的高ROE的持续性也许能有十年,但遭遇一次像雷曼一样的风险就足够击倒投资者,去年就是教训。当然,在我国银行股的风险小一些,但我们可以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找到更高和更稳健增长的优秀企业,何乐而不为呢?”

  谈及未来的选股线索,汪建表示,明年整体的机会不大,但是他会关注随着GDP增长、居民收入提高以及城市化过程出现重大机遇的行业;受益于后升值周期和经济结构性调整的行业;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中受益的优秀地区的龙头企业,等等。

  汪建统计过主流市场的案例,发现有一类长期牛股来自稳定增长型甚至是防守型行业,例如食品饮料等消费品特别是快速消费品企业,研发驱动的制药类企业,某些商业零售企业,一些盈利模式特殊的创新型企业。比如中国的茅台、恒瑞医药,美国的可口可乐、百思买等等。这些公司的股票甚至可以保持十年以上的强势状态,利润稳步增长,偶尔超越预期,股价表现经常可以跨越周期,创出新高。

  另一类中短期牛股主要是周期类行业中的龙头公司,无论是有色金属、房地产、石油石化,还是钢铁、化工、建材行业,每轮经济周期过程中均有一批在三年内获得五到十倍涨幅的牛股。这些股票的波动弹性很大,有高贝塔、高阿尔法。这些牛股往往在熊市的后期有非常便宜的估值水平(无论是PB还是PE),但伴随行业复苏、供需的格局出现逆转,这些公司的利润率显著提升,产能利用率快速上升,股价也出现飙升,这些公司的差异性小于行业的差异性。但大多数周期性行业的牛股在快速的产能释放后最终还是会走向漫漫熊途。

  “多数价值投资者更喜欢第一类牛股,因为可以走得更远。”而只有长期的确定性因素才能帮助投资者发现这些明星牛股,从而获取领先市场的回报率。汪建认为,有些投资者的失败往往是由于他们过度重视短期的突变因素,忽视长期确定性的渐变因素。

  “哪些细分行业在节能减排的长期政策中受益?出口导向转型为内需服务的过程中哪些企业在成长?中国屹立百年的消费品和制药企业有哪些?强势区域市场中的强势企业是谁?衰退型行业中有没有新的小巨人出现?”没有夕阳的行业,只有夕阳的公司,高增长的宏观环境下,即使遭遇经济寒流也永远有明星股。他给出了自己未来的选股方向。

  “我们元旦后即将发行的股票型集合理财计划,名字就叫明星价值”,汪建介绍说。挑选未来的成长明星,在他看来追求的更是一种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0 16: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上美国晨星看了一下比尔?米勒管理的雷格梅森价值信托基金(LMVTX),这是一只曾经连续15年战胜SP500指数的基金,打破了林奇连续13年战胜指数的纪录。但06年开始,该基金连续3年跑输给SP500。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基金的过去10年累计总回报是-5.84%,也就是说,如果你从98年买入该基金,到08年结束,你依然面临着帐面亏损。可见,找到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1 15: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一个好基金经理的确很难。我的经验,每年平均都能排在基金能1/2到1/3的都是好基金经理。上投的孙延群已经三年排在前1/3阵列了,今年以来他却不行。但时间还早,接着往下看。

上投摩根王牌经理 今年以来明显跑输大盘

元老级的基金经理在公募基金已所剩无几,走了吕俊、江晖、肖华,留了王亚伟、孙延群、孙建东。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是否风采依然?
  
  业绩每年都能排在前1/3的基金并不多,孙延群管理的上投摩根阿尔法便是其中一只,而这只历史业绩优秀的基金在今年却栽了跟头。
  
  银河证券2月20日基金周报数据显示,在167只股票型基金中,上投摩根阿尔法今年以来排名139位,收益率14.32%,而同期大盘上涨24.20%。
  
  坚持买入坚定持有
  
  孙延群从2005年1月11日上投摩根阿尔法成立开始,担任其基金经理至今,投资风格带有明显的个人特色。
  
  国金证券去年8月份的研究报告显示,上投阿尔法基金自成立以来,股票投资仓位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80%左右的水平,基金主动选时进行资产配置的欲望不强,侧重点更多地放在选股上。其股票投资周转率大大低于同业平均水平,各期投资周转率基本上只是同业平均水平一半以下,基金忽视短期市场热点,而是精选个股后,坚定持有。
  
  2006年,孙延群和吕俊共同管理上投摩根阿尔法,以168.65%的增长率夺得股票型基金亚军,那时吕俊还任投资总监,当年4月18日他就不再担任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经理,主要还是孙延群在管理该基金。孙延群独当一面,继续坚持其精选个股而不择时的策略,2007年上投摩根阿尔法以139.92%的收益率排在第35名。2007年8月8日起,周晓文协助孙延群一同管理该基金,2008年上投摩根阿尔法以- 46.6%的跌幅排名30位,但依然保持在所有基金的前1/3位。
  
  11年证券从业经验,孙延群亲手打造了上投摩根阿尔法坚守3年排名前1/3的好成绩,而今年以来在强劲的反弹中,该基金为何却排名大降,已经脱离了前1/3阵列。面对今年热点轮动快的震荡市,他坚持地买入持有和不择时策略是否不适应今年的市场形势?
  
  国泰君安基金分析师吴天宇表示:“有这种可能,没有常胜将军。他今年的排名落后主要和其行业配置及重仓股调整幅度比较小有关,孙延群的特点就是坚持长期投资,重仓股稳定。而今年以来市场热点轮动比较快,涨得比较厉害的是偏强周期的股票,比如有色,所以该基金排名落后。”
  
  但吴天宇也告诉记者,今年才两个月,评价尚早。每年都好的基金很少,这只基金前几年表现比较稳健,我们也考察过换手率和基金业绩的关系,要做好择时比较难。今年板块轮动比较快,侧重行业或坚持买入持有的一些基金今年都表现不好。
  
  减仓迟缓换手率低
  
  信达证券基金分析师刘明军表示:“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今年以来表现不佳,一个是仓位降低,一个是重仓股非热点。整个公司2008年前期都坚持高仓位,到了三季度才减仓,四季度又减仓。重仓股配置了贵州茅台、招商银行、置信电气等,去年重仓股一直就变化很小。今年以来这些重仓股表现不热门,所以自然排名落后。”
  
  从上投摩根阿尔法的季报数据中可以看出,孙延群的不择时让人有些诧异。在去年上半年市场大跌时他仍然坚持高仓位,一季度仓位80.34%,二季度不但没减仓,还加仓至82.16%,三季度骤然减仓至73.37%,四季度继续减仓至71.83%。一向以八成仓位(高居)的上投摩根阿尔法在去年年底,本轮反弹的初期,仓位减至历史低位。而此前,根据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该基金自成立以来各期股票投资仓位水平变化不大,除了2007年第四季度,仓位下调至74.91%,其它各期都在80%左右。
  
  刘明军说:“孙延群不喜欢做波段,换手率比较低。他一直遵从价值投资,不太管选时。今年板块轮动比较快,所以落后。但是没有必要要求所有的基金都一样,每只基金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特色,这只基金长期来看,历史业绩比较稳定,孙延群又是为数不多从业十几年的基金经理,经验比较丰富。看基金排名应该看长远一些。”
  
  孙延群也曾表示,上投摩根基金对业绩的要求是每年都跻身同类前1/3。而实现这个目标的秘诀就是长期坚持投资理念,避免高换手率。
  
  从去年上投摩根阿尔法四个季度的重仓股可以看出,孙延群平均每季度只有两只重仓股变化,其余的只是做比例调整。而在今年板块轮动如此强烈的行情下,已经远远跑输大盘的孙延群能否收复失地?让我们拭目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6: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看了一篇文章,有部分网友所提的问题非常尖锐,但是并不无道理:

1 那些现在很风光的投资大师是天生的吗? 其投资理论、技能本领从何而来的?肯定不是大学教育的结果吧?

2 投资大师对自己的公司那么自信,那么他们是否有过在一个企业还不起眼的时候就确定这家企业定能成为伟大企业,并长期成功投资长达10年以上的经历吗?如果没有那么他的"长期投资"的自信从何而来?

3 优秀的基金经理肯定是将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公司和投资上,而那些每天花大量时间撰写博客、又是出书立传、又是频频现于媒体上的“投资大师”们,试问一下,他有多少时间放在看公司的年报和寻找优秀的企业思考上呢?

以上是网友的几点问题,做为本贴如何鉴别寻找优秀投资人的补充。

[此帖子已被 snow 在 2009-3-12 18:51:45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 12: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精辟了!

snow MM果然不同反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11: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点,这个基金经理是否对自己的投资有信心,他是否大量投资在自己的基金上

厨师是否一直吃自己做的饭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3 15: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snow无私分享。相对国内基金业有限的发展史及生存现状,偶认为更应该从研究基金管理公司入手,诸如公司的文化建设(目标)、公司规模(资本)、股东及高级管理人员构成(人才)、投资业绩和实施分红(诚信)情况等方面分析,再从基金管理公司中筛选中优秀的管理(投资)团队,最后再定位基金经理,是否针对于基金经理的高流动更有效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3 18: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五笔:

呵呵,看下面的事实会觉得奇怪吧:有人统计,目前中国的基金经理对于一个基金业绩的好坏其作用只有15%左右。所以选择优秀基金似乎更多看的是基金公司的背景而不是基金经理,但这应该是中国目前基金同质化过于严重的特征表现。试想,当年彼得林奇与富达基金的关系:如果没有林奇,那富达基金又算什么呢?所以,这正是中国的公募基金“各领风骚三两年”的现象的原因:99-2001年的上海的华安、03-04年深圳的博时、06-07年广州的的易方达/广发、07-08北京的华夏……。但愿这个怪圈能够打破!

什么时候基金业绩的优秀主要靠基金经理本人而不是一家基金公司,那么中国的公募基金才真正称得上“成熟”了吧?我这篇贴主要是想从如何挑选和识别优秀的投资人(基金经理)角度而不是去选择现在的公募基金品种。所以,各位有挑选基金的体会可能与我上面的不矛盾,仅供参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4 08: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Snow:谢谢回复,呵呵!

中国出现优秀基金经理的条件是,基金管理公司(公募)取消固定管理费,采取针对基金经理业绩的方法。在公募基金业成为基金经理不敢说都是绝对优秀者,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还很有一定能力的。基金管理公司有些象是人民公社,社员们吃的是大锅饭,呵呵。

成为优秀基金经理人格特征: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特点,应再加上一个持续的学习提高能力。否则可能会变成对于“好”股票永远都是买入、买入、再买入的教条主义,不可否认也许30、50、100年之后这种方法会成功,但是小概率事件。市场就象非洲大草原,狮子大多时候吃掉都是老、弱、病、残的角马、羚羊等动物,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6 05:46 , Processed in 0.0238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