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54|回复: 11

“我们买到了什么?”??对三聚氰氨事件和伊利的操作机会的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5 12: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秋季三聚氰氨事件爆发后,全国对乳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一片讨伐之声,在经过一连串的暴跌之后,各大券商研究报告对乳业股包括伊利的评级都是看淡,如“减持”、“卖出”之类,敢说“中性”的研究员已经是相当大胆了。看空的意见,不外乎是年报预告亏损、行业出现危机、未来前景看淡之类。当时各大基金也是纷纷出逃,但也有几家基金进场抄底。

在10月底到11月初,我曾经非常认真地考虑过牛奶股尤其是600887伊利,是不是恰好是一个买进的机会呢?隐隐约约觉得是。以当时的股价看,总市值50亿左右,股东权益42亿,考虑公司以前经营中所所形成的有形资产、有形的营销渠道等等,光从总价上已看得出公司在市场上是按照“平价”出售。但是伊利的无形资产如品牌、原有的一些顾客群的价值呢?这些值多少钱?股市报价里面几乎把这些东东免费赠送。当然,当时人人闻三聚氰胺变色、乳业遭受破坏性打击,但危机过去后,大家还要不要喝牛奶呢?我的判断是要。伊利恢复一定的盈利能力是必然的,但是什么时候恢复,则很不确定。当时我已经补了一些概率方面知识的课,我觉得既然本次欧美国家是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但对我们国家的影响程度可能是30-50年一遇,而牛奶行业的这次危机,是10-15年一遇的,按照常理应该买进。就算经济危机的整体影响还没有结束,牛奶股因为又遇到这次10-15年一遇的危机,后面整体经济的恶化对它的影响已经提前得到了消化,因此反而是一个安全的领域。想到这里,我已经把这个“买进”的性质,差不多归类为老巴趁“色拉油事件”买进美国运通的性质了:利用小概率发生的不利事件,买进大概率意义上的好公司。

但是伊利是不是好公司呢?不知道!研究了它的一些情况,实在得不出答案。券商报告看空得厉害,把整个行业描述得如何如何的前景暗淡。看看徐星论坛中关于伊利的讨论,结论也是“毛利率太低”、“同质化竞争”、“缺乏护城河”之类的批判,记得论坛中开帖的兄弟在伊利上是“血染处女地”,讨论的结论是伊利不能买。

现在回头看当时的这些分析和评论,应该说还是相当的有道理。但是伊利从去年10月底到11月初以来,到今年2月下旬,股价翻了一翻,应该说,在本波行情中,它丝毫没有输给那些风云股票,或者跟中小板相比起来也差得不是太远,虽然没有翻几翻,但起码是超越大盘很多很多了。那么为什么我当时就没买,导致错过了这个机会,在这个自己曾经花费精力的领域,最后却没能赚到一毛钱呢?问题出在哪里呢?经过反思,我的结论是:

1、我们一定要弄明白我们买进一只股票,我们买到的是什么。虽然很多人都说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但是对于价值的真正理解,可能还是会有偏差(或者说是差异)。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以一个价格买进的含义:我们买到了什么。比如说,格老最喜欢买进那些股价跌破清算价值的股票(流动资产价值就值那么多钱了,固定资产还有可能的无形资产则等于免费赠送);有些有盈利能力的公司,股价跌破了有形资产的价值,则其无形资产、管理团队、营销渠道等等均等于是免费赠送(伊利可以归入该类);有些股票虽然在买的时候要付出溢价(相对较高的市盈率、市净率),但如果你买到了公司非常强大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买到了公司一流的营运能力和锁定客户的能力的话,这样这样的投资无疑也是非常出色的(费雪喜欢这样的股票);而近期根据我对一些中小板股票的粗浅研究显示,前期价格中,市场对这些公司现有业务的估值已经显得偏低,可是公司还有募集资金在建项目或者已经投产、甚至已经开始产生效益了呢!这等于你付出这个价钱后不仅买到了公司原有的生意,新项目的生意还要免费赠送给你!所以一些优质中小板股票这次为啥涨这么好,我的这个解释也算一个原因吧。

2、我们对于每一种类型的“价值所得”,应该归类成不同的操作模式或者操作策略。费雪和巴菲特喜欢买进好公司后长期持有。格老的策略则是价值得到实现后即卖出。如果伊利不能成为最优秀的公司,那么按照格老的策略来操作也可以啊!可是我当时采用了格老的视角来找股票,却采用了费雪的思路和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来检验,实在是思维混乱啊!看来还是那句话:独立思考最重要。据说林奇对各种类型的股票都操作得很到位,看来我们还是所学太浅啊。

3、关于不确定性。没买伊利,其中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觉得它价格回归的不确定性,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可以涨。我们通常都厌恶不确定性,渴望确定性,所以券研究报告通常也投人性之所好,总喜欢给你预测业绩,而且预测一年不算,要预测未来三年的业绩,好让你“心中有底”。这其实是巨大的误导!股市投资总是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每种类型的价值投资人都要面对,但关键的一点是你的研究和选择要已经做了充分和全面的考虑,你在面对未来时已经无惧无畏,你已经撒出了你的投资之网,但是上帝给你多少条鱼则由他去定!可是我们总是想事先搞清楚我们的每一笔投资能够捞回多少鱼,总是想“等等看”,可是就在我们等待的过程中,股价已经开始上涨。我发现,一个被低估的股票的上涨,总是早于我们所预计的时间。

以上一点心得体会,或许不乏片面之辞,算是与网友们交流,呵

[此帖子已被 掷铜板的人 在 2009-3-5 12:08:24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5 17: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没有想到能够得到福尔摩斯老师这么快的回复!因为我当时使用的是杠杆交易,必须要求无风险或者低风险套利,所以没有买入股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7 10: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涨停。涨幅150%。

错过伊利,是心头挥之不去的一个痛!

不确定的价值也还是有价值的,虽然当时不太好计算。

也许当时应该从“重置”的角度多考虑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7 12: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股份如果好好经营的话,本来或许有机会成为一家好公司的。但是大股东和管理层并没有把股东的利益放在心里,是个很大很大的问题。否则三聚氰胺事件确实是个机会。仅仅因为股价上涨了150%就觉得错过了机会,身边有一大堆这样的股票呢。确实三聚氰胺事件下的伊利跌倒了一个有价值的区域,但其时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不再少数,没有必要觉得错过了宝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7 12: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利每次出事时都是机会,长期投资他可能比较难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5 16: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一点经验:当转债(不止一个)已经明显显示出有套利机会时,股票市场肯定处在一个极为低效的时候,这样的时候不可多得啊,是市场最慷慨的时候(但往往是市场最悲观和恐慌的时候,例如去年10月末)。03年、04年都出现过这样的机会,当时万科的转债跌到了95元多(面值100),除非你认为万科公司可能要破产,否则其转债在95元的道理何在?不过话说回来可以看到,万科股票的收益仍然要远大于其转债的收益。转债价格不过是告诉你了市场的温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7 17: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得好欢迎光临博罗论坛,网址:http://BLBBS.ne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5 16: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得很好,我说下我的体会,在去年10月的时候,大盘惨淡,我关注了山鹰的可转债当时是在100.5的价位,如果买进持有8个月好像是5个点的收益,这是无风险的,于是我到银行去贷了30万买进,110卖出,8个点贷款利率,呵呵,好像不是很合算,现在看很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6 09: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时,伊利是我的重仓股之一。

这件事情告诉我,持有这类股票和自己经营没有多大区别,如果不是特别特别的了解,不敢谈“长期持有”。

因为它是你自己的公司,所以它有错误,你努力去改正;它有成绩,你乐于分享。可能它让你失望,但是你会宽容自己的经营失误。

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有必要做一定程度上的分散投资的,这对分散风险有很大的好处。

缺点是,这又相当于经营企业的多元化了。

不过没有关系,人家说通用是少有的多元化公司,难道伯克希尔不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5 22: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jy249539578 发表于 2009-3-5 16:17:10 :

楼主写得很好,我说下我的体会,在去年10月的时候,大盘惨淡,我关注了山鹰的可转债当时是在100.5的价位,如果买进持有8个月好像是5个点的收益,这是无风险的,于是我到银行去贷了30万买进,110卖出,8个点贷款利率,呵呵,好像不是很合算,现在看很成功


我当时也找银行了,可是银行不给我贷款,楼上的为何能贷到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6 20:53 , Processed in 0.0239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