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担忧 08年3月12日,中集又公告收购挪威场外挂牌的烟台莱佛士,用5.65亿美元获得0.81亿股,总股本的29.9%成为第一大股东. 莱佛士06年主营收入2.058亿新加坡元净利润0.185亿 截止07年8月31日主营收入2.058 净利润0.18亿元 净资产3.558亿新加坡元.手上有18亿美圆的海洋工程定单.
我看到这个消息既高兴中集进入到市场更大的海洋装备,更多的是担心.收购价比较高.市盈率超过100倍,超过挂牌价格70%以上,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笔好的收购,与这之前的任何一笔收购相比,都有冒进之嫌. 不过仔细分析公告后, 从付款方式发现中集打了埋伏,他不一定会付这么高的价格.这有帖为证,我曾经发过帖子“中集收购之路是伟大之路抑或危险之路?”. 现在看来当初是我多虑了, 2008 年8 月先是由原来的每股38 挪威克朗(约合6.92 美元)调整为每股4.00 美元. 2008 年11 月又(1)由29.9%共81,776,500 股调整为27,356,500 股,占烟台莱佛士发行在外股份的10.00%。(2)将收购股份的作价由原来的每股4.00 美元调整为每股16.25 挪威克朗。 于2008 年11 月,12 月,又以8.69挪威克朗(约合1.243美元)收购购买了烟台莱佛士约7.86%的权益。截至2008 年12月31 日,共持有烟台莱佛士约17.86%的权益。 可以看出中集收购时的谨慎和精明.最能说明中集的收购文化还是”中集的美国梦”这遍文章,虽然沦它是内部人写的内刊. 中集一直都有套期保值,提到这个很多人会想到中信泰富的巨亏损, 套期是个很危险的事情.如仅仅是为了生产需要, 套期保值无可厚非,也谈不上危险,但不能有贪心.好比用刀杀人,刀没有问题,有罪的是人. 从中集的文化看,这不会是问题. 还有一点,管理层的薪金有点小担心,其他人的薪酬都不高,但麦伯良近三年的薪酬与同行业比绝对值有点高,相对业绩来说还可以不算高,这需要进一步跟踪观察. 发展前景 有人担心中集已到天花板,没有发展前途.如仅从集装箱看,不错,没多少空间了.但中集早就不是单纯的集装箱公司了,已进入半挂车,铁路货车, 能源化工食品装备, 道路运输车辆, 海洋工程,即将进入重型卡车,很快会造船. 早在05年的年报上就明确:按照“为现代化交通运输提供装备和服务”的发展战略,中集把未来发展道路具体化为构建“以中国优势为依托的全球化营运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放眼全球,特别是北美、欧洲、亚洲等主流市场,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交通运输产品和服务;二是要充分发挥中国的优势,特别是中集已形成的自身优势;三是使整个营运体系符合国际通行的商业运行规则,与全球客户的营运体系实现有效对接。 化工及危险品的储存、运输装备,以及啤酒、果汁等液体食品行业储存、运输、生产装备需求将保持增长未来5年,全球市场预计将以5%的年增长率增长,亚洲市场将以8-10%的年增长率增长,并将成为全球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全球铁路货车的市场规模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 专用车市场是几倍于集装箱有1500亿. 虽然石油价格因全球经济衰退而暂时回落,但是从长期趋势看,全球海洋油气开发的并未退潮,这将推动未来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的逐步上升。有关数 据显示,以钻井平台为代表的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利用率超过90%;未来几年将进入更新淘汰高峰期。2007年包括油气钻采平台、存储设施、工程船舶在内的海洋工程装备全球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海上平台设备市场容量超过5,000亿人民币,预计这一市场未来两年将保持10%以上增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海洋工程装备隐含了造船业, 造船行业的市场潜力也是巨大的.光2008年造船订单的总价值为1296亿美元,却比上年下降38% 其他 无论是专用车市场,还是,能源化工设备, 铁路货车, 海洋工程, 造船业等, 中集介入的所有这些行业,都有一些与集装箱的共同点,都是以焊接为主的人员密集的机械行业行业,变化十分缓慢,竞争对手不多,也不强,没听说过哪家公司特别强大.只要中集能够保持着自己低成本优势,早晚能够像在集装箱行业一样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