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9|回复: 6

谁是大忽悠分析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4 20: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是大忽悠分析师? 看股市黑嘴如何指鹿为马

信达证券郭荆璞在研究报告(08年1月29日)中对冠农股份(600251)提出了08年114元的目标价,他甚至提出,该公司若满足诸种条件后,2008年目标价则超过564元/股,同时给予“强烈买入”评级。

  2008年8月18日,郭荆璞在研究报告中提出,“未来 12个月合理目标价是96元-120元”,仍给予“强烈买入”评级。然而,在此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股价从39.54元狂泻至20.08元,该股股价几乎拦腰斩半 ……

  然而,针对投资者据研究报告采取的买入行为,郭荆璞理性十足,“投资者和我没有关系。”

  研究报告:“目标价96元”

  郭荆璞:“ 我无法预测股价波动”

  冠农股份股价从天堂摔到地域,没有实现96元的高价梦。郭荆璞做何感想?记者昨日连线了信达证券郭荆璞。

  “冠农股份股价跌了那么多,与您的研究报告中96元目标价差距很大,您怎么看?”记者单刀直入。

  “市场错杀了公司的价值,我们也无法左右股票的市场价格。没有人能预测股价波动,我无法预测股价波动。”郭荆璞说话很是谨慎。

  记者追问,“在08年一年内,为什么连续6次在研究报告中给予冠农股份‘强烈买入’

  评级?股价又如何定位在96元以上的高位?”

  沉思片刻,郭荆璞向记者表示,“这个问题要这么看,强烈买入并不是让投资者去买,研究报告中的强烈买入评级以及96元的目标价位,这是我们对整个行业的看法以及对上市公司股价的预测。”

  记者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前面刚说过“没有人能够预测股价”,现在就表示“96元的目标价位是我们对上市公司股价的预测”。

研究报告:“6次‘强烈买入’评级”

  而郭荆璞却说:“‘强烈买入’评级不是建议买入”

  2008年8月18日,郭荆璞在研究报告中仍然给予冠农股份强烈买入评级。随后,股价狂泻,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几乎拦腰斩半。可以想象,投资者如果在持续出现的“强烈买入”评级后选择了买入,肯定伤痕累累。

  记者就此向郭荆璞问道,“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的心情会怎么样?此刻,您最想对投资者说些什么?”

  片刻后,郭荆璞的告诉记者,“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研究报告中‘强烈买入’评级仅仅是一种建议,至于投资者,和我没关系。”

  “换句话说,研究报告中‘强烈买入’评级不是让投资者买入,也不构成让投资者买入的建议。”

  一方面,郭荆璞称,“研究报告中‘强烈买入’评级仅仅是一种建议”,另一方面,则称“研究报告中的观点都不构成对投资者买入的建议”。这个“建议”到底是怎样的建议?

  记者还没来得及就此展开对话,对方以开会为由,不愿再接受采访。

  郭荆璞:“今年罗钾钾肥产300万吨”

  罗钾公司:“今年钾肥产90万吨”

  2008年96元的目标价到底是怎么来的?郭荆璞的研究报告提到,“罗钾公司300万吨的项目达产后可以确保冠农股份获得每年9.2亿元投资收益,折合每股收益3.8元,按照10-12倍的市盈率考察,届时合理的股价不低于40-50元。”

  此外,郭荆璞在6月18日的研究报告中指出,“2008年第一季度罗钾公司产销稳定,实现价格2,085元/吨,我们维持罗钾公司投资收益将成为未来冠农股份业绩的主要增长点的判断。”

  业内人士称,不但郭荆璞的市场错杀理论不能解释冠农股份股价狂泻的问题,而且关于“罗钾公司300万吨的项目”的说法也值得推敲。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记者就此连线了罗钾公司总部,提及冠农股份,营销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氏的男性工作人员愤然有词:

  “冠农股份只是一个小屁股东,冠农股份根本就管不着我们,(冠农股份)扛着我们的大旗去忽悠股民,你们不要相信他们的话,今年罗钾公司钾肥项目的产能是90万吨,但具体收益就不能作出预测。”

  相反,冠农股份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我们公司作为罗布泊钾盐公司股份的的二大股东,持有该公司股份的20.3%的股份。

  如果今年罗钾公司钾肥项目的产能真是90万吨的,记者粗略估算,罗钾公司90万吨的项目只能给冠农股份带来2.76亿左右的收益。显然,远远达不到郭荆璞在报告中提到的“罗钾公司300万吨的项目达产后,可以确保冠农股份获得每年9.2亿元投资收益”目标,

  郭荆璞关于罗钾公司300万吨的项目的说法缘何而来?

  截至昨日下午6点,记者多拨打郭玉璞的手机,均无人接听。

“南郭先生” 指鹿为马

  每份研究报告都是分析师的“心血”之作,通过引用大量的数据,运用估值体系,评估出公司的利润及其股票的每股收益等结果。而在这一份份貌似专业的研究报告中,记者却发现,分析师主观臆断和大胆猜测的问题层出不穷。

  一、主观臆断问题严重。

  此前,深交所也曾经发文指出:“遗憾的是,近期一种不良的风气正在一些研究报告中蔓延,过多的主观臆断和大胆猜测、甚至传言出现在报告中。”

  如果研究员始终能够坚持客观、严谨、公正的态度,研究报告的影响力无疑有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然而,过多的主观臆断和大胆猜测出现在报告中,报告的公信力能不受到质疑吗?

  “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券商研究报告本应秉承客观、公正的立场去分析判断,但现在却往往多了很多主观性的猜测,这让我们很恼火。”一位上市公司的高管向记者表示。

  同样恼火的还有投资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券商研究报告作为投资股票的依据之一,但现在这种来自专业人士的分析判断正困扰着他们。

  二、没获资格证就发研究报告。

  据记者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查证,郭荆璞取得注册证券从业人员证书的日期是2008-12-04,而在取得证书之前,即2008年1月29日至11月18日郭荆璞就冠农股份发表了6篇研究报告,明显违反了证券法相关规则。

  近几年,证券业蓬勃发展,而高端人才却严重缺乏,部分年轻分析师只能快速走马上任,有的甚至是刚毕业的学子。值得怀疑的是,这些没有多少相关从业经验的研究人员所撰写的“专业”报告,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如何保障?

  就此,广州一家私募基金的总经理义愤填膺地告诉记者,“聘用这些刚毕业的黄毛孩子来做分析师,一点实操经验都没有,分析报告往往有时很不切实际!”

  让我们来看看撰写冠农股份研究报告的分析师郭荆璞的个人简历:信达证券公司研发中心石油化工行业分析师,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美国Rutgers大学理论物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加盟信达证券。

  从时间上看,郭荆璞先生是一毕业就投身信达证券,短短一年时间,即2008年就作为分析师撰写研究报告,并且在2008年1月29日发布的《冠农股份-2008年牛股究竟值多少钱?》中,写到的“如果冠农股份能够在罗钾公司完成120万吨项目后通过公开募集资金等手段,再收购国开投公司手中63%的股份,2008年目标价则超过564元/股”一话,在股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对郭荆璞大忽悠股民一事,一位姓任的业内资深人士在博客中也表示质疑:“这就是你们这些所谓博士研究生大专本科生的专业分析师的分析报告吗?这就是你们整天走访调查搞出来的权威结论吗?”

  总的来说,国内证券分析师的差距之一在于缺乏内功修炼,这与部分证券分析师群体过于年轻和研究心态浮躁有直接关系。

专家迷信滋生股市黑嘴

  一位刚刚踏入股市中的高小姐在连连亏损之后,对记者摇摇头说,我再也不相信任何一个股评家了。

  实际上,高小姐是在今年的3月份开始进入股市,而且之前高小姐是对股票市场一点也不了解。当记者问及,为什么会这么的信任分析师的报告时,高小姐无奈的摇摇头:“因为我刚进入股市,所以对这个行情也不是很了解,而且想想他们(分析师)都是专业人士,而且研究的比较多,所以看了好几份的研究报告,最后才决定买华能国际的股票。”显然是对分析师的盲目迷信让高小姐对分析师的报告深信不疑。

  “27号以8.16元/股的价格买进,可是过了半个月了,到现在一直都在8块钱以下,没有哪一天高过我买的价格。”高小姐无奈的说。

  跟风之后,普通投资者就只有被套牢的命运,否则就必须割肉斩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内人士说,这样的操作者在证券咨询行业非常普遍,几乎是一个业内人所共知的秘密。他说:“在这个行业里,有百分之多少的分析师我们可以信任?不会超过10%。你看我们国家现在做公益股评的有几个,做商业股评的有几个?那么商业股评,他是为了追求利润才从事这项业务,所以他必须赚钱。”

  记者也采访了很多的投资者,都一致对股评家的言论产生怀疑。一位詹小姐告诉记者,其实在选股票的时候,自己也会看这些报告,但是只是作为一个参考,自己并不会完全相信。实际上,现在很多的投资者也都理性起来了。

  监管体制建设任重而道远

  中国人民大学一位李姓研究员在接受《投资快报》记者表示,券商研究员出的研究报告与事实差距过大的原因有多方面:“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等的变化是其中的一方面;管理体制的落后,一些相关规定过于抽象,无法有效地规范研究员的行为,不能对他们的违规行为做出强有力的惩罚措施是一方面;而研究员的素质良莠不齐也是一方面。”

  “研究员对公司的预测有一定的出入是正常的,毕竟要准确预测一个公司的业绩不是那么容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位刘姓教授如是说到。她表示,在正常的状况下,如果研究员的报告还是与事实有很大出入,那么不排除其中存在有其它的什么“猫腻”了,她建议监管层加大对研究员监管,制定出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和规定,细化丰富相关法规。

  据资料显示,07年原联合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宋华峰,就是借助其研究员的职业优势,发布虚假利多报告,拉抬并参与广济药业股价的炒作从中获利12万元。但他得到的最终处罚不过是开除公职和被追缴非法所得12万元等了事,其违法犯罪的成本太低。

  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目前研究员的队伍的参差不齐,研究员出来的预测报告与公司事实情况差距大,不排除是其中部分研究员,没有尽到“谨慎客观、勤勉尽职”的要求。他呼吁监管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修改相关法规增大行为主体的违规成本。他还表示目前国内对研究员管理体制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4 23: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报道值得一读。

现在券商研究员的报告我几乎不读了,读了可能是误导,我现在都是直接读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年报、招股书等等,读他们的报告的效果就是买在6000点、卖在1600点。他们研究的结论很多是建立在假设条件的基础上的;如果不是依赖那些虚幻缥缈的假设的话,那么就看着眼前情况如何如何就建议应该如何如何,报告中既忽略基本常识,也缺乏专业的远见。

记得若干前在某家券商经济业务部门工作时,公司总裁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了年度视察,其中特别批判了研究所,他对那帮研究员说,“如果公司让你们把拿到的工资和奖金买进你们自己研究出来的股票的话,你们很快就要破产。”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上市券商,研究能力有无进步不得而知。

[此帖子已被 掷铜板的人 在 2009-5-14 23:06:39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09: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与下围棋差不多。布局与设局。反正没几个人关心股东权益是否连连增长。指望接鼓传花的赌徒居多。没办法!俺们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09: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搞笑的是通用的高管们,抛售完了也就捞回几十万美金。因为为都怕股东权益没了,所以当股东真的很烦啊!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09: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准确的说那个研究员是把潜在的股东权溢当成股票目标价了,假如按资源当量计算确实价值超过564元/股!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09: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说经济危机吧。我国还真的不够资格谈危机。从经济结构上看只能谈发展再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5 10: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说一种药吧,出厂家2。8元。药店买58。简直不可思义吧。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什么人间奇迹都可发生!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6 20:59 , Processed in 0.0216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