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工业长丝:差别化是发展方向 http://www.sina.net 2007年06月14日 10:37 产经网-中国纺织报 近几年,我国涤纶工业长丝的产能突飞猛进,2006年,世界涤纶工业长丝的总产能为130万吨,中国以占世界产能32%的份额位于榜首。欧美一些大型企业都纷纷转向中国建厂,或与中国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据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统计,到2006年底,我国涤纶工业长丝生产企业超过46家,其中超过16家企业的设备是进口的。行业排名前5 位的企业--浙江古纤道、龙涤股份、海利得、韩国晓星(嘉兴)、开平联新合计产能为17.4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的4 2%。涤纶工业长丝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市场空间极大。中国毫无疑问 地成为世界涤纶工业长丝的生产中心。 市场拉动了扩容与出口 国内涤纶工业长丝行业的产能、产量和需求量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国内市场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每年的进口量均大于出口量,需要依靠进口弥补国内市场供应的不足。造成这种格局的根本原因在于需求拉动。统计显示,涤纶工业长丝在窄幅织物、矿用整芯带领域的应用比例就占一半以上。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国内工业长丝生产企业迅速扩容,2005 年更是达到了行业发展的高峰。在这一年中,先后有上海石化、海利得、上海温龙、台湾新光(华春)、浙江古纤道、龙涤股份、韩国晓星、无锡太极分别引进年产1.2万吨、1.5万吨、0.6万吨、1.5万吨、1.8万吨、2.5万吨、0. 6万吨、1.3万吨的涤纶工业长丝的进口设备;青州立信、淄博锦洋分别建成0.8万吨、0.4万吨的国产设备。200 5年产能由上年的15.5万吨增至31.6万吨,增幅高达103.87%。 随着近期行业的规模扩张,涤纶工业长丝的国内市场供应日益充足,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开始转变。用经过改造的民用涤纶丝设备改造的部分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只能生产品质较差的低端产品,且生产成本偏高,纷纷停产或转产,因而行业开工率有下降的趋势。相比之下,国内以浙江古纤道、上海石化、海利得为代表的一些技术实力较强、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出于市场拓展的需要,从主观上开始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从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看,20 05年我国涤纶工业长丝出口增幅达到了275%,近两年仍然保持出口增加的势头。 差别化产品成为研发目标 虽然就全球而言,美国英威达、韩国晓星等国际知名大型企业还掌握着某些特殊领域用涤纶工业丝的技术,例如海洋专用涤纶工业丝、船舶专用涤纶工业丝、高档安全带用涤纶工业丝等,但在一部分差别化涤纶工业丝产品上,中国企业的产品品质已足以与国际先进技术抗衡,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有所超越。汽车安全带用涤纶工业丝就是最好的例子。 目前,中国本土的一些技术先进、规模领先的优势企业已经开始涉足该领域,如上海石化和海利得公司在国内市场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海利得公司凭借其产品优异的品质和稳定的质量,从2005年起已正式通过全球知名的汽车安全总成产品制造商--TRW的认证,并被认定为合格的原料供应商,产品被指定销往其在欧洲的配套织带生产商,成功进军国际市场,成为国内唯一实现该类产品出口的企业。 高端投资仍在继续 以车用子午轮胎帘子布用丝--高模低收缩丝为例,2006年,国内能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只有8家,总产能只有6.7万吨,预计到今年底产能可增加2.9万吨,新增企业1家。然而,鉴于中国大陆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态势,以及生产车用安全带用的原材料就地采购成为现实,世界上顶尖的汽车安全带生产商正在以惊人速度在中国大陆扩大生产规模和选择合作伙伴。截至2007年初,韩国晓星、美国的FerformanceFibers和中国台湾新光已经完成在中国大陆投资的企业,以及韩国晓星(嘉兴)、广东开平联新、新光杭州下沙工厂,都能够在中国大陆生产安全带用涤纶工业长丝。 此外,奥特立夫集团在江苏太仓投资兴建的新织带工厂将于今年7月投产,预计2008年产量将达到5000 万~6000万米的生产量;2010年、2012年将进一步达到1亿~1.5亿米。BERGER公司与河北宁晋凤凰织带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博格凤凰织带有限公司也正式启动,其设计产能与奥特立夫集团的太仓工厂相当,预计2008年产量将达到5000万米,2012年将达到1.5亿米,给汽车安全带用涤纶工业丝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差别化产品需求增加 对于我国涤纶长丝行业的未来发展,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预测:一方面,产品开发明显加快,差别化、功能化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高。未来5年,随着涤纶工业丝后道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增加,差别化涤纶工业长丝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不断提高,加之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扶持,涤纶工业长丝产品向差别化、功能型方向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我国涤纶长丝生产企业进军欧洲市场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国内制造企业新上的涤纶长丝生产设备更加先进,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都有提高,而且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韩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