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0|回复: 10

[分享]垄断企业为何没有得到垄断利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6 20: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仝亚娜

  尊敬的企业家先生:您好!

  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邀请您来一起探讨:

  有这样一家企业,它占据了所在行业80%以上的全球市场份额,但2009年前三季度,在销售收入增长11%时,净利润却大幅下滑44%,目前利润率只有5%左右。垄断企业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垄断利润,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家企业,就是赫赫有名的振华港机(8.77,-0.18,-2.01%)。多少年来,它都是中国企业界的骄傲,以至于虽然更名为“振华重工”,很多人还是习惯称其为“振华港机”。想想看吧:59岁才从国家机关出来的创始人,87%的全球市场份额,节节击败国际竞争对手的爽心故事,哪一个不让人敬意暗生?

  然而,如果我们的思绪仅停留在上述大众聚焦点中,未免流于“只看热闹不见门道”的平俗。现在,让我们转换一下视角,以商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一下这家企业,看看它的财务报表,一个令人生疑的现象就产生了。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Q3

  收入亿 21 29 31 46 72 121 168 240 274 218

  净利润 1.24 1.91 1.37 2.77 4.65 12 16 21 26 10

 净利率(%) 5.90 6.59 4.42 6.02 6.46 9.92 9.52 8.75 9.49 4.59

  (数据来源:振华重工历年财报)

  由上图可见,自2000年A股上市以来,振华重工的净利润率就在4%~10%之间徘徊,即使在2005~2008年的经济繁荣期,也没有超过10%,而一旦遭遇市场波动,则迅速下滑至5%左右(2002年前后)。2009年前三季度,虽然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上升11%,但净利润却下降了44%。

  垄断企业获得垄断利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可以将成本的上涨有效转移给下游客户,以维持自身较高的利润率。在2000~2009年的十年间,振华重工在集装箱机械领域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由25%稳步提升至近90%。按理来讲,如此高的市场份额应该可以保证一家企业具备足够的议价能力??除非市场需求极度萎缩,但这些年间,国际海运和码头建设都在快速发展,应该不存在这个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削弱了振华重工的议价能力呢?

  我先抛砖引玉,做如下猜测:

  其一,其他竞争对手快速崛起的可能。

  虽然振华重工占据了港机市场87%的份额,但还有另外13%呢?它们散落在德国诺威尔、克鲁勃,日本三菱、三井和韩国现代、三星等公司手里,新兴的国内同行(如三一港机)也跃跃欲试。

  一个正常的市场中,根据客户对价格的接受能力不同,可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类,如果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百分之八九十,那就意味着它必须同时照顾好这三类客户的需求,那么,其价格必然要向中低端靠拢(如果向高端靠拢,低端客户将没有支付能力),结果就是利润率受损。另外,低价会使企业丧失挑选客户的能力,一些不那么优质的企业也成为了你的客户,一旦遭遇经济波动,这些“将就着成为你的客户”的企业因无力抵御风暴,很容易发生延期提货、讨价还价等违约行为,甚至有可能破产倒闭,从而导致垄断企业也随之震荡。

  其二,低价接单以分担成本。

  这些被低价吸引来的客户还会影响企业对市场的判断,放大了需求(市场需求和价格紧密相关),于是,不断扩大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制造业,尤其是重工行业,随之而来的就是固定资产的大笔投入。然而,一旦有风吹草动,再想退出将固定资产另作他用就很难了。为了不让固定资产闲在那里折旧,企业只能接受一些虽然无利可图、但尚可分担部分成本的订单,显然,这些订单将进一步拉低整体利润率。

  其实,探讨“垄断企业为何没有得到垄断利润”这个话题,还有一个比振华重工更合适的案例,那就是中集集团(13.61,-0.57,-4.02%)。这家在1996年就荣登世界第一的集装箱生产商,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过去!然而,最近几年来却增长乏力,2008年,净利润大幅缩水50%以上,净利润率也创下不足3%的新低。进入2009年,中集以收缩集装箱业务应对危机,截止2009第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仅139亿元(远低于2008年同期的431亿),这意味着大量产能的闲置,以及某些产品种类的停产。

  尊敬的企业家先生:

  现在,您是不是跟我一样在考虑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带来超额收益,我们要那么大的市场占有率干什么?如果在一路豪情万丈地扩充产业王国的版图之后,却落得自断臂膀的结局,那我们图的是什么?

  人们常说,不要在追逐过程中忘记目的,同样地,如果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要以牺牲利润或利润率为代价的话,是不是还是算了?

  最后,为使话题的讨论不走偏,需要做如下几点说明:

  第一,没错,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非利润率最大化,但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平衡。一家下功夫将利润率维持在一定水平的企业,其盈利情况通常也都很不错。利润率看上去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却能折射出企业经营战略的方方面面:对客户的挑选,定价战略,维持适度的市场规模等。

  第二,利润率并非越高越好,但任何一家想要长治久安的优秀企业,必然都需要维持一个与之相称的利润率水平。这样,它的抗风险能力才会增强,在经济低谷或者产业变革出现时,才有足够的财力来应对。一般来说,如果一家企业的净利润率低于5%,那就不能算是一种“健康”的经营状态,因为它很容易遭受亏损。

  举例来说,有A、B两家公司,在正常的年份,A公司的净利润率一直维持在18%左右,B公司5%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这两家企业都受到冲击,A公司净利润率下降至12%左右,但B公司却很有可能只剩1%的微利,甚至亏损破产(如果经济持续收缩)。

  做企业都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辛辛苦苦奋斗那么多年,争取到的只是生存,又有什么意思呢?

  第三,有时候,有选择地放弃一些市场份额,利润反而会增加。

  在经济不景气之下,净利润率有所下降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就是有那么一批企业,净利率不降反升。

  举两个例子,2009年前三季度,知名家电生产商格力电器(23.79,-0.56,-2.30%)在主营收入下降12.64%的情况下,净利润同比上升41.97%;还有机电行业内有“黑马”之称的某公司,也是在主营收入小幅下降1%时,净利润同比增长13%??收入下降,利润增加,显然净利润率是上升的。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无外乎调整结构,重点销售附加值高的产品。比如,格力电器就是放弃了部分为国外品牌的代工,加强自主品牌的营销。而之前提到的那匹“黑马”公司,也是开发了大量迎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对冲原有品类的下滑。

  那么,垄断企业就一定不能获得垄断利润吗?

  当然不是。这要看你的垄断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仅凭成本优势依靠低价从竞争对手那里攫取大量市场份额,那么,赚取垄断利润的可能性不大(比如中国服装(7.77,-0.31,-3.84%)行业);而如果是以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为核心形成的垄断,比如医药和医疗设备行业,往往都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作为对创新能力的回报,本来就应如此。

  尊敬的企业家先生:

  至此,本刊已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希望您加入进来继续讨论:企业的市场份额是不是越大越好?如果不是,那多大的规模才算合适?如何实现和保持这种适度规模?

[此帖子已被 xds5188 在 2010-2-7 8:55:01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08: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呆子的胡思乱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12: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振华和中集,都是优秀的企业。

没有它们就没有工业的振兴。

先不说这80%的占有率是如何得来的,但事实是,如果不占据80%的市场份额,那就要天天给人家送钱,而不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08: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股东利益最大化固然没有错,但对于现在大部企业是国有制,它还有战略意义。

这样的公司,并不是以利润为主导。

所以,投资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司,公司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股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09: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查了一下,写这篇文章的这个人是某报刊的一位资深记者。但仍然觉得,这篇文章有些问题。

1、港机、集装箱行业本身是强周期性行业,跟全球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进出口情况的相关性非常强,属强周期性行业;而格力电器所搞的空调器属于耐用消费品行业,周期性比港机和集装箱要弱一些,二者并不存在直接的可比性。

2、象振华港机这种市场份额已经占到全球80%的公司,你还能指望它的业绩好到哪里去?经济学的原理早已告诉了我们,竞争机制会使一个产业的资本回报率最终会向社会平均资本回报率回归。在机电产品这样的行业当中,不可能产生阻隔竞争的真正壁垒。当一个大企业占据了行业的80%、90%甚至95%的市场份额的时候,这家企业的ROE就越来越接近于整个行业的资本回报率,促使它的ROE向社会平均值回归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相比之下,格力电器由于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大概占30%左右吧,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就更小了(有10%吗?),因此它目前更有可能也更容易保持高ROE。如果有朝一日格力电器(凭借它现在的竞争战略)能够做到全球80%、90%甚至95%的市场份额时,我相信到那个时候格力电器的投资价值也会下降的。如果读者朋友怀疑我的观点,不妨去看看微软1999年以来的走势:当它占据到行业的最高峰之后股价走势一直相当疲弱??不要忘了,微软正是“以知识产权和技术研发为核心形成“垄断””的著名代表。当一个(竞争性的)行业主要就只剩下一家企业在玩的时候,这个行业就没那么好玩了,就象小朋友玩游戏,当一起玩的小朋友都在你的强大攻势下一个个退出了游戏,你会突然发现游戏已经不好玩了。由此可以推论,有竞争对手是一种幸福,没有竞争对手了,日子反而难过了,这就是产业的“生态平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23: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的观点未必都正确,但值得思考。

中集和振华走到现在,是应该反过头来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战略了。原来的生存发展战略没错,但到了另一个阶段后,也应该考虑是否需要有所变化,如何才对企业更有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1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一个行业在高速发展的时候,行业内的有竞争力的公司也会随之高速发展和扩张,进入最大收益期。

而当这个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不可能再继续大幅扩张的时候,行业内的公司就进入了竞争淘汰阶段,从毛利到净利都会大幅下降,剩下来的公司如果不能顺利转型的话,就会慢慢的被其他新兴可替代行业来替代,被淘汰。

所以,选公司之前,最重要的是选行业。如果这个行业本身在当前阶段就不是个能取得大幅快速发展的行业,同时行业本身内部又有充分竞争的情况下,想取得长期投资收益是不可能的事。

中集、振华港机等就是昨日黄花。而格力之所以还能够取得让人满意的收益,是因为在当前中国的消费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整个消费行业都还有前途,这个时期应该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发展,到城市化进程结束时而结束。

现在中国所走的和将来一段时间内可能走的路,可以参考日本从60年代开始的发展过程,呵呵,似乎十分的类似。日本是1964年办的奥运,然后建了高铁。那么从70年代开始,日本什么相关行业开始兴盛,什么相关行业开始衰落,都可以用来参考。这个方面的研究似乎起码可以写出一篇学士论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22: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企业的目的,不能是市场分额的最大化,不能是利润的最大化也不是利润率的最大化,而应该是股东利益或权益价值的最大化。

在重型工业领域,规模能带来成本优势,真正的、充分的成本优势能够挤压别人的市场份额,从而达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效果。至于达到价值最大化的途径方面,当然并不是只有靠扩大市场份额和低成本优势这一条途径(还有文中所说的,以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为核心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以及其他),这跟企业的竞争战略有关,在于企业如何选择自己的竞争战略和发展战略,也跟行业的特性、行业的结构等因素有关。

至于振华和中集,文中就拿它在2008-2009这两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来说事,就来否定这两家公司当初所选择的战略,有一定深度,但是否就正确?试想一下,如果在20多年前中集没有选择低成本的战略,那它不是在当初那场行业萧条的灭顶之灾中差点破产倒闭了吗?它靠低成本战略起死回生并且做到了全球的老大,在当今这个时候即使象文章所说的那样属于价值不高,但不是也比当初价值归零要好上千倍万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0 11: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个疑问啊

08-12-3107-12-3106-12-3105-12-3104-12-31
财务比率
基本每股收益0.76000.6500--0.78000.5600
摊薄每股收益0.79540.62500.52000.78000.4400
每股净资产4.783.471.902.973.37
每股现金流0.620.110.05-0.621.20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270.170.29-0.300.15
净资产收益率(%)16.6518.0427.3226.4213.18
净资产收益率(扣除)(%)9.5317.8927.1826.4113.00
净利润增长率(%)27.2625.0932.71164.2864.54
主营收入增长率(%)30.6524.9738.8670.2653.62
毛利率(%)12.6914.9715.1513.2612.27
利润表单位:亿元
主营收入274.43210.05168.08121.0571.10
主营利润34.8131.4525.4716.058.72
利润总额28.2421.8217.1713.194.66
净利润25.5120.0516.0212.084.57
资产负债表单位:亿元
资产总计535.83291.15196.41139.76119.55
负债合计378.00178.03135.8492.2584.88
股东权益合计153.21111.1458.6645.7134.66
现金流量表单位: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40.765.489.00-4.641.49
投资性现金流-56.11-39.28-28.22-12.92-5.18
融资性现金流116.6437.4022.088.0316.03
净现金流19.783.601.63-9.5412.34

上表是振华的多年统计,为什么很多年经营现金流远一直小于纯利润啊?

[此帖子已被 starry 在 2010-2-10 11:32:5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8 09: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远讲刻意追求垄断利润的企业必亡,如炒股刻意追逐涨停板大黑马的必亏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7 21:58 , Processed in 0.0235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