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1|回复: 0

洛希尔:我们在中国投资“天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9 10: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洛希尔(E.L. Rothschild),这家私营的家族式投资公司,对多数人而言几乎闻所未闻。但细心的人可能会禁不住问:是那个Rothschild?没错,就是那个著名的洛希尔(也被译作罗斯柴尔德)家族。

  2003年,依夫林?洛希尔爵士(Sir Evelyn de Rothschild)和他的夫人――林恩?福雷斯特?洛希尔(Lynn Forester de Rothschild)创建了这家以他们名字首字母命名的投资公司。在此后数年中,这家公司的投资遍布美国、英国、欧洲、印度、南美,投资兴趣也从金融服务、科技和通信领域到媒体、不动产、农业、奢侈品等。

  有趣的是,洛希尔现已将目光投向了天气这一听上去并不寻常的商品。在收购了美国天气中心(Weather Central LP)70%股权后,洛希尔夫妇最近的一大爱好恐怕就是我的天气(MyWeather.com)――能够根据个人生活方式和兴趣来定制的个性化天气预测网站。

  洛希尔夫妇日前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与我们分享了过去的投资故事以及未来的投资图谱。

金融危机与农业

  第一财经日报:危机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你们公司?

  林恩:与其说我们聪明,不如说更加幸运。当我们在2007年看到第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也就是2007年8月贝尔斯登公司出问题的时候,我们开始担忧价格问题。我们在交易定价方面开始面临困难,因为定价并不令人满意,当时我们决定卖出,因为市场确实开始不景气。到2008年初,依夫林卖出了他在银行业的股权,我们也卖出了当时在印度农业投资的少数股权。所以在整个世界真正迈入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公司的流动性相对充裕。当然,这场危机对每个人而言都很痛苦,但所幸的是,我们并没有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太大影响。

  日报:能否谈谈你们对印度农业的投资?

  林恩:我们是当时首家投资印度农业的海外公司,与我们合作的是印度著名实业家苏尼尔?米塔尔(Sunil Mittal),他是印度电信巨头,也是印度最富有的人之一。我们进入印度市场时作出的承诺是让印度农业与世界接轨,而中国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学习的模范,尤其在改善生产力方面,因为印度农业40%的生产力被浪费了。

我们在印度引进了中国和以色列的农业技术,建立了一个教育平台告诉农民不能只种植稻谷和小麦,因为这些作物的利润率太低,对地下水也不利,而要转向种植利润更高的食品和蔬菜。印度总理辛格(Manmohan Singh)热情洋溢,对我们的投资表示了极大欢迎。

  之后我们才发现,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业务,之前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银行、电信、媒体等领域。所以最终把大部分股权都卖给了菲律宾的Del Monte公司,这家公司在这方面有专长,而且也想进入印度市场。我们找到了很好的金融退出方式,也为印度方面找到了理想的替代合作者。

  这就是我们在印度的故事,现在我们仍拥有少数股权。但如今我们的投资兴趣主要在天气、不动产和其他领域。

  依夫林:我们应该看到印度农业的基本情况:40%生产力是被浪费的。很多印度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作物无法运输到市场上出售,或者以干净、可食用的状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因为他们几乎没有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来实现这一点。所以我并不认为金融危机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相比之下,中国的农业系统效率就很高。几百年来,你们的水利系统、灌溉系统一直很好。印度这方面就相形见绌。前几年印度还是最大的生产国之一,不过今天的消费者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要求是干净、包装良好、卖相好,而且要安全。印度的土地肥沃,但要持续改善农业部门,改善生产力、交通运输和将农产品上市销售的条件。

天气,是一种商品

  日报:你们目前在中国的主要投资项目有哪些?

  林恩:2011年1月,我们收购了美国天气中心(Weather Central LP)的70%股权――这也是我们最近的一笔收购交易。Weather Central系统是一个可实时制作报道包括天气、交通和新闻的系统。我们也是国家气象局的唯一供应商,也就是中国国内的所有气象频道的供应商。

昨晚我看了CCTV晚上7时30分播出的气象新闻,使用的设备都是我们所提供的,该设备是全球最好的。有4亿人观看这个气象新闻,所以我们实际上已经在中国有了相当大的业务覆盖,包括26个省的气象频道。

  除此之外,我们正在推出一个用户网站――我的天气(MyWeather.com)。这已经在两周前于美国推出。这是定制化、精确化和个性化的网上应用程序。我们在北京和香港都有办事处。

  当然,我们主要的投资还在《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依夫林现在担任主席一职,而我则是家族持股的股东代表人。

  日报:你们对中国的合作伙伴有怎样的考虑?倾向于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

  林恩:目前为止我们主要与国有企业合作,但也在和一些私营企业就风能进行合作商谈。我们在风能方面有独一无二的技术,能预测风能所能产生的收益。3000英尺高空的风和地面的风完全不同,我们能够测量不同海拔的风能及其产生的不同收益。

  我们认为,中国未来将会领先的一个领域是可再生能源。我在中国参观了一些可替代能源的企业,如果我是个梦想家的话(我确实也是),我会想象这样一个情景:中国进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就好像当时美国进入信息技术领域那样。如果中国能够解决成本问题,研制出相关科技(这也是目前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就能成为创新者。

  这也是我们引进我的天气的一大原因:我的天气是天气领域的一大创新,也是该领域游戏规则的改革者。天气是一种商品,就像我们认为新闻也是一种商品一样。希望中国能够成为我的天气的先驱市场。

印度和中国

  日报:2003~2004年时,你们花了大量时间考察中国和印度的投资环境,但最终选择投资印度,而不是中国。当时的媒体报道认为,这是由于你们对民主更有亲近感。

  依夫林: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朋友米塔尔的关系。投资很重要的是在当地市场有一个合伙人,而米塔尔很想投资农业。我认为,无论在中国还是印度,没有合伙人的投资会很困难。此外,由于语言原因,再加上印度和英国的渊源,让我们觉得印度市场更容易进入一些。当然,十年内发生了很多变化,中国现在的投资机会巨大。

  林恩:我想我们并不后悔当时作出的决定。即使在当时,中国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我们在印度的投资也很成功。而中国发生的变化是如此惊人而无可比拟,或许是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我们也希望在中国的投资能够取得成功,而且并没有太迟。

  日报:你说现在进入中国还不算太迟,是不是意味着你们已经有些迟到了?在未来5~10年内,你们的战略重点是否会进一步转向中国市场?

  依夫林:我并不认为我们迟到了。你要知道,天气是一个全球市场,我们不单单看印度和中国,还有欧洲、南美……天气遍布全球。所以,这一产品的发展是全球范围内的。

  日报:那么从更长时间范围内的经济增长来看,在你们看来,印度和中国,哪一个国家未来会发展得更快?怎样看待两国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影响?

林恩:中国的增速在全世界几乎无可匹敌。我认为中国未来仍将超过印度。不过我认为人口红利的问题确实存在。我喜欢Freidman的说法(记者注:《纽约时报》记者,《世界是平的》作者):印度的增长方式是缓慢而颠簸着前进,而中国则是高速前进,但一旦撞到阻拦物,就会受到很大打击。我们在中国会见过很多政府官员,发现中国也意识到自身问题,即需要平衡经济增长与稳定的关系。

  日报:对于中国和印度两种不同的增长方式,你们有何相应投资策略?

  林恩:在中国我们有北京和香港两大办事处。与中国相比,印度战略更加缓慢。我的天气在印度并没有进入执行期,但在中国已经开始推出。

  依夫林:事实上,我们对整个亚太地区都感兴趣,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7 04:10 , Processed in 0.0200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