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1|回复: 0

水处理行业渐入“大鱼吃小鱼”时代 “重资产”及“重技术”公司或将胜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6 10: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记者 陆宇 北京报道

  水处理行业将逐渐步入“大鱼吃小鱼”时代。

  11月20日,北控水务集团与亚洲开发银行在北京签署贷款协议,亚行将向北控水务提供2.4亿美元贷款及50万美元的技术援助。北控水务董事局主席张虹海表示,并购是未来水务行业的大趋势,作为水处理行业龙头企业的北控水务日处理量2000万吨,市场占有率仅有4%,行业集中度亟待提高。

  以北控水务为代表的重资产水务企业的扩张手段早已不局限于项目中标,他们往往凭借雄厚的资本以并购方式实现异地扩张。

  银河证券于11月4日发布的环保行业研究报告认为,环保行业对“一城一地”的投资固然稳健,但扩张速度明显受到制约,并购可以迅速扩大公司的收入规模,目前并购大幕开启,环保产业进入加速扩张期。

  以并购为主要手段的“做大”方式并非最优,但在目前中国水务行业所处的政策、市场环境及发展阶段下,这却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自2010年环保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尤其是近年环境事件的频频爆发,一系列促进水处理行业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对环境产业的乐观预期吸引了大量投资机构,为水处理行业提供了并购所需的雄厚资金。

  而随着水处理行业标准的提高,企业利润逐渐摊薄,中小企业难以为继,趁环境产业处于高估值阶段卖出资产也是不错的选择。

  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水网总编辑傅涛认为,“外部形势改变了产业的内部态势,推动产业进入了一个并购时代,产业必然经历一段动荡时期,不可能再维持原来稳定、内涵式的发展。”

  没有业内人士可以准确预测此次并购潮在何时结束,但可以预见的是,水处理行业终将结束混战局面并形成数家年收入过百亿的大型水务集团,掌握最先进技术的中小企业得以存活,水处理资产证券化(ABS)也将获得长足发展。

  水务行业并购渐入高潮

  中国水处理市场主体仍旧处于混战阶段。

  水处理行业延续了2012年的并购趋势,并在2013年上半年渐入小高潮。

  2013年3月,北控水务斥资9509.3万欧元收购威立雅旗下葡萄牙水务,全部股本连股东贷款代价最高可调整至1亿欧元;同期,北控水务斥资5亿余元,收购东莞7家水务公司的全部股权;7月,该公司以2.7亿元收购北京建工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60%股权;以13.5亿元人民币收购标准水务有限公司的两个全资子公司及其36个以污水处理为主的水务项目。9月,北控水务获实康水务9个水务项目,并购资本金9.55亿元。

  除龙头企业外,处于水处理行业第一阵营的公司也加紧了并购步伐。

  2013年以来,排名第七位的中国水业集团连续并购6家环保企业;民营上市公司桑德集团以2.4亿收购北京市政集团旗下3家污水厂;国中水务以1.1亿元收购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股权;11月22日,三川股份用4395万收购鹰潭市供水公司22%股权,加之三川股份去年4月9日以受让价格2706.5万元购得鹰潭供水公司24%股权,三川股份将共计持有鹰潭供水46%的股权。

  即使以技术及精细运营见长的外资水务集团也不得不适应中国市场的并购浪潮。近日,苏伊士环境集团旗下的中法水务,收购了四川大一水务全资子公司崇州市大一水质净化有限责任公司65%股权。

  事实上,即使经历了近两年的并购,目前中国水处理市场主体仍旧处于混战阶段,市场占有率小而分散,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

  以水处理行业排名第一的北控水务看,其市场占有率仅4%,据中国水网统计,排名前32位的水处理公司的总市场占有率只有37.35%,中国水处理产业的集中度不高,并且中外资的市场份额均较低。

  在水处理行业内,加上供水收入,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产值超过百亿的企业,据预测,截至今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的企业不会超过5家,超过10亿元收入的企业就可跻身第一阵营。

  目前,中国水处理市场的格局表现为,北控水务、首创股份、威立雅三家企业具备超千吨的日处理能力,稳居行业龙头地位;中国水务投资、中法水务、中环保水务供排水能力超过500吨;桑德环保、中国水务集团、上实环境、国祯环保等十余家公司处于第三阵营,其余小型地方水处理公司多达上百家。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水源”)董事、常务副总裁何愿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水处理行业的并购潮仍将持续。

  政策市场双驱动

  政府资金紧缺及转变职能的大势则加剧并购浪潮。

  水处理行业并购的原始驱动力来源于政策。

  2012年上半年,环保部公布《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培育30-50个区域环境综合服务商,发展20-30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国型综合环境综合服务集团,其中10-20个年产值在100亿元以上。明确要求产业提高集中度。

  进入2013年上半年,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及融资能力下降,水处理面临投资不足境遇。7月31日,国务院会议提出,“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决议,资金及技术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将难有立足之地。

  此外,对水质等环保指标要求的提高,进一步加剧了并购预期。

  2013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提高了环境产业的发展质量,进一步摊薄运营企业的利润,或将迫使融资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退出市场。

  有业内观点认为,从“十二五”时期开始,中国的水处理产业进入了行业整合的发展阶段。傅涛认为,目前水处理产业的并购升级是产业发展阶段使然。

  目前,新建水处理项目总数和平均规模呈双下降趋势,目前全国近700个地级市的供排水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新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水厂的提标改造,或向乡、镇、县等更小的行政区域深入。

  基于以上原因,傅涛称,存量市场必然会掀起并购整合的浪潮。

  银河证券的研究报告称,由于环保运营环节具有排他性,一旦在某一区域建立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运营商就在此区域具备了排他性。因此,在产业快速成长期,加速扩张是优势企业的必然选择,而并购是企业加速扩张的重要手段。

  而政府公共服务资金紧缺及转变职能的大势则加剧了并购浪潮,并且并购双方均有可能在交易中受益。

  经济及政策的双重作用,导致企业进入或扩张水处理行业的资金门槛骤然提高,重资产企业可通过资金绕开此前的地方保护壁垒。

  让一些中小水企日益难以承受的因素除了盈利能力低外,还包括监管和行业标准的日趋严格,这增加了环境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难度。

  “一些中小型公司短期内很难看到希望,在重压之下选择了与大型集团进行合作,包括并购以及控股性转让等形式。”傅涛分析,服务能力在100万吨以下的水务公司很多都选择了转让,譬如北控水务收购建工环境、桑德收购北京市政集团污水项目、重庆康达收购北京城建集团都是例证。“中等重资产公司没有四五十亿的资产规模,很难维持。”

  而接受被并购的命运对中小企业而言也并非没有益处,趁环境产业处于高估值阶段卖出资产也是不错的选择。

  洗牌后谁将最终胜出?

  要么拼资产、要么拼技术。

  业内普遍认为,重资产、重技术两类公司将受益于此轮并购潮。

  张虹海在水业战略论坛上表示:“北控水务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海外资本市场的支撑,在三四年中融资上百亿港元,年利率均为四点几。”

  银河证券认为,资金实力构成了优势公司的“护城河”之一。

  类似于北控水务的重资产公司的道路未来可能越走越宽。事实上,这类公司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还有很多。最近,该公司向独立第三方Mount Reskit配售4亿股新股,募资金额达11.8亿港元,此前,北控水务还发行了5亿美元债券。

  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还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银行或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据悉,光大国际先后获得IFC7000万美元长期贷款、亚开行等6家海外银行1亿美元贷款、与国开行签署100亿人民币金融支持战略合作协议。

  在环保产业面临财政资金不足困境时,用地方债(一般以“城投债”形式)进行环境项目投资,不仅可以实现地方政府的环境需求,也更容易获得批准,这有利于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的水处理公司。

  除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发行债券等传统手段外,率先尝试资产证券化(ABS)的公司将会获得额外的资金来源。

  2011年底,南京公用控股污水处理收费收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获中国证监会核准,该计划期限5年,募集资金将用于南京城东、桥北、铁北的污水处理系统。

  另一类得以保留的将是那些掌握最先进技术的水处理企业。这类企业除包括威立雅、苏伊士、新加坡凯发集团等海外水务传统强者外,券商普遍看好境内专注于环保技术的公司如桑德环境、碧水源等。(编辑 王世玲) [此帖子已被 Lainey 在 2013-11-26 16:53:31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2-4 01:31 , Processed in 0.0192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