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1|回复: 3

[杨子江药业专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7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子江药业专缉]

编者按:

研究同行,是认识一家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方法.在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评选的"全国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中,杨子讲药业获得第一名,天士力第二名.杨子江药业是何方神盛?下面我们收集若干文章,对这家未上市的企业有一点初步的认识

多种因素促使中国成为全球医药市场的新兴力量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在今天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医药产业大会上表示,多种因素促使中国成为全球医药市场的新兴力量。

首先,创新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国策,中国的创新能力,提升迅速。2005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医药企业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从政府的重视程度,知识产权的保护,基础设施,现有医药产业和人才资源,中国是最适合参与全球创新药品研发的国家,中国不仅拥有非常先进的科研机构,还有20万以上的生化方面的科学家,这几年在海外的留学生纷纷回国,缩小了中国科研水平的差距。目前,从中央到各级政府,都对西医的研发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另外,中国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政策的建立和颁布,给农村的药品市场带来了发展机遇和空间。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对参加新型农村医疗的地方给予每人每年补助10元提高到20元,这意味着未来的5年内,将使农村市场扩大销售市场到500亿以上。

第二、在国家关于医药行业的“十一五”规划中,积极推行医药技术创新,医药体制改革,医药企业国际认证,中药国际化和现代化,积极完善药店和药品的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将有利地促进整个医药行业健康、全面、迅速和协调发展。

第三、中国良好的临床实验条件吸引着国际的研发机构纷纷来中国,国际的临床实验合作越来越多。很多国外的研究中心也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随着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新药研发,一些药物研发相关法规的颁布实施,中国正在变成跨国巨头理想的研发基地。

第四、巨大的研发成本。现在很多的跨国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到中国,临床的费用将比欧美国家低,这些会让临床实验非常方便。在节省临床实验成本的同时,也将避免临床实验的重复问题,这也会加快新药在中国上市的速度。

根据ISM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的医药市场已经达到6000亿美金,增长率是7%,其中美国仍然以2520亿总量占着霸主地位,但是全球医药市场,81%的发达国家市场增长率从2004年的7.2%下降至5.7%,与此同时,包括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在内的新兴市场均出现了2位数目的增长,超过了全球市场的表现。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6-5-7 15:52:21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7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子江药业徐镜人:外资医药巨头不可怕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被称作博?论坛国际医药大会的半个“主人”。年逾60的徐镜人对中国医药业显得比年轻人乐观。而他把一家小作坊带成销售收入过60亿的医药集团的丰富经验也让人相信其言很有力量。他认为外资医药巨头并不可怕。

  徐镜人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简称新农合)必然使中国药业市场和企业的地位提升。

  徐镜人指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也逐年增加,而医疗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例也逐步上升,从2000年的6.4%增加到2004年的7.4%,2005年中国医药销售额为4595.31亿元,同比增长26.57%,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徐镜人认为,伴随着中国药业市场的发展,中国医药企业也经历了艰苦的整合,医药企业数量逐渐减少,竞争力逐渐增强。徐镜人认为,2010年“新农合”将完全覆盖全部的中国农村,这样中国未来5年仅“新农合”产生的医药销售额就将达到700亿元。

  对于已经在中国市场开始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外资药业对手,徐镜人认为,国际药业市场和外资医药巨头的发展将逐渐放缓。表面来看,2005年外资凭借单一产品垄断某类市场的能力依旧,而且研发投入比例日益升高,但是还是有多种因素开始阻碍外资的脚步,一个是2006年有220亿美元的专利到期,二是国际上对药品的高毛利反响越来越大。2004年和2005年的数据已经看出外资的增长势头在逐渐放缓。

  而对于扬子江药业集团,徐镜人则表示继续做好三个坚持:坚持科技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同心多圆扩张战略,推进企业国际化;坚持人才工程,打造人才梯队。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6-5-7 15:46:32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7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纵观扬子江制药何以站到中国药业的排头</DIV>

徐镜人董事长坐在笔者面前,这位历经市场风雨洗礼的企业家,并不因为创造了引人注目的业绩,成为行业排头兵而沾沾自喜。他神情凝重,徐徐道出扬子江人创业的理念和创业的艰辛。

依我之见,计划经济某种程度上是绵羊经济,缺乏竞争力。市场经济是胜者为王。说得难听一点,企业竞争就像动物世界的情形,虎和豹为什么强?因为它力量大,力量小的就要被它吃掉。做企业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不但看胜者,更看败者,败者是镜子。他是什么原因垮台的?他垮台走的岔路小路,就是我们要接受的教训。

虎有虎技,狼有狼术。你有什么招数,我比你更强。市场把我们逼上了这条道路,只能顺势选择,加快发展。不坚持这个观点就会犯错误,就会失去发展机遇,不进则退,非一即零。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调整,但只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自我调整,不能停下来。我们力争上游,不只是为了争第一,更是为了多生产好药,切切实实为广大
老百姓服务。

强烈的危机感,永不懈怠的竞争意识,使扬子江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从1981年开始,企业的生产销售连续8年翻番,于1988年在江苏制药企业中第一个突破亿元大关。1996年以来,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连续五年排名全国医药行业前五强。2001年,跃居全国第二。扬子江发展中的几个主题词:“创新”、“务实”、“执行力”、“警醒”、“名品”。

徐镜人说:“制药企业必须找到一个难以被他人取代的位置,而只有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取得这一位置。”在药品研发领域,如果10个项目中2~3个有成果,就算是不错的结果了。创新需要敢冒风险的勇气。1996年以来,扬子江平均每年问市的新药达15个以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占1/5左右,且当年开发的产品占销售总量的比例达30%以上。这样的规模和速度,在国内制药业绝无仅有。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还没有强制性实施GMP(国际制药工业质量生产管理规范),很多人认为,投入太大,疑虑中国要不要搞。甚至认为,搞GMP找死,不搞GMP等死。扬子江人却说,不搞肯定死;搞,才有药的质量,就有生的希望!到目前,扬子江在这方面的投入达5亿多元,从国外引进的世界先进的设备达数百台,通过GMP认证的厂房面积和药品剂型数居全国之首。1998年,扬子江花500万元,请来著名的美国麦肯锡公司,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策划。通过改造,公司运行机制焕然一新。创新精神已融入公司每位员工身上。2004年,机电车间主任谭长青带着李继阳等技术工人,破解了德国设备生产商没能解决的B+S洗瓶机防断针技术难题。德国人连声称赞,还给他们颁发了2.3万欧元的奖金。这两年,扬子江先后有5项QC成果获得全国医药行业质量管理一等奖。

扬子江不搞多元化,不搞兼并的扩张战略,典型地反映了她的务实风格。不搞多元化,徐镜人的说法是: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几件事?做成功一件就不容易了。有关部门曾提出让扬子江兼并濒临倒闭的企业,徐镜人详细了解情况以后,觉得不但没有办法从根本上为它解决问题,还可能背上一个包袱,因而婉言谢绝了。徐镜人说:“我也有扩张的野心,但没有几个像我这么老实的。”扬子江心无旁骛,老老实实地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精耕细作,做大做强。2003年国家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组织的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评估结果,扬子江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2004年,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等联合评选“中国医药杰出企业家”,徐镜人以惟一的满票当选十大杰出企业家之首。扬子江心存天下,诚实经营,取信市场。与几百家医药公司、几千家医院长期合作,数以百亿计的财务往来,历年的坏账损失都没有超过1‰。这不但在国内企业是一个奇迹,在发达国家也少见。

2003年,扬子江获得江苏省诚信评价第一名。2004年,国家工商总局授予扬子江药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的不执行,就可能遭致100%的失败。”军人出身的徐镜人似乎对“铁军”一词有着特别的领悟。扬子江每批新进公司的员工都要参加军训,每年举行两次颇具声势的军训会操比赛,内线外线各部门全员参加。建立严密的考核制度,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归属感,使员工的命运与公司的前途紧密相连,在公司上下形成了“个人服从组织,执行没有借口”的工作热情和拼搏精神。扬子江形成了三大局、九大公司、40个省公司、150多个办事处的服务网络,两千营销铁军,水银泻地般密布全国,其规模和效率堪称国内药业之最。在扬子江,对整个团队的称谓通常不是“全体员工”,而是“全军将士”。员工则把扬子江称为“可爱的家园”,车队的驾驶员自己动手,把这句话贴在车身上,人在祖国各地奔忙,心在温暖的扬子江。为避开经营管理中的暗礁险滩,扬子江形成制度,对挑毛病者进行奖励。管理人员工作中有什么问题,要公开剖析讨论,有错必改。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和领军人物,徐镜人在公司享有很高的威望,同样为自己的失误作过公开检讨。2004年底,集团上下欢欣鼓舞之际,他在年终工作会议上用大量篇幅阐述了企业发展中四个方面的“不协调”,引用比尔?盖茨的话说:越是成功,越是感到自己不堪一击。

扬子江制药厂起步之初,主打产品是板蓝根干糖浆和速效伤风胶囊。1992年,离开扬子江3年的徐镜人重新回到企业时,面对的是一个亏损230万元的扬子江。百废待兴,靠什么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拿出为大多数老百姓所需要的过硬的新产品! 他将目光瞄准了名品开发。他三次拜访中医泰斗董建华,开发中药护佑众生的一片痴情感动了这位老人。董老郑重地将集40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治疗胃脘痛的验方交给扬子江。

徐镜人立即成立12人攻关小组,夜以继日地展开研制,很快试制成功,后来获得“七五计划”重点项目攻关大奖。这个新药,就是后来几乎家喻户晓的胃苏颗粒,它成为1989年以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纯中药胃药。2003年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企业信用协会等60余家权威行业协会以及几大媒体、网站组织80多万用户问卷调查,胃苏颗粒
被评为中国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第一品牌。胃苏颗粒诞生后,扬子江的年销售额开始以一个亿的速度上升。

不是优质产品不做!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扬子江致力于培植能在市场上攻城掠地的当家产品,确定了“三高一特”的新品开发方略,即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和疗效独特。目前,已形成消化系统类、心脑血管类、呼吸系统类等10大类、100多个品种的产品结构。其中,8个产品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或星火计划项目,5个产品被列入国家药品单独定价目录。多年来,扬子江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100%。经前平、百乐眠、荜铃胃痛、蓝芩等独家中药产品以独特的疗效,像胃苏一样赢得用户,赢得市场。
2004年,有8个中西药产品在国内同类市场占有率居第一位。在全国各省的药品招标采购中,扬子江总体中标率达80%以上。20多个药品销往新加坡、斯洛伐克、印尼、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创新离不开人才。“要与知识经济握手,先要和博士、院士握手”。1995年以来,扬子江每年从国内知名院校招聘本科以上各类人才百名以上。2001年和2003年,先后成功举办两届院士高峰论坛,邀请20多位两院院士为企业献计献策。扬子江还把寻觅人才的眼光延伸到国外,相继从美国强生集团、比利时杨森集团引来多名高层次人才,2004年与美国默克公司高级科研人员合作,在上海浦东成立了上 海司佳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入世”后,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医药制造企业的主战场。面对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挤压,扬子江在产品、科技等方面加紧内涵扩张的同时,走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外延扩张之路,打造跨地区、科工贸一体化的规模优势。

2001年开始,扬子江投入4.2亿元在南京马群打造南京海陵药业,建成国家级中药研发工程中心;抢滩上海,投资3.5亿元,建设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随后西进成都,投资3亿元建设四川海蓉药业。再后来是南征北战,广州海瑞药业和北京海燕药业相继投入建设。在泰州总部,总投资6.5亿元,作为江苏省沿江开发重大项目“一谷六园”龙头园的扬子江药业城已经初露雄姿。扬子江人正遵照2月1日省委书记李源潮同志视察时提出的要求,抓紧建设,早日建成全国医药产业第一园。以长三角为大本营,扬子江药业位于泰、宁、沪、蓉、京、穗等的七大产业基地框架全面铺开,形成了“七星拱月”的战略版图。

一个现代化的药业王国正在崛起。它的目标,是世界制药业50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7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扬子江药业借助外力建设新品“孵化器”</DIV>

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的蓝芩口服液、黄芪口服液两个中药产品获得商务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标准品质证书,取得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一直是中国医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拦路虎”。扬子江药业集团在内部挖潜的同时,借助外力建设新品“孵化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积极进军国际市场。

早在1999年,扬子江就在总部建成国家技术中心,聘请院士担任企业顾问,建立院士信息网,“孵化”院士在手项目,已经立项的有希普林、艾拉默德、R-氟比洛芬等国家一类新药项目。

扬子江还依托大城市的人才、科研优势,在各个子公司建设内部研发中心。2002年扬子江投资1.3亿元,联合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医药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五家单位,共同组建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已研发出百乐眠、蓝芩、经前平等一批纯中药新品。

借助国际力量,研发重量级新品。去年,扬子江同美国默克公司的韩伟博士共同投资1800万元,在上海建立中美司佳实验室,致力开发抗艾滋病、糖尿病等新型药品。去年下半年,扬子江又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达成协议,在北京共同成立实验室,研发心血管方面的药品。

经过多年的摸索,扬子江建立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了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一批新产品应运而生,扬子江每年取得的国家新药证书都在15个以上,领先于国内同行。

扬子江构建了由博士后工作站、国家技术中心、产品开发办、临床研究所、临床报批研究所、中试研究所等六个部门组成的技术创新框架,并在三个研究所之间引入公平竞争机制。该集团总经理助理孙田江说,这种运作机制可调动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集中大家的智慧攻关企业目标。

扬子江还实行研究所、课题组两级承包制度,使每个技术人员的收入与研究实绩直接挂钩。在具体考核上,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并行、产品开发数量与技术人员劳动量并重,对新开发产品进行市场评价,确保其适应市场需要,避免无效劳动。

扬子江每年投入技术创新的费用都在当年销售收入的6%以上,在国内同行居于领先地位。对于合作开发的项目,集团严格按照项目序时进度付款;对集团自主开发的项目,研究费用满额供应;对非研发费用,按品种类别实行标准值控制,实行超支罚款、节约奖励;对中试所需费用,实行“批成本”控制管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2-22 16:02 , Processed in 0.0209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