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2|回复: 0

中医药持续发展等待破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5 17: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药持续发展等待破局
来源:医药观察家 发布时间:2014-03-25 11:50:20 浏览次数:20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宣布,ISO已正式通过并出版《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标准。与此同时,这一世界传统医药领域首个ISO国际标准的出台,也意味着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工作迎来了新的突破。
值得肯定的是,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能让产业更规范地发展,而掌控制定标准的话语权又成为左右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即便成为了话语权的主导者,产业要发展仍需药企给力。而在当前生存堪忧的情况下,若没有政府的扶持,药企的积极性也将大打折扣,对中医药产业而言,这也是发展的障碍之一。

◆本报记者:何丽敏
产业国际标准的零突破
《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标准从递交申请到正式出台,经过国际标准制定的7个阶段,并比36个月的常规工作时间提前了5个月完成全部制定程序,最后成功发布。据业内透露,除《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标准之外,ISO/TC249目前正制定14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如人参种子种苗、中药煎煮设备、电针仪、中药材名词术语等。
作为ISO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内发布的首个国际标准,《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标准的出台,意味着针灸疗法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将更加科学、安全、有效。从适应国际医疗交流、商业交流的角度来看,北京盛世康来中药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勇认为,国际标准是全球性的标准,具有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特点,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实施对中医药文化的对外扩展非常有利,“因为标准出来后,中西医在交流、理解上更能达成共识”。
另外,站在文化战略的角度,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在申勇看来,尽管中华文化“享誉全球”,但能够展现文化魅力的载体却一直欠缺。“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就是具体的文化产品。而一系列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实现,则有助于我国文化产品的具体化。”申勇如是称。
与此同时,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承,也能让历史悠久、对人体损伤小、副作用少的中医药为众人所知。在标准的规范之下,中医药也将渐成体系,让人“知其所以然”。
此外,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老龄化社会也将给中医药带来发展的商机。据申勇介绍,我国40岁以上的中年人年龄每增加10岁,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就提高8%。换言之,我国岁数越大的人,对中医药的认可度就越高。这也就意味着,有标准可循的中医药产业也能从市场价值日趋明显的老龄化社会中掘金。

争夺话语权需政企齐心
显然,《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的出台,以及14项正在制定的中医药国际标准,还有27项处于预备阶段的项目等,都预示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愈加明朗。不过,作为ISO/TC249特设委员会的奠基人、多年致力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李振吉曾指出,尽管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认可和需求程度日益提高,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也有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是对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话语权的争夺,将是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称,要实现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国应该成为中医药话语权的掌控者,才能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标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中医药入药成分不合要求、标准不清而受疑等事件,我国在制定中医药标准话语权的地位略显尴尬。而存在于我国中医药产业中的质量问题也成为了“争夺”话语权上的障碍。
在肯定话语权的重要性之外,申勇指出,能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还是真正的实力,仍需要各大药企配合政府的工作,从根本上按要求保质保量,让我国“名正言顺”地成为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的主导者,掌控话语权。“否则,即便争夺到了话语权,‘名不副实’也难以推动整体的发展。”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将标准化实现到产品上的工作还有待完善。而这也正是申勇一再强调中医药发展需要靠政府和药企共同推进的原因。他认为,要掌控制定标准的话语权,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药企把政策落实到位。
“虽然国家提倡要让市场发挥市场配置的作用,但在适当的时候政府也要扶持药企的发展,做到‘口惠而实至’。毕竟,在抢夺话语权上,不能单凭政府或药企一方的力量。”申勇进一步解释道。

生存无忧方敢求进
换言之,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最终要靠药企的发展来推动,而这个推动力则来源于国家的支持。毕竟,只有药企得到了动力,才能反过来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最终助力国家在国际上“争夺”中医药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彼此相辅相成。
对于制定中医药标准的话语权,申勇认为这实际上是走向国际化的一种途径。不过,我国目前能走出国门的药企并不多,而且不少药企在国内市场中的生存状况也已是“水深火热”。如申勇所担忧的,“连眼前的市场都没能做好,又何谈走向国际?”
不难看出,我国已经走向国际的上市药企在国内的市场基本已是上百亿,如天士力、以岭、步长、神威等药业,也是在国内市场已经基本覆盖的前提下才会考虑国际化之路。而且,即便部分中小企业有意愿走出去,也未必有强硬的实力。这也印证了申勇所言,“药企生存的基本保障问题都没能解决,要抢占海外市场实在是有心而无力。”
那么,又有哪些问题会牵制药企的生存?以中药材GAP认证为例,药企为了达到认证标准投入大量资金,最后得以通过认证的产品却仅是获得了“认证”之名,却无更为具体和实际的意义,在招标、物价方面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和补贴。
“既然通不通过并无差别,那么药企的积极性自然会受挫,自然也不利于该项政策的实施。”申勇分析道,虽然“认证”能够体现药企的实力,但是,一项政策让药企主动落实比被动应付更为重要。所以,政府可以考虑对这类中医药企业在招标、物价、科研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保护,带动药企执行政策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标准的制定和中医药产业的发展。(dynast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2-23 17:33 , Processed in 0.02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