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9|回复: 0

黎瑞刚点评胡舒立与邱兵团队,解释为什么投他们,以及他眼中的媒体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4 11: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黎瑞刚点评胡舒立与邱兵团队,解释为什么投他们,以及他眼中的媒体未来
虎嗅注:关于媒体未来的出路在何处,已经争论了好几年,但情形似乎没有太大改善,在去年纸媒停刊的趋势愈发明显、而最早一批转型自媒体的从业者也出现了瓶颈。近日,腾讯财经《财约你》主持人马腾,在瑞士达沃斯论坛的间隙,和华人文化董事长黎瑞刚围炉夜话,既聊到了传统媒体(财新)、也聊了新媒体形态(华尔街见闻、梨视频、自媒体)。对于媒体走势,黎叔的观点总结起来一句话:网生性的媒体才是未来,但传统的顶尖媒体会存在相当一段时间,而至于其他的就不好说喽。
访谈实录很长,虎嗅截取了其中精华部分,对这一行业或想从事这一行的朋友们或有启发。
如何看以财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
马腾:您在当时是投资了财新传媒,对财新的投资,您是关注它的现金流吗?
黎瑞刚:财新的投资,你说有没有财务方面的考虑?有。但是 平面媒体整个收入规模相对来说也不大,目前它们盈利说实在的也是比较困难,今天你要对平面媒体提出非常高的盈利要求也不现实。(我)更多地是看中了这种影响力,因为在过去这些年中间,我非常关注对于各种行业类型的头部内容投资,希望能够在一些不同的垂直子行业中间,投资一些优秀的团队、头部的内容 、最顶尖的内容。
在财经报道、财经评论这个领域中间,财新这个团队在中国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也算是我一直比较看重的一个团队。当然中国还有其它一些比较优秀的财经媒体,他们是其中一个,所以这个考虑是这样的 。
马腾:这个投资应该三年过去了,作为投资标的你怎么看的?
黎瑞刚:我讲过, 我没有把它看成一个纯投资项目。在我们投资的很多公司中,有一些公司不完全是纯从财务角度来看的,财新就是其中一个。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可以承受,它业务发展不一定在财富上有突出的表现、甚至它有一定的亏损,这些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希望他们的内容仍然是有高品质的,内容在用户中间的影响力仍然是有的,团队所坚持的一种理想、包括他们在行业中间的地位,我希望他们仍然能够保持。
马腾:你觉得舒立是一个怎么样的一个媒体人?
黎瑞刚:我觉得中国的媒体人不光是她啦, 有相当一批媒体人身上还是有一些自己的骨气和自己的一些操守。这些东西都是令人尊敬的,不管媒体今天被资本怎么搅合,还是互联网把媒体的整个结构重新梳理、打散 、整合。
如何看华尔街见闻模式?
马腾:你觉得“华尔街见闻”的创新性在哪儿?
黎瑞刚:这个团队原来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吴晓鹏在做,后来他去了纽约,在那边掌握了很多人脉、很多渠道、很多资讯。我觉得至少在一些重大财经事件的及时性方面、抢资讯第一落点方面、包括一些权威的报道方面,他们在行业中间还是有领先优势的。
马腾:但是他们是没有原创的。
黎瑞刚:怎么来看原创这个事情,这个是两方面。我觉得原创当然是媒体的一种方式,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媒体,它的品牌价值是靠非常优秀的原创团队基因所产生的,这是一类媒体。
还有一类媒体 它会更多的做集成、做分发、抢第一落点,来获得更多的用户,这也是一种媒体形态。
马腾:但是(这种媒体形态)会涉及到很多版权的问题。
黎瑞刚:涉及到版权问题当然应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当然后来它(华尔街见闻)获得融资之后应该在版权正版化方面、跟上游内容(协作)方面不断调整。它跟财新曾经有过矛盾,后来也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了解决。
我觉得今天很多互联网媒体从头一天开始说,都有版权问题。但是随着它的发展,在版权无序的状况中迅速扩大了用户、扩大了渠道,之后会因为用户基数的扩大、渠道的扩大获得融资,获得融资后进一步扩大渠道。
另一方面,在上游版权合法化方面也是有很多新的做法、达成很多新的协议。这个在过去互联网发展二、三十年过程中间,可以看出来基本是这种规律。真正互联网原生性的原创性的媒体也就是近几年才出现的, 互联网从头一天开始都是做集成式的,天生都有版权的问题。你说Google也好、哪怕今天的Facebook,作为分发平台、尤其在以社区为特点的内容分享领域,版权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马腾:比如说像“华尔街见闻”这样的媒体,您觉得它的下一步是在哪里?是继续做资讯吗,还是会跟交易挂在一起?
黎瑞刚: 坦率得讲我不觉得每一个媒体都能够往交易这方面去发展。大家都觉得有了Bloomberg以后,就都可以往交易方面发展了,我觉得不是的。很多媒体它天生就是媒体基因,它不存在交易基因。当年Bloomberg本人就做过交易,然后他在交易过程中间发现资讯、数据的很多价值。在那个年代,互联网还没有通过终端的方式提供数据库服务,他通过付费用户、收费用户的方式建立起庞大的Bloomberg这样一个数据终端的业务,他后来也有媒体业务、很多交易介入在这里面。
但是今天我看大部分中国的财经类资讯媒体,本质上还是资讯的媒体,它离交易还比较远。
当然现在也举办一些活动、做一些线下(活动)收入,这个是媒体延伸的部分。过去你也看到过像Forbes(福布斯)、Fortune(财富),它们也做很多会议、论坛、培训,这些是媒体可以直接延展的,但是交易是另外一个行业的事情。
如何看梨视频模式?
马腾:我们再来说说您去年的一个新投资,是对媒体人邱兵的梨视频进行了投资。投梨视频也不属于一个财务投资吗?
黎瑞刚:梨视频会很赚钱,它现在的估值已经很多,几十家基金找我们。
马腾:为什么这么看好梨视频?
黎瑞刚:在我的投资逻辑中间我比较看重三个领域: 第一是关于头部内容,不光是刚才我提到的财经领域,我们其实在电视剧、电视综艺等等方面,都很关注这些头部内容,我认为这些头部内容是可以有最大的价值回报的。
第二类我们很关注,这些我称之为叫 网生媒体,就是它没有传统媒体的负担,它从头一天就是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所产生的。这个媒体基因就是互联网基因,它的内容分成方式、媒体组织架构、包括内容分发等等,整个运营媒体、整套体系都是彻底互联网的方式,这是我们现在所关注的一个重点。
第三我很关注的是 线下领域、非互联网的。包括可硬件(设施)的主题公园这一类的,也可以是音乐节、演唱会、户外体育运动等等,我们在这些方面也有很多布局和投资。
这三个方面是我现在的关注重点,回到梨视频这个角度,我觉得几个点是我非常关注的。
第一,我认为资讯是个刚需,虽然今天资讯的渠道很多、信息来源很大,但是有价值的资讯还是刚需。
第二回到视频,走短视频这条道路还是适合所谓碎片化生活状态的,短视频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
第三是视频的表达方式,因为今天视频也不缺乏,短视频也很多,但是要能够对资讯的采集有一种比较适合年轻化的表达方式,抓住年轻人,这是需要有新的理解和制作手段在其中的,这也是梨视频很重要的一方面。
第四是梨视频媒体结构,它是用大量的拍客,目前梨视频拍客的量去年年底将近5000万个,它大量内容是产生于这个社会上的拍客。但是,我和邱兵也探讨过很多次,我们并不是完全依赖拍客,或者说完全依赖于所谓的这些原生的这些内容,因为真正的内容还是需要有编辑思想、需要有价值观的。
如何看自媒体?
黎瑞刚:秦朔也是我原来的同事,今天在做自媒体,你能保证365天每一天都写出特别高品质的作品吗?所以自媒体还是需要体系,吴晓波也好、秦朔也好,到最后他们都是一个形象、一个品牌,如果要走长的话,背后就要有一个写作团队,用他们的品牌支撑这样的媒体。这个在过去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也一样的,一个主持人背后他采访的很多问题都是整个班子给他写的。总统每一次演讲,稿子都是背后整个班子给他写的。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说他背后需要一个体系才能持续长久得发展
对自媒体来说, 能走多远就要看自媒体自身,能不能从一个纯粹个性化的自媒体过渡到背后有体系化的内容生产、保持一种可持续的运营。
如何看媒体行业?
黎瑞刚:我觉得 这个行业其实不缺内容,今天内容其实已经太多了,你根本无力来消费很多内容。做内容是一件挺折磨人的事情、因为你要走很长很长的路才能发现一个知己,而且在发现那个知己之前你流了多少汗、流了多少泪,其实没有人知道的。
我们今天探讨的很多媒体是市场化的媒体,它们可能在原有的格局中就很难持续的走。因为大量注意力被吸附过去了、被牵走了。 今天你能看见的一个格局是,现在我们在一个横切面上面,大量观众、读者的注意力已经移到了新的媒体平台上去了,而且这种新的媒体平台已经不是1.0时代的网站了,而是2.0甚至更后面的社区了,用户都在社区中分享内容了,用户注意力时间都被吸附过去了。
但是创造优质内容的很多人还在传统媒体中,传统媒体的惯性依然在,那个惯性包括我前面讲的这些因素。还包括有广告的这个因素,广告整个投放还有一个惯性。
但是我的看法, 真正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网生性的媒体,才是未来的希望。我觉得传统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存在,一些具有顶尖意义的媒体,还会相当时间的存在。你想全世界如果很多媒体都消失了,可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还会在。因为它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信誉、内容的资信都还在,它会存在。但是很多以后都会不见了,它会移到纯互联网网生性的媒体中。今天你看到美国,以前大家说Huffington Post (郝芬顿邮报) ,现在都说Buzzfeed,这样的媒体彻底是为互联网而生,而且影响也非常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2-4 00:44 , Processed in 0.0206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