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钾肥业 最缺话语权 ??罗布泊钾盐矿发现者王弭力教授访谈 刚刚公布的《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我国钾肥的发展,特别是钾资源的勘探开发,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规划》指出:“2009~2011年,钾肥产量达到400万吨(折纯)”、“开展油钾兼探推动青海和新疆等地含钾卤水和海相钾矿资源勘查”。 那么,我国钾资源的现状如何?勘探开发的前景怎样?6月3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地矿科学院原副院长,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高山深盆迁移”和“两段式成钾”钾盐成矿理论的创始人,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王弭力教授。 “中国贫钾”结论为时过早 记者:请问钾资源对我国到底有多么重要? 王弭力:我这里有一个数据。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我国可溶性钾盐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7种(石油天然气、铁、铜、铝、锰、铬、钾盐)大宗紧缺矿产之一。 我国钾盐矿储量约5亿吨(K20),仅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5%左右。钾资源对我国来说十分紧缺,可以说是物以稀为贵。 记者:一直以来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是一个贫钾国家,您认为我国贫钾吗? 王弭力:虽然就目前来讲,我国钾资源并不富余,但我并不赞成“中国贫钾”的说法。根据新的钾矿研究理论,我国具有储钾条件的盆地还有很多。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刘成林研究员等用“成钾矿集区”划分,来研究我国钾盐矿成因和找钾前景分析,我国主要蒸发岩盆地(钾矿集区)沉积期带的氯化钾总量共计385亿吨,显示了我国较好的钾盐矿找矿前景。据我们科学预测,我国钾资源储量估计在300亿吨。我们有基础,有方法,有创新理论,完全有可能再找到大型甚至超大型钾矿资源。给我们戴上贫钾的帽子为时过早。 很多钾资源没有找出来 记者:按照您创立的钾矿理论,该如何看待我国的钾资源状况? 王弭力:100多年来,国内外钾盐形成理论,没能很好地解决中国的找钾问题。我们在罗布泊找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高山深盆迁移”和“两段式成钾”新理论,丰富了陆相成钾理论。在创新理论指导下,2001~2005年,我们在罗布泊钾矿区(罗北凹地)外围又发现4个中型钾盐矿床,新增钾盐资源量7660万吨。这种“高山深盆”成矿模式,可以指导我们今后寻找到更多的钾矿资源,我国地大物博,符合这种高山深盆理论模式的地方还有很多。这是其一。 其二,我国有很多钾资源没有找出来和利用起来。比如不溶性钾矿等含钾量都很高。只要这项工作真正抓起来,搞好不溶性钾矿的开采利用,我国的钾肥完全够用了。但现在没人去做这件事,大家都忙着开采容易开采的矿。政府应该保护容易开采的矿,促进不易开采的矿开发利用,这样才能保证钾肥产业可持续发展。现在钾肥行情比较好,企业加大生产满足需求没有错。但企业也应该注重不溶性钾矿的研究利用,因为现在钾肥价格这样高,有比较大的利润空间,正是不溶性钾矿开发的好时机。不像原来那样,开采不溶性钾矿连成本都收不回来。我国海岸线长,钾盐的海相资源极为丰富。我国海水提钾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一旦产业化之后,我们完全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最终解决钾肥供求矛盾。当然,这还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我举个例子。我的同事刘成林研究员有二十几个同学,现在只有他还坚持钾盐研究,其他都改行了。没有一批技术过硬、事业心强的找钾队伍,没有必要的资金投入,要想尽快找到更多的钾矿是不现实的。 我认为,随着《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国家一定会加大国内寻找钾矿的支持力度,随着新的矿藏资源的发现和产业化,我国将逐步减少对外依存度。但要完全自给自足,还要假以时日。 记者:《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开展油钾兼探,请问我国在这方面开展情况如何? 王弭力:世界石油勘察实践表明,石油储量的约85%集中于蒸发岩盆地内,这同样也是具备成钾条件的地质。据了解,世界钾盐资源量的约70%都是先在油井中发现线索的,全球几个重要的超大型钾盐矿床均是如此。钾盐矿石资源量高达700亿吨的世界最大的西伯利亚涅帕钾盐矿床就是一例。鉴于特定的成盐构造地质条件和钾盐预测找矿的难度,我国应实行油与钾、锂、硼、钠等无机盐联勘联产,以提高资源勘探的经济效益。如在青藏高原建立锂、硼、钾无机盐联产的生态盐湖产业基地。另外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目前国内钾盐企业除提钾外,其他盐资源基本没有利用,被作为废物排放掉了。国外从该类型矿藏中不仅提取钾盐,而且综合生产高价值的锂、硼等,这值得我国借鉴。 利用海外资源是一条路 记者:我国钾矿产业化的情况如何? 王弭力:这些年来,由于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钾盐资源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青海察尔汗地区钾盐矿从发现到形成大规模产业化,花了整整40年时间。如今,青海大大小小钾肥企业共20多家,钾肥总产量达320万吨。2000年9月,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4年中国最大的投资控股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决定对罗布泊项目投资80亿元。到目前已建成175平方千米的盐田,2006年生产硫酸钾10万吨。年产120万吨钾肥项目于2006年4月25日开工建设,2008年12月18日成功投产。2008年12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负责人宣布:罗布泊二期170万吨钾肥工程正式奠基启动,预计4年建成完工。这意味着,2012年“死亡之海”罗布泊将成为产能高达300万吨左右的世界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之一。 说到钾矿产业化速度,我认为不是太慢而是太快。比如罗布泊钾矿,如果开采速度过快,因罗布泊长期干旱缺水,没有足够的淡水资源补充,就会破坏矿区的动态平衡。长期这样下去,钾矿就会变得干枯,甚至变成死矿,如果出现这种局面,损失就太大了,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记者:为了弥补国内钾资源的不足,我国一直在寻找海外钾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方面的进展如何? 王弭力:解决我国缺钾状况,利用海外资源,在国外建厂也是一条路子。从老挝、泰国,到中国滇西、羌塘地区,直到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中东地区,被地质学家们称为循特提斯带。这是在地球陆地板块迁移中由海洋变成陆地的地带,也是钾和油气资源的聚集区。近年来,我国近邻老挝、泰国的呵叻盆地就发现了巨型钾盐矿床。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泰国、老挝钾盐矿已有10多年投入,还没有产出1吨产品。主要原因一是环保问题。选矿中尾矿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难点;二是技术问题;三是在当地办企业的外部环境问题。所以在国外办厂困难重重。 我国要创新钾盐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可以尝试参股、控股国外重要钾肥生产企业,如参股俄罗斯、加拿大甚至以色列、约旦等国的钾肥企业,作为其股东在资本上进行合作,这样国内企业在市场上就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如果这样,10~15年内建立2~3个百万吨级规模并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境外钾肥生产基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70%自给率才有话语权 记者: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尿素等氮肥价格得到平抑,而国内钾肥价格随着国际行情一路上涨。出现钾肥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源是什么? 王弭力:根本问题是由于我国钾肥对外依存度太高,国外钾肥市场过于垄断造成的。我国是钾肥消耗和进口依赖最大的国家之一,钾肥消耗量约占世界消耗总量的20%。自2003~2005年我国钾肥的每年实际产量(折纯)分别为136万吨、191万吨与233万吨。在国内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钾肥进口量也呈上涨之势??2007年与2008年分别进口710万吨与770万吨,约70%以上的钾肥进口依存度显然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球已探明钾盐矿储量约100亿吨,开采钾盐矿有13个国家,年产量达3000多万吨,其中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德国占到2/3。由于钾盐使用国多,生产国少,钾资源主要垄断在少数几个国家手里,在国际上形成了价格垄断。 据我所知,2008年我国钾肥市场年需求量为1100万吨,而国内年产钾肥产量不足330万吨,进口约770多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0%。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太快,对钾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对外依存度过高,造成了钾肥价格居高不下。 还有一个原因。我国目前的两个大型钾肥生产企业,一个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一个在新疆的罗布泊地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每年3月份开工生产,到11月就停产了,有4个月的时间无产量,所以,生产装置不能全年生产运转,自然减产约165万吨,也是减少钾肥供给量的原因。 如果我国自给钾肥能满足国内70%左右的需求时,我们在价格上才有话语权,才有望遏制国际钾肥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而钾盐95%的用途就是生产钾肥,所以说只有丰富的钾盐矿才能保障生产充足的钾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