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0|回复: 0

医药业:我们不是暴利行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8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药业:我们不是暴利行业

“医药业,2005十大暴利行业首位。”

面对大众媒体、网络的一份份“榜单”,我们有理由做一个选题。一个关于暴利的选题。

文中的述说者是记者在采访中结识的一位河南某制药企业老总。他诉说了在“平价”之风大起市场环境骤变下他们企业的种种遭遇和困惑。

该企业的境遇能不能代表大部分制药企业当前的处境?药企如何在平价风潮中求存?记者约请了部分业内人士和经济学家就该老总的观点进行专业解读。

亏损面40%以上?

你说现在的医药行业还能算暴利行业吗?最近各大媒体都在搞十大暴利行业排名,医药业竟然被列为第一位。其实就我们企业来说这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现在的情况是销售收入有增长,利润却在下滑。2003年利润还有800万,去年只有300多万了。

蓝海林(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大众媒体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医药行业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但他们没有搞清楚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长久以来,我们的医生的智慧价值没有很好地体现,医院主要靠卖药来弥补诊费收入的不足,医院要盈利当然要提高药价。因此,作为药品销售的主要终端,医院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其议价能力很高。这种垄断也掩盖了它本身可能存在的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所以应该认为,医院才是导致老百姓看病贵的根本原因。

吴晓滨(美国惠氏药厂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医药行业肯定不是暴利行业。因为医药行业特别是原研药厂的前期科研投入很大。要不然人类的新药从哪里来?医学事业怎么发展?所以有必要给大众一个交代??一个新药研发投入大约有5亿到10亿美金,并且研发时间相当漫长。这不是一般企业能承受得了的。如果把药价单纯理解为生产成本,这种判断不够客观。

付钢(百洋医药集团董事长):不客观,这些媒体不够客观。医药行业的服务和产品类别极多。在中国,该行业各个领域大部分的利润都不高,如医生的挂号费、手术费等相对欧美都比较低,普通药品的毛利已降到10%左右。至于抬高价格坑害老百姓的现象不是没有,但仅仅是个别现象,不应以偏概全。

安好义(蜀中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我同意付总的观点。我们这个行业真的不是暴利行业。医药流通业50%以上都亏损,制药业以数量计亏损面也有40%以上。这怎么能算暴利?有的大医院个别药卖得很贵,卖到成本的十多倍,但毕竟是少数品种。农村诊所、乡镇卫生院和药店虽然有利润,但完全是正常利润,暴利很少或没有。是环节的暴利,不是行业的暴利。这种现象不能代表整个医药行业。

产品周期为啥越来越短

制药企业真正的好日子是在八九年前,往后就不行了。品种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招标和降价后,销售越来越不好做。医药代表?我们根本养不起!基本上都是把产品给区域经销商代理了。他们压价越来越厉害,10年前我们的主打产品还只有3家企业生产,现在一下子冒出二三十家!像头孢克洛,这两年底价一降再降,从原来的15块钱一盒降到现在6块钱一盒!我们就赚个加工费。

蓝海林:医药行业有其特殊性,但是基本的东西和其他任何行业都一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位老兄说的这些现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里面肯定存在厂家对自己利益的考虑:你别压价了,让我多赚点钱。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知道,我们的市场到底能容纳多少药厂?超过了承受能力,自然要靠竞争来调节。结果就像他说的,药更难卖了,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了。但只有这样才能筛选出有实力的大药厂,研发实力才能集中,才能走向世界。

吴晓滨:有一点非常重要。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不像食品,含量多一点少一点都可能关系到人的健康安全,所以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应该相当高,整个行业的竞争也不能无序。如果企业一味打价格战,利润被压得很低,不排除有的企业会从价格之外的地方想办法,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付钢:这位老兄的感受我能理解。国家频频降低药价,对国内企业的确带来冲击。然而从2005年的情况看,许多企业销量依然增长,特别是成本控制和渠道管理好的企业。降价确实对整个行业的赢利能力带来很大影响,一些品种甚至会退出市场,但这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并非坏事。

安好义:产品不好卖,日子不好过,有这种感觉的不止他一人。我认为这是医药经济又一轮“洗牌”的表现。供大于求就会导致竞争激烈。其结果是淘汰一批生产、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都储备不足的厂家,给有实力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流通环节,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好卖的有,好卖的也有。蜀中2005年销售就增长了38%。

赢在终端

我们的产品原来基本上在两个终端都有销售。2003年平价药店出现后,价格渠道被打乱了。很多经销商都把货送到药店去卖。在西安,平价药店卖13块钱一盒的药,医院卖30多。毕竟我们的主要销售都在医院,根本无法控制。很多药店都是全国调货,到后来我们干脆也不管了。现在主打产品已做成普药,做处方药的经销商不做了,基本上都在走大路市场。

付钢:“普药化”是全球的一个趋势,美国和欧洲都有一些效益不错的普药供应商。之所以能壮大,主要由于他们所在市场的竞争家数很少,一般不过7~8家。他们的竞争主要靠质量和服务,不仅仅是价格。总有一天中国的药品市场也会像他们一样,从价格竞争转变到质量和服务竞争上来。

安好义:产品同质化、终端拦截、营销跟风等都说明药品销售难度加大。随着取消农业税、增加补助金,消费者整体收入提高,保健意识增强,人口老龄化,需求的日趋多元化,市场容量在局部会有较大增长,药品应该说比以前好卖了。人均需求多了,社会总销售额就会增加。说难卖的,深层原因其实是自己的竞争能力下降,跟进慢了,没有与时俱进。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存在着同质化竞争。朱元璋能打败陈友谅,说明办法对路。

医药产业链下游的变化是引导市场变化的人操作的,是为了夺取最大的利润空间带动的新一轮角逐。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问题,适应好了,带动了终端,增加了利润;适应不了就会感到压力大,无利润。平价对制药业更有利。你的产品别人白帮你卖,你就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大力生产,促进销售。

终端平价诉求只能说是期盼平价,只要制药企业合情合理解释价格,大家就能理解。

新产品开发受阻

现在我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核心产品。手上光批文就有70多个,但大部分都是普药,利润很低。一直想找一些厂家少的新产品,但是很难啊!去年花了100万报下来一个加替沙星,结果发现有上百家企业都在弄,根本就做不起来。最近有个朋友推荐了一个中药注射剂,要500万3年才能出来。我犹豫了半天没敢买,一是没那么多钱,另外也担心到时候做不起来。

吴晓滨:这确实反映出一些问题。像我们这种原研药厂,如果没有利润积累来补充科研经费,就会直接影响新药开发的进度。没有新药可用,整个行业停滞不前,对全人类也是个灾难。然而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达成共识。

蓝海林:的确,如果持续压低药价,中国可能就不会再有新药了,即便有,新药的技术含量也会下降。现在的问题是,很难计算每一个品种企业的研发投入到底有多大,需要多长时间来消化这块投入。

安好义:以后销售的难度肯定还会加大。虽然影响到利润,但不是造成亏损的最大因素。因销售形式的变革,2/3的企业利润不乐观,1/3以上的企业甚至会走重组的路。这部分企业资金力量差,管理不到位,产品结构与营销战略定位存在偏差,综合适应能力低。市场对这些企业也有偏见,个别大流通企业拒售产品,会令他们雪上加霜。生产企业利润减少真正的原因是企业间的竞争,与挤压没有直接关系。如果产量低,商业公司有很大利润空间,就会拿现钱去买,不会去争蝇头小利。利润被流通企业挤压,说明供过于求,流通渠道无利润或利润低微。

平价医院带来什么

毕竟,我们有七成的销售在医院,所以我对目前医改的动向十分关注。现在的医院也很敏感,我们费尽气力把药做进去了也得小心翼翼,不能冒尖,也不能和外面药店的差价过大,否则就停了。平价医院火起来了,不知道今后会怎样,如果以后医院都用便宜药,那经销商就没钱赚啦。像我们这样命运掌握在经销商手上的企业,的确够紧张的。

安好义:我觉得他过于担忧了。平价医院在我看来只意味着药价基本合理。整个产业链的变化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几个炒作医院广告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国际资本进入都没影响,更何况是舆论。

吴晓滨:平价医院是新生事物,任何新生事物都无可非议。平价也好,高价也好,企业也好,医院也好,关键一点在于是否实现了病人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展要有自己的定位,比如要重视知识产权,这样既保证了企业的合理利润又可避免陷入无序竞争。在经营上,如何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企业永远的课题。作为国际大企业,我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学术推广都不能放松,因为原研厂家对药品最了解,尤其是在新导入期,一定要加强宣传。当然,这种宣传一定要规范、专业,要本着对医生和病人利益最大化的宗旨。无论市场环境怎么变,原研厂家都不能放弃这一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2-22 15:05 , Processed in 0.0199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