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福尔莫斯

[药妆专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 14: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化妆品市场“药妆”的表现

  1998年,法国欧莱雅集团旗下薇姿(Vichy)品牌进入中国,给消费者带来了法国小镇温泉水的同时,也带来了“药房专售护肤品”的新概念。其后,依泉(Uriage)、理肤泉(LaRoche-Posay)、雅漾(Avene)、菲璐泽(FERZEA)、嘉娜宝(kanebo)等也陆续来到中国,加入“药妆”行列。
  九年之后,薇姿(Vichy)凭借着年销售额过15亿元的骄人业绩,毫无争议地成为了目前中国药妆市场的老大。而其业绩,并不输与普通的大众日化品牌,甚至是更胜一筹。

  与薇姿等品牌共同成长的,还有被各路资本“虎视眈眈”的药妆市场。外有国际知名“药妆”品牌纷纷抢滩,内有国内医药企业热情涉足??上海家化已经建成国内最为先进的中草药应用于化妆品的研究机构;中药老字号同仁堂于2001年斥巨资成立同仁本草亚洲护肤中心;王老吉药业推出“祛痘凝胶”探路药妆市场;而敬修堂药业、片仔癀药业、康恩贝集团、云南白药集团、圣火药业、滇虹药业……等亦不甘落后,高调进入药妆领域。

  应该说,药妆市场已经成为化妆品市场一片新的热土。本文将从“身份、政策、品牌、终端、消费者”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身份??“名不正,言不顺”,药妆的“非主流”地位堪忧。

  什么是“药妆”?

  薇姿说自己是药妆,雅漾说自己是药妆,迪豆同样说自己是药妆!而2007年1月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除了曝光迪豆违禁添加氯霉素使迪豆遭遇一次公关危机之外,更引致行业对“药妆”概念进行了一次大争论。

  其实,应该区分的概念是“药房专售化妆品”与“药物化妆品”。

  所谓药房专售化妆品,是指在医院、美疗所、药房及一些药妆连锁店销售的化妆品,具有完全配方公开,所有有效成分及安全性经过医学文献和皮肤科临床测试证明,不含公认致敏源等特点。

  而药物化妆品,是指一些含有药物成分、具有疗效作用的化妆品,它们的销售渠道并不仅限于药店,也不采用由皮肤科医生推荐的运作模式。

  从行业属性的角度出发,药妆当是“药房专售化妆品”。因为从化妆品行业细分市场的区分传统来说,譬如日化线与专业线,就是从销售终端来进行区分的。日化线以商超、专营店为终端,而专业线以美容美发店为终端。那么,药妆线当以药房为终端,药妆产品即是以药房为销售终端的化妆品。

  从产品属性的角度出发,药妆又似乎应该是“药物化妆品”。因为在国际上认为,凡被FDA(美国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认为是含有药物成分而非化妆品成分的化妆品,就属于药妆产品。

  又有人认为,药妆应该是在药房专售的含有药物成分、具有疗效作用的化妆品,也就是“药房专售的药物化妆品”,如此一来,薇姿岂不是该失去中国化妆品市场“药妆”老大的名号?

  所以,什么是“药妆”?业界与学界都不能给予一个统一的答案。而业界与学界的争议,则让药妆蒙上“名不正,言不顺”的阴影,药妆的“非主流”地位可见一斑。

  而从国家的化妆品管理规范中,也不能找到药妆的应用与解释。

  目前国家对化妆品的管理规范中,对用于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的化妆品统称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必须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批,取得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其他的则称为普通化妆品。另外,我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明确规定,化妆品在包装和说明书上不得注有适应症、不得宣传疗效、不得使用医疗术语。

  也就是说,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来说,药妆还只是一种“江湖称谓”。

  虽然我们可以质疑监管机构对于市场经济产物的反应速度,也可以质疑某些化妆产品借“药妆”之名行“概念”之实的行为,但是这种“非主流”状况的存在已经使药妆有沦为“营销From EMKT.com.cn概念”的可能??既得不到行业统一的认识,又得不到监管机构的自上而下的规范与监管。所以,从规范市场,繁荣市场的目的出发,行业、企业当与政府一道,尽早解决“药妆”的身份问题。  

  政策??“药妆禁售令”,药妆还能哪里售?

  2005年12月,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出通知,责令各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限期撤出化妆品和其他生活日用品,从2006年1月26日开始,“各统筹地区医保管理部门将开展全面检查,仍然在柜台摆放和销售化妆品及生活日用品的,将取消其定点资格。”

  2008年12月,又有陕西省有关部门向所有医保药店发出通知:2008年底前必须全部撤出化妆品和非药品品类,逾期不完成整改将取消医保定点资格。其原因在于目前医保药店违规刷卡消费非药品类产品的行为严重,其做出医保药店禁售化妆品和非药品的决定,也算是“无奈之举”。

  然此举一出,争议频起。

  其一,随着近年药品连续下调价格,以及新医改大力推行的基本药品零差率政策,药品零售业向多元化转型已是必然趋势。化妆品等非药品类已逐渐成为药房多元化经营的有力支撑,上海目前就有约2/3的传统药店正在开始向药妆店转型,其中也有不少是医保定点药店。2006年开始转型的上海第一医药商店,其2007年约2.8亿元的销售收入中,就有70%至80%来自化妆品和其他护理品等非药品收入。一个“药妆禁售令”,将对药店的多元化经营带来极大冲击。

  其二,按照陕西省的有关通知,法国薇姿、理肤泉品牌专柜通过书面申请则能保留经营资格,新店也能通过书面申请方式导入这两个药妆品牌专柜。惟独为个别跨国品牌“破例”的规定,给众多国内和其他跨国药妆品牌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应该说,化妆品(不论是不是药妆)与药品混售,肯定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所以应分开销售且明确提示。有消息称,“健字号”、“消字号”、“妆字号”等产品将不能与药品混放一起销售。这种措施将有利于药妆产品在药店渠道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将药妆市场清本正源。但如陕西、河北等地的“一刀切”,显然不利于药妆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药妆“非主流”地位的特征体现。  

  品牌??外资品牌一枝独秀,内资品牌各领风骚。

  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格局,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药妆市场也不例外,可以用“外资品牌一枝独秀,内资品牌各领风骚”来形容。

  早在1995年,吉林九鑫就通过经销“新肤螨灵霜”建立起东三省的销售网络,进而买断其在全国的代理权而大有斩获,其后因为协议纠纷而自创品牌螨婷并有不俗业绩;2000年,四川“可采”凭着一款眼膜贴,与广州原禾及上海素问堂合作,掀起一场“美眼狂潮”;2001年,福建泉州恒泉化妆品公司携“迪豆”强势出征,展示“战痘”风采……

  然而,这一切的光辉都不及“薇姿”的闪耀!

  10年磨剑,薇姿斩下了“在全国90多个城市设立了1300多个专柜,旺季单柜销售额在30万元/月以上,年销售额过15亿元”的惊人数据。据行业内相关媒介数据资料显示:2006年1-5月份其刊例价投放额就超过了1.3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同期增加约45%。

  这种对比,令化妆品的业内人士有一种麻木的震撼。因为药妆市场的这种对比,只是整个化妆品市场的一个缩影。而出现这种状况,并不仅仅是因为国内企业缺乏资金,也不仅仅是因为薇姿背靠着欧莱雅集团这棵大树,它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短视。譬如我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那些一炮而红的品牌案例,而不是那些历久弥新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持续品牌。而薇姿专注的,是长达8-10年的培育期,是其对市场策略、品牌营建和维护方面的频频发力。

  随着我国中医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运用,国内企业品牌营销与管理能力的成熟,短视病症的矫治与责任感的趋使,相信民族企业会在药妆市场有所成就。 

终端??“小荷才露尖尖角”。

  目前在日本,有16000家被称作“药妆店”的店铺,将药品、化妆品、日用品放在一起经营,数量甚至还超过了专业的药店。据媒体报道:2004年日本药妆连锁店的销售额超过4.2兆日元(折合3230亿元人民币),其中药品类销售占的比例不足1/3。

  在美国,三家大型连锁药妆店雄霸了全美80%的药妆市场。最大的一家叫做CVS,在美国的36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营运着超过6000家店铺;全美排名第二的药妆连锁店Walgreens则以5700家连锁店的网点规模紧跟其后;在美国位列第三的RiteAi药妆连锁店目前亦拥有5100家零售分店的规模。美国每年的药妆市场销售额会达到超过10亿美元的规模,全美约有3000多万消费者在定期使用药妆类的面部保养品。

  在我国,药妆终端发展则处于一个“两条腿”走路阶段,虽然看起来有些“蓬勃”,其实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一,由传统药店转型而成药妆店,占据药妆终端的大部分。多位操作药房渠道的代理商表示,目前药店已经形成“保健品+化妆品+大洗护+药品”的全新产品结构,化妆品和洗护类产品占到部分大型连锁药房销售比重的30%以上,最多的可以占到50%以上;某些药房甚至可以收取化妆品进场条码费用5000元左右,7.5折供货,1000多元柜台费用,以及管理费、美导工资、水电费用,药房销售化妆品和洗化用品的毛利率可以达到30%以上。

  但是,一方面药店向药妆店转型,面临政策风险;另一方面诸多药店各自为战,缺乏专业的药妆店经营指导与管理,而且由于药妆占的比重不大,药店在经营决策中虽然考虑到药妆的重要性但仍然偏重于药品,从而使药妆的经营发展得不到足够的资源支持。所以,虽然看起来药店转型过来的药妆店数量规模庞大,其实良莠不齐,发展极不均衡,加上缺乏有效的引导与监管,呈现“混乱”局面。

  其二,以万宁、屈臣氏、康是美为代表的连锁日用品超市加紧攻城掠地步伐,逐渐占据药妆市场半壁江山。2008年底,屈臣氏在华门店数量已经突破800家,每年销售额增长都在30%以上。有人用“风光无限、日进斗金”来形容屈臣氏的经营状况,此话也许有些夸张,但是屈臣氏凭借着其雄厚的资金背景在大陆市场攻城掠地,抢占有利地点,每开新店都引来如织人潮,可谓意气风发。万宁虽然是后来者,但其英资牛奶集团的背景也使其并不示弱,往往选择与屈臣氏作伴开店,形成独特的药妆市场“麦当劳与肯德基”现象。

  但是,由于屈臣氏、万宁等均有着非同寻常的背景,所以在短时期内很难出现与之并驾齐驱的连锁体系,即使是国内的一些药店连锁巨头,也因为各种原因只能自叹弗如,眼看着屈臣氏赚得盆满钵满。  

  消费者??“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爱与痛”。

  化妆品为什么要选择药店渠道销售?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药店可以帮助品牌产品建立信任度、专业感与安全感,从而更有效地帮助推荐给消费者。

  也就是说,除了省却其他渠道例如商场等进场费用,竞争相对较小,比较容易打出知名度之外,关键一点是能为产品穿上一件“白大褂”,从而获取消费者的好感与信赖,进而实现其营销目的。

  例如薇姿进军中国市场,口号就是“全球只在药房销售的化妆品”,除了让消费者知道药店还可以买化妆品之外,多了一份对其品牌与产品的信任。

  但是否药店为药妆品穿上这件“白大褂”就能让药妆品畅销无阻了呢?答案并不是肯定的。虽然有着诸多外资品牌与内资品牌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消费者仍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并有着数不清道不明的“爱与痛”。

  其一,消费者有着与行业、企业一样的困惑,那就是“到底什么是药妆?”

  一般的人都认为,药店卖的化妆品一定是具有某种治疗效果的。或者说,药店卖的药妆品,应该是按照严格的制药原则标准生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高的化妆品。人们到药店来选购化妆品,不仅能得到有医学背景药剂师的免费护肤咨询,同时还可以享受到专业皮肤测试与专业护肤建议。但是,事实上是行业企业,包括是药房的导购人员,也并不能清楚地明白什么是药妆品。他们给消费者推荐的,往往是一些祛痘、消斑等疗效的OTC皮肤乳霜,甚至是某些并不添加药物成分,只有简单护肤功能的化妆品,也被导购人员极力推荐当成药妆品出售。

  如此一来,何谓药妆?消费者是不清楚的。也许凭着药店的“专业”脸面能够糊弄一回两回,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消费者的信任感一旦失去,是很难再弥补的。

  其二,药店也能卖化妆品?药店是“杂货铺”吗?

  虽然在欧美等国家,到药妆店购买药妆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在中国市场,药店销售化妆品仍然不具备大众的消费心理基础。也就是说,广大的消费者还不具备到药店选购化妆品的消费习惯。

  从目前国内的选购习惯来看,商场、超市、化妆品专营店与美容院是消费者选购化妆品的主要场所,其中商超占据高端与低端的绝大部分市场,直销与网购成为一种补充。而药店,当属于消费者选购化妆品的“第三梯队”场所。

  当然,这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就象化妆品品牌专卖店目前在中国市场仍然属于导入期一样,药店销售化妆品也仍然属于一个起步阶段。虽然中国目前的人均年收入已经接近3000美元,但仍然不足以支撑药妆市场的蓬勃发展。

  其三,消费者对药妆品的“爱与痛”。

  如果真的具备如某些药妆品牌宣传的功效与安全性,相信药妆一定会得到消费者的极力欢迎与追捧。但是,2007年1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在药妆市场引起轩然大波。一期“祛痘之痛”,集中展示了消费者对药妆的“爱与痛”。

  事实上,不管是在药房专售的化妆品还是药物化妆品,都应该确定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必须经过低过敏测试,从而将过敏反应的危险降到最小,也都应该经过皮肤科医生测试,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消费者的身心不被侵害。

  但是,谁来保障这一点?是品牌企业的广告宣传,是药店导购的信誓旦旦,还是消费者的盲目信任?  

  有人认为,化妆品就是化妆品,如果要从疗效入手作宣传,那必须经过临床试验等手续申报为药品。而添加了中药或西药的“药物”化妆品,也应该申报为药物。因为从安全和谨慎角度,“药妆”这样称谓很容易混淆视听,从而被不良商贩拿来作为牟利的工具。

  这种说法有点“因噎废食”。

  因为药妆对于市场的每一个环节来说,都具备相应的意义。只是国家监管机构,应该“疏而不堵”,因势利导,将药妆市场的发展引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如此一来,药妆市场将不只是现在的一枝独秀与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局面,而应该呈现“百花齐放”的大好发展态势。而最终受益的,除了企业与资本,更主要的是消费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8 10: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端功效牙膏战火升级


  《2007~2008年中国牙膏市场专题研究报告》预计,到2010年,中国牙膏市场的规模将达181亿元。在庞大的市场容量面前,各大牙膏企业在继续抢占和争夺低端市场的同时,也正紧锣密鼓地抢占高端领地,而高毛利产品--高端功效型牙膏就是他们的突破口。
  高端功效牙膏成突破口
  据悉,中国牙膏市场一直以来都在走低价策略,2005年牙膏就进入微利时代,全行业的纯利润不足5%,不过这种低价策略在2008年开始就在悄悄发生改变。行业调查报告指出,目前牙膏行业经济运行呈现"销售额的增长大于销售量的增长"的新特点,其中城市、发达地区的增长更为明显,继续显示了牙膏消费不断向中高端产品转移。
  2008年底,中美史克在中国推出售价接近30元/支、比普通牙膏贵数倍的抗过敏牙膏"舒适达";2009年中,佳洁士全优七效系列被视为高端之作;今年初,高露洁正式推出其高端新品专效抗敏牙膏,价格为28~30元。看到此趋势的不但是外资,2005年,云南白药集团推出20多元/支的白药牙膏;两面针、田七等国内品牌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高端产品。
  低端牙膏越来越难生存
  业内营销专家吴先生指出,2008年中国牙膏行业遇到了10多年来最大的挑战,全年全国牙膏产量增长同比减少9%,利润减少4%,业内多数企业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状态。"2009年开始,这种增量不增额的情况在发生改变,成功将传统中药产业融入日化用品的云南白药牙膏,2009年上半年的销售额甚至增长了近60%;佳洁士新推的七效牙膏也让该品牌销售额有很大增长。"
  牙膏经销商刘先生也告诉记者,"卖一箱低端牙膏还没有卖一支高端牙膏赚得多",目前消费者尤其是一二级城市的消费者,对中低端牙膏的价格敏感度降低,反而低端品牌越来越难生存。
  业内专家陈涛也指出,从牙膏技术的发展来看,功效型牙膏将是销售热点。不过他也指出,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加入功效型牙膏的竞争,相关问题就出现了,"目前对于牙膏产品的功效,国家、行业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宣称具有疗效的牙膏都涉嫌虚假宣传;而有的牙膏则大玩文字游戏,包装上说明添加物的疗效,误导消费者。"
  格局竞争
  功效门隐现幕后推手
  "第一阵营"排位成焦点
  显然,受访者对于高端功效型牙膏的市场格局尚处于观望状态,不过,云南白药"功效门"事件似乎有将各方战火挑燃之意。虽然只是一起普通的消费者买卖合同纠纷,但包括云南白药等在内的业内人士都隐隐感觉,这很可能是一起有幕后推手的事件。
  据了解,目前牙膏市场的前几位是佳洁士、高露洁、中华和黑人,成为牙膏市场的第一集团军。而在此排名中,我们不能不把目光投向本次"功效门"事件的主角--云南白药,现在它排在第五位,这就意味着,国产牙膏品牌首次打入被外资长期据守的中国牙膏市场第一阵营的行列。
  "据我们业内拿到的数据,目前前四位外资品牌的销量都有所下滑。此次云南白药'功效门'事件是否有背后推手,就很难说了。"业内人士钟先生表示。吴凡指出,高端功效将是牙膏市场未来两三年的竞争焦点,目前的牙膏市场格局可能会因此而发生一些变化,"从'功效门'事件引发的幕后推手猜想,意味着高端功效型牙膏市场的竞争自2008年之后有了提前开战的意味。"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云南白药牙膏销售收入为7亿元,在全国市场的份额排行第五,有证券分析师预计,白药牙膏今年的销售收入将突破10亿元。云南白药牙膏相关负责人也透露,2010年上半年,佳洁士的销售额市场份额大致在20%以上,高露洁和黑人都在15%以上,他们的市场份额依然较大,而白药牙膏与中华牙膏在大卖场的市场份额越来越接近,大概为9%~10%。
  对于未来高端功效型牙膏的竞争,业界一般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具有制药背景的企业会在这个领域胜出,因为从制药领域向保健消费品领域扩张,其专业性及技术很容易让消费者接受,云南白药牙膏、舒适达都受益于这种模式。另一种观点是专业牙膏品牌更熟悉牙膏市场的运作,高、中、低端系列通吃也将是牙膏品牌未来的发展计划。
  业内专家陈海超表示,目前高端功效型牙膏的市场竞争呈现"出身日化阵营的采取守势,出身药企的采取攻势"的局面。
  品牌擂台
  高露洁
  高露洁一直主打防蛀概念,通过与中国牙防协会等医疗机构的合作、广告中"牙医"的谆谆诱导,树立起"口腔健康专家"的品牌形象,这对其以专效抗敏系列发力高端功效市场有很大的品牌基础。
  不过,高露洁"14天快速美白"涉嫌欺诈消费者等事件,却给高露洁的专业形象抹上了一点污点。能否在高端功效市场领先,关键要看其能否继续扮演专业角色。
  佳洁士
  佳洁士比高露洁晚进入中国市场3年,销售数据也一直处于步步落后的境地。不过自2009年的数据开始,佳洁士在销售数量和金额上都荣登榜首。在产品诉求点上,佳洁士似乎没有很强的聚焦点,盐白、草本等系列都有。至于高端功效领域的发力,佳洁士全新七效算得上一招,不过业界均称这一品类在宣传推广、终端销售等方面的表现都平平。
  从品牌联想力来看,佳洁士虽说定位高端,但2元多一支的品类也不少,以佳洁士品牌推出高端功效新品估计要花一定功夫说服消费者。
  云南白药
  佳洁士、高露洁、黑人、中华四大"外姓"品牌稳居中国牙膏市场第一阵营已持续了好几年,而云南白药是寄托了打破这种局面希望的本土品牌。2010年预计销售额突破10亿元,市场份额大概在9%~10%,与中华越来越接近,这些数据对于目前排名第五的云南白药来说都是利好的。但"功效门"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对销售产生一定影响,也会对品牌造成伤害。对于云南白药来说,如何越过当下"功效门"这道槛着实重要。
  舒适达
  如果说引进牙膏是中美史克这个知名药企玩出的新游戏,那么它们真的玩得十分认真。首先是找来在联合利华工作过22年的吴汉荣出任总经理,以弥补药企在快速消费品渠道、市场运作等各方面的经验不足。知名药企大背景加上专业形象,舒适达在高端功效领域确是颇被看好的一个品牌。不过牙膏毕竟不是药,以药的方式推广,肯定会遭遇各种诟病,如何处理这些诟病那就要看其功力了。
  狮王
  安于中高端牙膏市场的日本狮王,在业界一直奉行日本人低调做事的作风,不过去年鲜有露面的相关负责人终于在新品路演中表示,今年会将把旗下专业口腔护理品牌SYSTEMA引进中国市场,并称市场目标是行业排名前三位。虽然很低调,不过狮王确实在加紧布局中国高端牙膏市场,而其一直的专业形象将有一定的贡献。但是,过于保守的市场攻势,会让其前三位的市场目标来之很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4 09: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药妆黑户口:大多数使用普通化妆品批号

药妆,原本是结合化妆品(cosmetics)及药品(pharmaceuticals)二字组合而成,指可以清洁、保养、美化、修饰和改变皮肤的外观,亦可以深入皮肤深层,调整黑色素生成,甚至刺激真皮组织的增生,达到美容、去斑、养颜等效果的化妆品。发展到现在则通常是指在药店销售的化妆品。这一概念在欧美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于1998年引入中国。

  除了来自外资品牌的强势竞争压力之外,“药妆”合法身份的缺席成为长期掣肘本土“药妆”争抢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

  6月下旬,记者在河南洛阳涧西区某医药健康广场的“药妆”专区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10个购买“药妆”产品的顾客当中就有6~7人最终选择了雅漾、理肤泉等外资品牌。

  刚刚购买了一套理肤泉“痘痘清”套装的宋小姐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市场上打着“药妆”旗号的化妆品琳琅满目,但就她自己而言,自从三年前开始使用“药妆”产品以来,一直都没有尝试过使用本土品牌。“始终感觉进口产品无论是在包装上,还是在产品推荐上都显得更加专业。”

  最后一块产业蛋糕

  “药妆”市场最近十年迅速崛起,被称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最后一块产业蛋糕。

  去年,本土最大的日化品牌上海家化刚推出了全新品牌玉泽,而在它之前,同样来自本土的诸如马应龙、同仁堂、片仔癀、云南白药等170多家企业先后进军“药妆”领域。而真正活跃在中国“药妆”领域占市场主导的外资品牌,如薇姿、雅漾、理肤泉等更是各自为王、势头凶猛。

  还未完全显露山水的市场背后隐藏着这样一组数据:

  2004~2007年,中国“药妆”市场的销售额年增长率均高达10%~20%;

  2008~2012年,中国“药妆”市场预计将维持这一增长率,而这一数字是欧洲市场的两倍;

  到2010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极有可能达到1200亿元,而作为其中细分领域的“药妆”市场,份额将由20%增长到40%,总额达到480亿元。

  而在记者的实际调查过程当中发现,10人中平均就有4~5人正在或正准备尝试使用“药妆”。

  国内外各大“药妆”品牌为何在最近几年频频登陆中国“药妆”市场?玉泽的主要负责人向记者做了这样的解释:“中国‘药妆’市场的年增长率、‘药妆’销售占化妆品消费总额的比例,以及实际的市场需求,都反映出国内‘药妆’市场良好的发展势头及巨大潜力。”

  当然,除此之外,该主要负责人未向记者提及的一个更大的原因还在于,至少就目前而言,“药妆”产品的利润要明显高于药品。

  这块产业蛋糕到底有多大?可以这么说,在欧美国家,“药妆”的市场份额占整个化妆品市场的60%以上。而在中国,尽管化妆品销售总额数目庞大,“药妆”销售年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0%以上,但至少就目前而言,“药妆”的市场份额依然很小。

 外资的法宝

  蛋糕虽大,但要想吞下去却并非易事。

  “药妆”概念第一次在中国出现始于1998年。当时,来自法国的欧莱雅化妆品公司将旗下品牌薇姿定位于“只在药房销售”的化妆品,“药妆”概念由此在中国出现。而当时的薇姿在欧美已经得到了相当高的市场认可度,且“药妆”在欧美和日本都早已开始流行。

  今天的薇姿已然牢牢占据了中国“药妆”市场龙头老大的位置,并且逐步开始向商场、日化超市等渠道进行拓展。而这样的战果,跟薇姿在中国市场的起步早、下手快,以及精妙的定位与概念炒作密切相关。

  薇姿此前在欧洲已有70多年的“药妆”经营历史,从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它就坚持只在药店出售。

  这种只在药店销售的独特经营模式,在迅速吸引消费者的同时,也吸引了国外诸多其它化妆品公司的注意力。越来越多的外资化妆品牌开始把目光看向中国的药房终端。

  2001年,同样来自欧莱雅集团旗下的“药妆”品牌理肤泉果断做出反应,成为第二批进军中国“药妆”市场的外资品牌。利用兄弟品牌薇姿已经建立的渠道优势,理肤泉将柜台设在薇姿旁边,向购买薇姿的顾客宣传理肤泉这一更适合敏感肌肤的品牌。从而迅速在中国“药妆”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同样来自法国的雅漾也于2003年1月进入中国,走的是跟薇姿和理肤泉几乎相同的轨迹。

  纵观大多数外资品牌进入中国之后的发展路径,我们不难发现,除了最基本的品质保证之外,几乎所有外资品牌都会坚持两项“基本原则”:坚持向消费者传播“药妆”概念,坚持走药房终端的销售渠道。

  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将自身与市面上销售的众多普通化妆品牌区别开来,在提高品牌辨识度的同时,更让消费者相信,这种只在药店出售的化妆品远比商超销售的普通化妆品更加可靠。

  本土突围战

  当然,在过去的十年,即便这块蛋糕已然被外资企业瓜分得所剩无己,本土“药妆”也从未停止过争夺。

  中药老字号同仁堂于2001年成立了同仁本草亚洲护肤中心;王老吉药业在2006年推出了外用治疗痤疮的产品;敬修堂药业投入500多万元进行药妆的GMP认证及设备改造,推出了70多个种类的化妆品,同时还在国内创办了首家“药妆”旗舰店……

  国内涉足“药妆”领域的无外乎两种企业:一种是传统的日化企业,比如上海家化;还有一种是长期从事药品生产的制药企业,比如同仁堂。无论是哪种企业,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将“中药草本”概念作为对抗外资品牌的一大法宝。

  事实上,凭借这一法宝,本土“药妆”在对抗外资的过程中也确实取得过阶段性或局部地区的胜利。

  四川著名“药妆”品牌可采是其中的一个典型。1999~2003年间,这个来自四川的品牌模仿薇姿打出“药妆”的概念,同样走药房销售渠道,其销售额于2002年迅速飙升到3.5亿元,并提出了“要做中国薇姿”的战略目标。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迅速飘红的品牌竟然突发奇想在商超铺货,从而失去了跟普通化妆品之间的差异性与辨识度,最终陨落OTC市场。

  昙花一现的本土品牌不只可采,还包括最早在全国获得单只销售额过亿元的泽平粉刺净。此外,迪豆、姗拉娜、可伶可俐等本土品牌也曾在局部地区取得过较为喜人的成绩。可结局一样的惨淡。

  相关专家曾做过分析:“外资品牌主要突出‘药妆’两个字的意义,坚持只在药房销售,给消费者留下了很专业的印象。待到销售相当成熟,品牌印象相当稳固之后,再慢慢向商超过渡。”

  而多数本土“药妆”企业还没有在药店站稳脚跟,就开始大面积铺货商超。

  “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关键,是要从你的品牌、文化、特色、市场定位、价格体系、面对的消费群体等多方面出发,制定并坚持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化发展之路。而大多数企业输就输在没能坚持住,往往一战告捷就立马投身商超,这恰恰失去了‘药妆’这一概念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中国药妆网”顾问、化妆品行业资深营销专家张红辉告诉记者。

  而与之相反,本土品牌的些微创新,却往往被外资迅速拷贝。

  霸王洗发水迅速崛起后,宝洁、联合利华旗下的多款洗发水品牌就专门针对本土中草药路线洗发水推出了汉方系列。在化妆品领域,联合利华今年宣布,将在上海研发中心专门开辟一整层楼进行中草药标准化等研究。

  如此,则不难解释为什么薇姿在药房一个专柜的月销售额就可达到30万元,全年销售额可达到15亿元,而本土品牌同仁堂2009年全年的销售额仅为3000万元了。本土“药妆”的身份之谜

  在欧洲,“药妆品”被认为是一种活性化妆品或者功能性化妆品,其配方必须完全公开;美国则把添加有医药成分并可能改变皮肤结构的化妆品视为“药妆品”,并将其纳入到非处方药品系列(OTC)当中;日本专门为此类产品设立了新的类别“医药部外品”,并对其实行专门管制。

  换句话说,在任何一个“药妆”市场成型且成熟的国家,对于“药妆”都具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规范管理制度。唯独在中国,仍然没有任何法律法规或者官方解释对“药妆”概念给予说明或认可。

  这也是记者在文中提到“药妆”二字必须使用引号的原因。

  缺乏官方认可的身份直接导致本土“药妆”在渠道选择上的摇摆不定,既无法像传统普通化妆品一样完全走商超渠道,又不甘于只出现在药房。

  记者在查阅《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发现,里面的确没有“药妆”这一概念。而卫生部、国家食药监督局等主管日化产品的卫生系统也没有关于“药妆”的批准文号。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的网站上查阅了大量目前在市面上销售火热的“药妆”产品之后,记者发现它们中的大多数所使用的都是普通化妆品的批准文号。换句话说,目前在市面上销售的几乎所有本土“药妆”虽然都打着“药妆”牌,但其实都是普通化妆品。

  一边是经过欧美严格认证的正牌“药妆”,而另一边却是身份不明的“本土山寨”。这也注定了在这场蛋糕争夺战中,本土品牌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

  统一标准的缺席,不仅严重制约了产品在终端销售过程中的宣传,也使政府缺乏对流通在“药妆”领域的普通化妆品的监管。更让人担忧的是,在企业与市场的实际诉求同我国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之间,已经开始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

  2008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化妆品在标签、标识、说明书中不得使用明示或者暗示医疗作用的文字。这一规定的出台对于那些类似马应龙、同仁堂、片仔癀等一直专注于宣传和打造化妆品辅助治疗功能的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该规定发布之后,上海家化曾给媒体提供过一份“上书”药监局的材料,材料中呼吁,我国应系统地建立起自己完整的美容中草药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及检验检疫制度、包装及标签制度。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胡国胜也曾表示,目前国内尚无中药应用化妆品的行业标准,仅在行业内有一套公认的效果衡量方式,监管部门如能在此方面加强质量监管,将有助于整个行业产品品质的提高。

  虽然只经过了短短十年,但国内“药妆”领域已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外资品牌占去了大块蛋糕,而170多家本土品牌要想占领市场则须在产品质量、渠道建设、宣传营销、促进规章认可等各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进入市场较晚、渠道建设缺乏经验,再加上相关制度的缺失,无疑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掣肘本土“药妆”在国内市场上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2-24 03:18 , Processed in 0.02007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