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8|回复: 9

化肥政策措施专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6 09: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会议 研究部署保障化肥生产供应等措施

新华网北京12月25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保障化肥生产供应,促进化肥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审议并原则通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

会议指出,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国内化肥实现了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也存在结构不合理、价格形成机制和经营体制不适应等问题。必须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深化改革,完善调控机制,促进化肥行业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会议研究确定了保障化肥生产供应,促进化肥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一)积极调整结构。适当控制磷肥、氮肥产能,加强钾肥资源勘探开发建设,合理有序增加钾肥生产。(二)加快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适时将所有化肥出厂价格及除钾肥以外的一般贸易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取消对化肥生产流通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继续对市场集中度较高的进口钾肥实行适度价格监管。暂时保留对化肥生产用电、用气、铁路运输价格的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三)完善农资综合直补调整机制,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四)推进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允许各类投资者进入化肥流通领域,鼓励和扶持发展大型化肥流通企业。(五)加强进出口调节,完善化肥储备调控。今冬明春化肥淡储量要达到春耕用肥的20%以上。(六)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补贴范围,节约农民支出,减少环境污染。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密切协调配合,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会议认为,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对于提升我国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带动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和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专项的实施方案经过科学、民主、严格论证,已基本成熟,具备启动实施的条件。有关部门要根据会议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抓紧组织实施。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草案)》,决定由国务院、中央军委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军服管理条例(草案)》,决定该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9-2-1 8:24:1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09: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化肥价格调控

促进农业和化肥行业健康发展

??在化肥价格座谈会结束时的讲话

曹长庆

(2009年2月12日)

  今天召开化肥价格座谈会,彭森副主任到会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化肥价格调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同志们回去后认真传达贯彻。会上各地交流了情况,分析了形势,对下一步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我听后很受启发。刚才委内经贸司、价检司的负责同志也做了讲话,对下一步稳定化肥价格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我完全赞成。借此机会,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对化肥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几点感受

  听了各省(区、市)物价局领导的发言,对改革后的化肥价格工作和市场情况,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文件下发后,各地价格主管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改革措施,努力保持化肥市场稳定。一是及时取消对化肥价格的限制,解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放开化肥价格,总体看,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基本到位。二是切实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很多地方都扩大了监测范围,完善了监测制度,并及时组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相关单位进行座谈,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适时掌握了化肥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三是部署安排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化肥市场检查巡查,维护市场正常价格秩序。四是对放开化肥价格后调控的目标、任务和难点进行了初步分析,明确了今后政府调控监管的方向,为下一步做好化肥市场价格调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社会各方面都给予了正面评价。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对这次化肥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大家普遍认为时机把握较好,相关配套措施比较完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农民等各个方面都持支持和肯定态度。从我们了解到的几大主流媒体的意见来看,很多专家学者对改革方案都表示支持。化肥价格放开后,化肥市场生产供应和销售情况正常,价格保持基本平稳,没有出现大的起伏,改革措施顺利出台。最近,利用价格回落之机,我们完成了两项大的价格改革,一是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二是化肥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从目前情况看,这两项改革社会反映总体是好的。

  (三)大家对改革后化肥价格监管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各地都能够辩证地看待改革后化肥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充分认识到放开化肥价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识到改革对促进化肥行业健康发展,稳定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清醒地认识到放开化肥价格之后可能面临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认识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化肥价格调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很多同志都认为今后监管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花费的时间会更多,这是符合实际的。同时,各地也从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政策和建议,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化肥价格调控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春耕期间化肥市场能够保持基本稳定。从各省情况看,化肥供求总量平衡,结构也基本合理,储备充足。化肥企业正在逐步恢复生产,库存是充裕的。虽然受春耕期间用肥量增加、部分地区遭遇旱情等因素影响,化肥价格难免会有所波动。但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周密部署,加强工作,春耕期间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一定能够保持基本稳定。

  二、对下一步化肥价格调控工作的几点意见

  化肥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当好当地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及时提出政策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稳定化肥市场价格。

  (一)高度关注改革后化肥价格调控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化肥的生产供应和消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化肥价格放开后,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特别是资源省市和消费省市,产地和销地之间的矛盾可能更加突出。因此,我们稳定化肥价格的责任更重了,工作的难度更高了。一要冷静观察,加强分析。现在放开化肥价格的政策刚刚实施。从原来实行政府指导价,到放开由市场形成价格,无论是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还是监管环节,都有一个转变观念、逐步适应的过程。改革后化肥的生产、流通、消费,以及调控中是否还存在问题,也需要有一段时间检验。在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情况下,是否会再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因此,现在还不能说改革就完全成功了,还要冷静观察。而且,化肥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涉及面非常广,相关调控职能分散在发改、工信、财政、商务、工商、质检等各个部门,如何统一认识,做好化肥价格调控工作,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二要积极引导,促进生产。化肥价格的稳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供应能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扶持生产是调控的重点。在这次改革中,暂时保留了各项优惠政策,就是考虑到化肥生产、消费等各个方面都要有一个平稳的过渡过程。而且化肥是涉农产业,消费对象是农民,承受能力较低,化肥产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各地要积极研究采取措施,促进化肥生产,为稳定化肥市场价格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三要完善措施,规范行为。在化肥价格放开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政策措施调控市场,稳定价格,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很多省市提出要扩大储备规模,完善储备制度,这是放开价格后调控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各省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同时,也要切实加强对化肥生产经营企业价格行为和市场行为的监管,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防止价格不合理上涨,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高度关注政策调控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工作。在化肥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要更多地运用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信息引导等措施来稳定化肥价格。这些政策措施过去在化肥价格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能否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需要,还需要不断总结完善。供求平衡仍然是稳定化肥价格的基础。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化肥生产结构也要与需求相适应,包括区域之间的结构要平衡,产地销地之间要做好衔接;产品的品种结构要平衡,根据农民用肥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生产;季节之间也要保持平衡,合理安排淡旺季的生产、储备和销售。在供求平衡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化肥价格调控政策。一是加强价格监测预警。要将化肥价格监测纳入实时监测系统,完善指标体系,扩大监测范围,改进监测办法,切实提高价格监测的效率和分析预警的水平,切实增强价格调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二是健全储备制度。在价格放开后,企业常年生产和季节消费的矛盾更加突出,通过储备调节,实行淡储旺销是稳定化肥价格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家储备总量已经大幅度增加,具有相当规模,关键是地市一级化肥储备制度也要建立起来。要进一步研究储备调节的方式方法,研究化肥储备企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挂钩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储备稳定价格的作用。三是完善关税政策。如何运用关税政策,把握好关税调节的时机和力度,使化肥能够在淡季适当出口,旺季留在国内消费,保持国内供求基本平衡,是下一步化肥价格调控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从长期来看,化肥作为资源性产品,应当尽量减少出口,主要供应国内市场,保持国内供应适度宽松。四是研究制定《稳定化肥价格工作预案》,针对化肥供求和价格变动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一旦出现化肥价格异常波动,能够及时出手,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迅速稳定市场,稳定价格,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五是完善对农民的补贴制度。农资综合直补一般是一年一次,年初就确定补贴数额。但农资价格是波动的,在价格上涨,特别是上涨较多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运用补贴手段,弥补农民种粮成本增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三)高度关注春耕期间化肥生产供应工作,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当前春耕生产在即,这是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后第一个用肥旺季,保持化肥价格基本稳定对统一各方面认识,保障改革顺利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测算,今年春耕期间氮肥、磷肥、钾肥均供大于需,供应是有保障的,需求也保持基本稳定,为保持化肥价格基本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同时也要看到,一方面,由于去年上半年化肥原材料价格暴涨、下半年化肥价格下降较多,一些化肥生产企业出现停产、减产、转产现象,给化肥市场供应带来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即使总量是有保障的,但由于各地区资源状况、用肥结构、备肥进度和分布情况不同,也不能完全排除个别地区个别时段出现化肥供应紧张、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对春耕期间的化肥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一要认真做好春耕期间化肥供需平衡情况调查分析工作,不但要掌握全省化肥供需总量情况,更要对主要产粮市县备肥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对当地化肥生产、供应、需求情况在总量和结构上都要进行深入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二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备肥不足、供应可能出现紧张的地区,及早向当地政府报告,向有关部门反映,抓紧组织货源,协调保障运力,尽快将农民所需的化肥调拨到基层经销点,切实保障春耕用肥需要,重点防止局部地区市场出现异常波动。三要结合我委组织开展的春耕期间全国化肥价格检查工作,加大对化肥生产流通各项价格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供电、供气、运输等企业认真落实各项价格优惠政策,坚决纠正和查处不执行国家优惠政策的行为。四要严厉打击价格垄断、价格串通、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价格秩序,防止化肥价格不合理上涨,确保春耕期间化肥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4 09: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肥有望建立“国储”制度

《第一财经日报》昨天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政府有关部门正就化肥储备进行讨论,目标是分两年建立总计1000万吨的化肥国家储备,其中今年为500万吨规模。

  该内容将可能列入到还在修改过程中的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称“石化规划”)细则,不过,1000万吨的国家化肥储备是否能最终敲定,还有待于最后的定夺。

  在石化规划中,我国政府已明确指出了化肥储备将是一个重点,规划的一个方向便是,要完善化肥淡储制度(即化肥需求淡季收储)等,来提高农资保障能力。

  本报记者了解到,政府对化肥储备的想法是,希望在2009年建立500万吨、2010年建立总量达1000万吨的化肥国家储备。

  “尽管这次没有明确这一国家储备是否属淡储之中,但方向还是淡季储备。”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2005年1月12日,《化肥淡季商业储备管理办法》发布实施,它所确定的方式是以流通企业为主、兼顾大型化肥生产企业且淡储化肥经营盈亏由承储企业承担。

  对于为何政府要研讨并完善化肥淡季储备这一问题,各方人士有着不同的见解。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国家储备是政府一直以来就在考虑的事情之一,目前趁规划出台之际推出,是为了保障化肥使用的安全性。“一些商业储备毕竟是从企业盈利的角度去思考的,上升到国家层面就不一样了。”

  国金证券的一位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商业性淡储存在着一定的风险。2007年的淡储目标是800万吨,2008年的目标是1200万吨,“但其实去年我国的淡储目标并没有完成。”其中原因是,由于化肥价格下跌,一些淡储流通企业会担心承担很大储备风险,生产企业也会因为亏损而限产,承储企业也未必会存储足够的货源。

  他还说,另一层原因可能是化肥价格的改革。今年1月,化肥已经由“政府指导价”变为“市场调节价”,价格上将有极大的波动性,这样将让淡储企业有所忧虑。

  湖北宜化(000422.SZ)的一位人士则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磷肥和氮肥的产能过剩,这有可能是将化肥纳入国家性储备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化肥的产能过剩是一个问题,国家可能通过储备的方式来消化这批过剩产品,并在一定时期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如在化肥价格过高时,就拿出部分储备投到市场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1 10: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改委相关人士解读近期化肥政策

为稳定化肥价格、保障春耕顺利进行,发改委及相关部门近日连发两条通知:即《关于部分省区化肥淡季商业储备提前投放市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1》)和《关于做好当前春耕化肥供应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两则通知下发后,对当前化肥市场起到平抑价格、保障春耕用肥的积极作用,特别是针对前期高涨的尿素市场,自3月5日《通知1》下发后的一周内,国内尿素价格停止上涨趋势,迅速恢复理性价位。
  时隔两周,发改委又联合其他九部委下发《通知2》,从农资直补、监管力度,到原料供应,运输流通,各个环节布阵周全,要求自上而下,各尽其责,保证春耕的顺利进行,充分显示出国家对于金融危机下国家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重视,为此,本报对发改委相关人士(以下简称相关人士)进行专访,对近期出台的政策一一进行了解读。

  记者:是什么原因造成前期尿素价格的高涨?商业淡储是否也成为这些因素之一?

  相关人士:尿素上涨因素很多。春耕临近,经销商会为自己的经营计划储备货源,每年春耕期间的尿素价格都会有所上涨。拿黑龙江市场为例,在尿素涨价之时,实际上黑龙江淡储企业已经将尿素储备到位。因此尿素价格的高涨只是一种市场表现,无法看出淡储也是引发尿素上涨的因素之一。从成本来看,1800元/ 吨的成本加上流通费用并未造成价格的离奇猛涨,价值链分配也相对合理。

  记者:为什么在《通知1》中不再有“月末淡储化肥库存量”的要求?

  相关人士:目前商业淡储有一套严谨的考察体系,不但要考察承储企业的平均库存量指标、库存峰值指标、累计调入量指标、累计采购量指标,还要时刻抽查和集中检查,这都由当地财政专员办来完成,一般是在后两个月进行随机抽查和月底进行集中检查,所以说这是一套非常复杂的考核体系。

  之前要求企业在淡储期的后两个月中至少有一个月的月末淡储化肥库存量要高于淡储任务量,这对很多企业来讲有一定的约束力,有些中小型企业也会感觉到吃力,这是淡储中非常有约束力的指标。这次为了稳定化肥价格,我们不再做此要求,三月份的销售量要大于采购量,起到积极出库的作用,目的就是鼓励出库,当市场上的供应量增加时,价格上涨的势头就会被遏制住。

  记者:市场反映,《通知1》下发地非常及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请简单介绍下这次通知下发的过程?

  相关人士:去年我们为国务院做了一些关于化肥产业的意见报告,国务院确定了六项政策措施。今年是化肥价格放开的第一年,我们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变化。为了农民利益,为了春耕的顺利进行和粮食安全等等考虑,发改委经贸司在接受市场反馈后,立即与财政部建设司沟通协商。同时考虑到市场环节,尽可能地简化程序。实际上,从草拟到真正下发,前后不到一周时间。

  记者:时隔两周,发改委联合其他九部委于3月18日共同下发《通知2》,这次通知的主旨是什么?

  相关人士:本次通知主要强调煤炭和三大天然气公司的原料供应,同时要求各部委各尽其责,加强生产保障、政策落实、运输调度、综合调控和市场监管切实做好春耕化肥生产供应各项工作。同时传达近期不会改变关税政策的信息,因为近期有市场传言关税会有所松动,我们打破传言,坚持旺季不会放宽出口政策。

  记者:近期大家都是观望出口信息,发改委在此方面是什么态度?

  相关人士:化肥是煤和天然气的能源产品,在产能很大的情况下会考虑适度出口,这主要顾虑到企业的困难,追求一种平衡,特别是在特殊困难时期。但从整体看,我们并不鼓励出口。前段时间,一方面是农民认为肥价偏高,另一方面是企业想出口。农民始终说肥价高,企业一直在说经营难。作为政府部门,我们会听取各个层面的呼声,也会考虑不同利益主体,但在政策调控上,我们会偏向于农民和农业。因此,我们只有在确保国内需求的情况下,才去考虑放松出口的控制力度。

  记者:出口关税在什么时候才能有所放松?

  相关人士:当前首要任务就是将春耕顺利进行,化肥价格保持平稳。

  有些人批评说,政府调控总有临时性,存在“临时抱佛脚”现象,没有长远规划和概念。甚至有些人会说,价格高的时候不让出,价格低的时候又出不去。这样的批评声音很多。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从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业生产出发。这样的批评有一定道理,但过于片面,如果我们站在企业角度,化肥随时可以出口。但化肥出口关税不提高,化肥大量出口,价格势必高涨,农民更接受不了。

  从国内的农业生产角度来看,关税的制定政策是合理的,目前化肥调控的目标就是:让农民买得起肥,化肥的数量够用。我们基本都是按照这样的双重标准来做调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8 10: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口“零税率”或年内出台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要千方百计保持出口稳定增长,防止外需大幅回落,将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按照国际惯例逐步恢复出口产品零税率。”

  “零税率”或年内出台

  陈德铭指出,长期看来贸易增速会仍将高于世界经济增速。国际制造业重心将继续东移,发达国家提供关键技术、高端产品和服务,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提供大部分工业制成品的格局将继续维持。为提高国际市场份额,陈德铭说,未来在限制“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产品)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将按照国际惯例逐步恢复出口产品零税率;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鼓励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解决贸易融资难题,重点关注受冲击大的地区。此外,陈德铭也指出,中国应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

  在政策实施时间上,陈德铭并没有透露出口零税率何时推出,部分商务部官员表示,目前商务部已经开始研究出口零税率,并称相关的政策可能年内就会出台。

  接轨国际“零税率”实施箭在弦上

  “两会”期间,也有部分委员提出对“零税率”的期盼。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指出实行出口“零税率”政策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出口退税问题上,他建议实行“征多少退多少、全征全退”的“零税率”政策。他表示,这符合国际惯例,中国出口产品含税进入国际市场对企业有欠公平,减弱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希望“零关税”出口是长期稳定政策,不要再把出口退税率作为调控出口的手段。政协委员廖晓淇表示,按照国际惯例和世贸组织的有关协议,为避免对出口企业双重征税,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对出口企业实行全部退税的政策,使企业达到零关税出口。

  中小企业呼声最高“零关税”或稳定出口

  有专家表示,中小企业都缺现金,我国实行的先征出口税再进行退税的政策对企业来说是沉重负担。“我们现在说要扶持中小企业,首先应该在税收政策帮他们一把。”两会委员蔡国雄说,我国的中小企业几乎都靠出口,而我们对出口企业都要征收出口税,这对他们而言是很不公平的。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没有出口税,实行的是出口零税率。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组发布最新报告,预计中国进出口将继续较大幅度下降,其中一季度出口将为2784亿美元,同比下降9.0%,进口则为1984亿美元,同比大幅下跌25.0%。由于进口降幅高于出口,一季度“衰退性贸易顺差”将达到800亿美元左右。广东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表示,税率不稳和出口退税率的频繁变化直接造成了广东省外贸出口大幅波动。他举例说,2006年9月和2007年7月,国家先后两次大幅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广东省外贸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出口企业目前困难最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不在退税上给予倾斜,将很难实现“保出口”。而稳定外需要“保出口”,保出口企业就是“保就业”。张小济委员建议应该尽快实现出口零税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0 11: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会代表委员谈化肥价格放开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全面加强“三农”工作要采取以下措施:一要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投入,取消县及县以下相关资金配套要求。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向主产区倾斜,加大对产粮大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二要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斤分别提高0.11元和0.13元。适时启动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增加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和猪肉储备,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三要进一步增加农业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230亿元,比上年增加 200亿元。继续增加粮食直补。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全覆盖,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实施油茶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中央财政拟安排资金130亿元,比上年增加90亿元。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及时增加农资综合补贴…… ??摘自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就在今年两会召开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于1月24日宣布,自1月25日起将除钾肥外的国产化肥出厂价格和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这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肥工业的最重要改革之一。这一改革也引起了参加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
  
  这回真的“适时”了
  
  来自化肥生产企业的代表委员说,他们都忘不了去年化肥价格坐过山车的滋味。
  上半年,国际油价大幅飙升带动了硫黄、磷矿、钾盐等各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使得国际化肥价格持续攀升,拉动国内化肥价格也随之上涨。而在涨价的同时,化肥出口也开始激增。政府为保障国内农业用肥,数次加征特别出口关税。高关税基本堵死了化肥出口。接着,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包括油价在内的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普遍暴跌。化肥的国内市场也阵阵寒意,市场销量下降,价格低迷。而这时,市场已进入用肥淡季。流通企业因惧怕危机导致价格暴跌拒不收储,化肥企业顿时陷入严酷困境。由于国内磷肥企业在价格高位时进口了大量硫黄、钾盐,这些产品价格暴跌使磷肥企业出现了巨亏。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去年10月底对全国190家氮肥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各地停产企业达40家,停产面达21.1%。到2008年底,全国停产的尿素企业超过40家,停产的碳铵企业近100家。全国磷肥企业开工率不足50%,全行业亏损近156亿元。
  就在化肥行业遭遇到前所未有困境之时,国家多项关于化肥的救市和改革措施密集出台。2008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加快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适时将所有化肥出厂价格及除钾肥以外的一般贸易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取消对化肥生产流通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1个月后,2009年1月24日,国家发改委根据国务院的批准,决定自1月25日起将除钾肥外的国产化肥出厂价和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正式放开。
  记者采访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来自化肥生产企业的代表委员,他们说了一个共同的感觉:以前国家发改委曾多次表示要适时将化肥出厂价格推向市场,但一直也没动静,所以这次我们也没在意。没想到,这次这个“适时”竟来得如此之快,1个月的时间就真的推出来了。
  当记者问到,现在推出这个价格改革方案,是否“适时”时,几位代表委员都表示很适时。它标志着化肥生产企业从此结束了脚在市场,手却被(计划)束缚着的尴尬日子,从此可以放开手脚,真正在市场上见个高低了。政协委员武四海曾长期在化肥企业工作,他表示,近年来化肥生产用煤炭、硫黄、钾盐、磷矿石等主要原料价格已完全市场化,而且价格变化频繁。面对原料市场的大起大落,化肥限价使得企业难以正常组织生产经营。这一切的一切,都逼得化肥价格需要尽快放开。这次的改革是化肥行业在“两头堵”的市场情况下期待了十几年,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融风暴肆虐、企业难以支撑之时实施的,无疑是雪中送炭。
  
  对企业有三大利好
  
  来自化肥企业的人大代表、云天化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董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开放化肥限价,对促进我国化肥产业的长远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我们化肥企业来说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是理顺了上游原料和下游产品之间的价格关系,实现了上下游的市场化,有利于化肥企业按市场规律正常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企业和行业的长远发展。二是化肥价格放开以后,有利于促进化肥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化肥价格放开以后,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通过市场来消化一部分,同时也要承担市场需求和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通过市场的导向,企业必须努力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全面开展技术创新,从原来的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技术创新型发展方式转变。三是价格放开以后,有利于化肥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化肥价格放开以后,化肥企业真正进入市场,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优胜劣汰,这无论是对化肥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还是化肥产业本身的结构调整,都将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问到企业将如何借改革利好渡金融危机时,董华代表告诉记者,当前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磷复肥企业普遍存在高价原料和高成本产品的双重库存积压,全行业的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重困难。去年下半年最困难的时候,云天化集团国际公司库存化肥高达100万吨,企业开工率降到了40%。随着国务院批准的化肥实施市场调节价的政策出台,毫无疑问,这对企业抵御国际金融危机、恢复元气健康发展,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董华代表又说,化肥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前化肥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一段时间来克服。另一方面,农资综合补贴机制的建立因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农村问题,真正落实也需要一个过程。“建议政府对化肥生产相关优惠政策的调整,一定要和相关机制的建立相配套,循序渐进,逐步到位。化肥企业如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迅速走出困境,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是我作为化工系统的人民代表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我要把这些建议提到会上去。”董华代表说。
  
  “三农”政策紧跟上
  
  放开化肥价格,农民会不会担心化肥价格过快增长?记者带着这一问题采访了来自产粮大省??河南省的政协委员们。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委员告诉记者,农民作为化肥的购买者,当然希望化肥价格越低越好。但正如“谷贱伤农”一样,农民也明白“肥贱伤工”的道理。农民只是希望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国家多关注农民种粮的成本和负担问题,要帮农民算好账,别让农民种粮收入不增加,这方面国家应该关注一下。关键还是要关注粮价,希望化肥价格的上涨与粮食价格同步上涨,否则农民承受不起。更重要的是,国家要综合考虑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实行农资价格上涨与增加农资综合补贴以及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价等挂钩机制,农资综合补贴只增不减,以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
  记者注意到,对这次放开化肥价格,政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近年来大幅增加对农民的直补资金,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建立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等等,无一不在为放开化肥价格做铺垫。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政府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时透露,今年政府将下决心继续增加对农民的投入,主要包括:第一,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民生;第二,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去年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达到1030亿元,今年将达到1230亿元;第三,将投入400亿元,实行家电下乡、农机补贴和汽车下乡;第四,要大幅度提高粮价。政府决定今年的稻谷收购价格提高0.13元,小麦收购价格提高0.11元,这些措施都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市场化要配预警机制
  
  武四海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总结过去一年来化肥大起大落的经验教训,一个重要的感受是:必须建立我国化肥产业预警应急机制。当前化肥产业所遇到的困境,除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外,缺少化肥产业预警应急机制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当初国际市场近乎疯狂之际,国内企业对国际金融危机将波及实体经济的态势缺少警惕,国内进口环节也存在问题,不能及时应对危机变化的情况,使得国内化肥企业在高位接下大量原材料,造成巨亏。同时,政府去年9月份不合时宜地上调化肥出口关税政策,也说明对危机预警不够。这些都造成了目前被动的局面。对化肥企业来说,这段惨痛的经历得到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就是必须建立我国化肥产业预警应急机制。国际市场上原油、硫黄、钾盐等化肥原料价格出现了几倍、十几倍的波动,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情况。而国内企业对这些原料的进口依赖程度又很大。化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又要求其价格不能波动太大,这就给化肥生产企业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估计国内任何一家化肥企业都根本无力单独应对这一难题。因此,国家必须建立化肥产业预警应急机制,在市场研究、原料储备、化肥储备和建立应急资金等方面有所准备。举全国之力应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以保障我国化肥生产和供应的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08: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2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财政厅(局):

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化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国内化肥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推进化肥价格改革,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取消化肥价格限制政策。自2009年1月25日起,将国产化肥出厂价格、除钾肥外的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化肥批发、零售价格继续实行市场调节价。取消对已放开的化肥出厂价格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最高限价以及对化肥流通环节价格实行差率控制等各项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继续对一般贸易进口钾肥价格实行适度监管。

二、落实好促进化肥生产流通的各项优惠政策。暂时保留对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实行的价格优惠政策以及对化肥生产、流通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各级价格、财政主管部门要督促有关部门、有关企业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切实纠正和查处不执行国家政策的行为。

三、采取综合措施保持化肥市场稳定。综合运用进出口调节、储备调控、协调调运、市场监管等手段,保障化肥供应,保持市场稳定。继续实行鼓励化肥及其原材料进口、控制出口的政策。完善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合理安排储备规模,优化区域布局。各地要根据农业生产需要,相应建立和完善地方化肥淡季储备。继续协调保障重点化肥生产企业用煤、用电、用气等原材料供应,积极组织化肥及其原材料调运,将化肥作为重点物资优先保障运输,促进化肥生产流通。继续加强化肥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肥的坑农害农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四、完善农资综合补贴调整机制。综合考虑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实行农资价格上涨与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和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价等挂钩机制,农资综合补贴只增不减,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

五、加强化肥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督检查。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后,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化肥市场及价格情况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及上级部门,研究提出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的政策措施。继续做好化肥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价格秩序。

六、做好组织落实工作。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各地实际,认真做好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落实工作,及时取消地方管理的化肥出厂(进口)价格限制政策,取消地方出台的对化肥流通环节实行差率控制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各地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监管,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  政  部
二○○九年一月二十四日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问题答记者问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问:请介绍一下这次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背景?
  答: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要求改进化肥价格管理方式,建立政府指导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化肥出厂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放开化肥零售价格。2004年,针对化肥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国家对实行市场调节的化肥出厂价格和零售价格分别实行提价申报、差率控制等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近年来,国内化肥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市场竞争充分,现行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化肥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亟需推进化肥价格改革。
  

问:这次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将国产化肥出厂价格、除钾肥外的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二是取消对已放开的化肥出厂价格以及对化肥流通环节价格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最高限价、差率控制等各项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三是对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口钾肥价格仍进行适度监管,但适当调整监管方式。
  

问:为什么要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
  答:一方面,如前所述,现行化肥价格形成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从生产流通环节看,化肥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规模、工艺路线差异大,经营环节复杂,客观上难以制定统一的价格政策。从上下游关系看,化肥生产用煤炭、硫磺、磷矿石等主要原料价格已完全市场化且变化频繁,对化肥价格实行限制政策,不利于企业正常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化肥资源充裕,已经具备了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条件。一是化肥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占需求总量约90%的氮肥、磷肥产能过剩较多,只要生产要素配置得当,能力得以发挥,并严格控制出口,国内市场化肥供应是有保障的。二是我国化肥生产、流通主体多,竞争性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为市场形成化肥价格奠定了基础。三是化肥市场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国家已建立了国际市场化肥价格变动与化肥出口关税税率调整的联动机制,严格控制用肥旺季化肥出口;建立了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缓解了化肥常年生产、季节消费的矛盾。四是保障政策比较完善。从2006年开始,国家建立了农资综合补贴制度,适当补偿种粮农民因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增加的支出,为推进化肥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问: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后化肥价格是否会大幅上涨?
  答: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后,化肥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我国化肥供求总量基本平衡,氮肥、磷肥等主要品种均供大于求,国内化肥资源是充裕的。另一方面,国家将继续采取调整生产结构、支持重点工程建设等措施,增加化肥生产,保障化肥供应;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市场调控和监管,保持市场稳定。近期国际市场化肥及其原料价格持续下降,国内市场化肥价格也全面回落。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加之化肥消费存在季节性特点,在某一地区、某一时段(如春耕期间)化肥价格出现波动是可能的,也是正常的。


  问: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对化肥行业有什么影响?
  答: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后,企业可以按照市场规律正常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市场供求及成本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价格,增加生产经营灵活性,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促进化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问: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后,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化肥供应、保持市场稳定?
  答: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后,国家将综合运用进出口调节、储备调控、协调调运、市场监管等手段,保障化肥供应,保持市场稳定。一是加强进出口调节,继续实行鼓励化肥及其原材料进口、控制出口的政策。二是完善化肥淡季储备制度,合理安排储备规模,优化区域布局。国家已决定将化肥淡季商业储备规模增加到1600万吨,占春耕用肥总量的20%以上,可以较好地保障农业生产用肥需要。三是继续协调保障重点化肥企业用煤、用电、用气等原材料供应,积极组织化肥及其原材料调运,继续将化肥作为重点物资优先运输,促进化肥生产流通。四是继续加强化肥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肥的坑农害农行为,严厉打击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问: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后,如何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答:国家始终把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放在首位。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化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用肥需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后,国家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政策惠农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一是充分运用进出口调节、储备调控、协调调运、市场监管等综合措施,保障化肥供应,保持市场稳定。二是完善农资综合补贴调整机制。综合考虑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实行农资价格上涨与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和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价等挂钩机制,农资综合补贴只增不减,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三是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粮食市场调控,引导市场粮价合理上升,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已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稻谷最低收购价也要较大幅度提高。目前,国家正在主产区采取储备收购和临时收储等措施,收购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努力稳定市场价格。

--------------------------------------------------

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化肥行业健康发展

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化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推进化肥价格改革,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

  通知规定,自2009年1月25日起,将国产化肥出厂价格、除钾肥外的进口化肥港口交货价格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取消对已放开的化肥出厂价格实行提价申报、调价备案、最高限价以及对化肥流通环节价格实行差率控制等各项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继续对一般贸易进口钾肥价格实行适度监管。

  通知强调,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后,暂时保留对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实行的价格优惠政策以及对化肥生产、流通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综合运用进出口调节、储备调控、协调调运、市场监管等手段,保障化肥供应,保持市场稳定。

  通知指出,综合考虑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实行农资价格上涨与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和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价等挂钩机制,农资综合补贴只增不减,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

  通知要求,继续做好化肥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价格秩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6 10: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将尽快完成化肥工业发展规划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披露,政府将尽快制定和发布《化肥工业发展规划》和《农药工业发展规划》,预计于今年十二月底或明年一月初完成。

  工信部方面表示,将加快磷钾肥基地建设,提高中低品位磷矿的开发利用,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加大氮肥企业原料和动力结构调整力度,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进行节能、降耗、减排技术改造。据知,二00八年,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生产流通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有利于化肥农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并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提出及时调整关税、出口退税率,扩大淡储规模,加快价格体制改革等政策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09: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肥价格放开有四大积极效应  

  生意社1月13日讯 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日益加重的背景下,“国六条”的出台,无疑为身负重压的化肥企业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春的讯息。

  第一,放开肥价有利于公平竞争。2008年上半年,煤炭价格的飞涨对许多以煤为原料的化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比如一家以生产碳酸氢铵为主的企业,上半年煤炭到厂价为每吨1000元,化肥成本价接近每吨600元,由于吨产品的成本已接近销售价格,企业受到了成本和限价的双重压力,再加上受限电影响,生产不能实现满负荷,企业的困难更大了。另外,在大批量化肥外运的情况下,车皮也难以满足需求。化肥价格放开,就缓解了这些压力,企业可以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肥价放开可使农民更多地得到实惠。以往农民购肥基本享受不到优惠价格,因为化肥经过经销商等中间环节到了农民手中,价格也是很高的,生产厂家和农民都没有得到应得的实惠。而肥价放开将使各类投资者可直接进入化肥流通领域,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化肥企业减少了各类流通企业的层层“盘剥”,化肥出厂价格更加接近终端零售价格,有助于生产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农民也可以买到质优价廉的化肥。

  第三,肥价放开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优胜劣汰。肥价放开后,企业如果还是只重自身利益而不顾消费者利益,最终会被市场淘汰。而对于那些利用肥价放开之际,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在节能降耗、产品结构调整、诚实守信上下功夫的企业,其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第四,肥价放开有利于提高农民用肥的积极性。以往在用肥淡季,商家大量储备化肥,而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储肥积极性已受到影响。有关专家分析,这种局面至少还会持续一年时间。而肥价放开暂时不会引起价格大幅上涨。今年春播季节,农民仍然可以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时,国家暂时保留了对化肥生产用电、用气、铁路运输价格的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这明显体现了党和政府支持“三农”的力度,必将对农民用肥产生积极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09: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化肥:降本增效提高市场保障力

国家出台了《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针对有关内容,从化肥、煤化工、《规划》中提出的发展任务、目标、政策等对未来石油化工市场的影响。

  到2011年,化肥产量达到6250万吨(折纯),钾肥产量达到400万吨(折纯),高浓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0%;在原料产地生产的化肥比重提高到60%,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化肥储备基本满足市场调控需要。??摘自《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化肥行业着墨很多,提出的有关政策措施,将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市场,推动化肥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行业由大向强的跨越,提高农资保障能力。

  ??扶持化肥项目,提高市场供应能力。“十一五”前三年,国家已经安排国债专项资金对化肥项目给予扶持。去年已有20多个、产能合计超过1000万吨的在建项目得到支持。《规划》提出制订《石化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设立石化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重点支持化肥农药结构调整等项目。据悉,化肥专项已然设立,但尚未指定项目,将从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上报项目中选择。

  ??拓展资源供应渠道,防范市场垄断。资源瓶颈一直是化肥市场健康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不解决资源问题,增强农资保障就成无米之饮。我国硫钾资源不足,大量依赖进口解决。《规划》提出要增强资源保障能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油气、钾矿、硫资源开发与合作。我国已经迈出了在海外寻找钾资源的步伐,目前在老挝投资的中国企业中有3家试验工程已开工建设,最终将形成600万吨/年的钾肥产能,可望有效缓解我国钾肥供不应求的局面。

  ??调整结构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氮肥和磷肥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如尿素预计2009年产能将达6000万~6300万吨,产量5300万吨,供大于求逾600万吨。《规划》提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化肥行业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产能。5月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淘汰落后产能的规划目标,化肥成为石化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领域之一。今后化肥基础肥向原料产地集约,做大做强优势企业,这将有利于化肥行业提高集中度,提升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市场有效供应。过高价格会抑制农民的购买力,只有降低成本,才能让农民用得起,真正发挥支农、惠农的作用。降低化肥成本也相当于间接支农。若化肥产业成本下降10%,每年可为农业节支400多亿元,相当于给每个农民补贴50元。《规划》提出“采用洁净煤气化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对现有氮肥生产企业进行原料和动力结构调整,推广硫和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等技术”等措施都是行之有效的。化肥行业最大的成本是原料和动力成本。目前无烟块煤和烟煤每吨差价在500元以上,采用洁净煤技术不但能扩大原料来源,更能节约成本。

  ??完善储备制度,提高市场调控能力。化肥常年生产、季节性使用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大量储备。完善化肥淡储制度,明确市场预期,降低生产企业库存积压的风险,提高化肥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可以保证化肥充足供应。《规划》提出完善化肥储备机制,加强淡储化肥调运,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淡储旺供的调控体系,保障供给,稳定市场价格,支持化肥骨干生产企业储备磷铵和尿素,抓紧研究建立国家化肥储备,这些都有助于保障化肥的供需平衡。

  ??完善出口管理,缓解市场压力。为满足化肥充足供应,需要化肥生产能力有一定的富余。如果富余的产能的国际市场获得释放,则更有利于化肥生产装置的平稳运行和化肥成本的降低。去年高关税封住化肥出口之路,也是造成化肥市场不景气重要原因。虽然全球化肥市场日趋饱和,但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局部地区仍有相当的需求缺口。我国化肥行业,特别是以煤为原料的尿素生产、以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的磷铵生产,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根据《规划》确定的化肥出口管理的走向,6月22日,财政部宣布,对化肥及化肥原料的出口关税进行调整,取消黄磷、磷矿石、合成氨、磷酸、氯化铵、重过磷酸钙、二元复合肥等产品的特别出口关税,对合成氨、磷酸、氯化铵、重过磷酸钙、二元复合肥等化肥产品(包括工业用化肥)统一征收10%的出口暂定关税。延长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征收出口关税的淡季时段,将尿素的淡季出口税率适用时间延长一个月,磷酸一铵、二铵的淡季出口税率适用时间延长一个半月。另外,如果今后能对化肥实施出口配额管理,预期将更加明确,既有利于化肥生产装置的平稳运行,也能避免出口激增,保障农业用肥需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1-24 08:23 , Processed in 0.0244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