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500种常用中药材持续涨价 金银花翻近4倍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刘女士今天在酒仙桥一家中药店买金银花,付款时才发现,原来只需15元人民币的100克金银花已涨至55元。药店工作人员解释称,涨价的不止是金银花,去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常用中药材价格一直在涨,太子参已从年初的每公斤53元增至240元,有的药店只好停售。
中国中药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证实:去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涨幅在5%至180%。其中28%涨幅超过51%;有6%逾181%,2%超过300%。冬虫夏草、水蛭、松贝母、青贝、阿胶、西洋参、太子参、三七、牛黄等位列上升榜首。中药材持续涨价明显增加了医院中药制剂的成本和消费者的负担,也给中药企业带来成本压力。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贾海彬对涨价原因的分析是:由于有许多中草药品种都依赖人工种植,粮食价格提高后,药农改种粮食作物,减少了白芷、黄芪等生长期长、成本高中药材种植面积,导致产量减少,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此外社会需求量急剧增加,游资推动市场价格急速变化,物价整体上涨引起链锁反应也是引发涨价的因素。
业内专家认为,中药材减产和野生药材大幅减少是中药材价格攀高的主要因素。从2000年起,全国药材总产量年均递减20%左右。由于资源过度消耗,而中药应用日益广泛,需求迅速增长,缺口越来越大,中药材市场必然逐步形成卖方市场。专家同时提醒有关部门,关注游资进入药市炒作中药材的情况。
药材涨价波及药品销售市场 天津部分中成药面临缺货
日前,河东区一家连锁药店管理人员向记者透露,受去年中药材大幅涨价影响,部分中药企业为避免亏损不得不减产,目前部分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成药难以进货。记者随后调查发现,从2009年起,中药材价格大涨,药材涨价已波及中成药市场,部分基本药物很难买到。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监测数据显示,中药材行业大盘指数从1621.62点暴涨到最高的4246.08点,又回落到目前的3200点左右。最具代表性的200个中药材样本,升幅超过100%的品种多达151个,三七、金银花、太子参、板蓝根等成为领涨品种。 业内人士介绍,三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传统医学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珍还曾称其为“金不换”。国家发改委公布的102种中成药基本用药目录里有10种药需要用到三七,大家熟悉的血塞通胶囊、血塞通片、复方丹参片、云南白药、复方丹参滴丸等都需要大量使用三七。 近日,记者走访了南开区、河西区、和平区的10家药店,选取国家基本药物价格目录中的三七片、三七胶囊、血栓通、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这五种以三七为原料的典型药物进行调查,发现目前的零售药店都存在缺货现象。10家药店中有6家缺货在3种以上,没有一家能提供所有5种药物。同时,多位消费者也反映,近来难以买到板蓝根冲剂等基本药物。 天士力药房一位销售者表示,中药材涨价已波及销售领域,部分实力不强的制药企业只能自己消化成本,高价购买药材,销售价格又受基本药物限价的制约,不得不减产,导致部分中成药在市场上处于缺货状态。与中小制药企业不同的是,国内已有大型龙头制药企业自建药材种植基地,成功抵御此轮药材涨价造成的危机。
[此帖子已被 ICE 在 2011-2-28 13:57:53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