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上海车展),于今天在位于浦东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车展,逢单年举办的上海车展是中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两大顶级车展之一,另一顶级车展为逢双年举办的北京车展。
在过去二十多年,上海与北京车展一方面为国外观察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窗口,但另一方面又因全球首发车少、技术含量低,缺乏鲜明特色而遭到一些人的冷嘲热讽。国外媒体的视线也多集中在吉利、奇瑞、长城等本土车商身上,对它们“山寨”哪些国外品牌车型津津乐道。
不过,如果继续按照这一思路来看本届上海车展恐怕就大错特错了。从本届开始,上海车展不仅是观察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窗口,还将是观察全球汽车业流行趋势的重要窗口,这个诞生于欧美、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行业,正在为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而改变。
4月18日,作为本届上海车展的重头戏,通用汽车将全球首发其核心品牌雪佛兰品牌车型Malibu(中文名称迈锐宝)。这是雪佛兰首款面向全球市场的中高档车型,今后将在全球6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发售,随后才会在4月23日开幕的纽约国际车展上亮相。这也是雪佛兰首次将全球首发车放在中国,Malibu预计将于年底在中国上市。
比通用汽车先行一步的是其老对手大众汽车。4月17日,大众汽车在中国两家合资企业之一的上海大众生产的全新帕萨特将正式上市。这款开发代号为NMS的车型,也是大众汽车首款以中国市场为重点开发的全球战略车型,主要针对中国和北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于2007年开始开发的全新帕萨特,比大众汽车以往引进到中国的同级欧版车型更长、更高、更宽,在前脸与车灯设计上也吸收了中国元素,内饰与配置方面更是努力讨好中国买家对豪华感的需求。
不仅是通用与大众,宝马、奔驰等汽车公司也都在根据中国市场需求开发全球战略车型。
这一现象在几年前还不敢想象。2006年时,时任大众中国CEO的范安德曾在一次论坛上公开表示,对中国消费者不像德国消费者那样看重动力,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车长、内饰以及舒适性配置等方面不解。
但很快,一向以固执著称于世的德国人向中国消费者低头,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面前,矜持、骄傲和自信都被现实所击垮。
与国土面积小、以自驾为主的欧洲不同,中国不仅国土面积大、人口多、地形、气候条件等复杂,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又使中国的城市面积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急剧膨胀,其时间点恰好与汽车大规模进入中国家庭吻合。
不是身临其中的人,很难理解这一巨大变化所带来诸多问题。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即使在高速公路上,也很难有机会将车开在每小时80公里以上,十几公里的路开上一个来小时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动力充沛”这样的卖点确实不如宽敞、舒适更有实际意义。
此外,中国是个家族观念重的国家,许多消费者买车,并不只考虑自己和妻子、儿女,甚至还要考虑到父母和岳父、岳母。笔者一个同事买车时有一个条件就是后排宽敞,以方便周末的时候开车带身体不好的岳父出门活动。所以虽然并不是经常有后排乘客,但作为家庭第一辆车,许多中国人都会选择一辆大的轿车,就更不要说公商务车用户的需求。
在中国, 看上去大气、后排空间大,是畅销车型的前提条件。大众、通用、宝马这些汽车公司以中国市场为出发点开发的全球战略车型目前无一不是以加长为首要目标,就连捷豹这样小众的纯进口车型也在中国市场推出加长版车型。换句话说,中国市场正让汽车变得越来越大。
不过,这一趋势似乎与欧美汽车业当下的环保理念相悖。欧盟曾于2007年出台汽车碳排放标准草案,要求欧洲汽车公司到2012年要把新出厂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平均每公里186克减少到每公里120克以下,并从2015年开始对达不到要求的汽车厂商进行罚款。美国政府也要求在2016年前,各汽车公司出产的轿车和卡车平均油耗达到每加仑35.5英里,同时减少30%的尾气排放。
欧美减排法规,意在通过法律手段减少汽车对能源、道路、土地等资源的占用和环境污染,迫使汽车公司在提升技术的同时降低汽车质量与体积。
但由于担忧技术落后的本土汽车公司受到冲击,中国政府没有与欧美同步出台类似高标准的法规,让各汽车公司在商业利益面前不得不迎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在全新帕萨特是按照“中国特色”加长还是坚持欧洲标准问题上,中德双方曾在长达一年多时间里进行博弈,最后以德国人妥协告终。
或许,许多国外买家无论是否愿意,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都不得不接受各大汽车公司带有深刻中国烙印的全球车型,这是一个中国引领汽车业潮流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