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海普瑞被广泛质疑的背后,确实有一些发人深醒的东西。如果拿它与如今陷入股权斗争、官司缠身的赛百诺相比较,触目惊心、值得反思之处就更为明显。换句话说,海普瑞也好,赛百诺也罢,企业家(科学家)悲喜剧的背后,本质上都是中国创新的悲剧。 <DIV class=zdnrzt id=Amain style="TEXT-INDENT: 2em">2010年,生物医药领域最风光的非海普瑞莫属。148元的发行价,不但创造了A股历史,也让名不见经传的李锂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中国首富”,尽管只是纸面财富,而且历时很短。 尽管遭到种种质疑,对海普瑞的批判之声至今仍连绵不绝,但公正的说,海普瑞的成功有其必然性。首先,全世界60%的肝素钠资源在中国,海普瑞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其次,海普瑞确实在工艺、流程方面有自己独特技术;第三,需求市场是存在的;最后,李锂本人是一个有胸怀、有志向的企业家。 但仅凭这些,绝对支撑不起高达73倍的PE。海普瑞被广泛质疑的背后,确实有一些发人深醒的东西。如果拿它与如今陷入股权斗争、官司缠身的赛百诺相比较,触目惊心、值得反思之处就更为明显。 换句话说,海普瑞也好,赛百诺也罢,企业家(科学家)悲喜剧的背后,本质上都是中国创新的悲剧。 赛百诺的先发优势 某种程度上,赛百诺和海普瑞可以看作是同门师兄弟,两家最早的投资人都是杨向阳,两家几乎同是1998年来到深圳发展,甚至连最初的办公地点都紧挨着。 如果时光倒退5年,绝大多数人会更看好赛百诺,原因很简单:一、海普瑞做的是原料药,赛百诺做的是创新药,远比海普瑞有前途和想象空间;二、赛百诺推出了世界首个基因治疗药物“今又生”,被国际媒体誉为堪与杂交水稻、盘尼西林齐名的里程碑事件。结合美国基因科技公司近乎神话般的成功,不少人认为彭朝晖将成为未来的“中国首富”。 但时至今日,赛百诺爆发了股权风波,创始人彭朝晖被扫地出门,“今又生”迟迟难以进一步产业化,公司本身也走到了破产边缘。反倒是当初并不被人看好的海普瑞,生意红红火火,成功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李锂本人也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同门不同命,二者天上地下的境遇,是偶然还是必然? 海普瑞的成功原因 仔细分析的话,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海普瑞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支撑,而这些恰恰是赛百诺所不具备的。 一是海普瑞的管理团队始终非常稳定,李锂夫妇及其妹夫一家,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彼此没有矛盾,能够一心一意认准一个目标前进,不为短期利益迷惑。反观赛百诺,管理团队自引入资本后就在发展方向上就存在分歧,很难积极推进去做正确的、必要的事情。 二是海普瑞的市场放在海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它的客户是大型的跨国制药公司,能够保证稳定、持续的收购和回款,避免了在国内市场打价格战。中国国内做肝素的有20多家,但基本都没进入国际市场,只知道在国内折腾,而中国医药(600056,股吧)市场看似人很多,但市场价值很小,完全是一片红海。李锂做了一个很正确的战略决定,通过了美国FDA认证,再加上“百特事件”的突然爆发,市场一下就起来了。 但随着国内厂商从海普瑞身上获得启示,开始致力于走向欧美市场,通过FDA认证并非一件不可能的任务,一旦竞争加剧,这个有限市场中海普瑞的份额必然会受到压缩。 反观赛百诺,它是用美国药的标准在国内做创新药,在国内面临非常大的推广困难。在美国,一种药物从基础研发的实验室开始,不断会有新的投资者接棒,药品上市后,大型医药公司通常会以数亿美元接盘,让各个环节都能有所回报,这种分阶段的磨合更容易形成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而中国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三是海普瑞的资本来自境外。中国的生物药市场相对狭小,政府对药价的控制又让巨额的研发经费难以在短期内回收,此前中国缺乏能够吸引国际资本的重大创新,国际资本也缺乏退出渠道,自然就没什么兴趣。但随着创业板、中小板的放开,国际资本在二级市场有了退出渠道,高盛的进入恰逢其时。 </DIV> 高盛高超的资本运作手腕,也为海普瑞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如果在纳斯达克或者香港上市,海普瑞这样的生物制品(哪怕是创新药),PE一般也就是25倍左右,因为那是一个成熟的市场,不可能再高了。但高盛充分利用了中国资本市场转型期的漏洞。本质上,海普瑞的高价是由发行制度造成的,是上市资源的稀缺性,以及资本对成长性的追逐双重力量所致。 但是即使是像海普瑞这样有一定技术壁垒的公司,73倍的市盈率也早已丧失了安全的边界,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大家都知道这样的市盈率不合理,但机构依然会抢着买,因为价格订高了也无所谓,机构用的也不是自己的钱,而且海普瑞的盘子小,每家机构拿到的量都很少,所以高价无所谓。而当高盛退出后,海普瑞的未来会怎样非常难讲。 反观赛百诺,彭朝晖融资时国际资本缺乏退出渠道,当时中国没有创业板市场,资本流动也没有今天开放,必须拿到境外去上市,成本高到让财务投资者望而却步,于是只能在国内寻找一些有行业经验的产业投资者,而产业投资者有根深蒂固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习惯,希望控制每一个环节。加上中国企业长期缺乏真正重大的创新,投资者普遍对创新和市场开拓的难度估计不足。一个来自金星,一个来自火星,新一代“资本家赶走科学家”的故事便开始轮番上演。 中国创新的悲剧 对比至此,可以很明显的折射出在中国创新、运作企业和市场的大部分问题。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某种程度上,中国适合挣钱,不适合创新。 海普瑞的市场在国外,资本在国外,上市在国内。在国外,真正赚大钱的都是处方药、创新药,中国恰好反过来,挣钱的都是保健品,创新药反而很难挣钱。创新要有出路,一个做了十几、二十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成本的成果,最终要从市场上取得回报。但中国的市场并不规范,资金纷纷向股市和房地产流入,没人愿意做真正的创新,甚至没人愿意做实业。 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社会是一个链条,某个局部动起来是很难的。创新的早期阶段,确实是一种精英文化,可以凭借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努力去实践想法,但到了产业化、市场化阶段,就需要一个创新的社会环境,生物医药领域尤其如此。而这一点,在中国似乎尚不具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