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a33

马云王健林亿元对赌:10年后电商市占能否过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7: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云赢的概率大。

以二三线城市为例,实体店面积不可能太大,对个性化需求较多的年轻人来说吸引力远不如网络。对着重性价比的中年人来说,网购的吸引力也更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7: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云:光有勇气是不够的,尽管我们都需要勇气。在机枪面前,形意拳太极拳是一样的。

机枪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形意拳太极拳是农业文明的产物,隔代竞争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如果互联网文明真的出现了,工业文明的产物在它面前是没有竞争力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1 10: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云果然是向来大言不惭,美其名曰:“建设更加新颖的、透明的、开放、公正、公平的商业环境”。殊不知最大的不公平就是天猫淘宝,公然违法,偷税漏税,贩卖水货。上次说要查水货补税,就满地打滚撒泼,到处发文说中小企业完蛋,最后不了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9 19: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这么一个实体和网络零售业发达的国家,电商的比重也没有达到50%,我很希望看到电商的蓬勃发展,但是就社会零售总额来计算,未来十年占比50%,概率我认为偏小。而且以后实体和虚拟经济的互相融合,到底谁是电商谁是店商,恐怕已经不容易区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08: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fujian418 发表于 2012-12-19 19:10:44 :
美国这么一个实体和网络零售业发达的国家,电商的比重也没有达到50%,我很希望看到电商的蓬勃发展,但是就社会零售总额来计算,未来十年占比50%,概率我认为偏小。而且以后实体和虚拟经济的互相融合,到底谁是电商谁是店商,恐怕已经不容易区分了。
事实上美国只有5%,亚马逊盈利也就区区几百万美元,市盈率几千倍。就中国而言,物流更加集中,10%还是有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09: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我对电商长期并不特别看好。2种商业形态是并存的方式,而不是谁吞并谁。

所以中长期看,实体零售商可以稳定看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10: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商占比很小,但对实体零售商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0 19: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fujian418 发表于 2012-12-19 19:10:44 :
美国这么一个实体和网络零售业发达的国家,电商的比重也没有达到50%,我很希望看到电商的蓬勃发展,但是就社会零售总额来计算,未来十年占比50%,概率我认为偏小。而且以后实体和虚拟经济的互相融合,到底谁是电商谁是店商,恐怕已经不容易区分了。
中国特有的垄断使物流成本要比美国的物流成本高的多,而且中国贫富差距过大,10年之内这些问题都不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电商比重比美国大的概率要高的多。这也是马云打赌的底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1 10: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50%是两个人的玩笑话,被媒体当标题炒作。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占零售市场比例才是个位数,双方对未来的比重没有定在30%40%,而是定在50%,说明双方对电商市场发展前景都很看好。

如果和美国比较,我也认为中国未来电子商务的比重会比美国高,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国内商业体系的落后是主要原因,这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商业制度不完善和商业道德缺失,比如二三线甚至农村地区商业服务匮乏、商品流通成本高、购物没有诚信讨价还价等等,而发达国家早已建立起完整的商业系统和成熟的经济体,网购更多是一种便利性补充,中国人选择网上购物第一是便宜、第二是便利,明显有更多的意义,尤其在一些标准化商品行业未来甚至会成为主销渠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6 16:05 , Processed in 0.02149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