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报道,近两年,我国工程机械市场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化的步伐。据海关统计,2005年,工程机械产品进出口额继续增长,进口出现负增长,出口实现突破性增长,进出口首次持平。 2005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进出口额达60.18亿美元,增长4.3%。其中,进口30.71亿美元,下降21.5%;出口29.45亿美元,增长58.9%。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成为世界工程机械市场中颇具发展活力的市场。 一、产品进出口情况 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销售总规模增长缓慢的背景下,2005年,工程机械进口产品中大部分大型关键和通用型工程机械进口出现负增长;叉车和平地机进口仍呈增长趋势:叉车进口17218台,增长15.4%;平地机进口118台,增长380%。 从出口量上来看,混凝土泵出口699台,同比下降34.9%;塔式起重机出口708台,增长128.7%;履带式起重机出口38台,增长81%;其他电动叉车及装有升降或搬运装置的工作车出口6487台,增长49.6;其他机动叉车及装有升降或搬运装置的工作车出口9886台,增长85%;未列名叉车等装有升降或搬运装置的工作车出口897404台,增长9.2%;载客电梯出口11940台,增长288%;自动梯及自动人行道出口8062台,增长68.1%;履带式推土机(P>235.36kW)145台,增长48%;其他履带式推土机出口900台,增长66.7%;筑路机及平地机(P>235.36kW)出口33台,增长175%;其他筑路机及平地机出口4864台,增长31.4%;机重18吨及以上的振动压路机出口222台,增长221.7%;其他机动压路机出口1250台,增长124.2%;前铲装载机出口3841台,增长110%;上部360度旋转的履带式挖掘机出口3669台,增长38.4%;打桩机及拔桩机出口859台,增长270%;自推进的截煤机、凿岩机及隧道掘进机出口691台,增长84.3%;矿物和沥青的混合机器出口201台增长22.4%、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出口56台,增长154.5%;最大起重量≤50吨全路面起重车出口82台,增长49.1%;最大起重量≤50吨其他起重车出口240台,增长163.7%;50吨≤最大起重量≤100吨其他起重车出口49台,增长512%;机动混凝土搅拌车出口263台,增长41.4%。 二、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2004年宏观调控以来,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增长放缓,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包括三资企业)的市场压力加大,这些压力成为我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动力,同时从2004年起,国际工程机械市场开始反弹,成为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牵引力。 加之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的优势企业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优势企业在优势产品上对国际上的目标市场出口有了重要进展,如徐工集团、山推、柳工、厦工、合叉、玉柴、常林、三一重工、鼎盛天工等企业在装载机、推土机、起重机、压路机、叉车、挖掘机、平地机等通用产品成为出口的重要产品。 当然,在中国的国际品牌、三资企业产品为出口做出的贡献不可小视。徐州卡特彼勒、小松山推、烟台大宇、合肥日立等企业的主机和零部件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2005年,三资企业出口13.641亿美元增长56%,占行业出口的46%,成为出口主力。 三、国际性的战略转型 “十一五”将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战略转轨关键期,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将由“内需型”向“国际型”转轨、由“规模增长”向“核心能力增长”转轨、由“产品”向“品牌”转轨,最终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轨。 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一五”规划:我国工程机械市场销售总规模(国产销售-出口+进口)年平均增长幅度在10%左右,2010年将达到2600亿元(320亿美元)左右。而据部分专家预测,2010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总规模将在1450亿美元(年增长3%)左右,因此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占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22%左右。但在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销售总规模中,国际品牌产品(在中国制造与进口之和)占市场的50%。 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中国和世界工程机械的产业的资源整合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今后国际品牌工程机械制造业将继续向中国转移,把在中国制造的主机产品和零部件纳入其全球销售体系和产业链中。其中包括将重大配套件(柴油机和传动系统、液压元件和机电液系统控制)引进和转移到中国。 “走出去”可分为两种,其一,中国本土品牌企业以成熟的产品、服务进入国际市场;其二,在发达国家,适时收购国际上有效资源(包括研发和市场)或在目标市场合资建厂,扩大当地和周边市场占有率,支持当地产业发展,互利双赢。 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工作。加强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开拓国际市场总体规划,做好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提供产业发展政策信息服务和咨询;完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体系并与国际市场体系接轨,包括培育融资市场、二手机市场和租赁市场,提供产业发展的公平环境;支持国内外产业间的资源整合;培育世界级的中国工程机械品牌企业。 培育世界级的中国工程机械品牌企业。培育和支持中国工程机械强势企业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重大目标,明确产业战略定位,加速企业资源整合,培育世界级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到国际工程机械的产业链中;支持具备条件的优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入到国际工程产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中,使现有资源利用最大化。 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须抓紧体制、研发和管理等关键要素的创新,形成产品、技术、标准、资金、制造、管理和销售网络等核心资源;创立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有高可靠性和性能价格比的产品;培养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外贸队伍和国际经营人才队伍;必须有足够的投入积极发展代理商并建立起销售服务体系。 形成产业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行业组织和企业须开展以下工作:加快对产品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加强产品进入“主流市场”的认证,包括进入欧盟的“CE”和美国安全标准认证;建立行业自律协调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制止低价恶性竞争;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工程机械国际大展创建交流平台;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