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3|回复: 0

一代枭雄--曹操思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 10: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编的话: 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刘备,关羽,张飞必然是好人队列里的,曹操必然是大坏蛋,非黑即白的童年就这样愉快的过去了。上篇曹德旺老先生的采访中,他说:如果能和一位逝去的人对话,是曹操。小编放一篇曹操的文章和大家分享~
-----------------------------------------

曹操的军事思想

战争观点
  曹操认识到,军事斗争离不开政府形势的配合。要有足够的武装力量,才能拯救社会。不能像春秋时吴国夫差那样只凭武力,不注重政治;也不可似周朝诸侯徐偃王那样,以“仁义”代替用兵。他强调“兵以义动”(《三国志?武帝纪》),“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为赢得战争中的政治主动权,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为除暴乱维护汉室而举义兵;为争取人心,占领河北后免难民田赋,又发布抑豪强兼并令,以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著名谋士郭嘉颂扬他“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他认为经济的好坏,关系着战争的成败。军队无辎重、粮食、委积,“亡之道也”,因而吸取“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的经验,大兴屯田,达到了足食强兵的目的。  


治军思想
  曹操抛弃儒家以礼治军的原则, 认为“礼不可治兵”(《孙子注》),强调“吾在军中持法是也”(《曹操集?遗令》),注重以法治军。他针对汉末政失于宽的状况,“纠之以猛”,以使“上下知制”,“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三国志?郭嘉传》裴松之注引《傅子》)。他“揽申、商之法术”(《三国志?武帝纪》),制定管理、训练等军事法规,如《军令》、《步战令》、《船战令》、《论吏士行能令》、《败军抵罪令》等,以维护军队的统一指挥权力,强化军队的战斗力。为保证法规的实行,主张严明赏罚,按法赏有功、治有罪,“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告诫诸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三国志?武帝纪》)。强调“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同前)并“亲巡将士,明劝赏罚”,在公开场合,自己也不置之法外。为贯彻以法治军的思想,他特别注意军中司法官吏的选拔,认为“夫刑,百姓之命也。而军中典狱者或非其人,而任以三军死生之事,吾甚惧之。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三国志?武帝纪》)曹操选将用人,主张破格求实。认为“将贤则国安”(《孙子注》),“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因此,主张“举贤勿拘德行”,“举士勿废偏短”(《三国志?武帝纪》),唯才是举。他拔于禁、乐进等于行阵之间,擢张辽、张?、徐晃等于俘虏营内,他们后皆战功卓著,成为名将。对有过失的“贤”才,往往任用如初。他还注意集众人之智指导战争,在兖州、官渡、邺城、当阳、渭南、襄樊之战等重大战事中,均听取和采纳将士的意见。为尽其才,他倡导广开言路之风,征柳城乌桓得胜回师,还重赏曾劝阻他出征的人。


谋略思想
  曹操说:“欲攻敌 ,必先谋。”(《孙子注》)重视谋略是曹操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他所以能够“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三国志?诸葛亮传》)。他认为用兵“不可以祷祀而求,亦不可以事类而求”(《孙子注》),从而将其谋略思想建立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之上,显示出求实、尚变两大特点。他推崇《孙子》,但要求诸将按他结合当时社会实际和实战经验编撰的新书指挥作战 。视善变为用兵核心,其行军用师,“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 三国志?武帝纪 》裴松之注 )。强调“ 兵无常形”,“兵无常势”,“兵之变化,固非一道”,只有灵活用兵,“以诡诈为道”,才能以变制胜。还说“若以险固为资,则不能应机而变化也”(同前)。他认为,诡诈的前提是知彼知己,只有在掌握了对方的兵力部署、 战将强弱、 地形险易、后勤工作等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才能制定出“因敌变化”、“盈缩随敌”的策略。他尤重视奇正、虚实变化,要求以“ 至实击至虚 ”。他的战争实践也体现出这一点。如对吴、蜀作战,或东攻西守,或东守西攻,皆依实际情况, 将优势兵力集中于一方, 形成“至实”态势。同时,常以分散、分化敌军的策略, 致其“ 至虚”,从而各个击破。在中国军事史上,他以“诡诈”著称。
  曹操的军事思想深受历代兵家和学者称道。《三国志》作者评价曹操“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其《孙注》,对后世兵学有深远影响。但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其军事思想也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杂质,虽以刑拨乱的成效显著,但有时强调刑罚过度。


曹操的管理思想
  一、管理原则上:坚持领导地位和法的统一性

  在汉末诸侯长期战争中,曹操在北方能逐一征服群雄,除了有着杰出的智慧、坚强的意志和其他为学界所论说的因素外,还突出地表现在管理上对涉及根本性的原则他能始终坚定不移地予以坚持。这主要表现在两点上。
  1.强化领导的权威性:坚持主权领导地位的不可动摇。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曹操虽几经挫折,但最终还是建立起自己的统治,这期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自己带来一定有利条件和优势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不少负面影响。譬如有人就因此骂他是“汉贼”、“国贼”,而在统治内部不少人也因此认为他“有不逊之志” ,甚至一些亲汉势力还不断谋反发动政变。面对政权内外这些逆向不和谐因素,曹操在加强对汉献帝控制下,一方面著《让县自明本志令》宣称:“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对异己者、谋反叛乱者采取果断镇压。可以说,曹操能从最初率领数千人的队伍最后发展为建立起对大半个中国的统治,在管理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不为谗言恶语所左右而能一直坚持自身主权领导地位的不动摇,并对不断反抗其领导地位的各种势力进行坚决的镇压。
  2.依法办事,法一不二:坚持法治的统一性。在激烈竞争的汉末割据环境里,曹操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得人拥护、为人所附,其中重要的一点,也是后人多以之诟骂和批评他的,就是他所采取的法治。亲身经历汉末政治腐败的曹操深刻认识到:“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因而不论是早期为官洛阳、济南,还是后来领军征战并统治一方,他都毫不犹豫地把以刑罚为主的法治作为主要统治管理手段之一,并在推行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办事,贯彻法一不二的原则,由此建立起一套严格而平等的人事运转机制,为整个群体提供了一种公平的进取环境。在这种机制和环境下,将士们和诸士大夫不但少有违反法令者,且多能依照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的利益而不断奋斗。此正如其谋士郭嘉所说:“汉末政失于宽,(袁)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汉末混乱的社会因此不但重新恢复秩序,整个社会也皆知守法的重要,由此营造出一种公平人事机制和进取环境,使得众人在资源面前不仅得以同等享受,面对危机、损失、惩罚上也能同等担当,从而使所有人员多能心甘情愿地各尽所能、各尽其职,为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贡献着力量和智慧。

  二、管理方法上:因时变通,效率优先
  在长期的军事、政治生涯里,曹操不论是治军还是治国,在管理上既能坚持原则也能讲求方法。事实上,在董卓之乱后群雄并争的恶劣环境中,势力原本弱小的曹操如果在治军和随后的统治中不讲究管理方法的多样性而只知坚持原则的不变性是很难成功的。综观曹操管理方法,其最富有特色的表现在以下两点:
  1.因时用才,有才必用:对人才实行有效的整合。在汉末乱世要崛起并强大起来没有人才是做不到的,要强大起来并征服群雄没有足够的人才也很难办到,而要最后真正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没有服务于己的大量人才,政治理想再宏大也不可能实现,所以曹操从兴义兵讨董卓起就不断聚集人才,并于这一过程中发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来呼唤人才的归附。这期间他一方面既以儒家标准揽用,如对孔融、祢衡、荀或、崔琰、和洽、邢颐、刘劭、傅干等的择用就是因为这些人或儒行著名或才德并称;另一方面也用非儒标准招揽人士,譬如颁发的“唯才三令”就突出了对才能的重视,认为只要有能、有才,就是品德不端也可举用。这种不拘一格而因时变通人力资源任用的实行,不但使曹操得以“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还因此不断吸引着敌对阵营人才的靠拢,从而有效地整合了人才,使麾下才士济济。
  2.奖惩结合,赏罚分明:实行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曹操一生不论是御军还是治国,在管理上采取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注重奖惩结合和赏罚分明的执行,并以之作为考核措施。在军中他既施行“有事赏功能”的奖励方法,也贯彻“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的惩罚措施。在这样的管理方法促进下,他手下将士们大多都能奋勇杀敌、多建勋功。荀或因此评赞日:“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 事实上,苟有利于国家利益者,不论言行,曹操都予以奖赏。如建安十二年他征三郡乌丸,诸将、士多有谏阻。既胜而还,曹操查问先前谏阻者,谏阻者不知原因,个个吓得战战兢兢,生怕要被砍头,而曹操却给予了他们丰厚的赏赐并称赞说:“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御军如此,治国上他也同样要求。吕虔任职泰山郡期间,平定境内暴乱,又采取措施稳定百姓生活,他即举之为茂才。王必忠贞职守、勤恳王事,他认为是“国之良吏”,将他升为丞相府领长史。然而当大臣有重大错误时,他又会不论官职高低、亲疏远近、功劳大小皆予以惩罚。如刘勋归附他后,“自恃与太祖有宿,日骄慢,数犯法,又诽谤”,曹操即将他送进监狱。在这种政策导向下,其属下官吏在管理上也多能坚持赏罚分明方法的执行。如毛蚧典选举时对不管百姓生产和生活而大肆贪污者便不予选用,王修做魏郡太守时也积极“抑强扶弱,明赏罚”。可以说奖惩结合、赏罚分明管理方法的推行使曹操统治下恶与过、罪与非既不会因权贵而免罚,也不会以尊显而免责,而善与功、美与劳也既不因低贱而失赏、也不以疏远而无封,从而形成了一个高效率团队。

  三、管理理念上:利益共享。以百姓为重
  曹操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最后统一北方,事实上并不仅仅在于他在管理上能坚持某些原则和因时变通采用多种切实有效的方法,还在于他能因时贯彻实行利益共享、以百姓为重等诸多重要的管理理念。这些管理理念具体体现于三个方面。
  1.甘苦与共,利益共享:实行利益最大群体化分配。汉末乱世是一个英雄并出的时代,企图代汉称帝者非是一人二人,意欲建功立业者也不止十个百个,所以这时期非但称雄者想尽办法招揽人才,而人才也在择主而辅。曹操能成为众多人士归附甚至舍其旧主而投奔的主要对象,其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曹操能在管理上执行与群下甘苦与共、利益最大分享的理念。
  2.注重对百姓国家主体地位的保护:稳固统治基础。曹操一生中不管其政治目的最终如何,从宏观上考量,其主要宗旨之一是平天下,为百姓再建一个统一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随着对外征战的胜利和统治的逐步建立,曹操也在不断有意识地把对百姓的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为此他先后颁发《军谯令》、《抑兼并令》、《存恤令》、《给贷令》等法令条文,积极采取一些稳民安民的救恤政策和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对在战争、瘟疫中丧生的将士家属从赋税、生活、教育、祭祀上给予安排、照顾。这一切既是他视百姓为国家主体的做法,也是他取信于民、赢取民心,为其政权发展奠定基础的举措。因此可认为,正是在政治管理中突出了对百姓利益的某种保护,曹操所统治的北方社会经济才得以迅速恢复,实力才得以不断增长。
  3.移风易俗,发展文化教育:扭转不良之俗,弘扬社会正风。在重建统一过程中,曹操不仅通过征战消除了汉末政治混乱局面,对汉末颓丧的社会风气也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改变。这主要表现在他既在吏治上积极推行廉洁之风建设,也积极地对社会风俗予以纠偏整治。为此,他一方面颁发《礼让令》、《禁比周令》、《禁寒食令》等法令来清除陋习,对社会上是非不分、以白为黑、欺上瞒下等风习予以整治厘清,一方面又适时制定法令全面推行节俭措施,纠正社会上奢侈浪费之风,使节俭成为社会良习。而且为了根本改变社会风尚,提高社会道德文化水平,他还大力推行学校教育,要求各郡国兴建学校,弘扬“先王之道”。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推行,曹操不仅整顿了汉末陋风恶习,弘扬了社会文明风尚,还在道德层面上以正确的是非观引导着世人对真善美的认知,从而净化了社会人文环境,提高了民众意识,改善了民风。


曹操的教育思想
  一、坚信“德厚流光”的古训,择师重德行
  曹操的用人方针是“唯才是举”。他认为,有德行的人,未必有作为;有作为的人,未必有德行。他举陈平、苏秦为例,说:“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曹操自己用人,重才能,轻德行。他曾下《举贤勿拘品行令》,要求僚属推荐有治国用兵才能的人,即便不仁不孝,也不许遗漏。可是,曹操为诸子选择教师却重德行。
  建安十年(205)正月,曹操攻破南皮,杀袁谭,全部占领冀州,辟冀州名士崔琰为别驾从事。曹操对崔琰说:“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崔琰回答:“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兵甲,唯此为先,斯岂冀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史书记载:“太祖(曹操)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三国志?魏书?崔琰传》)足见崔琰是一位敢于仗义执言的人。第二年,曹操征并州高平,留曹丕守邺,让崔琰当曹丕的师傅。崔琰尽职尽责,受到曹操的赏识,曹丕的敬重。
  建安十三年(208)六月,曹操任丞相,调崔琰任东曹椽。东曹椽是丞相府主管二千石以下官吏升降事宜的办事机构。椽,是办事机构的长官。曹操在《授崔琰东曹椽教》中说:“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意思是:“你有伯夷的操守,史鱼的耿直,贪心者因敬慕你而变得清廉,强壮者因尊崇你而更加奋勉,你这就可以做时代的表率。所以委派你去担任东曹椽这个职务。《谷梁传?僖公十五年》有“德厚者流光”的说法。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影响深远。”后人把它简化为成语”德厚流光“。从曹操《授崔琰东曹椽教》的内容看,他坚信“德厚流光”的古训,重视表率作用。
  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下《高选诸子椽属令》,说:“侯家吏,宜渊深法度如邢?辈。”“高选”是严格选拔。“椽属”,是诸侯属吏的正、副长官,实际上是诸侯的师傅。令文意思是:“诸侯的属吏,应当选择深明法理,像邢?那样的人。”《三国志?魏书?邢?传》说:“邢?,字子昂,河间?人也。……时人称之曰‘德行堂堂邢子昂’”。曹操让邢?为平原侯家丞,让“名高德大“的北海名士邴原为曹丕五官府长史。长史是府内的总管。曹操指示儿子,要以师傅之礼待邴原。在《转邴原为五官府长史令》中,曹操写道:“子弱不才,惧其难正,贪欲相屈,以匡励之。虽云利贤,能不恧恧!”意思是:“我儿子懦弱无才,恐怕难走正道,我有个过分的想法,委屈你去匡正勉励他。这虽然处于我对你的信任和倚重,但不能不令我惭愧。”令文遣词用语的谦虚和诚恳,寄托着曹操对培养接班人的殷切期望。
  曹操择师重德行的教育思想值得借鉴,如今高教界有抄袭论文的博导、学术造假的院长、提倡换妻的副教授;普教界有引导学生考试作弊的教师、校长乃至教育局长,还有大难降临,丢下学生,只顾自己逃命的教员。师资道德素质已经严重地影响着革命接班人的培养。

  二、倡导文武兼习,允许学有偏好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是毛泽东词作《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名句。跃马扬鞭,登山观海,吟诗抒怀,在毛泽东笔下,东汉末年的曹操是一位文武兼备的英雄。这一形象具有真实性。
  曹操能文能武。他也要求诸子兼习文武。曹操曾令工匠打造五口宝刀,取“百炼利器,以辟不祥”之意,命名为“百辟刀”。曹操作《百辟刀令》,说:“往岁作百辟刀五枚,适成,先以一与五官将,其余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与次与之。”这个令文反映出曹操倡导文武兼习,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曹丕在《典论自序》中回忆:“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建安二十二年(217),刚过而立之年的曹丕被立为太子。这时的曹丕已像父亲一样,文才武艺俱佳。在当太子期间,他撰写的《典论?论文》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滥觞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擅长击剑,曾用甘蔗当剑,跟通晓五种兵器的奋威将军邓展比武,结果击败对手。曹操倡导兼习文武、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曹丕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曹操虽然倡导文武兼习,但允许学有偏好。《三国志?魏书?任城威王彰传》记载:“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柰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曹操得知三子曹彰立志为将以后,并没有再责备他弃文好武,而“大笑”,实际上是允许曹彰学有偏好。曹操对待四子曹植也是这样。曹植喜文而厌武。他在《与杨德祖书》中说:“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曹操赐他百辟刀一把,勉励其习武。曹植作《宝刀铭》,说:“造兹宝刀,既砻既砺。匪以尚武,予身是卫。”意思是:佩戴锋利的宝刀,并不意味着自己崇尚武功,只为防身自卫。对于曹植这种言行,曹操也没有训斥。允许学有偏好,按照现代教育理念说,就是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允许良好的个性发展。曹操能够做到这点,难能可贵。
  曹操倡导文武兼习,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很有现实意义。笔者有位同事,他的孩子在一所有名气的中学。这所中学高级干部子女比较多,这位同事告诉我,学校组织学生去部队学军,这是多好的事情呀。一些孩子怕吃苦,不想去学军,有些家长托关系去医院给孩子开病假条。个别教师还把这条“经验”向另外的学生家长推荐。这些家长、教师只知道溺爱孩子,根本不理解习武学军对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作用。

  三、委以重任,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选拔接班人
  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西征张鲁,十一月张鲁降,得汉中,十二月自汉中郡治所南郑还。随后,曹操发布《诸儿令》:“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亦未知用谁也。虽儿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寿春面对孙权,汉中面对刘备,长安是西汉故都,当时都是重镇。令文意思是:“当今寿春、汉中、长安这三个重镇,先打算各派一个儿子去驻守治理。想选派慈善、孝顺不违背我命令的,也不知道用谁好。儿子们虽然小时候都被我疼爱,但长大后德才俱好的,我一定重用他。我说话算数,不但不对我的部下有偏私,就是对儿子们也不想有偏私。”《诸儿令》反映出曹操对儿子们敢于委以重任,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选拔接班人的教育思想。
  曹操爱才,对才思敏捷的四子曹植非常宠爱,数次想立为太子。建安十六年(211)七月,曹操西征马超、韩遂,留曹丕守邺城,临行前没讲一句体贴勉励的话。这使曹丕倍感冷落凄凉。他作《感离赋》,序中说:“上西征,余居守,老母诸弟皆从,不胜思慕。”这“不胜思慕”四字含义被曹植察觉。曹植作《离思赋》,安慰兄长,“愿我君之自爱,为皇朝而宝己。”建安十九年(214)七月,曹操南征孙权,留曹植守邺城,行前下《戒子植》:“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曹操以自己青年时代的作为勉励曹植,在严格要求的背后,寄托着厚望。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以个人的愿望为转移。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植醉酒,开司马门私出,乘车驰御街至金门,犯禁。曹操震怒,下令说:“始者谓子建,儿子最可定大事。自临?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不久,立曹丕为太子。
  曹丕没有辜负曹操。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远征汉中,留曹丕守邺城。西曹椽魏讽勾结长乐宫卫尉陈?谋袭邺。曹丕得讯,当机立断,诛杀魏讽及其党羽,平息叛乱,保证了邺城安全,为曹操西征解除了后顾之忧。反观曹植,他并没有接受开司马门私出犯禁的教训。建安二十四年(219),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以曹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想派他去救曹仁,让人去叫曹植,可曹植酩酊大醉,不能接受任务。两相对比,证明曹操委以重任,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选拔接班人的教育思想是行之有效的。

  四、以身作则,主张节俭,反对奢侈
  东汉以来奢侈糜费成风,为了矫正颓风,曹操主张节俭,反对奢侈。俭朴节约是曹操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难能可贵的是,曹操作为一位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能够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在他的带领下,僚属家族形成了俭朴节约的好风气。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说: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帏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曹操在《内戒令》中说:“吾衣被皆十岁也,岁岁解浣补纳之耳。”曹操有逆气病,时常要准备好水来浸头。用铜器盛水,时间久了泛臭气。于是用银制成小方器,可人们不理解,说曹操爱银制器物。曹操索性改用木制器。从这件小事看,为了提倡节俭,避免误导僚属家人,曹操简直到了谨小慎微的地步。
  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曹操对家人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许衣锦绣,不许用熏香,房室不洁,只能烧枫胶和蕙草。《世语》上说:曹操登台眺望,见曹植妻衣锦绣,违背制令,将她赶回娘家,赐死。这样的处置虽说太过分,却反映了曹操主张节俭,反对奢侈的决心。曹操的儿子赞王曹衮“尚约俭,教敕妃妾纺绩织?,习为家人之事。”可见,曹操提倡节俭的教育卓有成效。
  “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时被无数史实证明的真理。然而,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这条真理似乎淡忘了。从欧美传来的超前消费观念悄然兴起。不断有人鼓吹:“挣俩花仨”,“今天花明天的钱”。在欧美,超前消费的观念引发了让全世界震惊的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面前,人们不禁又想起了节俭的传家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2-26 23:06 , Processed in 0.0211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