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4|回复: 12

关于巴非特出手时机的一点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2 22:3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坛上有不少人都对巴非特这段时间出手买股有所议论,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我一个小散也看不出错对.
但是要说到道琼,我还有个小经历:2007.9月出了货后,一直无所事事.就翻看道琼,大约在2008.2月时,想开美国帐户.由于一个原因没有开成.不过回首看看,呵,跌了30%多.
现在我想,当时股票的吸引力就不错,巴非特那时竟然全拿的债券.汗.....
而且一拿就是半年,这半年道琼风声鹤唳,许多机会很是诱人,老巴竟然纹丝不动.直到最近才痛下买单.反过来想把我放再那时,12000就进去了.
回到国内,现在有许多股票也很诱人,我都几乎快挺不住了想买,想想巴非特还是忍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23: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危机,大多数价值投资着都掩不住莫名的亢奋.但是对于什么是危机和恐慌,这可能才是每个人理解的差异所在.

这次华尔街危机,投行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巴非特出手了,确实精彩.就是后面有新底也象他说的那样:手握现金也有很大的风险.此时出手我觉得值.

但是国内呢,,银行还是比较滋润的,虽然证券有些冷,但远没有到人心惶惶.

另外,6000下来许多股民就是不割,现在上去怎么办,我想未来最好的可能也是震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3 12: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味恐惧固然不足取,但也可听一下反向的意见,这样较客观一点,请看下文: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22日发表文章,题目是"追随巴菲特抄底须三思",摘要如下:

  众所周知,当擦皮鞋的男孩都向你提供投资建议时,就到了该抛售的时候。那么当"奥马哈圣贤"(奥马哈为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地名,"股神"沃伦?巴菲特出生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注册地,巴菲特每年在奥马哈举行该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为你提供投资建议时,你该如何做呢?
  沃伦?巴菲特上周宣布,正通过个人账户买入美股。"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他建议道。这并非他第一次如此建议。
  巴菲特的建议对不对呢?长期市盈率数据显示出两点信息:一是以历史标准衡量,美国股票似乎较为廉价,二是美国股市仍存在下行空间。
  虽然从原则上讲,巴菲特的建议十分合理,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三个月前,当信贷紧缩延续数月,房利美和房地美宣告陷入困境时,股市投资者就已经感到恐惧。他们的恐惧是否已经到头了呢?事实证明没有。今天我们也应该问同样的问题,尽管答案无从知晓。
  巴菲特给我们上了一堂历史课。他指出,道-琼斯指数在1932年7月跌至谷底,但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之前就上涨了近三分之一。这没错,但事后找出底部再容易不过了。如果不是后见之明,1929年"万圣节"前夜(即10月31日)之前的市场很可能看上去像底部:当时道-琼斯指数刚刚经历了两个可怕的交易日,与此前的峰值相比已下跌近40%。因为要在别人恐惧时表现得贪婪,逆向思考的投资者涌入市场。但随后股市又跌了80%。悲剧不太可能重演,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尽管如此,除了追随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外,还可能有更糟的选择。一些散户投资者抱怨,他们既没有巴菲特那么多钱,也不像他那样能够长期持有。在互联网繁荣期,很少有人这样抱怨,因此更正确的诊断是:他们既没有直觉、也没有胆量来听从巴菲特的建议。历史地看,典型的股市投资者的业绩逊于市场平均表现,恰恰做到了高买低卖。巴菲特的建议之所以上佳,正是因为没有多少人听取他的建议。
  市场时机的选择就是一场庞大的"剪刀、石头、布"游戏。如果你自信能总是抢先一步---像巴菲特那样,并且有充分的理由---那么务必要想尽一切办法识破市场走向。风险在于,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投资者不过只是算计了自己。对大多数人来说,玩"剪刀、石头、布"的最佳建议就是随意出招。基于大致相同的原因,最佳的投资建议就是定期定额投资,而不要费力去把握市场时机。对于那些不如巴菲特聪明的人来说,谦逊是最好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3 12: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千道一万,我没有抄底逃顶的能力。谁有呢?事实证明:巴菲特在大的波段上就有。因为人家是股神,业绩在那摆着呢,跟着股神,从稍微长一点来看,肯定没错。

能与巴菲特同步,还奢求什么?还想比巴菲特赚得更多?那些说不应跟着巴菲特的人,实际上在说:我比巴菲特时机选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3 14: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老每次都抄底,大家都知道.

但有几个人敢跟.

有几个人拿得住.

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分散投资.

很多人是,没玩几天,钱就用完了.

这是最大的弊端.我也一样.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3 15: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菲特并非捞底

近月来,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当投资者纷纷逃离投资市场时,巴菲特则逆流而进,展开了前所未有未有的大手笔投资。最引人瞩目的是:分别以50亿美元+50亿美元/30亿美元+30亿美元,对高盛和通用电气的大手买入。

最初,当巴菲特买入上述两家公司的股票时,市场上一片赞誉之声。一则赞其为市场注入了信心;二则有分析师认为这是巴菲特的一个捞底行为(国内不少投资者认同此看法)。但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高盛(GS)和通用电气(GE)的股价大幅滑落,两个公司的股价先后跌破了巴菲特的买入价。特别是高盛的股价,在巴菲特买入后,最低收报88.80美元/股,比巴菲特115美元的买价低了22.7 %;帐面亏损10亿美元,显然巴菲特并没有捞到“底”。这时候,许多人开始质疑巴菲特的买入时机和投资策略。更有中文媒体讥讽巴菲特当了"大闸蟹"。

并非捞底这么简单

一个投资者如果要“捞底”,首先要有能力预测“底”在那儿。大部分投资者一生都沉迷于“猜顶和探底”的游戏,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人能真正预测大市或个股的“底和顶”,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投资者终其一生都没有跨越财富自由的门槛。

其实巴菲特也没有什么“探底”的特异功能,至于买入时机的选择,他接受CNBC记者的采访时,有一句极其精妙的解释。在完成对高盛的投资决定后, 记者BECKY QUICK问道: 你认为现在(出手买入)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吗?巴菲特答:我很难告诉你,这个时点(出手)刚刚好。我不会用时点的概念去衡量一个交易,我只会用价格去衡量一个交易是否合适(Well, I can't tell you it's exactly the right time. I don't try to time things, but I do try to price things)。

上述这段话恰恰反影了巴菲特一贯的投资哲学:永远不去判断股价的短期走势,更不会根据是否见底而做出投资决策。巴菲特买入股票的主要根据,即判断股票的价格与价值是否出现了折扣,折扣越大则越安全,这既是“安全边际”的原则。他在选择买入一个公司的股票时,采取的方式是PRICING,即衡量价格和价值的比值;而不是TIMING,即衡量时点的早晚。他现在买入是因为价格合适,而不是时间合适。

在谈到现在是否是买入时机时,巴菲特还说:如果5年或10年后看,现在一定是一个超级的买入时段,但并不意味着下周或下个月的时机不会更好。我并不知道下个月或未来的六个月股票市场会怎样,但我知道美国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会更好。那些持有一部分(股票)的投资者也将会好起来。

以合适的价格买入伟大的公司

在买入高盛和通用电气之前,贝尔斯登、“两房”、雷曼兄弟和AIG都曾先后敲过巴菲特的门,但都被他拒绝了。可见在同一时点上,他并非见“便宜”就买。即使是“便宜货”,也要经过严格挑选。在选择投资标的上,巴菲特最热衷的就是买入有“护城河”的Great Company。高盛和通用电气显然符合这一标准。用巴菲特事后的话说:这两家公司是美国产业的脊梁(Backbone)。

巴菲特与这两家公司有着很深的渊源,巴菲特一直对高盛兴趣浓厚,据知情人士透露,巴菲特在10岁时就和父亲到访过高盛,25岁时就和高盛当时的董事长温伯格(Sidney Weinberg)建立了直线电话。2003年,高盛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出任公司总裁,巴菲特是他首先拜访的人之一。2006年,巴菲特谈到布兰克费恩时说,他们绝顶聪明。巴菲特与通用电气的前董事长韦尔奇有着几十年的交情。过去,高盛也曾邀请巴菲特投资该公司,但由于价格条件不合适,被拒绝了。可见,即使是买入伟大的公司,也需要有足够的折扣或安全边际,否则巴菲特有足够的耐心等上几十年。

当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一点

《大雪球(The Snowball)》的作者Schroeder总结巴菲特危机中的投资策略时提到:在金融危机的时候,现金+勇气是无价的。为了等待一个良好的买入时机,巴菲特早已备足现金。到2007年年底止,Berkshire公司有现金与准现金(cash & cash equivalents)377亿美元;固定收益证券(fixed maturity securities)285亿美元,两项合计662亿美元。当危机来临时,光有现金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当金融危机来临大部分投资者都恐惧时,要贪婪一点并不容易。这既需要大智,也需要大勇。

在一个充分有效率的市场,股票的价格很难大幅度偏离价值,只有当市场出现极端状况时,股票价格才可能大幅度偏离价值。这一次金融危机引发的群体性恐慌,所有的股票被一古脑地抛售,这个时候才会出现“打折出售的伟大公司”。这个时候巴菲特表现出比平时少有的贪婪。

接下落的刀子,首先要学会控制风险

Schroeder总结巴菲特危机中的投资策略时还提到:在没有学会控制风险时,不要尝试去接下落的刀子。在巴菲特买入高盛和通用电气之前,这两个公司的股价都大幅滑落,当时买入其股票无异于“接下落的刀子”。巴菲特在买入上述两公司时,都十分技巧地控制了风险。两个公司的交易都采取了相同的交易条款:

优先股 + 10%股息/年 + 认股权证

这个交易条款等于加了3道安全带。第一条,假定最坏的情况出现,即清盘,则优先股可以获得先于普通股东的求偿权;第二条,如果盈利减缓,优先股仍可获得10%的股息;第三条,如果5年之内,公司盈利恢复增长,股价高于行权价,则可行权套利,获得超常收益。
其实,巴菲特还有一条更大的安全底线:即这两家公司的盈利虽然出现了衰退,但财务上还是安全的。这大大有别于之前被拒绝的那几家公司。

近期巴菲特逆市的大手笔投资,并非捞底那么简单,这是一项为未来5?10年的战略性投资,也是一次成功的价值投资示范。这些投资,短期内,或许会被一些“聪明人”耻笑为“大闸蟹”。这如同去年10月,巴菲特卖出中石油时,被讥笑“卖早了,少赚了”一样。在不久的将来,也许1年或3-5年,我们将看到,巴菲特又一次用普通人的智慧战胜了市场,战胜了那些聪明人。自金融风暴以来,巴菲特直接或间接或选择权的投资已经超逾500亿美元。也许到2010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将首次越过1000亿美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3 16: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很多人总是以自己对股票的认识理解来揣测巴菲特的投资行为,比如“抄底”、哪天“赔了或赚了”,似乎巴菲特一辈子就象个赌徒靠猜迷发了财似的。前几天网上流行的所谓“这次巴菲特肯定要99.99%赔了”等等。唉,说句什么话呢,就是燕雀揣测鸿鹕、蚂蚁揣测大象的行为,可笑而可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3 08: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a股有吸引力的公司不少了,但相比港股,b股,就差远了,三个市场的差价最近进一步加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2 23: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信心, 或者说信心的真正来源, 其实与宏观因素基本无关.

而来源于微观层面的企业. 其未来的价值创造力前景, 与目前市场价格结合起来, 可以为现价买入的投资人带来怎样的长期复合年度收益率.

为市场整体状况, 宏观经济前景所迷惑/困扰, 恐怕永远找不到答案. 当普罗大众皆对未来信心满满时, 就该散场了.

足够满意的年度复合收益率, 这就足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3 16: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福尔莫斯 发表于 2008-10-23 16:22:36 :
前几天网上流行的所谓“这次巴菲特肯定要99.99%赔了”等等。唉,说句什么话呢,就是燕雀揣测鸿鹕、蚂蚁揣测大象的行为,可笑而可怜。
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6 18:57 , Processed in 0.0237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