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禅师精通《金刚经》,听到南方禅人“顿悟”之说,很气愤,起身南下与之辩论。途中饥饿,就向路边的老太买点心吃。 老太:“和尚担子里挑的是什么书啊?” 德山:说了你也不懂,“是《青龙疏钞》。”(大德为《金刚经》作的疏) 老太:俺不懂啥子青龙白龙的。想吃点心,得答我所问。 一个老太话都说得这么硬,德山想借机教训一下。就请老太示题。 老太: 《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都不可得,和尚要点哪个心呐?” 德山张口结舌,直落老太舌下。大家想想看,能否帮德山师讨到这块面疙瘩。话头先放这儿,后面接说。 论语讲四十不惑。为什么这样说?四十以前,知见每天都在变化,搞工作,搏文凭,买房子,谈朋友,...兴趣上,今天好投资,明天好旅游,后天听音乐,大后天吧,玩摄影,对了,还要看大片…每天都有重要的事情要作,人的意识一秒钟也停不下来。时刻在分别,在比较,在算计,在计划…。人生就象风中之帆,随风而动,无有定力。 四十以后,半生奔波,几无所成。即有所为,亦多为机缘使然。慢慢地“知止”了。妄想少了,定力强了,智慧这样一点一点地生起来了。本性的光明开始打开。修养好的人,四十前后,达到“不惑”。所谓“不惑”,也就是一生的目标开始显现了。这个“不惑”,也就是我们后面要说的“见”。这个“见”可是个大东西。后面会提到。 接说德山。我们四十以前,较之一心精研佛经的德山,几人赶得上?这么精进,对佛经领悟这么好,亦近“不惑”的德山,却被不识字的一个老太的舌头压死了。实在是可惜。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帮德山师讨下这块面疙瘩?事实上德山是饿着肚皮去找后面要提到的龙潭师的。 来看一下德山为何死在老太舌下。大家方才想出的答案,也可以对一对。这是个投资的论坛,搞投资的朋友也可以扪心自问一下。然后引出后面要讲的“投资的过程”这个话题。 德山饥饿索食,本无道理可言。所谓饥来吃饭困来眠。随老太问东问西,终是饥饿要食,这是要害。投资中或者现实中,天天要面对这样的要害。如何解决呢?食在眼前,伸手即是。何有道理可言。纵挠你说得天花乱坠,石头点头,老太不与你食,也是白搭。答案自是她说了算,命根子纂在别人手里,自在得了么? 无奈老太一句问话,竞然挑起事端。德山那颗平静的心,一下子起了波澜。想东想西,无话可酬。何以如此,此时之德山,尤如帆在风中,摇摆随力,岂作得了自己的主。迷人逐物,智者转物。《坛经》“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被外境这么轻轻一牵,心就动了,其智可知矣。 答与不答,都是戏论。要答老太,拿了点心答她“点这个”,亦或草木山石,白云流水,何一不可以拿来说事呢?水软石头硬,夜黑星繁,球踢回去,且看老太作么生! 所以,与没悟以前的德山一样,大家容易被自己思想中的种种概念,说法,推理,几不准,几必须,巴非特林奇等等给骗了,一不小心,就被这些东西给牵走了。这个市场,究实了说,就是老太,他时时会给“德山”们出题。而这些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它又能挡人财路。真正的玩家要谙于此道,脚跟站得住,不要被牵走。等慢慢通了,纵横都是。进出都是理。高买低卖,还可以为人师。不明白呢,低买高卖,赚了钱,最后再还给老太,还要被人耍弄,实在是很亏。 我要提到的投资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有几种情况,几年来下,智慧高一点的,可以不受老太舌下之气,大家如果读过什么硕士或者金融等一些学科的话,就会有用武之地的。那时投资,境界会有些不一样。
[此帖子已被 广告风 在 2011-8-11 14:39:1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