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们的直接方法是技术,那么咱们就不需要管什么国十条八条的了
2000点或者60日线是个巨大的关口,不会那么轻易的有效突破。现在全世界市场都处于下行通道,没有一个站稳的,中国也不会那么轻易例外。
如果真的有效突破了2000或60日线,就需要认真关注;如果突破了2330,反弹的性质就会得到完全确认。呵呵,到那时我再重新检讨过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引用:原文由 wsdd1812 发表于 2008-11-18 15:25:55 :恐怖的暴挫!!
美股还缺一轮创新低的下挫,估计会拖累A股回调。 金融危机逐渐进入拖累经济阶段,而美国这方面逐渐开始显现,标志就是汽车业。 对实业的担忧将反复考验A股的上升。
但是,开工没有回头箭,B浪已经展开,反弹远没结束。
引用:原文由 阳光下 发表于 2008-11-20 11:49:30 :觉得似乎A2已经过去,现在处于A32中,今天明天横盘消化,下周进入A33中。反弹争分夺秒,不休息,呵呵。
觉得似乎A2已经过去,现在处于A32中,今天明天横盘消化,下周进入A33中。
反弹争分夺秒,不休息,呵呵。
引用:原文由 曹操 发表于 2008-11-26 22:02:37 :大幅度降息后,政策刺激经济又迈进一大步,股市修正上涨的第二阶段即将展开。这个阶段将不再是中国独行。美国股市也从低点起来,全球股市将出现一个共同向上的暖冬。经济政策一再出现在股市的关键技术区位并非偶然。假如经济政策的出台不紧迫到分秒必争,而股市又纳入到政策制定者的视野范围,那么为何不安排在股市的关键技术区位呢!今年我们看到不少这样的“偶合”,说明股市开始受到重视了。
大幅度降息后,政策刺激经济又迈进一大步,股市修正上涨的第二阶段即将展开。这个阶段将不再是中国独行。美国股市也从低点起来,全球股市将出现一个共同向上的暖冬。
经济政策一再出现在股市的关键技术区位并非偶然。假如经济政策的出台不紧迫到分秒必争,而股市又纳入到政策制定者的视野范围,那么为何不安排在股市的关键技术区位呢!今年我们看到不少这样的“偶合”,说明股市开始受到重视了。
实际上这是技术分析独有的作用啊!在每个关键的技术位,政策就出来了。按福探兄的话说,政策是市场逼出来的!技术与政策是天人合一!
引用:原文由 波浪 发表于 2008-11-26 22:12:40 :引用:原文由 曹操 发表于 2008-11-26 22:02:37 :大幅度降息后,政策刺激经济又迈进一大步,股市修正上涨的第二阶段即将展开。这个阶段将不再是中国独行。美国股市也从低点起来,全球股市将出现一个共同向上的暖冬。经济政策一再出现在股市的关键技术区位并非偶然。假如经济政策的出台不紧迫到分秒必争,而股市又纳入到政策制定者的视野范围,那么为何不安排在股市的关键技术区位呢!今年我们看到不少这样的“偶合”,说明股市开始受到重视了。实际上这是技术分析独有的作用啊!在每个关键的技术位,政策就出来了。按福探兄的话说,政策是市场逼出来的!技术与政策是天人合一!
周五港股从跌3个点猛升到涨5个点,带动A股下午开盘戏剧性上涨。市场传闻政府将组织平准基金入市,又传将大幅度降息进一步促经济。到周五晚已经有避谣说并无此事。
单看消息多半无所适从。但是看波动,明白的人都知道行情并没有完,只不过这个第二波起来之前,到底是深幅度回调还是以振荡代替而已。不管消息真假,这么一振荡换手,回调的力量已经化解大半,深幅度回调的可能已经大大减小。
道指短期内下跌空间已经很有限,周五的一涨,说不定已经是短期见底,外围否极泰来,因此A股少做整理后继续向上是大概率的事情。
引用:原文由 曹操 发表于 2008-11-22 22:18:41 :周五港股从跌3个点猛升到涨5个点,带动A股下午开盘戏剧性上涨。市场传闻政府将组织平准基金入市,又传将大幅度降息进一步促经济。到周五晚已经有避谣说并无此事。单看消息多半无所适从。但是看波动,明白的人都知道行情并没有完,只不过这个第二波起来之前,到底是深幅度回调还是以振荡代替而已。不管消息真假,这么一振荡换手,回调的力量已经化解大半,深幅度回调的可能已经大大减小。道指短期内下跌空间已经很有限,周五的一涨,说不定已经是短期见底,外围否极泰来,因此A股少做整理后继续向上是大概率的事情。
11月5-20日,标普500指数跌24.9%,而沪深300涨了17%有多。尤其是14-20日美股是连续大幅下挫,而A股保持强势振荡还略微涨了一点。
11月全球股市中,中国显得独立独行,似乎暗示中国经济将率先走出危机?难怪胡哥出访意气风发。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6 17:53 , Processed in 0.02159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