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由历史来寻找tenbagger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2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6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学习到不少东西,感动,感谢各位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1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探是个伟大的投资家!

从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5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源类个股到了景气顶峰 我们是否因该将目光投向这几年受资源成本上涨拖累的公司 特别在原料上涨下不断苦练内功 还能不断对外扩张的公司

我看已有一两家公司 出现这种苗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在中小板就有 这种股票 大家不妨放点心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28 12: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petter9988 发表于 2006-12-2 16:33:00 :

持有张裕者曾经问我:现在已经有迹象表明张裕是中国最强劲的红酒企业,如果考虑到中国市场的旷阔,市值会止于200亿人民币不到吗?我的答案是当然不止。

其实,无论茅台、张裕、蒙牛等是因为特色,还是因为某些自然垄断因素,不可否认它们还是有持续增长潜力的公司。问题是它们发展的速度究竟有多快才能匹配目前的高溢价。是否可口可乐长期走完的路我们再用几年就能走完。

巴菲特十年前没有卖出可口可乐,除了税收因素以外,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对可口可乐无形资产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高利润的速度估计过高,今天张裕、茅台等投资者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漂亮五十几十年以后,平均收益率虽然仍然跑赢大盘,但是显然不复它们当年成为五十之前的收益率。

显然茅台张裕都不能匹配现在的高溺价,但企业的基本状况并未随着估值提升而发生变化,高估时卖出,那只有是找到了价格合理的另一个好企业。

回到PETER兄的话题,不管是持有茅台张裕们的投资者还是潜在的买入者,都不要指望他们能在未来20年之内它们能成为TENBAGGE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5: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谈谈对中国药品行业的看法,粗浅之见,大家多指教。

没错,在《西格尔的投资者未来》一书中,美国制药行业投资回报率很高,是产生大牛股的地方。但美国的制药企业的研发水准和中国的完全不在一个水准上,他是通过技术创新形成的壁垒。我自己本科就是学制药的,我们学校的化学制药在国内数一数二,现在我的很多同学还在这个行业,我简单讲讲差距,美国的企业研发的新药,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药,在中国叫一类新药,全新的化学结构或生物分子结构,从开始到成功要几年或数十年的时间,要从上百万个化合物中筛选,还要避开竞争对手的专利保护,研发成本大约一个新药在十到十五亿美金之间,这还是成功的情况下,不成功钱就打水漂了。制药企业之所以肯下这么大的血本,是因为这样的新药有大约二十年的专利保护期,其他企业无法染指,因此在这个阶段,利润是非常丰厚的,投资回报也很高,但这是以巨大的研发风险为代价的。

此外制药企业还有潜在的市场风险,看个例子,近期美国制药巨头默克公司11月9日宣布,愿支付48.5亿美元赔偿金了结美国近5万宗与它旗下止痛药“万络”有关诉讼。 默克公司因“万络”面临约6万宗个人诉讼和大约265宗潜在集体诉讼。服用过“万络”者或他们的家人说,这种关节炎镇痛药对患者造成伤害乃至致命。这项和解协议不涉及美国境外索赔者。默克公司说,它还要应对这些索赔者的诉讼。协议对那些不同意和解的原告也无效。路透社援引分析师达明?科诺弗的话说:“还有数量惊人的原告打算单独起诉默克公司,以获得更高数额赔偿金。”科诺弗预计,默克公司可能还会面临1000宗到2000宗大额索赔,为此再付10亿美元。“万络”案已让默克公司投入巨资。美联社报道,截至今年9月30日,默克公司为相关法律费用储备19.2亿美元资金,花出12亿美元。公司10月宣布,追加7000万美元用于应对类似诉讼。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法院2005年8月判默克公司对“万络”服用者罗伯特?厄恩斯特猝死负有责任,责令它赔偿死者遗孀各项费用共计2.53亿美元。此后默克公司还输过类似官司。

当然在中国可能没这个问题。呵呵。

而我们中国基本上不存在这样能力的企业,那我们所吃的药,其实都是仿制的,也就是说,其实,没有经过真正开发企业的授权,是侵犯了人家的知识产权的产品,药品企业,有两种,一种是原料药厂,一种是制剂厂,我们所谓的新药实际上是把同样的原料药做成不同的制剂,叫不同的名字,譬如西安制药厂的利君沙,成份就是乙酰红霉素琥珀酸酯,很多厂都在生产,但是只能它叫利君沙,就是靠这一个药物,它扭亏为盈,走出了困境,但其实只是广告的作用与品牌的效应,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外药厂的那种专利壁垒,也就是说,你能做利君沙,我可以叫利我沙,利他沙,这样其实大家都是一个产品,但在中国这都算新药了,而国外则不是,我研究了一个新药,假设商品名叫雷尼替丁,治胃溃疡的,全球就只要我能用雷尼替丁这个名字,这个化学结构以及他的衍生的化学结构都是被保护的,你生产就是违法,这是它超额利润的来源,在中国,到目前为止,根本没有这样的企业,所以其实是靠广告和回扣来占领市场长的,根本没有特许经营权,所谓的超额利润是相当于省了交高额专利的费用。所以,如果你拿美国的制药公司情况来套中国的企业,那是刻舟求剑,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中国现阶段制药行业的发展我也不否认,问题是现在外资也在进入,这是一个与狼共舞的行当,与制造业的情况不同同,制造业中国有人口红利的因素,廉价的劳动力,而且中国的制造业的差距远远没有医药行业大,还可以技术引进,与制造业的劳动力密集型不同,而医药行业完全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本身就是靠高额研发的专利来保护的,你就是想买别人也不会卖,他的制造成本在总成本的比重很小,主要是研发的费用,这个行业我国与国外比还是有非常大大的差距,我估计在我有生之年是没啥希望了,除非资本收购。呵呵,关键还不在于医药行业本身,而是在这个领域的基础行业差距太大了,药理学,分子生理学,药剂学,有机合成等等,他是个跨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当然可能在医药的某细分行业中存在机会也不一定,祝大家好运。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会找点资料给大家,供参考。


[此帖子已被 shhggl 在 2007-11-13 15:26:0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3 17: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日本在中药的研发上,仅是在有效成份的提取上做得更精细而已,这方面更先进的还不是日本,而是欧洲,比如德国。而日本在植物药的商业开发步伐上领先一点。

但在作为药物的机理和配方、筛选方面,植物药还不等同于中药。中药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尽管与西药不相容也不被西药承认),而植物药基本上是没有理论可言,完全照搬化学药标准。这方面走下去,按中国中医学理论的观点,植物药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国内关于中药现代化的争论讨论已经十多年了。但在争论中,中药现代化商业上最成功的要数是天士力及其代表性产品复方丹参滴丸。它做到了:

1。药理阐述已接近现代西药的标准(由天士力组织的、张伯礼院士的研究成果);

2。质量控制已达到FDA的标准(通过FDA临床试验质量标准的许可);

3。商业上的初步成功:连续7年成为国内单一药品销量最大的药。

4。成为获得以正式处方药身份进入国家药品市场数目最多的中国中药。

在争论和争议中,中国的中药事业在得到革新,也逐渐得到国际上的初步承认。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7-11-13 17:27:45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4 10: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福尔莫斯兄的看法理性且睿智,让我好好研究一下天士力再进行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3 16: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上的福尔莫斯兄;

中药的研发,日本走在我们的前面,问题是中药的疗效的确定性,及有效成分的筛选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在这方面我也算是门外汉,有空和同学干这个的联系一下,看看从行业角度他们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6 01:57 , Processed in 0.02115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