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tbtb

09年行情前瞻??小荷才露尖尖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0 19: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隐士 发表于 2009-3-30 18:50:30 :

观点不明,结论不清,越看越糊涂,有故弄玄虚之感。(不知道您想说明个啥

看来要达到人家tb兄的分析能力与文采您还得多努力。


隐士兄好!

我觉得,“5-5”和“3-3”是非常明确的观点啊(5-5的小浪都说清楚了)??持股。

当然,我这个帖子用的都是波浪理论的东西,不了解波浪理论,的确是看不懂,也更没必要看。

有一点我的确忘了说,这个“5-5”,虽然是个尾声,但是却很有可能形成一个延长浪(时间不够,具体原因容后再说),所以,这个浪并非鸡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 22: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听听tbtb先生的高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8 19: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学伟:周期性质与周期类型(转)

时间、空间、能量是一切物质运动也是股市运动的三大基本要素。从时间说,股价运动是有周期的,这一点早为绝大多数人认可,对此的研究与著述也可以“汗牛充栋”形容。但迄今为止,人们对周期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顶、底的捕捉上,对另一个同样重要且更富前瞻性的问题却关注不多,那就是周期的定性化研究。沪深股市存在一个平均19个月的周期。以此为标准,从1989年11月至今,总共已运行了12个周期,这12个周期可按下列几个标准进行梳理。一个是周期落点。如果一个周期结束时,其落点低于上一个周期的落点,那么,这个周期就算作下降周期,哪怕在周期半当中曾创出过新高。一个是周期高点。如果一个周期的高点高于上一周期,周期落点也高于上一周期落点,那么,这个周期就是上升周期。如果一个周期既未创出过新高,也未创出过新低,那么,这个周期就是整理周期。

  以上述几个标准衡量,迄今为止的周期状况分别如下:

  第1周期,从1989年11月到1991年5月,为上升周期;

  第2周期,从1991年5月到1992年11月,为上升周期;

  第3周期,从1992年11月到1994年7月,为下降周期;

  第4周期,从1994年7月到1996年1月,为整理周期;

  第5周期,从1996年1月到1997年9月,为上升周期;

  第6周期,从1997年9月到1999年5月,为整理周期;

  第7周期,从1999年5月到2000年12月,为上升周期;

  第8周期,从2000年12月到2002年7月,为下降周期;

  第9周期,从2002年7月到2004年2月,为整理周期;

  第10周期,从2004年2月到2005年9月,为下降周期;

  第11周期,从2005年9月到2007年5月,为上升周期;

  第12周期,从2007年5月到2008年10月,为下降周期。

  总结上述12个周期,我们可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首先,股市运动的基本态势是上升、下降、整理周期的互相交替。除了1989年到1992年出现过连续2个上升周期外,其余时间,一个上升周期后紧接着总是一个下降周期或整理周期。与上升周期相比,连续出现2个下降周期的概率等于零。其次,在上升周期和下降周期间,整理周期扮演着中间过渡角色。其中1994年7月到1996年1月的这个整理周期,起着从下降周期过渡到上升周期的作用。1997年9月到1999年5月的这个整理周期,扮演着从一个上升周期到另一个上升周期的桥梁作用。这2种角色,都属于股市中人常说的整理蓄势。从2002年7月到2004年2月的整理周期,夹在2个下降周期中间,起着过渡作用。这种类型的整理周期即所谓熊市中期整理。其三,以累加统计方式看,无论如何,一个市场的下降周期数都不会等于上升周期数。

  从第1周期到第3周期,为2升1降,接下来就是1994年7月到1996年1月的整理周期。由于这个整理周期的上升幅度极大,而且周期落点512点比上一周期落点325点高出足足57%,因此,这个周期是一个偏向于上升型的整理周期。从第1周期到第4周期,为2个上升周期,1个下降周期,1个整理周期,接下来就是1个上升周期。

  从第1周期到第6周期,为3个上升周期,1个下降周期,2个整理周期,接下来就是1个上升周期。

  从第1周期到第10周期,为4个上升周期,3个下降周期,3个整理周期,接下来是1个上升周期。

  总而言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上升周期数总是会比下降周期数多1-2个。而且每当下降周期数达到比上升周期数少1个时,接下来不是上升周期,就是整理周期,不再会出现下降周期。这种情况和世界各国股市的统计结果是一样的:排除整理时间,上升时间总是占到总交易时间的62%左右。超出这一比例,就会出现调整;低于这一比例,市场就会回升。如此,剩下的问题就很简单了:从1989年迄今,总共12个周期中,除了3个整理周期外,剩余的9个周期,上升周期为5个,下降周期为4个。在这种情况下,还会再出现一个下降周期吗?显然不可能。不可能出现下降周期,那么,从去年10月1664点以来的这个周期,只能是上升和整理两种周期中的一个。由于1993年的1558点调整后,股市出现的是一个偏上升型的整理周期??相对这样一轮时间短、幅度大的调整,出现这种类型的周期势所必然,它既是修复创伤的需要,也是为新一轮上升周期到来进行充分蓄势的需要,因此,本轮周期大体上也会是这种类型的周期。偏上升型的整理周期有两种运行模式:一种是上涨时间短、幅度大,1994年7月到1996年1月的这个整理周期便是这种情况。一种是幅度相对较小,但上涨时间长。如果是前者,周期高点基本上会出现周期开始的头几个月,也就是5月份左右。如果是后者,那么周期高点大体上会出现在周期开始后的第11-13个月之间,也就是10月份左右??常态的整理周期高点总是会出现在周期的半当中,如1997年9月到1999年5月的这个整理周期。而目前,无论是哪种情况,产生周期高点的条件都还没有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6 23: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尖头,是那么说过就过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30 18: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不明,结论不清,越看越糊涂,有故弄玄虚之感。(不知道您想说明个啥

看来要达到人家tb兄的分析能力与文采您还得多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 16: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2402不声而破!其实,这太正常不过了。2402是个啥?不知道!只是今天4。1是个愚人节而让人烦恼。不过,股市里没有“愚人节”,它是真金百银堆上去的。

MACD走得非常健康,从2990开始背离,至今呈现波浪式上攻,还没加速呢!

红红的四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9 16: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接近120天线,第一波下跌20%的任务已经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4 21: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大盘已经连续涨了7天,而且都不是大阳线,是一种战战兢兢中的小阳线盘升,以前的盘感告诉我,这是最健康的上涨,这种奇观只有牛市才能见到!

注意,今天只有上证指数还未创出2402点的新高,其它所有指数:深证成、综指、沪深300,深100、两市B股指数,全部创出今年新高!上证本周出新高,已是板上钉钉!

但具体到个股,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去年11月份最先启动、最牛的板块:医药、电力设备、铁路建设和老牌蓝酬牛股如茅台、张裕等等统统是弱市股,有的甚至年内还是跌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本次行情是一次新的行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4 22: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乔子耕 发表于 2009-3-24 22:28:23 :

这种K线组合健康?

短线诱多而已。先看破2037吧,不是真突破,双头变箱体,拉起是主升。


健康不健康,过几周就知道了。

2037?等今年的行情彻底结束后再来期待吧,放到博物馆里留个纪念也许还可以,但想再次见到,只有梦里可能才会有了。

[此帖子已被 波浪 在 2009-3-24 22:59:34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4 23: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次波段上冲的力度比1-2月份的那一次上冲的力度要弱。因此,估计超越前高(2402点)不会象上一次超越前高(2079点)那样一冲而过,而是要在2400点附近震荡整固之后,再向上突破。总体而言,目前向上的趋势还没有改变,当前继续做多还是必要的,也是当前合适的策略。

其实我对“诱多”、“诱空”之类的词一直不太认同,因为作为大盘而言,并不存在所谓的“庄家”,也不存在所谓的“引诱”(那么多素不相识的投资者不可能联手起来专门“引诱”和“欺骗”某一位个人投资者)。当然,话说回来,市场一直在“引诱”和“欺骗”我们,让我们不断地错过机会和产生错误,但到底何为引诱、何为欺骗,这个要看个人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6 06:02 , Processed in 0.02141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