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绿色能源专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 10: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1/3风电装机容量白白浪费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2008年底已突破1200万千瓦,但仅有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入网发电。”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周鹤良在日前举行的“2009中国风能产业对话资本论坛”上对记者说。
发得出电,送不出电,中国风电发展的窘境可以用“车多路少”来形容。
随着中国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系列规划和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作为最接近商业化的新能源??风电设备制造和风电场建设运营近年来成为投资关注的热点。
仅2008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就达到624.6万千瓦,增长速度89%,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来自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约1215.3万千瓦,比2007年增长106%,超过印度,成为全球第四大风电市场,同时也提前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中2010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目标。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五年实现翻番。
“2009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还会翻番,届时在全球新增风电装机总量中的比重,将由2008年的23%增至33%甚至更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表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将一路赶超西班牙和德国,至201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有望跃居世界第二位,并提前10年实现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的目标。
“然而就在中国风电装机容量高速增长的同时,一些风电场在风力资源丰富且已经完成装机容量指标后,却比预期少发电或者不发电,不但造成项目效益差,而且浪费了大量资源。”周鹤良及多位国内能源界专家向记者表示,电网瓶颈是风电发展的最大挑战。
周鹤良说,2008年底中国有超过120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完成吊装,其中1000万千瓦风电机组已通过调试可以发电,但由于电网建设滞后以及风电并网中的一些技术、经济和管理障碍,2008年底实际并入电网的风电装机容量仅为800万千瓦,由电网因素导致的装机容量浪费约200万千瓦。
2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意味着什么?记者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提供的“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报告”中看到:内蒙古是中国风电规模最大的省区,2008年内蒙古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217万千瓦;而紧随其后的辽宁、河北、吉林三省,截至2008年底,其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也不过是125万千瓦、111万千瓦和107万千瓦。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凤起说,近年来中国风力发电突飞猛进,但电网设计与建设却相对落后,风力风电项目纷纷上马,却在电能上网时受阻,风电场无法发挥全部产能。
中国电力科学院戴慧珠教授告诉记者,从技术层面上讲,风力资源时强时弱,风力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小规模的风电电源会引起电能质量、电压的问题,大规模的风电电源会引起电网稳定性等问题。
  因此,如果不加大对电网的投入,区域性电网就会受到严重威胁;而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后果不堪设想。其他的电源比如说火电、水电,都是可以调度的,这就大大减少了电网运行和调度的风险。
  除了技术层面的因素以外,经济效益差、运行管理复杂也是影响风电上网的重要原因,业界认为“国家对电网企业进行风电场配套电网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电网企业必须接纳并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然而,西北、东北和华北是中国风电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但这些地区大部分处于电网末梢,是电网建设较为薄弱的地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陈雪松说,需要从电网规划入手,并通过加快电网建设使风力资源不仅能发得出电,而且能送得出电,用户最终能用上绿色电力。

  戴慧珠强调,风电上网难的问题不仅中国有,世界上几乎所有风电发达的国家都有类似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3 09: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风电产业迎风起飞  


  风电作为新能源的优势不言而喻,环保、安全、可再生,且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运行成本已大大降低,使其成为最具商业潜力、最具活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2008年全球风机新增装机达到2705.6万千瓦,增速同比超过35%,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2079.1万千瓦,增速同比约30%。

  预计到2010年全球的风电总装机将达到19000万千瓦,在全球扶持风电的政策引导下,到2020年前后,全球风电总装机将达到150000万千瓦。

  这一季,风电产业迎来东南信风。

  5月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强调,根据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对六个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其中第五方面便是大力发展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及核电关键设备、关键组件等。

  地方政府旋即予以积极响应。

  5月16日,河南省首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据悉,该战略联盟以许继集团、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大方公司、河南名都风电有限公司、西峡发电设备厂等为主体,围绕风力发电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结合郑州机械研究所、洛阳725所的科研优势和清华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优势进行有效的战略结合,为联盟的风力发电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保障,共同突破风电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联盟内专家分析,项目的实施将提升河南省大型风电安装成套装备设计和制造水平,加盟企业将在3年内形成300亿至500亿元的产业规模,带动上下游产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

  无独有偶。就在第二天,即5月17日,江苏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由39家发起单位在内的共108家会员单位组成。

  据了解,目前江苏省风电产业已形成较强的集群优势,具备了一定规模和水平的风电机组制造能力、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风电机组配套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有风电产业关联企业已达150余家。江苏新誉、常州光洋轴承、常州天马等企业初露头角。

  我国风电产业潜力巨大

  据《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08》显示,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内地及近海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0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以及华北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

  而我国近年来也成为全球风电投资的热点。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介绍,在2007年全球风电投资中,有15%的资金投向中国市场,金额高达340亿元,显示出全球资本对于中国风电产业的强烈信心,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气候变化与能源项目主任陈冬梅则认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时,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发和利用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在国内政策倾斜和国际资本的关注下,风力发电在中国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丹麦维斯塔斯公司是占据全球风能市场23%的领军企业,其中国总裁安信诚认为,中国必将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发展中的风能市场,潜力巨大。

  而据了解,即将出台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极有可能对大大提升我国风电的装机容量。

  原《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风电2020年的总装机容量定的是3000万千瓦,而现在将调整为1亿到1.5亿千瓦。3000万千瓦的目标,预计2011年就能实现。

  无序竞争影响风电产业发展

  不过,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表示,我国风力发电的实质目标不是装机数量的增长,而是大力推进风电设备特别是整机的国产化进程。而目前,风电机组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能力偏弱制约了我国风电设备发展。

  有数据显示,我国风电机组的平均利用率在20%左右,而国际平均水平在25%至30%之间。

  业内专家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风电设备特别是风机的质量不够稳定、故障率偏高、售后服务也较落后。而这恰恰反映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无序发展。目前国内风电整机制造商超过70家,但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更少。有的企业为了抓风电产业发展的“商机”,匆忙上马,盲目求快,从国外厂家拿来技术就进行大批量生产,产品质量自然很难保证。

  风电设备制造业无序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鱼龙混杂,导致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还将导致产能过剩,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迈不过“上网难”门槛?

  如果说,研发和制造是能力问题,那么,风电上网就是机制的问题了。

  作为国内最大的风电开发商,龙源集团2008年风电装机达到280万千瓦,占全国风电总装机的1/4;全口径发电量完成166万千瓦时,占全国风电发电量的1/3。然而,该企业旗下多个风电场出现因电网制约而被迫限电,风电“上网难”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8000万元。

  按照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电网企业必须接纳并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但由于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东南沿海等偏远地区,绝大部分处于电网末梢,电网建设相对薄弱。风电上网的难题短时间难以解决。

  于是,在风电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之际,“上网难”成为一道难以迈过的门槛。

  有专业创投人士分析指出,风电上网的问题使得风险投资一般都会远离风电场的投资,“不能碰”是他们最现实的态度。

  据了解,问题已引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的关注。他指出,国家下一步将加大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和风能资源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按照“融入大电网,建设大基地”的要求,实现远距离输送电能,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

  风电机组突破国产化瓶颈

  风电机组的整机国产化无疑是当前风电行业发展的关键。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风电机组国产化项目实施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罗志宏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风电领头企业金风科技、浙江运达、华锐风电、上海电气、东方汽轮机等5家企业已完成了新产品设计和关键零部件研发采购工作,生产或即将生产出样机。这将有助于国内风电机组生产企业开发高水平、低成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通过认证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实现商业化生产,满足国内风电市场的需求。

  金风科技与德国Vensys公司联合设计开发2.5兆瓦直驱型变桨变速风电机组,已完成样机的设计工作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采购工作,将于今年6月完成样机生产、车间检测和吊装工作,装机地点选择在北京官厅水库风场。

  浙江运达自主开发了1.5兆瓦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安装于中节投张北风电场,自2008年5月并网发电以来,已通过现场3000小时运行考核。

  华锐风电与奥地利Windtec公司联合设计开发3兆瓦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是我国生产的第一台海上大型风电机组,将安装在我国第一个大型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风电项目,计划于明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并网发电。

  上海电气与德国Aerodyn公司联合设计开发2兆瓦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目前已完成样机的装配和厂内测试,安装在江苏大丰风电场,正在进行现场调试,即将并网发电。

  东方汽轮机厂与奥地利Windtec公司联合设计开发2.5兆瓦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计划7月完成样机装配工作,样机将安装于内蒙古茂名风电场。

  有金融分析师认为,整机厂商长期竞争力体现在风机质量、研发能力和产业一体化上。随着国产整机产能释放及零部件配套能力增强,产业链瓶颈将逐渐消除,整机盈利情况持续改善。

  通过风机国产化项目,国产风机具有了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罗志宏表示,同一技术档次的风机,国产比进口价格低20%,比国外品牌在国内设厂价格低10%。他预测,未来随着风机的规模化发展,国内产品在价格、售后上将具有明显优势,国产化份额将不断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4: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布局新能源三年战略 打造千亿驱动力

随着《上海推进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方案(2009-2012年)》正式印发,酝酿已久的上海新能源产业战略浮出水面。
  根据方案,上海将聚焦核电、风电、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等五大新能源领域,三年内将形成超过千亿元的巨大经济驱动力。


上海聚焦高新产业,新能源“打头阵”


  近期,上海确定了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为上海打造经济引擎。并确定了新能源、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9大重点领域,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将达1.1万亿元。


  6月初,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印发了《上海推进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方案(2009-2012年)》明确指出,上海将聚焦核电、风电、IGCC、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重点。实际上已经涵盖了9大产业中的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发展新能源为上海调整经济结构和再次崛起“打头阵”,可见新能源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布局中的重中之重。


  根据《方案》,上海将力争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总产值达到11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1%提高到3%,其中核电、风电和IGCC500亿元,新能源汽车300亿元,太阳能3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核电加快提高成套能力,市场占有率达到国内第一;风电和IGCC关键设备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国内领先;太阳能产业在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装备研发制造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至此,上海已定调未来三年新能源发展蓝图,将聚焦重点,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支撑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4 10: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大光伏电站上网电价确定为1.09元/度

我国最大光伏电站??甘肃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场的发电示范工程特许权项目(下称“敦煌项目”)上网电价首次流拍已成定局。

国家能源局透露,敦煌项目上网电价“基本确定为1.09元”,敦煌项目总投资5亿元,年均发电1637万度,特许经营期25年。3月下旬,国家发改委采取了公开招标方式,以确定此项目的上网电价和技术方案。此后,包括国内主要电力公司在内的13家企业入围,投标价在0.69元到2元/度。

国内13家光伏企业在4月底曾共同签署《推动光伏发电“一元工程”建设》倡议书, 希望在2012年达到光伏发电成本1元/度的目标。


中国在风电领域取得三项突破

中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日前在江苏南通表示,中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在风电规模化经营、风电装备制造及风电发展氛围这三个领域取得突破。

  史立山介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战略举措,使风电进入了规模发展阶段。他说:“风电装机成倍增长,到2008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达到1200万千瓦,现在在全世界是位居第四位,装机容量近三年来是连续成倍增长,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增长速度,到明年底也就是2010年底,可能会达到3000万千瓦。”

  史立山表示,除了在装机规模上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在风电装备制造上也取得了明显进步。他说:“风电设备制造这个是非常快,能力迅速增加,我们在(20)04年的时候,仅仅能制造很少很小量的600千瓦的机组,经过这么四年多的时间,现在已经可以批量生产1.5兆瓦和2兆瓦的这样一些风电机组,3兆瓦的风电机组现在已经生产出来,也已经安装起来,也会很快实现批量生产。”

  史立山认为,中国风电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也跟社会上形成的重视风电发展的氛围有关。他说:“现在风电发展的这样一个氛围已经基本形成,2005年中国公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并在一年之内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包括优惠的电价政策。”

  据介绍,在中国国家能源局正在制订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中,推动风电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将是重要内容。除了发展陆上风电外,中国还将加快海上风电建设。其中,江苏沿海地区将成片建设大型风电场,逐步形成江苏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此帖子已被 ICE 在 2009-6-5 10:44:50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1 11: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跑马圈风"热度未减 大多数风电项目赔本赚吆喝

  甘肃省风能资源丰富,在绵延一千公里的河西走廊上,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7亿千瓦,风能总储量居全国第五位。近年来,甘肃加大风电产业的开发,在甘肃酒泉市,年风力发电量已达6亿千瓦时,成为全国五大风力发电场之一,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正在崛起现代化的风电产业区。

  追求更低的碳排放,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责任。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风电、太阳能、核能为主的新能源领域更是呈现空前火爆局面。而从技术成熟度与运营实际效果来看,风电无疑成为暂时的领跑者。但目前国内存在的“跑马圈风”潮,却使得在建和已经建成的风电厂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跑马圈风”热度未减

近年来,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内陆省份,凡是有风力开发潜力的地方,几乎都能见到风电项目的身影。发展新能源,是各地投资风能建设的鲜明旗帜。

东北风强劲的东三省早已按捺不住风力投资的热情。在吉林通榆县,一个总投资100亿元的风电产业园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兴建,旨在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风电装备加工制造基地。预计到2010年,形成50万千瓦的配套能力。通榆县地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的西南气流通道上,年有效风能发电小时数达2100小时以上。在辽宁,由香港华润集团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风电开发项目近日正式落户阜新。

相邻的内蒙古大草原,也处处可见风机的影子。世界风电巨头维斯塔斯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在中国风机制造业投资30亿元,重点在内蒙古自治区。数据显示,内蒙古自治区有一亿千瓦以上装机的风能资源,已经实现了风电装机300万千瓦,在建风电装机300万千瓦。据国家能源局统计,在国内约26个省区的风能资源中,大约有32亿千瓦装机容量可供开发,而内蒙古可供开发的风能占了全国近一半。

在中部安徽,已规划在来安、天长、望江、寿县和宿松建5处电场,其中宿松县投资6600万美元建设5万KW风力发电项目。

东部沿海省份山东,优势风电场如今已被几大电力巨头瓜分。以国华瑞丰、中海油风电海上工程、华能乳山风电为代表的风电项目在威海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到2010年,威海风电规模将达40万千瓦,占目前全市总装机的30%。4月22日,国电山东电力有限公司与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签订了投资120亿元的发电合作项目,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成后,潍坊滨海区将成为山东省最大的风力发电场。

截至去年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1221万千瓦,跻身世界风电装机容量超千万千瓦的行列,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仅2008年一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就达630万千瓦,新增量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的838万千瓦。

面对各种风电投资热潮,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改变,客观上需要其它能源的补充,而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风力发电是除水能外,技术最为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因此,大规模发展风电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风车下的隐忧

尽管新能源大方向看好,但短期内投资风电等项目仍要看自身实力能否持续支撑。近年来,中国一哄而上的风电投资确实存在一定盲目性。尤其是在前期各地实行的特许权项目竞标中,屡次出现企业以低于生产成本的电价中标情形,以抢占风电特许权项目。甚至出现有的企业投资风电只讲装机容量,不讲实际上网电量的情况。

“山东境内已多次发生多家企业在同一风场重复竖测风塔的现象,无序竞争的乱局给社会和企业带来极大浪费。”山东鲁能一位人士如是说。据了解,现在大多数风电项目是“赔本赚吆喝”。由于风电投资快速增加,致使世界风机供不应求,进而使国内外风机价格不断上涨,加大了风电投资成本,影响了投资收益。

对风电项目不断扩容感到不安的还有电网。一些电网人士担忧,由于前期风场选址缺乏科学性,风机运转缺乏稳定性,从而使上网电量忽高忽低,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目前,内蒙古和山东等地风电呈井喷式发展,但几乎所有建设的风电场都远离电网,接入电网具有远距离特点,而电网接入风电能力需要经过系统规划和论证,科学有序接入,致使电网企业的规划建设与风电发展速度不匹配。

青岛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企业投资风电项目借的是外债,预计12年后方能收回投资,而风机设计寿命只有20年。当初风机采购价格偏高,风场资源不是很好,年满发小时数不到1500小时,比内蒙古地区普遍低一半。仅风机维修一项就欠外方近1000万元。”

据了解,目前在山东唯一能保持多年稳定运行并盈利的是鲁能长岛风电厂。鲁能集团1998年利用德国政府无息贷款,在山东长岛县建了9台600千瓦的风机。由于长岛风力资源得天独厚,年满发电约2500小时,加上当时较优惠的上网电价,基本处于盈利状态。但对于目前国内多数风电厂来说,却只能保持微利,甚至亏本经营。

风电上网之路

由于风电厂多建在主干电网没延伸过去的边疆、沿海等偏远地区,目前主要靠企业自己来筹建输电线路,致使风电送出相对滞后,给风电企业带来负担。

在山东,由于电网布局比较合理,风电场距离主线路大约10至30公里,而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则要相隔上百公里,线路投资动辄要几亿元。为加快风电配套输出线路建设,国家发改委对线路投资有优惠政策,加价0.03元/千瓦时。但因这些地区用电户少,电网不愿投资建设,致使国家关于线路投资建设的电价加价政策难以落实。如果电网不投,只能由发电企业自己建,这必然增加风发厂的投资成本。

风力发电高价上网,还要延伸电网线路,必然给供电部门带来一定利益冲击。一家从事风电项目的人士表示,为风电并网的事,公司跟电业局打交道感到很费劲。公司曾想委托地方电业局建设,由公司负责维护,但电业局不愿意。由于供电线路一般由风电企业来建,管理运营比较麻烦,经济上也大打折扣。据介绍,这家风电厂为输出风电,在荒山偏岭建了20多公里线路,每公里投入约50万元。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李俊峰认为,风电是一种间歇性电源,会降低电网负荷预测精度,从而影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方式,还影响电网的频率控制、电压调整、电网的潮流分布、电网的电能质量、电网的故障水平和稳定性和电网的运行成本等,要求电网企业全额收购风电的上网电量存在相当大的技术和管理难度。

呼唤风电秩序

目前,国内在建和已经建成的风电厂基本是处于亏损状态,至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会出现预期增长都很难估计。这么多企业现在更多关注的是能否先圈上地,而不是风电厂建成后能否赚钱,在经济上有无合理性,完全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确实值得反思。

国家发改委和地方风力发电的专家认为,解决“跑马圈风”问题的关键是摸清风资源状况,建立国家风电装备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和公共技术平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产业化体系,科学有序、优先发展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对于风能资源处于三类以下的地区要尽量控制建设风电场,等将来技术水平提高、投资成本大幅度下降之后再建设,以免企业为了“跑马圈风”而建设造成巨大浪费甚至在并网发电时就亏损。

山东一些业内人士说,只有改变特许权招标的有关规定,调整上网电价,使项目有合理回报,才能使风电产业能健康有序发展。建议今后只对列入国家规划的、超过10万千瓦的大型风电场项目实施招标定价,对其它中小型风电场项目,可参照就近大型风电场项目的招标定价确定其价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2 1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电项目热度未减 大多数未盈利

甘肃省风能资源丰富,在绵延一千公里的河西走廊上,风能资源理论储量为2.37亿千瓦,风能总储量居全国第五位。近年来,甘肃加大风电产业的开发,在甘肃酒泉市,年风力发电量已达6亿千瓦时,成为全国五大风力发电场之一,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正在崛起现代化的风电产业区。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
  追求更低的碳排放,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责任。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风电、太阳能、核能为主的新能源领域更是呈现空前火爆局面。而从技术成熟度与运营实际效果来看,风电无疑成为暂时的领跑者。但目前国内存在的“跑马圈风”潮,却使得在建和已经建成的风电厂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跑马圈风”热度未减

  近年来,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内陆省份,凡是有风力开发潜力的地方,几乎都能见到风电项目的身影。发展新能源,是各地投资风能建设的鲜明旗帜。
  东北风强劲的东三省早已按捺不住风力投资的热情。在吉林通榆县,一个总投资100亿元的风电产业园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兴建,旨在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风电装备加工制造基地。预计到2010年,形成50万千瓦的配套能力。通榆县地处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的西南气流通道上,年有效风能发电小时数达2100小时以上。在辽宁,由香港华润集团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风电开发项目近日正式落户阜新。
  相邻的内蒙古大草原,也处处可见风机的影子。世界风电巨头维斯塔斯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在中国风机制造业投资30亿元,重点在内蒙古自治区。数据显示,内蒙古自治区有一亿千瓦以上装机的风能资源,已经实现了风电装机300万千瓦,在建风电装机300万千瓦。据国家能源局统计,在国内约26个省区的风能资源中,大约有32亿千瓦装机容量可供开发,而内蒙古可供开发的风能占了全国近一半。
  在中部安徽,已规划在来安、天长、望江、寿县和宿松建5处电场,其中宿松县投资6600万美元建设5万KW风力发电项目。
  东部沿海省份山东,优势风电场如今已被几大电力巨头瓜分。以国华瑞丰、中海油风电海上工程、华能乳山风电为代表的风电项目在威海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到2010年,威海风电规模将达40万千瓦,占目前全市总装机的30%。4月22日,国电山东电力有限公司与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签订了投资120亿元的发电合作项目,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成后,潍坊滨海区将成为山东省最大的风力发电场。
  截至去年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1221万千瓦,跻身世界风电装机容量超千万千瓦的行列,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仅2008年一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就达630万千瓦,新增量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的838万千瓦。
  面对各种风电投资热潮,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改变,客观上需要其它能源的补充,而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风力发电是除水能外,技术最为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和商业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因此,大规模发展风电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风车下的隐忧


  尽管新能源大方向看好,但短期内投资风电等项目仍要看自身实力能否持续支撑。近年来,中国一哄而上的风电投资确实存在一定盲目性。尤其是在前期各地实行的特许权项目竞标中,屡次出现企业以低于生产成本的电价中标情形,以抢占风电特许权项目。甚至出现有的企业投资风电只讲装机容量,不讲实际上网电量的情况。
  “山东境内已多次发生多家企业在同一风场重复竖测风塔的现象,无序竞争的乱局给社会和企业带来极大浪费。”山东鲁能一位人士如是说。据了解,现在大多数风电项目是“赔本赚吆喝”。由于风电投资快速增加,致使世界风机供不应求,进而使国内外风机价格不断上涨,加大了风电投资成本,影响了投资收益。
  对风电项目不断扩容感到不安的还有电网。一些电网人士担忧,由于前期风场选址缺乏科学性,风机运转缺乏稳定性,从而使上网电量忽高忽低,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目前,内蒙古和山东等地风电呈井喷式发展,但几乎所有建设的风电场都远离电网,接入电网具有远距离特点,而电网接入风电能力需要经过系统规划和论证,科学有序接入,致使电网企业的规划建设与风电发展速度不匹配。
  青岛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企业投资风电项目借的是外债,预计12年后方能收回投资,而风机设计寿命只有20年。当初风机采购价格偏高,风场资源不是很好,年满发小时数不到1500小时,比内蒙古地区普遍低一半。仅风机维修一项就欠外方近1000万元。”
  据了解,目前在山东唯一能保持多年稳定运行并盈利的是鲁能长岛风电厂。鲁能集团1998年利用德国政府无息贷款,在山东长岛县建了9台600千瓦的风机。由于长岛风力资源得天独厚,年满发电约2500小时,加上当时较优惠的上网电价,基本处于盈利状态。但对于目前国内多数风电厂来说,却只能保持微利,甚至亏本经营。

风电上网之路

  由于风电厂多建在主干电网没延伸过去的边疆、沿海等偏远地区,目前主要靠企业自己来筹建输电线路,致使风电送出相对滞后,给风电企业带来负担。
  在山东,由于电网布局比较合理,风电场距离主线路大约10至30公里,而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则要相隔上百公里,线路投资动辄要几亿元。为加快风电配套输出线路建设,国家发改委对线路投资有优惠政策,加价0.03元/千瓦时。但因这些地区用电户少,电网不愿投资建设,致使国家关于线路投资建设的电价加价政策难以落实。如果电网不投,只能由发电企业自己建,这必然增加风发厂的投资成本。
  风力发电高价上网,还要延伸电网线路,必然给供电部门带来一定利益冲击。一家从事风电项目的人士表示,为风电并网的事,公司跟电业局打交道感到很费劲。公司曾想委托地方电业局建设,由公司负责维护,但电业局不愿意。由于供电线路一般由风电企业来建,管理运营比较麻烦,经济上也大打折扣。据介绍,这家风电厂为输出风电,在荒山偏岭建了20多公里线路,每公里投入约50万元。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李俊峰认为,风电是一种间歇性电源,会降低电网负荷预测精度,从而影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方式,还影响电网的频率控制、电压调整、电网的潮流分布、电网的电能质量、电网的故障水平和稳定性和电网的运行成本等,要求电网企业全额收购风电的上网电量存在相当大的技术和管理难度。

呼唤风电秩序

  目前,国内在建和已经建成的风电厂基本是处于亏损状态,至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会出现预期增长都很难估计。这么多企业现在更多关注的是能否先圈上地,而不是风电厂建成后能否赚钱,在经济上有无合理性,完全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确实值得反思。
  国家发改委和地方风力发电的专家认为,解决“跑马圈风”问题的关键是摸清风资源状况,建立国家风电装备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和公共技术平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产业化体系,科学有序、优先发展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对于风能资源处于三类以下的地区要尽量控制建设风电场,等将来技术水平提高、投资成本大幅度下降之后再建设,以免企业为了“跑马圈风”而建设造成巨大浪费甚至在并网发电时就亏损。
  山东一些业内人士说,只有改变特许权招标的有关规定,调整上网电价,使项目有合理回报,才能使风电产业能健康有序发展。建议今后只对列入国家规划的、超过10万千瓦的大型风电场项目实施招标定价,对其它中小型风电场项目,可参照就近大型风电场项目的招标定价确定其价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1 10: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能产业:何去何从?

  如果没有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多米诺骨牌式的倒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程恐怕还在化石能源掌控方和新能源推动者之间的拉锯中徘徊。

  世界经济“跳水”后,可再生能源即刻被扶植成救命稻草。

  宏伟的绿色能源战略不仅帮助奥巴马入主白宫,更成为美国新政府兑现恢复经济、提升就业承诺的指靠。在GDP增长保8%的压力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也被赋予了战略意义之外的现实重担。

  产能过剩

  在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中,风电是除水电外成本最接近商业利用的能源,因此在过去若干年里一直是资本市场的宠儿。

  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在公布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时,其中风电的发展目标是2010年达到500万千瓦装机容量。但这个规划其实在2007年当年就已经实现。时隔仅半年,2008年3月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将风电2010年装机容量目标调整到1000万千瓦,比《中长期发展规划》翻了一番。

  但即便这个扩容了一倍的千万级目标,仍然比计划提前两年完成,并“使中国超过印度,成为第四个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的大国??当年新增装机占全球新增装机的23%。”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陈雪松在2009年5月22日的“中国风能产业对话资本论坛”上列出了这个数据。

  没有资本的助推,很难想象一个成本在市场价之上的产业能在政策框架外发展得如此迅猛。

  布局2010~2020年能源棋盘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虽然尚未正式出台,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预测,2020年中国的风电规模将达到1亿千瓦装机容量。

  这一预测也得到了陈雪松等业内人士的认可。可是,面对接近9000万千瓦的发展空间,商业资本机构却一改往日的热情,表现出格外的克制和谨慎。

  2008年全球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资达到1200亿美元,其中42%(超过500亿美元)进入了风电领域。不仅民营企业蜂拥而入,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把它作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以致目前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大概已经超过了70家。仅仅前四家的产能就已经达到了1200万千瓦,但2009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只有大概800万千瓦到900万千瓦。

  “产能大过需求,已经开始展露苗头。”面对一干手握巨资的风险投资人,周凤起给出了善意的警示,“现在风电发展很快,风电整机的制造门槛也不是很高。虽然国家在电价方面给予了一定的经济激励政策,现在看起来赔本可能还不能说,但是暴利也达不到。”

  国进民退

  投资的追捧,让风电产业着实风光了好一阵。但没有节制的资金推涨,毫无疑问会使金豆子在最后的接棒者手中变成烫手的山芋。

  深圳的一家风险投资机构松禾资本的合伙人王勇直言,从风能投资项目的现状看,“经济效益和经济指标的落实和达成,很多不令人满意。这样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投资机构的投资行为,会延缓(投资)步骤”。

  出于风能投资前景的不明朗,王勇向金风科技首席财务官余丹柯抛出了一个非常直接的问题:“无论是风电生产企业还是风电营运机构,如果减少投资,你们风电企业还有没有利益,有没有机会(自己生存下去)?”

  这也是许多投资人所担心的。毕竟,即使如金风科技这样在风能领域已经专注多年、产业链条完整的企业,也必须借助国家对新能源的补助及碳减排交易收益补贴运行费用。

  出于突破赢利模式的压力,金风开始向风电服务和风电场投资运营渗透。“从整个能源行业的升级换代来说,终归有一天服务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赢利支撑点。”余丹柯说,“如火电、核电,或者像大型的装备制造行业,真正的利润并不来自于整机制造,整机的制造商都是通过设备去卖长期的服务合同。”

  风电场往往位于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风机的运行维护,从长期来看会是一个突出的利润点。此外,金风科技2008年的业绩中有10%来自风电场的销售和转让。作为上市企业,只有实现赢利才能对股东有所交代,所有能并入企业收益的资产都会物尽其用。不过此类收入虽然能一时美化财务报表,但风力资源条件好、电网接入方便的风场资源毕竟有限。

  政策助推下的跑马圈地虽然能暂时推高风电场的转让价格,可是如果高价转出的风电场不能实现持续赢利,必然影响买方接纳意愿和出价,一旦风场储备资源卖尽或者购入卖出价差不足以抵消资金及维护成本,这笔收入来源自然干竭。

  事实上,由于设备运转时间短,导致风电机组发出的电单位成本高企,加上风电并入电网销售的瓶颈,实际上中国的大多数风电场都在亏损中运转。但糟糕的赢利状况并不影响当下风场成为被高价追逐的目标。

  也许正是基于国家层面的新能源战略规划,在这一轮风场圈地中,竞相角逐的都是些“国”字号的电力公司??政府对国有电力公司的发电量给出了新能源的配额要求,为了达到配额数据,国资背景的电力公司不得不盘下亏损的风电场,而精明的商业投资机构早已撤资上岸。

  危险信号

  2008年,全球的能源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美国和欧盟这两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发达经济体中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超过了新增的传统能源电力(传统能源电力包括煤电、油电、气电、核电)。

  各方政府纷纷宣布要大大增加可再生能源、低碳或清洁技术的公共财政投入,这样做是为了有个更美好的未来吗?是的。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新能源的带动激励经济,增加几百万的就业岗位??宏大美好的愿景下,隐藏着短期的急功近利之心。

  智基创投的合伙人林霆坦言,包括风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本质上更像一个大泡泡:“因为目前似乎找不到比新能源更加有故事的这么一个产业,所以当经济危机出现的时候,就是要把新能源当做挽救经济的一剂强心针,当做全球经济下一轮发展的驱动力和未来的希望。”

  中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已经在甘肃酒泉启动,紧随其后,苏、蒙、新、冀也把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陆续提上日程。但目前已经形成的千万装机容量尚且在风能不稳、并网的瓶颈中依靠政策的支持艰难挣扎。如此多家大型风电厂,如果建好了发不了电或者送不走电,政策能支持到哪一天?

  上海已经有做大风机的企业开始关门了,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深圳风发科技董事长周庆余警告说:“目前一千多万千瓦的生产能力和六百多万千瓦的发电能力,按照这个比例来说就应该预测洗牌的时间了,风电设备企业一定会有一批要被淘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0 09: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能源发展规划》激起长三角新能源暗战

长三角暗战新能源

  国家能源局的《新能源发展规划》尚未面世,长三角新能源的硝烟已起。

  6月1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新能源发展规划将带动数万亿投资,“一方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另一方面还将包括对传统的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例如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电网等内容。

  本报记者获悉,江苏、浙江、上海的新能源振兴规划已分别在5月底和6月初次第推出,从各省的规划来看,底牌并无二致,均主打太阳能、风能和核电。

  桌面上看见的是长三角新能源发展的蓬勃之势,桌面下三省暗暗较劲。

  浙江省发改委的一名官员分析说,各省之所以这么早都出台自己新能源规划,有两个最主要的目标。

  首先是,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了3万亿的投资额度,各省都想争夺中央的资源,“国家几万个亿,每个省都分一点”。不过他表示,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国家并不能给多少钱,最关键的还得地方自己支持。

  其次,地方还想借此带动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以及一些重要专利成果转移。

  浙江新能源产业规划择日出台

  本报记者获悉,浙江具体针对新能源的产业规划正在酝酿成型,年内定将推出。

  上述浙江省发改委官员表示,此前5月份推出的《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仅针对具体新能源产业,总的规划正在制定。

  他分析说,一般意义上来讲,风电、太阳能带动的产业多,生物质能和沼气池比较难开展,对区域产业和能源的改善没有多大作用,对GDP拉动也慢。

  因而浙江的新能源布局的序列仍然是以核电第一,风电第二,天然气、光伏第三。

  “浙江新能源现在有点眉目的就3个点,浙江慈溪的风电,嘉善昱辉的光伏,以及三门市的核电”。据其介绍,浙江三门市拥有中国最大核电基地,三期装机容量是750万千瓦,第一期两台机组分别115万千瓦,已经开始施工,装机总量。

  而浙江正泰能源在杭州新建的光伏基地已经投产,第二期在温州当地,将会联合8个集团公司,“要搞一个100亿到200亿规模的光伏基地,因为涉及土地,国家要批复,正在运作,因而还没有围起来”。

  上述浙江发改委官员说,现在最大的瓶颈,就是新能源电价高出普通矿石电价一倍以上,这并不单是浙江一省的问题,江苏和上海也面临共同的问题。

  暗战长三角

  上述浙江省发改委的官员告诉记者,长三角三省市彼此邻近,都靠海,海上风电,太阳能和核电的天然基础都差不多,只不过,后天禀赋上,江苏的光伏发展较早,上海的科技力量比较雄厚。

  该官员说,新能源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刺激,上海可能获利最多,因上海的科技优势明显,很多风力、核电装备都是上海的企业在生产,而江苏的新能源的底子较好。

  他解释说,新能源主要靠政策推动,国家的政策路径并不存在多大差异,因此各省的起点相差并不太多,也不存在多大程度上的差异化竞争,很有可能会出现产业同构。

  不过,他称,产业同构的问题不用担心,市场竞争机制会导致产业集中,现在政府强力推进,将来怎么样,将来再说。

  长三角各省虽然差异化优势并不明显,但在新能源方面的起点却差别很大,江苏是三省中“吃得最饱”的一个??2008年,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900亿元,光伏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太阳能电池产量达1580兆瓦,拥有8家上市的光伏企业,风力发电整机制造能力达100万千瓦,风电装备成套机组制造企业数量全国首位。

  因而江苏发了宏愿,在《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中,江苏提出,新能源产业规模要进一步壮大,2009年要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2010年实现3000亿元,2011年实现4500亿元,其中光伏产业销售收入实现3500亿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形成10000兆瓦左右生产能力。

  江苏新能源发展的序列为光伏产业、风力发电装备、生物质能装备和核电装备。

  相较之下,浙江的新能源目标较为务实,只是力争到2012年,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350兆瓦,其中光伏发电50兆瓦,风力发电300兆瓦;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地源(水源)热泵空调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年产沼气1亿立方米,实现光伏等新能源消费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1%以上。

  上海的目标基于二者之间,力争到2012年,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总产值达到11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1%提高到3%,其中核电、风电和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500亿元,新能源汽车300亿元,太阳能300亿元。

  相比之下,上海新能源规划还有一个优势,即已明确了各自产业布局,这为其避开产业同构埋下伏笔。

  其中,核电建设以浦东(临港)、闵行等为主的产业基地,浦东(临港)基地主要开展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的研发和总装;闵行基地主要开展核级锻件的研制;同时建设宝钢核材料供应基地。风电以浦东(临港)等为主,建设大型风电机组关键设备产业化研发制造基地。IGCC以闵行等为主,建设燃气轮机、气化炉等关键设备产业化制造基地。

  闵行区是上海市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生产基地。在上海市尚未公布新能源扶持细则之前,闵行区就已经印发了一份长达25页的小册子。在这本名为《2009-2012年闵行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小册子中,闵行区一共27条扶持政策,分别针对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奖励力度、研发机构、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7个方面。

  “这次各省新能源发展规划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投下去的钱可能不一样,上海可能在中间,江苏可能最大,浙江是老三。”他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1 10: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风电区域价格会进一步细化

  生意社6月21日讯 “目前国内实行的风电定价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细化。”在6月19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表示。

  可再生能源数据暂无统计

  “虽然我们做不到像德国一样,一个风机一个电价,但是我们会尽量往这个方向发展,对风电区域电价做更多的细化。”王仲颖说,“只有四个电价对发电企业而言是不公平的,因为不同区域的发电成本是不同的。中国风力发电情况复杂,哪怕是邻近区域,在风力的大小、平均发电时间、高低峰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仅仅确定四类电价,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随着我们对风力资源的进一步了解,我们将对区域电价做更多的细化,让发电企业享有更公平的权利。”

  可查资料显示,国内目前实行的是四类风资源区价格,这四类标杆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该电价体系自2009年8月1日开始实行。内蒙古、新疆的大部分地区被划为一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为0.51元/千瓦时。内蒙古、甘肃和河北的部分地区为二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为0.54元/千瓦时。东北、新疆部分地区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三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为0.58元/千瓦时。其余地区为四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为0.61元/千瓦时。

  有观点认为,上述四类定价解决了之前上网电价相对无序的状况,避免了发电收入价格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投资推迟与延误,去除了制约风电投资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过,王仲颖称,上述四类定价模式缺乏良好的早期资源评估,不仅使风电价格不够准确,也使进一步的政策制定缺乏相应的信息支持。如果没有良好的资源评估,未来的能源规划在科学性与前瞻性上将面对众多难题。

  此外,王仲颖指出,虽然中国在战略上相当重视新能源,但即使到现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官方统计数据,目前可再生能源的数据,基本还是得靠各个学会、各个行业组织自行统计,然后再汇总。

  风电超速成长的烦恼

  根据王仲颖当天提供的数据,国内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连续四年翻番,2009年末累计装机量已近2600万千瓦,其中并网装机容量为1600多万千瓦,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但与此同时,代表利用率的并网装机容量比例却持续下降。

  数据表明,2007年中国风电并网装机比例为80.6%,2008年为73.5%,2009年则降至64.3%。国内闲置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由2007年末的197万千瓦飙升到了2009年末的890多万千瓦。换言之,尚未并网的风电装机容量相当于半个三峡水电站。

  业界认为,造成大量风机未能并网的原因相当复杂。一方面风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可能对电网的安全与稳定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中国重点发展的是陆上风电,风电资源集中在人烟稀少的西部地区,但用电负荷中心则在东部,要发挥这些风力资源必须集中开发高压线路外输,而目前国内的电网建设尚未能及时跟上。

  “就好比贴瓷砖、装浴盆、安马桶,一个家用豪华卫生间快要建好了,结果业主发现没有下水道,并且图纸上根本就没有设计,开发商解释说市政排污管道规划还没有出来,所以没法设计下水道。”国家电网公司有关人士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2 11: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地现“弃风”现象 风电并网国家标准或出台

  内蒙古、吉林等地的风电机组在刚刚过去的冬季出现的“弃风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在日前举行的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改变风电“清洁能源、垃圾电力”的称呼,必须尽快制定风电并网国家标准,能源局相关官员在出席座谈会时也表示了风电建设需有序,风电企业在建设风电场时就应该考虑到入网的标准问题。

  对此,部分电力专家认为弃风现象在现阶段不可避免,呼吁风电投资建设需分步骤进行;风电消纳问题日益凸显,抽水蓄能手段展现调峰作用。

  “弃风”现象可惜但不可避免

  记者近期赴内蒙古采访期间,发现当地风电机组大面积弃风问题相当严重。

  内蒙古电力公司总经理张福生向媒体介绍,内蒙古电网通过优化调度,白天风电都能够满负荷运行,但到后夜低谷期,为保证城市居民供热,风电不得已采取弃风的措施。后夜期间内蒙古电网最低负荷(包括东送)约1230万千瓦,其中火电供热机组就占了1200万千瓦。为了保供热保民生,留给风电的负荷裕度已经很小,电网无法满足风电全额上网的要求。

  内蒙古电力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当地风电基地再次出现风电并网在系统负荷低谷时遭遇限制出力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风电开发集中在“三北”偏僻地区,处于电网末端,当地风电消纳能力不足,系统调峰能力也不够。

  弃风给风电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内蒙古曾专门召开了风电发电企业座谈会。会上,66家风电企业反映,入冬以来到今年元旦,因弃风停机少发电9亿多度,每度电按上网定价0.51元计算,损失近5亿元。

  记者针对此问题采访的电力专家则认为目前我国风电存在弃风现象不可避免。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认为这是中国风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的表现,“我国风电发展只是在装机容量、风电设备制造等部分环节上发展超前,并网标准等软指标都还需要补课。”姜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资深电力专家、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张粒子认为现阶段让风电全额上网是勉为其难的。“风电的特点就是到负荷低谷的时候发电能力比较强,但用户没有那么多需求,我们现在又没有大容量的蓄能设备,没有办法才弃风的。”张粒子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张粒子认为从她近期对各地的调研结果来看,电网公司对风电上网的态度都是积极的。据悉,目前内蒙古要求并网运行的风电容量已占到电网最高供电负荷的27%,远远超过中国电科院为内蒙古电网论证的10%的最大风电承受能力。 然而,业界抓住法律规定的“全额保障性收购”义务屡屡诘难国家电网阻碍风电行业发展。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在国家电网风电工作座谈会上做出了回应。

  舒印彪认为部分地区出现风电大规模脱网与风电开发不能有机衔接电网建设有较大的关系。

  “一是没有规划,消纳方向不明确,风电开发与电网建设之间不协调,不能做到有机衔接;二是风电项目与电网项目审批脱节,国家和地方分别审批,先批风电项目,后批电网项目;三是建设工期不匹配。” 舒印彪举例,“通常首台机组建设周期仅为6个月,全部建成需要一年左右;电网工程建设周期长,输电线路需要跨越很多市县,协调工作难度大,220千伏输电工程合理工期需要一年左右,750千伏输电工程合理工期需要两年左右。”

  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也出席了这次座谈会,他甚至支持合理的“弃风”“风电装机和出力之间有差距,一百万千瓦机组大部分时间仅运行四五十万千瓦,不能简单地用风电的容量来配电网输电工程容量,合理弃风是有必要的。”史立山表示。

  风电电源点建设过快 国网对上网风电实施严格准入

  一方面是国家鼓励新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风电电源点建设速度较快与送电通道建设严重滞后的不协调、不联动局面。

  张粒子告诉记者,原来我国对电源规划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但电力体制改革之后,基本由投资主体自己决定电源建设,“有一个风电的装机容量限制,在这个容量之上的是由国家能源局审批,之下的由地方政府批,但现在很多地方上风电项目都是正好卡在这个容量之下建设的。”

  史立山表示,现下我国的风电制造业有一些无序发展和盲目发展的迹象。他强调风电企业的设备必须要符合入网标准。

  而国家电网近年来一直在强化风电上网的严格准入机制,舒印彪在这次工作座谈会上也提出要加强并网技术管理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建立检测制度。

  2009年12月,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作为企业标准正式颁布,提出风电场需要具备功率控制、功率预测、低电压穿越、监控通信等功能要求。今年2月颁布的企业标准《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进一步提出了风电场在并网管理、发电计划管理、检修管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化装置管理、通信运行管理以及调度自动化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日前国网公司还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介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风电运行控制技术规定》以及《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功能规范》等多个配套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经国家能源局批准,国家电网公司投资3 .5亿元在旗下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建立了国家风电技术与检测研究中心。“目前该中心的基础研究平台已经基本完成、移动检测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现场试验基地工作有序开展。”舒印彪向记者透露。

  该中心作为风电机组的入网检测机构,掌握着发放风电机组“入网证”的生杀大权。

  “今后,对新投产风电场,更要严格按照《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的要求,开展风机入网认证和并网检测,保证风机性能和电网安全。而对已投产机组要进行评估,不合要求的要逐步实施改造。”舒印彪表示。

  将企业标准上升到国家标准也是国家电网力图在这次座谈会促进的一件事。

  对于国家电网给风电场立的“规矩”,电力专家纷纷表示从运行的角度考虑,把企业标准上升到国家标准实属应该,这样的并网准入标准是为了规范和保护用户的利益。 姜谦则有点担心对刚刚起步的风电设备企业而言,“限制可能会多了点”。姜谦告诉记者,看了《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后,觉得对风电场的要求过大,而对电网的要求和约束过少。

  消纳问题凸显电网建设追不上电源建设

  风电的消纳也是横亘在各方面前的巨大难题。

  国内风电产业发展迅猛,与风电“上网难”相对应的,是风电产业迅猛的发展速度。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认为,我国风电装机在连续几年翻番增长的基础上,未来10年还将保持超过20%的高速发展势头。 犹如造了大量汽车却发现没有公路可供行驶一样,迅猛发展的风电也正遭遇着电网建设跟不上的尴尬。

  “凡是经国家核准的风电场,电网公司全部按时接入电网,不存在上网难的问题。但近几年风电发展速度太快了,远远超出电网发展规划,这是造成电网消纳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舒印彪分析,“我国风电从发展初始就出现大规模、高集中开发和远距离、高电压的输送要求,呈现出与国外风电发展模式显著不同的特点,由此带来的电网技术和经济问题尤为突出,更为复杂。”

  国家电网提出提高风功率预测、加快构建特高压同步电网和抽水蓄能建设等三招。

  提高风功率预测的准确性是风电调度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这和国家电网提出的风电“有效出力”概念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还将坚持原有步伐,加快特高压和抽水蓄能建设。

  “抽水蓄能是目前最有效的蓄能手段,但大型的抽水蓄能电站也不是哪儿都能建的。风电的开发和大规模的蓄能设备的建设关系密切。”张粒子说。

  据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兼能源战略与规划所所长白建华估算,如果要保证大规模风电开发最终能顺利并网消纳,到2020年预计需要建成5000-6000万千瓦以上的抽水蓄能装机容量。

  有电力专家表示,抽水蓄能建设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建设周期较长,抽 水 蓄 能 电 站 的 建 设 周 期 为4- 5年,大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参与风电输电调峰将是2015年之后的事情;二是目前我国对抽水蓄能发电还没有明确合理的电价政策,对抽水蓄能发电的激励不够,未来还需要通过电价改革予以理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1-1 11:29 , Processed in 0.02376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