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黑暗撒克

现代制药也是迷雾笼罩中的TENBAGGER型潜质企业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420,雨人的想法和实地咨询以及众人的讨论十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公司,我个人还有一个想法供大家商榷。

目前420的产品和技术格局,大致分为原料药,特色原料药,新型制剂,化学药,特色化学药和天伟生物的产品。

以我个人的不专业看法,对420的原料药,化学药类产品线不怎么看好,虽然公司在这方面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内最高水准,但这类产品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生命力并不太高,先前在闽发的博士贴里正是缘于这个因素,我对420的成长感觉不如博士这般乐观。

后经过几个月来论坛同志们的智慧集成,慢慢地对公司的未来有了新的看法。

正视公司在新型制剂上的巨大潜力。

如在286楼中提到的几个产品,目前在市场上的发展势头较猛,只是由于公司的营销能力,虽然推出也有一段足够的时间,仍未能达到十分出色的开花效果(这点可能是跟公司以技术为特色的基础有关,这点要向哈药学习)。但这类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方向无疑是今后公司的一大亮点。并且公司在未来继续获得这种新型制剂产品的可能性比较确定,假如日后注入的资产是制剂研究工程中心的话,那么公司的实际价值将远高于目前我们的认识所能想象得到的地步。

手性制药,是一座巨大的金矿。

这种技术的出现改变着传统化学药物的市场应用构成,近两年,世界医药领域研发手性药物愈来愈烈的趋势,无不彰显其市场前景的广阔。公司在硫辛酸上的突破,在国内是一个重大的医药开创。且不论硫辛酸本身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若公司以此为契机,投入更多的力量来进行手性药物新技术的系列研发,公司自身盈利空间将得到巨幅的扩大。

二合一的想法。

我们看到天士力在最普通不过的复方丹参片上,创造了单一产品销量达到10亿元的奇迹,这种奇迹的背后是天士力追求做精做深做透的结果。那么号称国内医药界里研发力量最强的科研机构--上海医工院和它的现代制药公司,能不能也仿效这种思路,在现有的产品上进行深度开发。要么不搞,要搞就得高起点,比如,硫辛酸胶囊(该产品属非处方药,受国家新药审批停滞影响,年内无上市的预测),公司生产的硫辛酸是已经经过手性拆分技术的高端产品,那么可不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缓释,控释技术再次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呢,同理,一个“硝苯地平控释片”在成品之前,为什么不可以在原料的制作合成时先进行手性化处理呢。这样一来,无论是硫辛酸或者是硝苯地平控释片,还是其他特色原料药和新型制剂产品,经过双重技术加工下出来的产品打入市场后,大家猜猜看会发生是么事情?

凡是它们所到之处,所以具相同疗效特征的产品以及生产线都将被一一淘汰出局,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们都具有疗效超强、毒副作用最小、用药量少等多种复合优势,这种复合优势的产品我感觉甚至可以媲美生物技术产品,但单位费用却要低于生物技术产品。

二合一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并不是说肯定是硫辛酸或者是硝苯地平控释片,也可以是其他新品,并非非得是手性+新型制剂的二合一,只要公司有这种做专做深做精做透的思路就可以了。所以我个人理解五大大所说的420的产品具有无限服务市场广度和深度的含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08-03 09:17

因部分患者反映在使用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经检验,批号为06041722和06041822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为劣药。

食品药品监管青浦分局已按照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查处劣药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的紧急通知》要求,于8月1日至2日,对全区所有药品批发、经营、使用单位进行了全面追查。经查,青浦区目前尚未发现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06041722和06041822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为此,青浦食品药品监管分局提醒广大市民,如发现批号为06041722和06041822由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请停止使用,并及时与青浦食品药品监管分局联系。联系电话:69730053。

刚才我查阅上海fda网站并没有找到该公告贴出,也许是出于护短而不想在本地范围扩大影响。从食品药品监管青浦区分局的相关公告分析,该事件至少在8.1日已在上海事发了,同期股价在那时开始的跌幅每天均超过了大盘,说明场内有部分筹码已经提前获知该消息而作出了反应。

事件性质判断,公告中没有说明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目前我们无从得知可能造成的后果,个人判断该药在公司的产品中属于一个小品种,年产值不大,估计不会超过2000万元,直观上对公司的财报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但是,我想造成该类事件的原因,可能是公司在对外地子公司的管理方面有较大缺陷,也许是管理制度,也许是当地员工的素质问题,两者可能都有。这样一来,我们就还理由担心公司的其他产品的批次上是否也存在隐患。多事之秋,但愿只是唯一的事故。

商丘哈森被现代纳入后走上正轨的时间还不长,可这次事故已经暴露了上海企业对外地公司的管理不善作风,去年同期时分,光明乳业接连爆出外地公司的质量事故。其次,本人对于两河两湖地区的社会道德水准向来不屑,故而对河南地区的人员素质(专指诚信方面)从来鄙视的。

这次的事件从另外角度看也是一件幸事,外地基地公司承载着产业化的重任,今天的小事也给公司敲响了质量安全的警钟,希望公司以此为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对股价的影响,我觉得从6.84元急跌至今,已经将该利空消化殆尽。后市随着该事件的处理将有一个正当与起稳回升的阶段。

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主要用于肝炎,心血管疾病,属于普药类,2005年该类药物市场规模已突破5亿多元。至2006-7-31,国内具有SFDA颁发的门冬氨酸生产批件的家厂商有北京嘉林药业,上海现代制药、山东泉城制药厂,湖北省八峰药化股份、上海冠生园协和氨基酸公司、南京药大生物制药公司、南宁德固赛美诗药业、北京双鹤药业、天津天安药业等几家上规模的企业。

不值得那样绝望,这是个小事件小问题,并不能因素而得出外地公司管理一团糟的结论。

估计是小批量小品种药物不被重视而导致管理松懈,想刘心酸注射液等其他出口的原料药,相信肯定把关依然严格,否则互弄老外是通不过的。

谢谢木木的信息和分析,投资420是长期的,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是个小品种,公司正在调查这个事件,做为一个负责任的上市公司,到时不管什么情况他们都会向大家说明的,现在先等待调查结果。管理层对外地公司是很重视的,派了几个一把手常驻在那,还不时派总公司的人到那边视察,了解日常情况,说管理一团糟是不对的,但是产品出问题那肯定要严查,尤其是药品,我也向公司提了这方面的要求。股改的时候管理层就感觉到今年全年大环境不利,所以才把业绩承诺到明年,可以说管理层在行业判断上还是正确的,对企业的发展是有把握的,今年全年的任务是稳住去年的成果,现在公司都在为明年做准备,几个新药都在培育明年的市场,公司是有相当信心的,相信经历短暂的痛苦后,明年会看到一个重新起飞的现代制药。。。

大家若有疑问可以打公司的电话,如果是长期投资者可和公司说说自己的看法,提提建议,公司这方面是做的很不错的。。。

在各种利空的掩护下,我又开始买回了,窃喜。。。

最近的大跌原来是这原因

河南人民让同志们暂时失望,产业化基地怎么选重要

高兴的是420的价格比原来估计的底线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对420这么感兴趣,是不是就是看好他股东的背景和研发力量,但我觉得研究和产业化是二回事,相对而言,民营企业这方面意识较强,我觉得投资医药行业,大股东的背景实力是相当重要的。

如你所说,的确有些民营企业在发展上做的比较好,例如海正药业,扬子江药业,但佼佼者也是少数,国有药企也是这样。

关于420的研发和产业的问题,大家在这个帖子里有过相关讨论,我们的结论是目前河南的两个生产基地就是为了联系和完善二者的关系,否则以公司手里充沛的现金流和余地较大的财务杠杆,公司尽可以短时间内做到大量收购兼并一些行业内公司以扩大自身的规模和行业地位。之所以这样没有这样做,是因为公司不需要,公司本身已经储备了较多的产品正等待逐步实施产业化,并且收购进来的额外产品势必分散公司的部分资源,而这些额外业务可能既不是市场的热需求点,也可能不符合公司的投向意图。

美中不足的是,公司的储备产品中以普通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较多,举例来说,最近获得生产批件的替米沙坦,以往,治疗高血压药物主要由血管紧张素转化酸抑制剂(ACEI)和钙拮抗剂二大类占领大部分市场,这几年,作为血管紧张素Ⅱ(AT Ⅱ)拮抗剂类药物的这个药在降高血压市场中的销售成长很快,但也正由于此,国内企业仿制的反应速度也较快,G华立等上市公司也都在做,尽管不清楚目前这个药物在国内市场离饱和度还有多久,但也可以想象它的市场生命力之长短,我觉得问题的根本所出在技术壁垒上。公司在这种水平的产品较多,这也是我当初对它颇有微辞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非专业人士,只能粗略阅览中期财报,略谈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公司股价大幅调整的真正原因在中报得到揭示,还是那个业绩问题,说实话,这份成绩单再次出乎我的意料。

虽然前面有五哥0.15元的预测,实际上我比五哥还要乐观些,去年同期是0.14元,因为我也是按20%左右的增长来预期的,这样的话,今年中期应该在0.17元上下,这已经是考虑了医药行业今年的不利环境下的预测,没有具体依据,只是凭感觉,一季度的时候虽然增长在回落,但也有26%的增长速率,所以感觉中报应该能在20%左右的水平,谁知结果竟大相径庭。

简单分析中报,一直以来我的对公司现有产品的结构不甚满意,结果在中报里果然得到证实,这次的医药宏观背景下,公司的利润出现了较大的下滑,这恰恰证明了公司现有的产品线大部分是生命力不强的产品,分类指标上,医药产品的毛利率水平下降的相当厉害,也说明了降价趋势对公司产品的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老年用药产品的利润率也出现了微弱的下滑,这个我也就看不懂了。

其次,利润下降,公司已经在中报陈述中归咎为外部环境,先揭过不提,那么公司的主营业务仅仅增长8%,就值得探讨了,里面的事情可不是一份财报可以解释的。

建议:已经持有或被套的投资者,静观等待,时间上等待到明年1季度,因为正是由于公司在这次不利环境下暴露出来的问题,就给日后调整产品结构留下了可能性较大的期待空间(即将来的优质资产植入,每年上马新的有竞争力的产品等题材),420的将来不能这样下去,否则只能是等待调控期的结束,自然性地恢复原有的增长趋势。

建议的补充解释,我不是说肯定关于括号内的题材会在那个时间内会实现,我的意思是到明年1季度的时候,医药宏观调控预期可能会进入收官阶段或者是尾声,届时再加上今年新上的产品和哈森的扩产因素会在明年一季度再起令人叫好的预期。

恒瑞的情况我认为是这样的,主要是276与420的产品内容不同,该公司的主营收入中抗肿瘤药物占据大半部分,在今年6月份以前的几次药品降价波里这种产品几乎没有涉及,而同期,从以往的几次降价情况看,420的某些产品的市场上同类的产品都遭受了多次降价潮,这给420本身就带来了一定的牵扯或倒逼作用。

但在今年的两次降价潮里,分别出现了67种抗肿瘤药品降价 ,以及抗感染、抗病毒、抗真菌等类,恒瑞的产品或许较有竞争力,但这次降价矛头一一指向了他的经营范围,在以后一段时间多少会受到影响,具体有多大我们不可能清楚,这要等到后面的财报才会清楚。

其次,虽然公司近年来的增长很稳健,由于本人对山东地面吹牛现象颇有成见,所以连带着对山东企业多少也有些有色眼光,除了两家酒类公司,其他的连海尔股份也不怎么干净。

口说无凭,大家看看他的产品利润情况:

600276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分产品
抗肿瘤药 328,714,374.35 35,630,069.20
抗感染类药 123,073,280.06 22,132,248.32
麻醉镇痛药 48,233,985.11 9,678,188.52
其他药 78,136,608.50 30,261,795.74

抗肿瘤的毛利率之高,让人咋舌不已,你去看国内上市公司的药企,连生物公司也没有这么高的毛利率,单个药品不算。

抗感染类药,呵呵,这种普通药物居然也也有这么高的利润水平,不可想象吧?

麻醉药品不说,其他药物这一项,究竟是什么东西不知道,但恒瑞硬是有能力达到这种水平,你说他是怎么做到的,嗯?国内医药行业同质化比较严重的今天,可差不多最赚钱的药都是他一家生产的呀!呵呵

这家公司我是弄不明白了,你明白了么?


大家都是来这里交流的,料错也很正常,机构们不也经常犯错误,但是说什么“意淫”,这话就有点那个了.......,我们倒是欢迎有朋友抖露一些独家信息出来,有且不说,或者没有,都没关系的,可也不要打击众人,哪怕是纸上谈兵似的空想,是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要说比较的话,我觉得比较和420相像的对象是600267的G海正,两家公司的主营都落在化学原料药和制剂方面。从今年中报各自的情况看,我们此前的确低估了今次药品降价的威力。

不过,从对比中我感觉,尽管G海正是较出色的企业之一,但和420相比,它的财务与产品方面要明显逊色不少,经营能力上却要好于420。

G海正目前已经成为在该领域里的生产大户了,其资产规模和主营收入均比420高出几个等级。

一些主要的中报数据对比

G海正的主营收入约11亿元,最终产生的净利润约3600万元,

G现代的主营收入约3.1亿元,产生的净利润却达到3000万元,

光从这个指标上显然可见,两者的盈利能力之高下分明了。G海正输在产品的技术竞争力上,虽然他的原料药品种众多,也大量出口,但和420的出口不同,他的出口已经沦为低级代工性质,总得来说还是核心竞争力的根子。


G海正的总资产约有27亿元之巨,净资产约在12亿元。

G现代的总资产仅有5.5亿元,可净资产却高达4.3亿元。

对两者资产规模虚与实的一细分比较下,G海正显得老万迟暮,虽骨骼巨大却后劲不足,而420虽然年少却骨骼结实,可以承载后面的大发展之路。有个现行的例子,就是G丰原,当原有主营业务驻足不前想从新能源业务上寻求突破的时候,公司的资产和财务状况这时却成了拖累,尽管乙醇项目的前景看起来很诱人,公司却因无法融资而徒唤奈何,谁来救它?


其他财务数据中,应收帐款等由于420成立的时间较晚,所以不具公平可比性。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负债表中的长短期借款来稍微一窥门径。

G海正 短期借款 近8亿元,长期借款1.25亿元,光这两项已经占到总资产规模的近40%,财务负担极其沉重。

再看G现代 短期借款0.07亿元,长期借款 0 元,就是算上应收应付帐款等林林总总的负债总额,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是7000万不到,这意味着什么,大家还不明白吗?

在这里提一下,就是那笔短期700万借款,出借人是商丘的信用合作社,公司账面现金充沛,不需要也不值得为了区区700万小钱而向金融机构借贷,更不会去跟商丘方面去发生借款关系,摆明了其实是笔人情借款,既是支持商丘地方金融机构的收入,也是意思一下还收购那个淀粉糖厂便宜的破产资产的人情,你来我望投梨报桃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我们也是失算在对商业反贿赂和降价因素波及的估计程度不足上,而忽略了技术判断,另外信息掌握的不对称也是一个侧面原因,五大大现在提到的开工少负荷问题,不知可否再说明一下,好让我们吃亏也要吃个明白,可好?

感觉420的发展步伐还是太慢,依据现有的各种优势,公司本可以走的更为轻快,可到如今,公司还是以原料药和特色原料药的出口为经营重心,这本身也没错,现有的产品结构里公司在这方面的竞争优势可以说十分强大,可如今我们没看到公司在这方面的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快速发展。

假如420有两条腿的话,第一条腿,即原料药,这方面已经站得很直了,可万的步子却不怎么让人满意。第二条腿就是新型制剂,这条腿已经成形,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有些跛脚,这方面我想我可以理解,毕竟成品药需要拓展更长的下游业务链条,包括品牌以及销售终端等问题,虽然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优势明显,但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简单实现的。

还有,除了商业反贿赂外,五大大您自身对目前阶段药品降价为主这类理顺医药行业的政策在未来一年的时间内步骤有何看法和了解?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很清楚,高价药的问题不是在生产企业方面,而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很好过渡的问题,期间有关的医药不分,流通体制,以及国家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等方面都是因为这个根源。这次连下重拳的降价政策在未来会不会转向其他环节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季度整个车间都停工检修(现以全部开工),在这期间公司开了多次会议,董事会对现在的情况相当不满,已经把矛头指向营销,接下来将有大的动作。另一方面研究部门抓紧技术改良,以求不断降低成本。在今次的药品下调中,公司有两种产品列在其中。硫辛酸能否取得更大扩展,取决于什么时候能拿到欧美市场的认证。阿奇酶素这块,国内的新昌国邦拼的挺凶。商丘基地年底开始运作。发展最快的是天伟,上半年增长30%,和丽珠合作的产品开始销售,天伟提供原料药。我是希望今年行业的利空能够放大到底,那样就真的太好了。国家刚出的医药行业十一五的规划,公司理解为是对公司的大利好。。。

对于这份报表,我是相当满意的,看完后敬佩于公司在这期间的努力。在主打产品阿奇霉素降价和硫辛酸遇到日本市场方向不明这些不利因素的打击下,三季度能完成如此销售额和利润是不容易的,毛利率同比还有所上升,尤其是期间的经营现金流是近期最好的。应该对天伟道声谢,截至目前为公司贡献利润1600万,而去年全年是1300万,天伟人靠着勤奋驶进了快车道。依旧如此干净的资产负债表让我想到一旦行业复苏那公司的盈利能力将表现的相当强劲,降本增效,新品的市场培育,新增资产的有效利用……想到这些禁不住的欣喜。。。

很希望各机构们再次对它进行抛售,没有你们哪有这样诱人的价格啊,市场也再次证明了国内大多机构的“急性子”,念着投资的经干着投机的勾当,终究必将成为买单者。。。

420的半年报、季报写的太简单,许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420的投资只能紧跟五哥和雨人师长,由于股改承诺要在2007年完成净利润9100万元,估计会比2006年有60%的增长(这种增长是以2006年利润的小幅下滑为前提),明年应会有一波行情,长期持有420的同志可惜了这波银行股的行情。

分产品     主营收入   主营成本

原料     160,350,635   124,832,529

制剂     161,117,979   91,260,921 分产品    主营利润率  主营收入同比  主营成本同比  主营利润率同比

原料       22.15%   -3.60%    11.05%    -10.27%

制剂       43.36%    15.69%    24.47%    -3.99%

原料药现状:

从中报时看,原料药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出现了微幅下降。阿奇霉素这一块,今年以来市场上价格战比较激烈,激烈的程度盖过了抗生素降价因素,也就是说在阿奇霉素这一块的降价因素,市场作用大与政策作用,结果在收入上导致增量不增价;硫辛酸原料药去年的增长得益于公司抓住了出口日本的因素,今年新的增长因素不存在,硫辛酸应当处于驻足之中;天伟的原料生产与销售依然保持出色。由于这三大块占据公司原料药的绝大部分份额,所以它们的经营活动最终反映到原料药主营收入上此消彼涨的结果是微幅下降,倘若不是天伟的贡献,原料药方面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将比现在逊色的多,所幸这三块中天伟是一直在持续增长的,而潜力最大的硫辛酸尚未发力,阿奇霉素目前只能靠规模和质量自保。这是中报的情况,我们再看三季度,之前的报道中看到九月份国内阿奇霉素的销售价格已经逼近底线,由此推测阿奇霉素在三季度进一步处于烽火硝烟的市场状况,再加上二季度的停产因素在三季度的才体现,这导致了三季度原料药的收入数据环比上季度在萎缩,然而同期的毛利却意外出现了回升,既然硫辛酸是没有多大改变情况,那么可能的解释只能是天伟。去年全年天伟带来的投资收益是1300万,而雨人的消息是今年三季度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达到了1500万,显而易见主要是天伟在支撑着。

原料药未来将如何:

阿奇霉素  由于国内企业还在扩产或新上马生产线,未来可预见的时间段国内市场的竞争还将延续,并且战火燃烧到出口层面,虽然目前不至出现亏损的可能,但这样的困局的确比较棘手,我个人对此看不到能显著改善的良机。但是话又说回来,当前的现状并不意味这个市场已经达到饱和,只不过是产能提速快与国内市场的需求,阿奇霉素的事情还没有完。 

硫辛酸  它有两个问题,一方面是产能问题,公司上市时的年产能大约5吨,这个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当中,募集资金所投入的手性系列药物生产线中,截至中报时实际进度已达59%,并且已建成的进度中部分被使用的新产能累积产生了上千万左右的利润,目前还没有得到该项目中新生产线的产能数据,但可以肯定将大大提升,因为当初公司在这方面的精力主要是研发硫辛酸的手性拆分技术,而非产能是重点。另外一方面是认证问题,虽然该产品在原有的产能里也大量出口,但由于未拿到欧美的认证,无法以医药产品的身份出口,这导致出口价格提不高,根据雨人提供的消息,公司目前正在加紧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年底或明年初有望获得认证,届时新产能的竣工加上出口价格的“正常恢复”性提升,硫辛酸原料药的未来前景将十分值得期待。

天伟生物  天伟生物的各种原料药制品在国内罕有敌手,即使国际市场也是响当当的口碑,旗下各产品无论是在研或是在产的,都是齐头并进的状况,06年天伟所得到几个的新产品生产批件将在07年开始发挥的作用。从不足千万到去年2500万到今年的3500万,然后从3500万到以后的4900万再到7000万,天伟的步伐节奏轻快又稳当,这归功于医工院的研发实力以及已故化学界名宿梅老的带头人作用,天伟是个不用人操心的好孩子。

其他原料药

由于阿奇霉素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并且预计今后一段时间改善的几率较小,只能寄希望于其他原料药中的市场容量较大的新品种尽快崛起,以替代正走向成熟的阿奇霉素。其中的降糖原料药――伏格列波似有此资格。

制剂业务的现状:

和原料药不同,制剂业务中报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是上升的,在反商业贿赂的当期,有些令人匪夷所思?这场运动的确给公司的制剂业务造成了较大影响,收入同比的不降反升可能是哈森的缘故,去年同期哈森纳入公司报表的数据不如今年明显,主要应该是一季度。但是后面却出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问题,那就是中报中制剂业务的主营成本同比上升较快,达到了24%,但与此同时,主营利润率同比上仅仅是微幅下降了不到4%,也就是说一方面业务成本在快速增长,但另外一方面毛利的下降却微乎其微,对比原料药的相关数据,原料药总体成本上升了11%,而主营利润率的变化也同步达到了10.27%,虽然产品的各自市场属性不尽相同,但制剂的数据的确值得我们仔细研究一下。

那么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这是新型制剂在起作用,哈森虽然在收入上贡献颇丰,但它未必能贡献出同等规模比例的利润,因为哈森目前除了少部分产品是来自现代,大部分还是原来的品种,并且其中几乎都是杂七杂八的制剂类产品,医工院期刊中《亮剑》篇中介绍,自(不一定是完整的05财年数据,可能是04与05错落的统计)启用哈森后,在收入达到1.6亿元的情况下,利税还不足千万,其原有产品盈利能力的低下确凿无疑。而新型制剂业务却大大不同,我们仅根据募集资金投向的“药物新型制剂技改项目”中即可以一窥全貌,在05年报里有这么一段文字――――“公司变更原计划投资项目药物新型制剂技改项目,变更后新项目拟投入3,000万元人民币,实际投入1,172.20万元人民币,05年实现了净利润505.70万元。”,该项目实际投入1100万,但05年所产生的利润却达到了实际投入的约一半水平,虽然这与实际收入不是一个概念,但足以从中看出新型制剂的魅力所在,尽管哈森在一定程度上拖了制剂业务整体利润率的后腿,乃是新型制剂业务凭借出色的技术含量在顽强地创造利润,从而使得制剂的利润率几乎不受影响,可能是新型制剂中右美沙芬混悬液开始异军突起,也许是另外几个还在扩大市场。外部不利环境对新型制剂的收入形成一定阻碍,却不能对它的毛利有所损害,这反而说明公司的新型制剂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那么究竟新型制剂业务的收入受到多大的阻碍呢,中报没有提供直接的数据,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另外一个数据来理解这次反商贿潮的严酷性,“销售服务费”

05年中为13,478,400元,

06年中为 1,354,531元,这个会计科目在制药企业中出现的意义有点与众不同,其实质就是“好处费”,06年中报数据显示仅为05年的10%,“回扣”费的使用额度竟然如此之低,当期反商贿潮的打击力度可见一斑了,新型制剂业务的营销肯定也波及不小。 但总体来说,制剂业务不象原料药方面,它没有原料药中硫辛酸这个未进入角色的品种,所以,非但制剂的收入同比是增长的,制剂的主营利润率的下降变化也远少于原料药。这个看法在第三季度的报表里也得到支持,从6月份起,安徽华源和齐二药事件相机爆发,8月份哈森自身也出现了某批次的“门冬”质量问题,而这些事件的前后脚连续发生,肯定也让哈森在第三季度的财报时间段内,其经营活动上作出了某种程度的“规避”动作,这个“规避”动作可能是业务整顿之类的举措,反映到三季度财报上看,果然制剂收入的环比明显出现下降,但也正是因为哈森的少参与,制剂主营利润率的环比在三季度时由降而升,虽然仅仅是两个季度间的财报对比,但这种细微的变化其实是反映了在三季度中哈森的少量参于缘故。

制剂的未来

政策因素的下一步变化应当是可预期的,至于变化后的影响又是什么,这无法预料,我个人觉得应当是适当放松的可能性较大,国家出台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抑制腐败以及不正当商业活动,并非是管死市场,今后我们要继续留意相关政策的后续情况。实际上从长远来看假如真能寻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从而真正刹住这股不正当之风并持之以恒,对那些自身研发能力出众的制药企业利远大于弊,但作为投资者,我更愿意注重短期利益的实现。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公司的新型制剂产品的强大竞争力,这是经过06年反商风波潮考验了的能力,不管日后的政策取向如何,对于这些产品来说,区别仅仅是顽强或飞跃的市场表现,同时我也期待今后二当家提供更多的支持。其他的制剂产品(非哈森原有制剂产品的那些小批量制剂产品)在外部因素下还算是差强人意,但不代表这些产品不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产品或将新推出的产品里自有脱颖而出者,比如硫辛酸胶囊。关于哈森和淀粉糖厂的想法我日后再谈,因为我还有一点东西没搞明白。

对于制剂业务,真正的弱项是公司的营销能力不与之匹配,而象现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变并适应这需要公司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不是简单地建立一支专业销售队伍,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人才、管理、核心思想、框架、链益分配等都需要重新设计,并不断投入不断调整,偏偏公司缺乏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到今年年低,现有管理层换届开始,与此同时,摆在医工院面前的是07年的业绩承诺(9100万元),若不出意外,今年的利润离07年的目标差距还是很大的,放在平时这也不在话下,但特殊时期这就悬了点。那么此时此刻,医工院将如何换将反倒是一个动力与挈机――要么不换,要换就换更好的,把目光放宽些,本钱舍得些,不拘一格降人才,无论中外,只要是对口的优秀职材均可挖来以充领军之帅。

财务之谜

细看中报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某些费用支出存在不寻常的现象,跟大家汇报一下。

项目/时间   2004年末   2005年中   2005年末   2006年中

差旅费    3,390,340   1,025,700   1,939,646   9,017,203

办公费    2,637,004   1,542,800   2,626,380   8,445,334

从例期对比来看,05年全年这两项费用的中期和全年的递增比也很正常,04年全年均高于05年的,但04年是公司的上市年,费用支出的增加是合理情况,但到了06年中期,这两项同比分别猛增了8倍和4倍多,比前两年的总和还高出近1倍。不同于直接经营活动的其他成本或支出具有弹性较大的特点,这种费用的开支是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也就是说波动幅度不会较大。除非是报告期内有重大经营活动出现,比如上市准备,举办交易会等等,我不知道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可现在的的确确已经发生了合计约达1500万元的“额外”支出,影响中期每股收益至少约0.05元。也就是说假如没有这笔额外剧增费用的话,中期的利润应当非但没有下降16%,实际上是增长25%达到4500万元,这是很了不起的经营能力,同期海正药业净利润同比是下降40%的,也就是说在相同的利空环境里,在其他化学原料药企业的利润纷纷下降的时候,公司只是放缓了成长的步伐而不是处在下降水平。

从这两个统计项目的含意来看,这种不寻常的费用的增长应当不是经常性发生的,可能只是某个时间段内的变化,这是从理论上来解释是这样的。但由于我们不清楚现象的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反而从收入在实际微幅下降的情况下应当是支出减少的),所以我们无法预料这种现象会存在多久。这个看法在三个季度净利润率变化过程的分别比较上也可支持我的判断,因为这个指标比主营利润率更能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效率,一季度每股收益为0.07元,这个数据环比的增长是放缓了但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是增长的,也就是说当期的利润尽管受外部影响但还是正常的体现,当期净利润率略大于10%,但第二季度时净利润率下滑到了7%左右,下滑幅度为约30%,仅仅一个季度的时间,怎么会出现净利润率下滑的如此之深,这跟收入和净利润的波动性质是不一样的,净利润率的性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在公司的经营还是很正常的情况下出现如此之大的变化,用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的解释也说不通,环境因素的变化实际上是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程度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加深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逐级的过程,还是拿海正药业来比较,(是我的印象当中是这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阅一下)它今年的前两季度虽然利润都出现了同比下降,但净利润率的环比下降绝对不同于现代制药的变化,到了三季度海正净利润率的环比与二季度相仿,也就是说在这方面海正找到了短期底部,现代制药呢,它居然又神奇地上升了约25%,净利润率从二季度的约7%上升到三季度的8.7%左右,同样不过是又过了一个季度,阿奇霉素还正在酣战中,为什么净利润率的变化反而出现向好的姿态,我以为跟这两项费用的变化有关,我前面说过,这两项费用理论应当上不太可能经常性保持的,从约7%到约8.7%的变化其实应该是这两项费用在三季度的因素还存在但已经不如二季度严重,可能大家会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净利润率抬高了而三季度的净利润却是环比下降的呢,答案是因为收入的环比在减少,我们可以稍微比较一下,环比上收入减少大约4000万,环比下降幅度约为26%吧,在收入下降约26%的时候,净利润环比的下降微乎其微,个中奥秘我估计还是跟这两项费用在三季度的缩水有关,(季度报表是简化格式,这两项费用的数据只能等到年报时才可以看到,),这也是一种成本支出和利润之间的真实调节。所以在对比同类行业时,我的判断就是公司的盈利能力是相当优秀的,并且假如没有这个不寻常的财务问题,公司的利润一直是在走上升通道,只是由于种种外部环境的压力束缚了它的增长速率。

最后我只有一句话,请记住,这些都是在恶劣的环境下的经营局面,更请记住,这是在硫辛酸未曾发力之前,因政策而停滞了许多新药项目上市之前,募集资金项目未竣工之前,以及商丘基地建设完工之前的经营表现已然如此,都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未来,这样一家公司难道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吗?

附带说明一下广发等基金的进出,大家对基金的去留进出十分在意,我也是,但是我们还应该看重更多的方面而不仅仅把投资的视点放在基金身上,因为基金也会犯错误,不管基金的错误是人为因素,黑幕因素,还是赎回因素等,不能视基金唯能者,远的不说,光近的来看,洪都航空事件里焉知不是广发等在为他人输送利益呢,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再怀疑一次广发也在现代制药里为他人输送利益呢,区别只是高位和低位,买入与卖出。因为假如说中报时易方达等退出时明智之举的话,那么广发选择三季度的时点价点上再退出就属于不明智了,它要想跑完全可以跟其他基金在二季度一起退出,广发不会迟钝到股价掉落到最后阶段才走。光凭这样说理由有些牵强,但是我们不妨打开K线图重新观察一下,我们只看三季度的股价运行情况,自8月初股价探出5.21元低点后,股价回升到5.6以上,截至今日一直保持横盘姿态,其重心变化与30日线相仿,按说连广发都退得差不多了,筹码都应当流到散户手里了,可为什么股价却反而稳住了呢,原因就是吸纳的人就是接盘广发的人,广发这样的倒货是有预谋嫌疑的,事实上广发的筹码在此时实现起到的是打压盘作用,这叫做不费一枪一弹,机构都不存在了的三季度的吸纳对象就是散户群体了,也包括黑嘴的私募筹码,但是对付他们事情就简单多了,只要在底部横盘震荡就能办到,间或来一次空头陷阱来埋葬些私募筹码,所以九月底K线图上出现了一个小坑,而之间震荡横盘的量能变化如此之规律正是隐隐然说明了这个事实,7元上方的压力区其实已经有不少筹码被悄悄转移到了6元下方,尽管连五哥也发出了5.5元这样的价位是很严重的事情的呼吁,但这样作的风险其实并不大,因为有“行业基本面的利空”在为这次行动“保驾护航”,它不需要在这个位置再利用杀跌来骗线,它尽可以大胆在5.7这一线痛痛快快地受让散户们自愿的缴械。假如广发的全面撤退不是在打压过程中开始的,而是横盘的时候才实施的,那么广发同样也脱不了嫌疑,这个时候补仓比离场更符合基金的利益,高位买入后,等尘埃落定才想起走人,你们说广发是糊涂了还是愚蠢呢?这是我对广发基金在420上的操盘看法。

谢谢木木的细致分析,这样的分析赏心悦目。最近从业内的朋友了解到政策的因素已经开始慢慢消除,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年报的数据来印证想法,等待是一种美德。。。

不知那个抄袭雨人师长对6420分析的业内某分析师哪里去了?如果给他看到木木的分析,非要借鉴过去不可,呵呵,但愿不要把“五哥的指导”也借鉴过去。一想到这点,忍不住想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注册辛守时出现失误,重新注册时只好放弃改成木木,辛守的意思是新手,到了转变投资理念时辛守就变成了对价值投资辛苦守候期盼结果的意思,木木则是木头木脑的自讽。

各位好,各位赞誉过盛,小子愧不敢当,五哥才是大家的领导,我本人只是雨人师部的一个小小参谋。

我觉得这次的探究应该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的,文中所引用的数据以及其他依据都有正常公开的出处,某些数据的引用只是凭自己的印象,在使用时只能模糊引入,因为我的电脑不能上网,是根据收藏的有限资料和过往印象整理的,而三季度的报表到现在也没见到,有关数据是雨人告知的,发帖时也是托朋友之劳软盘来去的。所以某些数据的计算与对比上我尽量做到保守使用,比如,回头再看三季度的净利润率其实不是8.7%,应该是9.9%,也就是说三季度的净利润率的实际回升幅度还要大,对比正常的一季度的11%净利润率比较接近了,这说明在三季度那个不明财务因素的影响在明显减弱,假如四季度里不再存在这个因素的话,净利润率应当可以保持在10%的水平,那么到时候公司若短期经营策略调整有效,单季收入回升到二季度的水平是可以预期的,如此,全年esp应当可以看到0.20元堪堪的位置,06年就这样过去了,当然这是一个假设。

虽然我觉得自己的推测较为翔实,所引用的各种依据也十分过硬,但这样的探究在我也是首次尝试,所以我本人不敢保证必定全部符合事实,这就象雨人说的,谜底要等到年报时分。在此,也给大家留下一种期盼的兴趣,究竟年报情况是否如我所料,简单的题目是:差旅费和办公费的数据变化,假如大家还有兴趣,可以也再猜猜,关于那个“好处费”在下半年是松动了,还是原样递增的呢?这一切等到年报时都会真相大白。我觉得这样做其实也满有意思的,什么是做功课呢,其实这就是,做功课的起头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我也不是专业财务人员,但慢慢地研究或多或少总会有所得,有了一些经验和只是在以后也可以运用到其他的目标上,两全其美啊。对于自己所看好的企业,有人在替你打理自己却无须操心业务,只要这个企业的情况是良好的,中短期的股价波动可以一时不必计较,就好像我们投资办厂,谁会日夜注重股价的涨跌呢,眼下我们只是失去了一次波段的机会,以后这样的机会有的是等我们去把握。

在这里,我还要向我的朋友表示歉意,假如不是我的缘故,你们今年的收入还会更多,我本人也觉得非常遗憾,假如那个财务因素在一季度时就出现的话,虽然不影响对公司的估值判断,但至少在买入时的依据判断上会向下调整的,或者干脆转战别股等待它的合适时机出现。可惜股票市场往往没有假如,最后我再次表示我的看法,对420的前景我依然如当初那样看好。

略谈下对医工院整体上市的想法,在年中的时候也曾这样憧憬,上港,上汽,这模式,那模式,的确令人为之心动,其实现在想想自己那时有点浮躁了,医工院整体上市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他这个情况跟其他整体上市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因为医工院是从科研院所转制而来的,转制后的时间也并不长,所以医工院目前应当还是看做科研机构比较恰当,那么对于象这样性质的母公司,他的现状是研发机构十分庞大的,而旗下的经营性资产相对上却是比较有限的,追溯现代制药本身,我们看到公司是2001年成立的,天伟也是当年设立的,之前医工院的经营性资产并不多,而且个头也大多较小,就拿现在的浦东药厂来说,在2001年前,他的前身是医工院的直属实验厂,由此可见浦东药厂是医工院旗下各经营性资产中块头最大,经营质量最好的子单位,否则就不可能在成立现代制药股份公司时装进去了,天伟生物也在那时给了股份公司,可见医工院看重现代制药的决心是很大的,当时其他的小、散类资产并没有装入上市公司是因为那些资产的质量和盈利情况不 怎么好,进入后反而会拖累上市公司,作为担负实现医工院研发成果的产业化重任,大股东是本着负责的目的把旗下的优质经营性资产放入股份公司的。

所以我们看到,在04年的时候上市公司的下属企业里除了浦东药厂和天伟生物之外,还有嘉定基地与现代医药销售公司,后者就是现在的医工院股份的前身,当时由于销售公司04年业绩亏损,所以大股东在权衡后剥离了出来,以免影响股份公司的发展。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大股东对股份公司的呵护之心有如嫡长子。

现在医工股份是在原销售公司的基础上将大股东医工院旗下的其他零散资产进行整合后联合外部单位新设立的,这些零散资产肯定不是很好的盈利资产,否则当初就不会把销售公司放到上市公司中去,而不把这些零散资产挑选出来并入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医工股份虽然面目全新但它的盈利能力肯定大大低于现代制药,因为在现代制药面前,它只能是庶出的身份。其中数图科技是信息提供类企业,本身不具有盈利能力,秀龙中药厂的能力应当也属于很一般的水平,但和外部单位联合成立的非礼膜公司就好的多,应当说这个企业在医工股份里是最出挑的资产,长远看潜力不容轻视。整体上医工院的经营性资产就是这么一点,当然也不排除他还有其他优质经营性资产不为我知,但从组建医工股份的情况来看,他下面应当是没有了好的资产了,否则不会不给的。

所以说,假如把那么庞大的医工院整体上市,除了每年的技术转让费,医工院其他的收入只能对付他自身的开销,并不能福泽到整体上市后的公司,因为他就是一个科研开发机构,除了技术转让费和国家科研方面的拨款资金投入,真正的收入大头还是420每年的利润分配中给提供的,同为大股东,和上港、上汽、宝钢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人家是经营实力庞大,医工院是研发实力庞大,所以我想整体上市其实非420投资者之福。整体上市这个说法以后再也不要提了,420从的大股东源源不断受让新技术,壮大或步步扩张生产基地并足有成效运转才是正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股东是现代制药成长的大功率发动机。

关于医工股份的日后崛起是否会对嫡子现代制药产生威胁,我的看法是完全不必担心,大股东和二股东在上市公告书中已经明确承诺不会出现旗下企业同业竞争的现象,这保证了医工股份的产品结构不会跟现代制药出现雷同,他们的市场细分不会重叠。相反医工股份日后的壮大应当是有利股份公司的,因为两者之间目前在业务上存在一些关联的交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得东风好行船,好船能使八面风

2005-6-22  子晗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之路



就在中国股市长期低靡,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连创历史新低的情况下,不少投资者和券商却发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显示屏上,股票代码为600420的股票却表现优异。这个引起投资者浓厚兴趣的股票就是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在众多证券机构将现代制药推举为小盘绩优蓝筹股、建议投资者中长期持股的时候,笔者开始关注这家公司的发展之路。是什么原因让一家制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猛发展?又是什么原因让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上市公司得到了股民和券商的厚爱?笔者从多角度对现代制药进行了深入了解。


现代制药 股市奇葩


2004年,是贯彻落实“国九条”的第一年。这一年,与大量重大改革创新举措出台相伴的是,资本市场历史积累的风险集中释放出来,市场面临宏观调控、金融政策调整等诸多方面的考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制药于2004年6月16日以每股8.08元的溢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后,在众多股票跌破发行价或净资产时,现代制药几乎独秀一枝,表现坚挺,得到了投资者和股民的青睐。2005年5月20日,现代制药在发布了200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通过了按每10股转增5股并派发现金股利2.00元的决议时,其股价保持在12.94元。6月17日,现代制药股价在除权后仍保持在7元。
现代制药在股市的表现有什么秘诀吗?经过中国股市10多年锤炼的投资者们已越来越理性,可以相信,他们看好现代制药的根本原因是其实实在在的业绩表现。以下是笔者从73家医药上市公司公布的2004年年报信息中得到的数据:
现代制药净利润同比增长57.17%,在73家医药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六位;
现代制药每股收益0.422元,在73家医药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2位;
现代制药净资产收益率9.17%,在73家医药上市公司中排名第23位。
另从综合资料分析得知,过去10年,在国内被视为朝阳产业的医药行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7%,远高于国际7%的平均增长速度,也高于国内的GDP增长率。2000年至2004年四年间,现代制药的经济效益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比全国医药行业平均增长水平高出近两倍,销售收入增长5.8倍,净资产增值七倍。从2002年开始,现代制药主营业务收入年平均增长16.1%,净利润年平均增长18.9%。今年一季度公告显示,现代制药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98%,净利润同比增长67.52%。今年1-5月现代制药的主要财务指标显示:主营收入完成全年计划的50.71%,利润总额完成全年计划的68.8%,资金回笼完成全年计划的55.58%。不难发现,现代制药正如一匹奔驰的骏马以惊人的速度飞跃式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今年5月9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以来,股市在六年来的底部徘徊,交易清淡,沪深股市变得更加不可捉摸,而此时,许多股评分析师却纷纷提出对现代制药给予中长期持有的建议。笔者归纳其理由有以下四方面。
理由之一:近四年来现代制药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占公司主营业务和净利润80%以上的子公司??浦东药厂和天伟生物以其独有技术、高质产品、海外市场的优势及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全力打造着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发展势头迅猛。
理由之二:现代制药股票按2005、2006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54和0.65元的预测来计算,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6倍和22倍。公司新药储备丰富,大股东研发实力强劲,不断推出的新药支撑公司业绩持续增长,认为其远未达到合理价位。
理由之三:在2004年年报上,现代制药的三个募集资金项目均为周期短、见效快的高赢利项目,这又将大大提升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公司在新型药物制剂市场的地位不同一般,多个产品在国内同行中遥遥领先。公司2004年内还获得了七个新药的生产批件和五个新药的临床批件,有八个产品在进行临床验证,后续增长动力较强。
理由之四:有关统计显示,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约每五年翻一番,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行业成长性将对生物医药板块的走势构成重要支持。经比较,国内医药股估值水平整体不高,通过市盈率、市净率及中美医药企业研发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等的综合比较,目前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整体价值不存在高估,很多个股存在投资价值。目前现代制药的市盈率为17.7倍,低于上市公司平均26倍的市盈率。
看好现代制药的股民和券商,在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所作的工作报告中体会出2005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透过这份报告,政府谋划了资本市场新一年的发展大计,随着股权分置试点推进,这个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关键年将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被视为医药板块中的小盘绩优蓝筹股??现代制药,以不俗的业绩和良性的发展支持着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上表现持续良好,这对支持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稳定中国股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产研互动 寻求发展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尽管寥寥几组数据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现代制药近年来的神速发展,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百闻不如一见。为此,笔者走访了现代制药董事长、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院长朱宝泉先生和现代制药总经理黄良安先生。当笔者走进坐落在上海市中心的上海医工院大院内,只见绿树环抱的大草坪上醒目地矗立着两尊人物铜像,其中一尊是被誉为中国“青霉素之父”的童村;另一尊则是担任过上海医工院领导的雷兴翰,他在发展我国新药,特别是抗寄生虫病药物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这两位专家既是上海医工院医药科研的领军人物,也是在发展医药工业生产技术方面做出瞩目成就的先驱。
在院长办公室里,笔者见到了现代制药董事长、上海医工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院长朱宝泉先生。朱董事长是我国恢复学位制度后医药工业系统的第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新抗生素的筛选、菌种鉴别、分离纯化、结构测定等研究工作。从朱董事长的介绍中,笔者对现代制药的大股东有了初步了解:上海医工院创建于1957年,是中国医药工业科研人才的重要聚集地。现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17家科研院所之一。上海医工院的科研方向涵盖了整个药学领域,在化学合成药物、药物制剂、微生物和生化药物、生物技术药物、中药和中药现代制剂、药物分析、药理、毒理、制药装备、高分子材料等方面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建立了众多先进技术平台,是我国医药工业系统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之一。目前已有1300多项成果转让和推广到海内外医药企业。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医工院就开始从医药科研开发向医药企业生产延伸,通过科工贸一体化的发展,已形成多个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医药生产企业,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符合国际医药发展潮流、引导人们用药水平提高和国内制药工业水平提升的化学原料药、生物制药原料药及各种新型药物制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上海医工院于2000年10月转制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后,提出了“科工贸一体化医药企业集团和国家医药行业科技创新基地”的发展战略目标。作为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上海医工院拿出了积累十余年经验的优质产业资产,联合其他四家股东共同发起组建了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人才资本与市场货币资本的有机结合,并借助资本市场的规则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国内一流现代医药企业集团的目标。


临危受命 力挽狂澜


1997年至2003年底,国家价格管理部门14次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涉及品种1374个,降价总额约200亿元,制药企业的利润空间也随之大幅下降;1999年政府开始对药品分类管理;2001年国家推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院管理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制药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刚组建的现代制药从一开始就面临种种政策性调整的经营压力和行业投资过热引起的市场竞争压力,尽管拥有高技术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但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又谈何容易。市场天天都在迎接英雄,时时也在送别落难者,此时,现代制药已身不由己地进入了市场竞争的漩涡中,稍有停滞,便会被市场无情地抛弃。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经过两年的市场洗礼,现代制药董事会慎重研究后决定聘请既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又深谙市场规律的高级管理人才黄良安担任现代制药总经理。早在1998年,上海医工院就将在制药企业工作三十余年、有着丰富的生产与管理经验的江西国药集团总经理黄良安招贤入院,担任上海现代制药浦东药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当已年过半百有着军旅生涯的黄良安踏上浦东这盎然生机的热土时,企业的景象与浦东新区的高速发展形成强烈的反差。久经风雨的黄总临危受命,担当起国有企业振兴发展,实施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大任。上任伊始,黄总针对国企普遍存在的缺乏竞争机制和市场意识等痼疾开出了“小步不停步”、“小胜积大胜”的“治疗方案”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改革,“鲶鱼”效应、典型引导、业绩薪酬、激励机制等一系列管理方案的运用使企业逐渐恢复了生机,也使员工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创新是企业发展生命线”的理念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产品、技术、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充分释放,企业日新月异的形象与浦东这块热土形成了呼应。四年后,黄总领导的浦东药厂取得了销售收入、净利润、上缴税收三个指标“翻两番”的骄人业绩,成为上海医工院最大的产业化基地之一、现代制药的支柱和浦东新区的“明星”企业。2002年4月,也正是由于黄总在浦东药厂的杰出贡献和突出业绩而再次被委以重任,担当现代制药总经理,开始全面实施公司董事会的战略目标。
“不登高无以远望”,“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医药行业发展环境逐步规范,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集文武气质于一身,具有思维敏捷、善于分析、决策果断风范的黄总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在董事会的授权和大股东上海医工院雄厚技术实力的支持下,浦东药厂的成功经验迅速被各子公司移植,并逐步形成了对科研成果转让后的吸纳与提升的自主创新机制,加强了在化学合成药物、药物新型制剂、生物制品等领域的重大工艺技术创新研究及关键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一方面,由于公司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速度加快,支柱产品市场占有率远高于国内同类产品的企业态势使其掌握了发展先机;另一方面,先进制造工艺的掌握和不间断的优化形成了国际标准品质和低成本优势,使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实力不断提升,并以连续多年的高科技、高速度、高效益的业绩态势获得中国证监委的批准,于2004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实现了公司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转折。


技术创新打造世界品质拳头产品


《创新者和企业革命》一书中曾指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即进行有效创新的能力已经成为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如果竞争就是创新,就是创造和改进产品、服务和加工过程,那么不创新就是死亡”
俗话说:流水不腐。同样,残酷的市场游戏规则以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图解着自主创新的无比重要和因循守旧的厄运,诠释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准则。笔者在走访中不难发现,现代制药连续多年快速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对创新的无止境追求和对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成功运作。这些年,现代制药在不间断的自主创新中尝到了甜头,每年投入的上千万科研费用结出了丰硕成果,已形成丰富的药品系列与储备、以产业化为核心的技术优势以及优秀的技术人才团队。
一、 重点产品深度开发的技术战略
“硫辛酸”在欧美国家被誉为抗疲劳、抗衰老的“万能抗氧化剂”。这个产品在我国90年代初期曾生产过,但因工艺与质量受挫而夭折。黄总来到浦东药厂后,在确定企业产品定位的战略方向时,敏感地对中老年用药市场进行了审视,根据我国已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老龄人口消费药品占药品总消费额的50%以上的现状,提出了以满足中老年用药为企业产品定位的战略方向之一。黄总还预感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将越来越关注健康方面的投资,而市场上信得过的产品却屈指可数,国际市场出现的“硫辛酸热”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前车为鉴,通过市场调研分析,黄总提出了抓住国际上出现硫辛酸保健热”的有利时机,以工艺技术创新来获得市场准入证的目标,由引进的科研人才俞元龙领衔,组织了以硫辛酸为系列的出口中间体的技术攻关。经过数月日夜奋战,攻关团队不负众望,终于拿下了硫辛酸新工艺小试这一关。随后,攻关团队一鼓作气,克服重重困难,率先在国内全线打通了硫辛酸新工艺的路径,并使产品在高质量,低成本上双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赋予了现代制药生产的硫辛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黄总告诉笔者,硫辛酸不是单一产品,根据客户要求可以生成不同特性的衍生产品,拥有衍生品的生产能力就拥有更多市场领先和利润集聚的能力。现代制药根据重点市场深度开发战略要求和确保公司在这个产品上的主导地位,在硫辛酸新工艺攻关成功并实现批量出口后,又马不停蹄地由高级工程师王海东等技术骨干针对性地开发出了含有当今医药科技前沿的手性药物工艺技术的硫辛酸衍生产品,以系列化、差异化的特点满足了不同市场、不同客户需求,为公司带来更为可观的效益。今年一季度,硫辛酸系列产品出口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0%,有望成为公司今年新的支柱产品和利润增长点。
2002年和2003年,硫辛酸产业化项目先后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硫辛酸产品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和“上海市医药行业2004年度名优产品”称号。
二、 持续工艺改进的成本战略
阿奇霉素是红霉素的升级换代产品,是由上海医工院研制、产业化工艺尚不十分成熟的国家新药。2001年,黄总凭借自己在医药行业30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对阿奇霉素前景的判断而果断决策??仍由俞副总挂帅对产品生产工艺消化,并在最短的时间里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任务下达后,在“硫辛酸”产品上取得骄人业绩的领军人物又回到了新的起点开始新的征战。阿奇霉素从小试、中试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要跨过一道道难关,为尽快实现阿奇霉素产业化,俞副总带领科研人员日夜鏖战,反复试验,在短短八个月时间里就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答卷??阿奇霉素成功地完善了产业化工艺!产品上市后,根据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客户不断提出新的指标要求,俞副总一次又一次地否定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站在新的起点,经过先后20多次的工艺改进,质量指标持续提高,三废持续减少,成本持续下降。按照特殊新工艺大批量投产的阿奇霉素,市场优势十分明显,其针剂规格和口服规格的原料药已分别占据全国市场80%和50%以上份额,一举成为国内主要生产商。
阿奇霉素神话般的故事已成为现代制药持续工艺改进,持续降本增效的典型案例并在公司各个部门开花结果。公司副总龚忠和总经理助理傅民深入细致地从控制采购、改进工艺、降低消耗等多方面入手,终于在2004年终结了嘉定基地产品成本连年居高不下的局面,下降成本总额超过700万元。车间主任石荣显,潜心钻研两年,成功完成西布曲明工艺改进,不仅质量达到全国领先,而且成本下降了52%,使公司成为太极集团“曲美”减肥药的指定原料供应商。傅国盛,一名高中学历的合成车间员工,坚持试验,把已经回收过两次的产品母液再次回收成功,创造价值近一百万元……
三、 驾驭市场变化的经营战略
《孙子兵法》中说:“善战者,求于势也”。实际上就是指顺应自然,驾驭变化的局势。无论是战场的形势还是市场的形势,都像烈马那样,只为驾驭者所驭。2003年春节刚过,我国南方非典型性肺炎的疫情进入爆发期,大环内酯类的罗红霉素、阿奇霉素销量明显上升,到了4月中旬,国家公布北京等地疫情严重,紧接着,又公布了阿奇霉素为对症治疗首选药物。于是,来自疫区的求援电话、传真纷至沓来,浦东药厂上上下下都被震撼了,当时浦东药厂阿奇霉素原料药市场份额占全国半壁江山以上,在这国难之际,浦东药厂提出了“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的口号,下达了“保疫区、保质量、保增产”的阿奇霉素生产紧急动员令,拉下了原先赢利情况最好的出口产品,精心设计了满负荷生产作业计划,在国家危难、人民期盼的紧急关头体现了国企的风范和药企的责任。“风烟下看中原尽,形势遥从万里来”,4月底,作为一名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经营者,黄总对于事态发展的判断又领先了一步。当时,各地的“非典”疫情仍然十分严重,但黄总预计到阿奇霉素已经在市场有了一定的沉淀,其消化需要一段时间,于是果断地放慢了阿奇霉素的生产速度。就这样,在整个“非典”期间,阿奇霉素没有因产能扩大造成积压,也没有因产品积压产生呆账,成为公司历史上成功经营的典范一例。
2003年,阿奇霉素原料药和片剂浦乐齐销量比前一年增长三倍多,这一年,黄总被评为“上海市实施发明成果优秀企业家”,公司副总俞元龙被授予“中央企业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阿奇霉素也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上海市高新技术转化成果百佳。
2005年,现代制药正利用国外阿奇霉素专利到期的机遇以及多年来对工艺技术改进的丰硕成果,全面开拓海外市场。
四、 工艺技术差异化的产品竞争力战略
现代制药的自主创新还体现在将先进的工艺技术与传统的资源相结合产生出全新的产品。控缓释技术平台??达到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现代制药生产的抗生素缓释制剂“头孢氨苄缓释胶囊”是在候惠民院士的主持下,将头孢氨苄制成了缓释颗粒,改变了用药理念,其市场价格也相应提高。目前头孢氨苄缓释胶囊(商品名:申嘉)在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约53%,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诸如此类的还有激光打孔制剂技术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商品名:欣然)、控释混悬剂技术的“美沙芬缓释混悬液”(商品名:小眉)等产品,这些都是具有与国际制剂技术研究开发同步的创新性制剂产品。这些经过技术创新的传统药品在现代制药又再次焕发出强大的市场生命力,同时也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引领用药新概念。
技术创新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获得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优势。笔者从现代制药研发部门了解到,公司目前已储备了36个具有市场潜力的后续新产品,申请专利30项,获得专利23项,其中实用发明专利七个。上述产品均具有技术含量高、开发难度大、市场地位领先和替代进口高端产品等特点。今年,现代制药还将在上海医工院的支持下启动第二轮研发计划,以中国工程院士周后元、侯惠民等相关专业技术领域的权威和专家为代表,荟萃公司优秀的产品研发人才实施新一轮的产品开发,以培育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背景资料: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420)。公司是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从事十五大类国家新药的开发、生产和经营,其产品覆盖化学合成原料药和制剂、药物新型制剂、生物制品以及生物药品等三大领域,涉及抗生素类、降血压血脂类、减肥类、抗衰老和生物制药等多个门类。
公司及子公司的代表产品在国内外医药市场都具有显著特色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公司全资子公司??浦东药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阿奇霉素原料药生产商之一,其针剂规格和口服规格的阿奇霉素原料药分别占据国内市场80%和50%以上的份额,同时,浦东药厂还是目前世界上仅逊于德国某世界500强公司的第二大硫辛酸生产商,这个被西方发达国家广泛用于抗疲劳和抗衰老的硫辛酸及衍生产品全部出口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控股子公司??天伟生物是国内能生产高纯度尿促卵泡素的厂家,是世界上继瑞士SERON和IBSA公司后第三家正式批量生
产这一产品的厂商,产品全部出口。公司嘉定基地生产的治疗高血压的硝苯地平控释片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惠民主持研发的药物新型制剂,目前在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为1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420虽然近期表现不好,但是长线同志们还是收获非常大的,快2年的操作许多同志明白了底仓长线是金,适度加减仓的革命道理.

与420差不多上市的002024虽然比420涨的多的多,但是做420比做002024好,002024我在上市时候说过要拿10年,但是看的太清楚的公司没有意思,所以去年初就把002024扔了,去年底曾经捡回002024,但是马上又扔了;只有600420长期地从来没有抛空过,因为做420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挑战的过程,从研究与开发中受益.

月朦胧,鸟朦胧,不确定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7 08:03 , Processed in 0.02498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