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带三块表的同志,我摘抄两段话来加深理解: 如何解读台湾地区和日本的教训? 第一,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股市上升都开始于本币温和持续升值和外汇储备飙升,以及外资的持续流入。目前我们尚未寻找到一个经济体本币缓慢升值进程时,伴随国内资本市场不景气的反例。台湾地区和日本不约而同地患上“升值恐惧症”,考虑到台湾地区和日本持续的、大规模的贸易顺差是由于本土制造业国际竞争能力持续的、大幅度上升造成的,汇率温和升值无助于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反而带来了更强烈的升值预期和热钱内流。目前我们面临的状况是类似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每年升值3%-5%似乎已经成为公开的、不言而喻的结论,如果这种温和升值节奏过于漫长,最终面临的将是汇率的失控,以及以激进的方式被迫采取更为灵活的汇率政策。如果目前缺乏对加速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准备,那么也就意味着缺乏对汇率改革最终战略目标的设定和认知,意味着现行汇率政策是基于内外部利益折衷和压力的、得过且过的安排。 第二,两个经济体的央行都缺乏中长期的利率政策视野,在泡沫生成阶段加息缓慢,在泡沫末期却加息凌厉,对这种情况,台湾孙震教授总结为汇率和利率的上升都“太迟太猛”。之所以在泡沫初期加息缓慢,在于一个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往往认为,国际收支有持续顺差时,低利率能够引导国内资本的流出和防范国际资本的流入。但从日本和台湾地区的情况来看,长期低利率并没有达到上述效果,由于低利率低汇率,这两个经济体国内资本外流的确较大,但同时,来自欧美的金融资本却不断涌入,不断推高股市和房市价格,形成国际资本不断替代国内资本,通过汇率和资产价格不断投机套利的进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未来3-5年内,采取有节奏的逐步加息为主的调控措施,防止重复资产泡沫难以收拾时再匆忙大幅加息升值的被动和剧烈调整。 第三,不恰当的金融开放政策,在日本和台湾地区,都出现了国际资本加速流入资本市场,外国机构投资者在股指期货中的交易份额更显著,并且都在泡沫破裂之前成功出逃。股灾让国际游资洗劫了本土经济发展成果,并给经济运行带来了持久的负面影响。无论从事前和事后看,外资在包括日本、台湾、香港、以及东亚其他股市的动荡中扮演的角色,都相当负面。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至今,估计累计热钱流入不会少于3000亿美元。由于近两年来日元异乎寻常的低利率、低汇率,因此通过日元利差交易形态,从日本流入中国的热钱尤多。吸取台湾地区和日本股灾的教训,在汇率扭曲得到根本纠正之前,在国内和国际资产价格的显著落差得到根本缓解之前,我们的金融体系只能放置于有限和有序开放的环境中,在这个转换进程中,过度的、全方位的金融开放,几乎就等于把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果拱手让人,使得欧美金融资产全面淹没中国这一块巨大的金融洼地,并将基础设施等核心资产、以及庞大的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产出成果席卷而走。 我这样理解: 第一条是说国际收支造不平衡成的流通性加剧,主要影响因素是汇率浮动太慢; 第二条说的是国内信贷扩张造成的流通性加剧,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内利率上调太迟; 第三条说的是国际投机资本加大剧了经济和市场的波动幅度,而且是赢家掠夺了输家的财富。 中国是否可以利用好前车之鉴,从这3个问题看,就清楚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