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才:秦国每一代国君都从他国引进管理人才(百里奚、蹇叔、商鞅、张仪、甘茂、魏冉、杜仓、范睢、蔡泽、吕不韦、李斯都是引进人才)。其他六国本国人才都不好好用:吴起在魏国不受重用;廉颇在赵国被赵括取代;乐毅取70城后却被燕国弃之不用;孙膑、屈原、伍子胥同此遭遇。。。
2.管理制度:只有秦国以建功立业作为奖惩的唯一尺度。商鞅变法:“授官、予爵、出禄不以功,是无当也”,“故授官予爵不以其劳,则忠臣不进;行赏赋禄不称其功,则战士不用”。 3.复利:秦国的国君一代接一代的英明,从秦穆公到秦始皇,每一代继承并拓展了上一代的业绩。不象其他国国君,老子英雄儿混蛋,业绩不能达到复利增长。 4.区域壁垒:秦国虽处荒凉之地,但他经营的地方没有人竞争,相当于柳化股份只在广西附近做生意,别的化工厂进不来。而对于四面环敌的魏国,就很容易遭到竞争者的攻击。 5.扩张速度:秦国并没有盲目追求扩大经营规模,而是稳打稳扎的方式,这点有点象脑白金,先把区域市场做透做深,再在全国市场推广。相当于秦国用自有资金做内生性增长,而不是盲目采用高杠杆高风险的增长模式。 商鞅执政,秦国处于成长初期,集中削弱与秦接壤的魏国,而其他五国友好合作。秦孝公二十二年,商鞅亲兵讨伐魏国,夺取河西土地,魏国衰败。 张仪/魏冉执政,秦国处于发展期,先利用楚怀王的愚昧拆散齐楚联盟,削弱楚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攻下楚国的郢都,楚国衰落。又利用齐?王的狂躁,联合燕、韩、赵、魏,齐国几乎亡国。 范雎执政,秦国处于高速成长期,齐楚已破落,秦国实施远交近攻政策,重点打击赵国,夺取韩、赵、魏、楚与秦接壤的土地,捞取实惠。秦昭襄王四十七年,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四十馀万,从此赵国几近灭国。 吕不韦/嬴政执政,秦国已经成为超级绩优股了,此时的秦国已经垄断了中国市场,先取三晋、后楚、燕、最后解决齐国,对六国各个击破。 赵高/秦二世执政,看来股票也不能超长期持有,这个时候也应该抛了。特别是超级绩优股,更是要小心,秦国成了现在的花旗银行。
[此帖子已被 糊涂虫 在 2009-4-9 18:12:38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