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楼上的,痰热清全部在医院销售,带金销售的费用比率基本上是固定的。市场成熟后医院开发费用会变少,体现为销售费用率降低,但这个时候反而可能是出货的时候。 535的销售费用比率降低并不是医药行业的普遍现象,我的猜测是,一方面公司确实努力在降低医院销售的费用比率,另一方面,复方丹参滴丸在第三终端渠道和OTC市场的份额在逐渐扩大,传闻三个渠道目前的销售额是3:3:4,而后两个渠道的销售费用比率显著低于医院市场;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也有助于535的销售费用比率的下降。 个人觉得机械的看销售费用比率没啥意思,比如说辉瑞,如果它的销售费用比率忽然升高了,那多半是重磅新产品推出来了,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呢? 窃以为,对制药企业而言,关注的重点不应该是销售费用比率,而应该是1 产品的行政保护壁垒 和 2 新产品研发能力。 就目前而言,痰热清的行政保护壁垒远高于一般的新药专利、新药保护、中药保护,甚至部分保密品种。 凯宝的自主研发能力很弱,但老板对新药筛选的眼光独到,公司手握重金,2-3年内应该会在品种方面有所突破,这方面凯宝跟益佰制药的情况可能是很相似的。 最后有一点,比起同样手握重磅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康缘药业来说,个人感觉上海凯宝的管理层似乎更值得信任。 (1 康缘药业募投项目中的“创新中药研究和安全评价”项目的圈了一块地,升值后按原价转给了“江海投资”,还有之前跟“经略投资”的隐性关联交易让人不爽。) (2 散结镇痛胶囊产业化项目需要投入6280万,弘道软胶囊生产线要投入8115.91万元,比比看上海凯宝扩产的投资规模,康缘是不是在变相转走上市公司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