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糊涂虫

【天然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2-19 15: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迎来历史性关口
2016年02月15日10:20   (文章来源:龙讯财经)

  2016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有望突破20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消费量33.7%。LNG资源过剩问题突出,储气调峰能力不足,夏季限产,冬季限供的问题仍可能发生。

  虽然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创近十年新低,但是2016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仍将迎来历史性关口,有望突破20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也上升至33.7%。

  近日,中国石油(7.420, -0.01, -0.13%)发布的《2015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将为2050亿立方米,增长7.3%。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达到6.4%。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燃气管道覆盖范围的扩大,居民商业用气将快速增长。2016年,城市燃气消费量为827亿立方米,增长9.1%,占比升至40.3%。

  工业燃料用气量也将因为低气价和环保政策驱动的影响,实现小幅增长,全年用气量为611立方米,增长6.1%,占比29.8%。


  化工用气量则为微幅增长。由于煤炭、石油等化工原料价格大幅下跌,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不具成本优势,全年用气量为293亿立方米,增长3.7%,占比14.3%。

  《报告》显示,2016年天然气供应将稳定增长,总量达到2080亿立方米。国产气供应量将达到1390亿立方米,增长5.5%,供应结构占比66.8%。低气价将制约煤层气、页岩气和煤制气的生产。

  天然气进口量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6年进口天然气690亿立方米,增长10.6%,占消费量的比例为33.7%。其中,LNG进口2160万吨(约合300亿立方米),增长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5: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外看“十三五”天然气市场
时间:2016-04-01 09:44来源: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十二五”后期,我国经济增长出现“新常态”,天然气市场发展相应呈现新形势。“低速增长”成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两侧发展的新形势。新形势下,从经济角度、资源供给、资源消费方面看,天然气市场都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笔者预计,在现行体制与政策下,“十三五”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速维持在5%~7%的水平已属较理想的状态。

“低速增长”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发展的新形势。

“十二五”后期,我国经济增长出现“新常态”,天然气市场发展相应呈现新形势。“低速增长”成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两侧发展的新形势。新形势下,从经济角度、资源供给、资源消费方面看,天然气市场都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笔者预计,在现行体制与政策下,“十三五”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速维持在5%~7%的水平已属较理想的状态。在这样的增速下,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500亿立方米。由此,国家提出“十三五”末我国天然气市场达到3600亿立方米的消费目标,实现难度极大。

消费量增长仅为1.4%

需求方面,综合国土资源部和中石油等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天然气绝对消费量176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1亿立方米,增速仅7.3%,“十二五”期间首次跌至10%以下。2015年上半年天然气消费量约91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仅1.4%,增速持续降低;2015年下半年随着冬季取暖导致需求增长,增速加快,但总体上有异于近十年来10%~30%的高速增长“常态”。全年呈现“低速增长”的态势已成定局。

供给方面,根据现有数据,2015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67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3%。考虑国产常规气的增长情况、非常规气的开发能力、煤制气的开工率、进口气的新增项目情况,预测2015年天然气资源供应量为1934亿立方米,继续呈现相对低速的增长局面。

此外,中石油有专家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天然气供给仍将受到“新常态”下经济调结构稳步增长和国际油价低位运行等因素的影响,预计维持低速增长的态势;而国内天然气需求将以工业燃料和城市燃气为主,如果“煤改气”和天然气发电政策落实到位,这两个领域的天然气需求仍可增加,但总体上看需求总量大幅飙升空间有限。

导致“低速增长”的原因

油价因素、经济增长复苏艰难使国际天然气市场整体低迷。低油价导致各大国际石油公司压缩2015年投资预算,直接影响其天然气项目的投入水平,并逐步影响了世界天然气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譬如,道达尔、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等国际石油巨头2015年投资预算分别同比出现10%~15%的负增长,影响其上半年天然气产量相应下降3%~12%。此外,经济增长复苏艰难则是影响国际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受此因素影响,各个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能源消费增速整体趋缓,特别是一次能源增速放缓,2014年增速仅不足1%,大幅低于2004年至今超过3%的平均水平。预计2015年这种经济复苏乏力导致能源消费低速增长的趋势仍将继续,同样将使天然气资源消费增长变缓。

国内天然气行业“产销两端”面临严峻挑战。天然气生产方面,当前三大石油公司普遍面临较大经营困难。根据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下降23.9%、23.3%、34.2%。业绩下滑导致三大石油公司大幅压缩上游勘探开发投资。2015年,我国油气勘探投资仅为400亿元,降为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开发投资估测为1400亿元,同样为近十年来的低值。此外,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15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公司完成探井1200口,较2014年同期下降33%;完钻开发井12500口,同比下降8%;完成二维地震和三维地震均同比显著下降。尽管国家和我国各大石油企业都不断强调发展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性,但当前投资减少的后果必将在“十三五”期间逐步显现,约束天然气产量“低速增长”。从天然气消费市场来看,“低速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方面,消费市场拓展不利仍要归结于价格问题。在国际天然气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我国天然气价格不降反升,导致天然气消费利用缺乏经济性,竞争力不足,直接导致市场拓展减速。第二方面,消费市场拓展不利归结于能源结构调整与环保政策调整不到位,导致天然气高效清洁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我国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中提出,要“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煤炭”和“计划2013?2017年削减煤炭消费6300万吨”等政策。但事实上,相关措施缺乏配套计划,政策“落地”存在较大难度。特别是环保惩治配套措施制定不详细且缺乏执行能力,导致天然气资源利用的环保价值难以充分反映。

国内外看“十三五”天然气市场

预计“十三五”全球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不足2%。未来3?5年,全球经济仍将低速增长,天然气市场发展将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一是消费竞争持续增强。能源需求总体低迷,天然气市场发展将继续受到一次能源中价格低廉的煤炭和原油等替代能源的竞争,且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持续进步,不断降低其使用经济性,同样将提升对天然气资源的竞争力。二是勘探开发和利用技术进展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投资不足和市场拓展不利可能大大降低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技术人员提升技术水平的主动性。根据IEA 2015年6月预测,在当前水平下,“十三五”全球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不足2%。但如果世界经济在此期间出现大幅复苏或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重大进展,能源结构优化进程加快,也不排除世界天然气市场走出低谷、获得较快发展的可能。

从三个角度可以看到,天然气市场发展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我国政府在2015年的有关文件及宣传材料判断,未来五年内国家GDP增速将维持6.5%相对较低的增长水平,国民经济将面临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成为能源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最艰难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我国能源发展模式将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向适度利用、低碳、清洁和高效发展,天然气也将在未来获得高速发展的机遇,但这一时间窗口是否能够在“十三五”期间敞开尚存疑虑。从天然气资源供给角度分析,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存在四个方面的供给不确定性。一是资源问题,包括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难度加大,老气田产量逐年递减,储采比下降等;二是技术问题,包括我国页岩气、煤层气和煤制气当前都存在勘探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问题;三是基础设施问题,管网等基础设施薄弱增加了页岩气和煤层气等天然气资源开发的成本和风险;四是市场价格问题,国内气价并轨有利于天然气消费市场的开拓,但对天然气生产和进口企业带来较大经营压力。从天然气资源消费角度分析,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同样面临不确定性。第一,我国经济“调结构”预期增加,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将对近中期天然气需求产生一定影响;第二,环境政策和价格政策将直接对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产生影响,但其均存在不确定性,譬如在经济利益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可能转向鼓励清洁用煤,将抑制天然气市场消费;第三,城市管网不完善、调峰储气设施不足等,都将制约我国天然气“十三五”期间的消费增长。

3600亿立方米实现难度大

初步预测,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给总量能够达到5000亿立方米~6500亿立方米,能够完成国务院2014年转发《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若干意见的通知》中4000亿立方米至4200亿立方米的规划目标。需求方面,在现行体制与政策下,“十三五”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速维持在5%~7%的水平已属较理想的状态。这种增速下,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500亿立方米。而国家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十三五”末我国天然气市场达到3600亿立方米的消费目标,是基于2015?2020年期间天然气消费每年以300亿立方米增长的标准测算得出的。因此,这一目标的实现难度极大。

由此,笔者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总结几点建议。

明确发展天然气在优化能源结构中的定位。明确天然气在“十三五”期间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使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2020年力争达到两位数;推动环保政策的制定,例如推行碳税、建立禁煤区等;联合发改委、能源局、环保部等多部门,在制度上保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落实地方财政补贴。此外,国家要明确提出支持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市场潜力。一是要加快发展天然气发电,调动天然气生产企业、发电企业以及电网企业三方面的积极性,做好天然气发电有关规划,促进天然气发电规模化发展;二是要扩大工业用气的利用领域,提高工业用气的效率,保障工业用气的经济性;三是要推动发展交通用天然气,重点发展LNG动力汽车和船舶。

理顺和优化天然气定价方式。价格问题是制约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面临两难境地。一是消费市场规模尚未稳定形成,调整国内天然气价格上涨将导致部分天然气用户转向替代资源的使用,造成天然气“供大于求”的趋势。二是国外进口气和页岩气等国内天然气成本相对较高,调整国内天然气价格下跌将导致部分企业经营压力增大。根据国外经验,一般是在天然气市场发展到成熟期才进行市场化改革。结合我国天然气市场所处发展期的实际,彻底放开天然气价格、一步到位实现价格市场化的条件并不具备,当前应仍然坚持政府指导定价,建议尽快完善“市场净回值”定价机制。因此,我国急需理顺和优化天然气定价机制。首先,建立有效的气电价格联动机制,促进天然气发电规模化发展;其次,建立对工业用气用户的价格引导机制,一方面逐步改变居民对气价承受能力高于工业用户,而居民气价低于工业用户的现状,另一方面考虑治理大气污染的经济成本,制定加快“煤改气”的环保政策;最后,努力从进口和国内生产两个方面实现天然气供应成本的降低。

加强天然气发展配套体制机制建设。首先,要深入推进市场机制改革,进一步开放市场,特别是在勘探、开发、进口、销售及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等领域,逐步放开准入,引入竞争,激发市场活力。其次,要强化市场监管制度建设,确保天然气资源开发、运输、配售等各个环节竞争有序,市场活跃且公平高效。再次,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二氧化碳铺集、利用及封存的力度;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制度,抑制高污染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天然气资源的溢出价值。最后,建立对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鼓励制度,提高天然气开发利用水平,提高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天然气开发利用的竞争力。

完善天然气开发及利用基础设施。基础设施配套是完善我国天然气市场健康发展的“硬件”,但当前存在诸多问题。管道建设方面,根据中石油有关专家测算,要实现3600亿立方米的消费量规划目标,我国配套建设各类输气管道(含支线)应达到15.3万千米。天然气储备方面,“调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的长期问题。因此,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十三五”期间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快实施天然气输配管网建设投资多元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以提高建设能力;二是要继续落实国家关于天然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的有关办法和措施;三是要加快储气库建设,扩大有效储备规模,并逐步完善地下储气库的经营管理机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5: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一轮天然气价改方案正在制定 居民用气门站价望调整
时间:2016-04-07 10:24来源:经济参考报

居民用气门站价今年有望调整

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讨论《关于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气源和销售价格,政府只监管自然垄断的管网输配气价格,这一切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实现。

根据目前的改革路径,上游气源价格将不再区分居民和非居民用气,2016年拟实现两者并轨,且逐步完全放开,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或由交易市场形成。此外,化肥用气价格、储气库购销气价拟放开。

据了解,自2010年中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开启以来,历次的天然气价格调整主要针对非居民气价,居民气价一直未做调整。安迅思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地区由于未通上管道气或者以进口气为主,居民和非居民执行统一的门站价格。其他区域居民用气都较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普遍低0.2-0.5元/方上下,最高差价甚至达1.73元/方。

此次《意见》提出,要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调整至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水平。由现行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上浮1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居民门站价格。方案出台时暂不上浮,下浮不限的范围内确定具体门站价格,方案出台时暂不上浮,方案出台一年后,允许上浮。居民用气门站价格调整力争于2016年内执行。

某燃气集团资深人士表示,上述规定相当于提高了燃气公司采购居民气价成本,即使意见出台,短期内不太可能实施。由于目前各个地方燃气公司对居民都执行较低的价格,虽然多数地区已出台居民用气阶梯气价政策,但是80%至90%的居民用户基本都在第一阶梯里面。倘若居民气价成本提高,燃气公司不可能单独吸收中间涨价的成本,终端销售价格就需要重新调整。但各地居民用气销售价格调整需地方物价局召开听证会决定,最终能否顺利传导至下游也还未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4: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一轮天然气价改方案正在制定 居民用气门站价望调整
时间:2016-04-07 10:24来源:经济参考报

新一轮天然气价改方案正在制定

居民用气门站价今年有望调整

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讨论《关于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气源和销售价格,政府只监管自然垄断的管网输配气价格,这一切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实现。

根据目前的改革路径,上游气源价格将不再区分居民和非居民用气,2016年拟实现两者并轨,且逐步完全放开,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或由交易市场形成。此外,化肥用气价格、储气库购销气价拟放开。

据了解,自2010年中国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进程开启以来,历次的天然气价格调整主要针对非居民气价,居民气价一直未做调整。安迅思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地区由于未通上管道气或者以进口气为主,居民和非居民执行统一的门站价格。其他区域居民用气都较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普遍低0.2-0.5元/方上下,最高差价甚至达1.73元/方。

此次《意见》提出,要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调整至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水平。由现行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上浮1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居民门站价格。方案出台时暂不上浮,下浮不限的范围内确定具体门站价格,方案出台时暂不上浮,方案出台一年后,允许上浮。居民用气门站价格调整力争于2016年内执行。

某燃气集团资深人士表示,上述规定相当于提高了燃气公司采购居民气价成本,即使意见出台,短期内不太可能实施。由于目前各个地方燃气公司对居民都执行较低的价格,虽然多数地区已出台居民用气阶梯气价政策,但是80%至90%的居民用户基本都在第一阶梯里面。倘若居民气价成本提高,燃气公司不可能单独吸收中间涨价的成本,终端销售价格就需要重新调整。但各地居民用气销售价格调整需地方物价局召开听证会决定,最终能否顺利传导至下游也还未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5 08: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天然气销量有望增加20%
国际燃气网  来源:中金网  日期:2016-06-29


 中国天然气有限公司预计,受低价及国家推动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等高污染能源政策刺激,今年天然气销售将增长20%。
  周二,中国天然气首席执行官刘明辉在香港表示,中国多数城市已经启动天然气项目,名年第一季度,销售天然气120亿立方,此前目标100亿立方。去年11月,中国政府鼓励天然气降价刺激消费。

  刘明辉表示,“中国天然气需求没有太大变动,但以前因为价格高,影响个人用户消费。受去年11月降价刺激,消费开始复苏,我们有信心销量增长20%。”

  彭博此前报道称,去年中国天然气消费仅增长3%,这是因为低油价的竞争和政府没有采取及时措施应对。但去年11月份的降价助推了天然气需求,据彭博推算,今年前5个月,天然气消费增长15%。

  中国天然气有限公司此外还计划扩大液化石油气销量至380万吨、液化天然气销量至80万吨,此前目标分别是320万吨和30万吨。刘明辉称,企业第二季度销量高于平均水平。

  但根据中国天然气有限公司提交给香港证监会的声明显示,因为受计提14亿元外汇减值损失影响,企业年度利润下滑32.6%至22.7亿元。中国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裁表示,3月份,企业兑付了7%的美元债务以对冲汇率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4-11-25 15:06 , Processed in 0.02021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