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tbtb

下半年行情反思与对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23: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形态未变 反弹依然可期(11,30)

今天,大盘并未承接昨日的强劲反弹之势,而是开盘即一波波地跌。久违的熊市中的弱市之态毕显。但是,值得关注的是,B股却是全天表现强劲,尾市更是放量走高。我近期一直提示,要密切关注B股动向,这是因为B股这段时间走势上要比A股清晰得多。

从B股形态观察,B股的反弹还未完,其高度至今连上次整理区域还未触及到。反过来,A股今日的下跌虽然显露了弱市特征,但并非意味着反弹已结束。下周仍有机会再摸5100点的高位。今日早盘获利了解或减磅者,下周初仍有短线机会。我说过熊市有熊市的做法。但大资金不可这么玩。

今天也是月线收盘日。看看创13年的最大月阴线,我已不想再说什么。这个论坛的确过于“文明”。当我提出牛转市、熊来的时候,居然只有很少的愤怒谴责反对声,这让我这个忠实的技术图形人颇感意外。要知道,这么大的牛熊转换,没有坚实的图形思维,是决不可能做到及时多空转换的。所以,福管理员也不必把那些嘲讽的声音“按”下去。当年读福探空谷一人的“亮剑”式多空观点时,虽然后面跟是那么多的谩骂讽刺声,但时间却演绎了应有的回报。还是那句话,多空对错平常事,游戏股市乐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 18: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写的2007年企业蓝皮书《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盈利能力与竞争力》近日出版。蓝皮书指出,1990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下降12%。

  蓝皮书提醒人们注意:近几年企业利润大幅增长除了由于企业竞争力提升之外,也有其他一些因素在发生作用,特别是“企业成本的超常压缩”。数据显示,1990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而同期营业余额占GDP比例从21.9%增加到29.6%。可以说,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相当程度上是以职工低收入为代价的。

  蓝皮书说,“利润侵蚀工资”现象不仅表现在非国有企业员工收入长期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表现在国有企业大量使用临时工等体制外员工,以降低用人成本。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倾斜。

----------------------------------------------------------------------------------------------------------------------------------

如调整工资,是否能更好的释放经济潜力?温自当总理以来税收加强了,向薄弱环节转移支付加强了,但整体工资水平继续下降。

自朱大幅度削减国企职工后,国企利润近年恢复得较好,调整工资有基础。国企调,会带动整体调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 18: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学家樊纲日前在2007上海证券期货国际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一些失衡问题,需要新一轮的财税改革来解决,而不仅仅是从宏观政策入手。

樊纲认为,这几年我国企业的储蓄占GDP的比重、占总储蓄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在总储蓄当中的比重占42%,而居民储蓄仅占38%。

他说,国企分红、资源税的分享、物业税、资本所得税、资本利得税等都是财税的问题,通过某些降税的办法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得以提高也是财税的问题。

只有通过有效的财税改革,中国的经济才有更稳定的增长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8: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1"兄:我自己看得技术分析书不多,但少数几本足够了。主要是自己要慢慢体会。例如,Prechter的《艾略特波浪理论》、Edwards,R.D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能把这两本书好好读一读,完全读懂读透,足矣。以我之见,95%读过这两本书的人没读懂。真读懂了,会对技术分析永怀敬畏,更不会成为电视上的股评人。

“如果可以”兄: 希望你至少在这里不要用所谓“基本面”来解释股市,那是很害人的。如果你研究过中国A股的短暂历史,就知道用所谓宏观经济的通常“语言”来解释股市事后看是多么可笑(自己扪心问一句:用那样的基本面语言解释股市,对过一次吗?)!

而用技术分析来看股市,一切是那么和谐。宛如自然界的现象与物理定律。

到现在为止,这里没有人用技术语言阐述为何后面还有“第五浪”。所以,我也懒得解释为何在技术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第五浪”了。

[此帖子已被 tbtb 在 2007-12-3 18:41:24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5 19: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更要防止神化价值分析,每种方法都有局限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18: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value 发表于 2007-12-7 11:30:27 :
引用
原文由 iexiao 发表于 2007-12-5 23:52:08 :
TBTB,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用了十多的技术分析,觉得技术分析有什么缺陷呢?
大师一般都是这么说话的。呵呵
见笑了,到这个论坛来就是想向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23: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是我的言语过于武断,引来了很多人的歧义非议。好了,那我说声对不起(谢谢管理员的提醒)。不要再进行与多空分析无关的话题了。我今后再谈见解时多些各种可能性分析的吧。

longend: 在我的理解里,技术分析有时有预测功能,有时是“事后”判别功能。后者是主要的。6000点时不认为是顶很容易理解。关键是对于操作有帮助。技术分析很多时候是以“小牺牲”换来高级别趋势的确定性。

iexiao : 技术分析的缺陷?与它的优点一样鲜明,全在于如何运用。

****************

密切关注B股动向(12,7)

本周的A股并没有延续上周五的下跌,而是逐级攀升,至今日已经接近于上周提到的5100点。这是在预料之中的。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B股指数全周走势更加强劲。无论是上证B还是深证B,都离今年高点仅有10%的距离,远较A股强,这是超过我的预期的。特别是上证B股,在7月2日见底后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上升通道。至今,上证B已经在化解今年头部,甚至具备了挑战新高的能力。

当然,在历史上,B股与A股的运行周期历来不同。例如,当A股在96年进行大牛市的时候,B股却在酝酿着历史上最大的熊市,直到99年3月份才创出历史新低,展开长期牛市。但可以发现,自2001年后,A、B股的运行周期已经有趋同性。今年,在“530”前,B股提前A股几天见顶;7月2日,B股又是提前几天A股见底……。而当A股不断创新高的时候,B股却迟迟无能力挑战新高。但是,现在B股的走强预示着什么?

我的看法,如果B股真的能保持强势或者创出新高,那么A股至少在短期内不具备新一轮下跌的可能。作为交替,A股很可能这段时间会在5000-5450间震荡构成箱体,待B股给出最后的方向。至于要走到更高的位置,目前看可能性并不大(如果真能超过,那么到时候结合具体形态均线和B股等情况,也容易做出判断)。另一方面,如果B股在创出新高后出现新的跌市,那么A股结束整理掉头向下的时候就不远了。

作为操作上,持有A股的,应继续等待一下,以待最后趋势的明朗;而无货的,则不应着急,趋势的条件具备后时操作的风险最小。还应指出的是,象A股9-10月份形成的头部形态(包括成交分布),其后的反弹一般不容易接近这个形态区域,而如果真的接近或进入了,那么后面的市道将极其强劲,甚至今后的回调都不会再回踩那个头部形态。还应指出的是,判断不是概率性的猜测,而是为操作服务的。判断的过程不重要,操作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5: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三位国际投资分析交易员的经验和建议
  策划:《红周刊》编辑部 统筹 江涛
  采写:江红霄 马曼然
  
  A股牛市结束了吗?美国次级债危机到底有多严重?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带给市场什么样的影响?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如何能够在金融市场上取得成功投资?11月30日~12月1日,在深圳举行的"2007中国(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亚洲交易投资大会"(下文简称"金博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业投资分析家们给出了精彩答案,《红周刊》记者也从北京前往大会现场,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此次金博会最吸引《红周刊》记者的是来自美国、 澳大利亚等地的演讲人。这些人当中,既有全球金融10大分析大师之一,被新加坡股票交易所、 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和马来西亚股票交易所职业经纪人及交易者尊为教父级人物、《红周刊》荣誉顾问的戴若?顾比,也有被公认为美国最佳短线交易师的马克-库克、资深基金经理卢伟民、 全球股指期货专家、 资深交易员布伦特?奔富、前 CNBC 的节目主持人马克-老地,以及职业交易员斯图亚特?麦克菲等。他们现身说法,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证券投资分析理论以及投资管理技术。
  此次深圳之行, 记者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发现目前在国内基本上视为非主流分析方法的技术分析,在国外却依然热门,相应的讲座也是听者云集。这些被冠之以"交易员教练员"、"教育工作者"的演讲人,都是实战经验丰富的职业投资人,他们有着自己独到的交易系统和投资体会,对于提升投资者的实战水平应该有比较大的帮助。
  正如曾获得美国投资冠军赛冠军的马克-库克所说:"寻找到好的讲师、多听一些讲座,学习一些好的交易技巧, 这对进行成功的交易是非常重要的。"
  一位在海外有六七年外汇交易的投资者也认为:"与国内当前极力推崇价值投资不同的是, 技术分析之所以在国外依然很有市场, 是因为国外的金融衍生产品非常多,而且多空交易都能做。 投资者不可能对每一产品的相关品种的基本面都能做到彻底了解,这种时候就需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进行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 提高每一笔交易的成功概率。"
  结合国内黄金期货交易的开通、股指期货的推出在即、以及国内证券市场环境悄然发生的变化,记者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 "对于国内的投资者来说, 价值投资的最好时光也许已经过去了,像 2005 年那样遍地是黄金的日子可能将很难见到了。"
  而且就像巴菲特所说,不管在什么时候,大众都从来没有过向价值投资靠拢的趋势。 对于那些未能真正领悟到价值投资精髓的投资者来说, 学会做一个成功的交易者可能是更为现实的课题。因此,《红周刊》 的采访也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戴若?顾比作为《红周刊》荣誉顾问, 其精彩观点都详见于每半个月一期的"顾比专栏"以及《红 K 线》电子刊物,因此,我们的采访集中在其他几位国外资深交易员。
  卢伟民:成为投资赢家的三大秘诀
  卢伟民(Ray Barros)简介:资深基金经理,作家以及教育工作者。 Ray 从 1990 开始就一直在新加坡、悉尼、上海、东京、台湾、伦敦、纽约和孟买等地开办投资研讨会,传授一系列从新加坡股票交易到悉尼期货交易等金融知识,并且撰写了《趋势的性质》以及《射线波》2 本书,市场分析文章被新加坡《The Business Times》,CNBC 以及 Channel News Asia 等主要媒介定期刊登。
  虽然有着地道的中文译名,头发和长相也是亚洲人的模样,不过卢伟民还是一个说着一口流利英文的外国证券交易分析师,对于中文他几乎一句不懂,但他显然懂得听众的最直接需求---您想变得富裕吗?
  在会上,卢伟民的讲座题目就是《投资交易成功策略》。在他看来,交易中的最重要一件事情就是风险管理。 而对于 A 股市场的变化,他显然也是有备而来。 在他看来,虽然自 2005 年以来,国内投资者非常幸运地经历了一轮大牛市,但很多人在当中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就是习惯于像巴菲特一样买入持有,却忘了当市场发生变化时,需要卖出的理由。 尤其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自己的性格就并不适合这样的操作方法。特别重要的是,投资者在买卖股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出场的策略,因为再好的公司也有经营周期变化的。
  最危险的时间在明年
  《红周刊》:此次次级债危机对美国证券市场乃至 A 股证券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卢伟民:这的确是金融市场上一个非常大的事情。 次级债危机发生之前,美国的股市虽然不算太好,但整体还算 OK,而危机发生后,其不良影响就产生出来。 美联储不得不增加货币供应,这些钱不会再进入房地产市场,而是进入到股市,所以短期来看,美国股市还会涨起来,真正的不良后果要到6~9 个月后才会显现出来。 如果明年 3 月 CPI上涨过快,美联储开始考虑加息的话,美国股市的趋势可能会向下。
  由于目前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数量大约占全部出口额的三分之一,一旦美国市场下滑,中国股市可能也难以独善其身。 所以最危险的时间在明年,而不是现在。
  成为投资赢家的秘诀
  《红周刊》:你认为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有何优劣之分?
  卢伟民:这是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只是和每个人的性格有关。 某种程度上说,投资是一个人的性格函数, 巴菲特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 是他的方法非常适合自己的性格。

……

*********************************

呵呵,当看到上述文字的时候,不免把它们摘录于此。本来不想就这个话题再说什么了,这是最后一次。我想,时间会说明一切。好在我经历过,也愿常在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18: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在新股申购的资金压力下,收放量十字星,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下周涨,确认反转。技术分析应该有预见性,而非涨时看涨,跌时看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5 22: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预测:下周一无论是收阳线,还是收阴线,幅度都不会很大;重要的是周二,周二的行情决定了12月的大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27 07:28 , Processed in 0.02203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