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黑暗撒克

现代制药也是迷雾笼罩中的TENBAGGER型潜质企业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商丘原料药生产基地奠基

2006-05-17 00:00:00 商丘报业网
商丘报业网讯: 5月16日,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商丘原料药生产基地奠基仪式隆重举行。市领导张国伟、高道春、崔道山出席奠基仪式。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多为高科技含量的药物新型制剂,产品及储备品种达50多种。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商丘原料药生产基地厂区总面积145余亩,计划开发下列原料药品种:抗艾滋病系列药、齐多夫定、奈伟拉平、依曲康唑、克林霉素膦酸酯治疗糖尿病系列药、格列齐特、双氯单脂等,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项目投产后,新增销售收入4亿元人民币,新增利润1亿元人民币。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国伟讲了话。


来源: 商丘报业网-商丘日报  作者: 记者 杨城


====利润1个亿,太牛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产出.

从医工院的能力看,可以在全国建20个哈森这样的基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医药行业行风整顿对公司而言既是威胁又是机会,通过这次整顿,很多不规范的,纯粹靠带金方式销售的企业将很可能被清理出局,而像医工院这样以研发见长的企业最终将通过提供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品质的药品及服务,在市场上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为一个现代制药连发这么多贴,黑兄真是辛苦了。只是觉得在一个行业中选这么多票,是否妥当,值得商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药化学药最高技术:现代制药

生物医药最高技术:重庆啤酒

中药现代化最高技术:天士力

抢占医药技术制高点,现代制药,重庆啤酒,天士力,一个都不能少,哈哈

下注于赛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长中的现代哈森

  2004年8月,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300多万元,控股河南商丘市哈森药业有限公司51%股权,更名为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这是现代制药在上市当年通过资本运作完成企业收购的第一个大手笔。
  2005年9月,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公司发展战略研讨会,确定了把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打造成为公司的第四个业绩和利润增长点的战略目标。
  哈森药业,这个加入现代制药企业集团仅仅一年的企业,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它是一家怎样的企业?它在进入现代制药后的2005年业绩如何?它能成为现代制药第四个业绩和利润增长点吗?
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走访了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良安、副总经理杨志群,并来到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的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了解现代哈森的历史和哈森人的新征程。

  地处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的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国有商丘市制药厂。90年代后期,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再加上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已陷入了面临破产的窘境。在当地政府的酝酿和鼓励下,2000年原任企业技术副厂长的江正祥与几十位职工自筹资金100多万元,组建了股份制民营企业--商丘市哈森药业有限公司。在企业负债经营的几年中,他们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改造了陈旧的车间厂房,新建了符合GMP认证要求的年产15亿支注射剂的两个生产车间,安置了400多位职工重新上岗,吸纳了社会600余名劳动力,组织申报了100多个品种的生产批文,先后通过了"小容量注射剂"、"口服固体制剂(含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原料药生产线"的GMP认证,成为商丘市首家整体通过国家GMP认证的民营制药企业。
  正值不惑之年的江正祥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曾在商丘市制药厂工作10多年,对于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企业在他手中有了些起色,但他清醒地看到哈森面临着的困难。他告诉记者,"随着制药企业GMP认证台阶的提升,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由于原材料及各种成本的增加,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小,靠低技术、高成本生产出的低附加值产品,已不能适应哈森药业的发展要求,哈森需要通过与具一定实力的企业的合作,来提升哈森的产品质量和整体竞争力。"
  从2003年9月3日哈森药业总经理江正祥第一次来到现代制药嘉定基地,到后来的300多个日日夜夜里,杨志群与项目收购小组就奔波于上海与商丘之间,实地调研,撰写调查报告,几乎每周都要去哈森药业一次。为了不影响在公司的分管工作,他常常是周末出发,周日赶回,双休日都变成了工作日,连2004年元宵节也是在商丘度过的。最后他们选择了现代制药,不仅因为他们是现代制药的原料供应商之一,更重要的是现代制药有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科研背景和国有骨干企业的良好信誉和社会形象。

  不谋而合的想法
  "收购项目是为了落实医工院院长、现代制药董事长朱宝泉关于现代制药必须加快发展速度并可以运用收购兼并手段的战略构思。" 现代制药总经理黄良安在向记者谈起收购哈森的来龙去脉时说,"按照这一要求,公司在总经理办公会议上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收购项目必须与现代制药之间具有互补性和风险规避的原则。互补性要体现在双方经营项目、产品类型、人力资源等方面,风险规避要考虑到目标企业的负债值、担保、资产总值、职工安置情况和地方政府干预程度等因素,从而达到剂型多、投产快、效益好、投资省的总体目标。哈森药业作为拟收购的目标企业之一,我们的感觉是基础还可以,有利的方面是其中间体产品是我们支柱产品的上游原料链、通过GMP认证的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正是我们上市募集资金的主要投资方向。据测算,上一条年产3000万支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的投资需1600万元,如果开工不足则成本更高,而哈森药业有现成的生产线且产能有余,在这种情况下,哈森药业成为收购的首选对象。"
  "按照公司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议的决议,成立了以副总经理杨志群为组长,财务总监阎建锋、原办公室主任叶志荣为成员的收购项目工作小组,在各相关机构配合下展开收购项目的实质性启动。工作小组从前期调研开始,到最后签订收购协议,在整个收购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始终考虑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规范操作,形成两家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迈出现代制药产品战略布局调整的关键一步,为现代制药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作为项目收购小组负责人的杨志群副总经理向记者诠释了收购哈森的意义。

  实现双赢的合作
  在了解到哈森药业的合作意图后,项目收购小组首先入驻,接着公司分管技术、生产、质量的副总经理俞元龙、龚忠等高管也带着考察组,分别调研了哈森药业在相关工作方面的详细情况。公司还邀请华夏银行专业投资顾问、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和上海明恒通律师事务所等组成顾问团,就收购项目的投资前景、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和法律事务等方面进行专业研究并形成了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资产评估报告》、项目《审计报告》、以及公司章程、项目《股权转让协议》和项目《增资扩股协议》等专业法律文件。
  在分析了各种调研意见后,现代制药与哈森药业之间的互补性优势逐渐明朗起来。首先,满足了现代制药制剂品种结构横向扩充的需要。公司已研发并即将投入市场的针剂品种有三个以上,但自身只有固体制剂生产线,如新建一条年产3000万支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至少需投入1600多万元,且需进行GMP认证等,时间周期将较长。而哈森药业已有通过GMP认证的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两条,年产可达15亿支。现有针剂品种近30个,年产量近7亿支。其次,现代制药主打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的需要。阿奇霉素是现代制药的一个重点支柱产品,哈森药业发酵生产的硫氰酸红霉素是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产品的生产原料,收购哈森药业,可以使现代制药在重点产品的上游供应链上有所延伸,有利于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三,降低现代制药整体运营成本的需要,从现代制药长远看,其研发、营销和品牌建设的中心立足于上海,而生产可逐步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以此形成经营-职能-成本-结构的优化组合。
  而另一方面,商丘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对于现代制药收购哈森药业的合作意向态度积极。在2003年初的商丘市人大会议上,市委就已经把发展哈森药业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实事来抓,由市委常务副书记亲自挂帅。在获悉现代制药投资意向后,市、区两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赴上海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见面洽谈,表示对收购后企业在生产用地、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最大的优惠政策和有效的支持。这些都极大鼓舞了两家企业合作成功的信心。
  2004年6月29日,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上审议通过了项目收购的所有报告,2004年8月2日又经股份公司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批准。2004年8月4日,商丘市委副书记王保存在项目合作签字仪式上题词:"上海.商丘,商上一家,研发生产,相得益彰。"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宝泉题词:"和衷共济,共铸辉煌 "。

  转型中保持增长速度
  在完成收购后,新的现代哈森董事会和公司领导班子相继成立。董事长由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良安担任,江正祥、杨志群担任公司董事,江正祥出任公司总经理。现代哈森的高管团队中既有原来哈森药业的成员,也有现代制药委派的同志,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使现代哈森取得新的大发展,大家彼此支持,共同努力。
  2005年,是现代哈森进入现代制药之后的第一年。新年过后,商丘市委书记刘满仓带队到企业视察,第一站就来到现代哈森,之后又先后来过5次。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也多次到现代哈森考察,可见双方对于现代哈森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视和关心的。
  为推进现代哈森的企业转型和建成现代制药重要的原料药基地,现代哈森管理层按照市场容量、毛利率、发展前景等指标将产品分为A、B、C三类,大力发展A类产品、稳定B类产品、逐步淘汰C类产品,大幅度地调整了现代哈森注射剂品种,发挥企业小容量注射剂的规模化、特色化优势,与现代制药形成互补型产品结构,为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硫辛酸针剂等做好准备。
  公司还加强原料药的开发力度,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公司制定了原料药品种开发计划,增加了16个原料药品种许可证范围,开发品种包括了现代制药转让过去的品种。为加强原料药的前期技术工作,现代制药还专门委派石荣显高级工程师加强技术力量。 期待第四业绩增长点的崛起
  今年8月,现代哈森总经理江正祥带着20多名技术骨干人员来到现代制药学习交流,先后参观了现代制药浦东基地、嘉定基地、天伟生物,感受颇多。他说,"现代制药这几年的发展成就是我们的榜样,现代制药的今天就是现代哈森的明天,回去之后,一定要转变观念、真抓实干,跟上现代制药的发展步伐,体现出现代哈森应有的贡献"。
  现代哈森公司通过积极发挥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借助现代制药在管理、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经营理念,在战略定位、经营模式和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逐步调整。公司过去的薄利多销、拼成本、拼规模等粗放式经营方式正在逐步改变,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更新管理理念和实施规范化管理,公司已开始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2004年9月就实现了扭亏为盈,2004年最后4个月实现销售3300多万元,盈利80多万元,一举摘掉了多年负债经营的帽子,走上了盈利的道路--这正是双方合作的初衷。
  目前符合GMP要求的原料药生产线已投入施工,设备已基本就绪;硫辛酸针剂已上市2000余支,年底前有望达到6000余支。
  到2005年11月底,现代哈森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利润总额137万元,资金回笼率115.83%;同时完成了30个品种的申报工作,其中注射剂19个,原料药10个、胶囊剂1个。其中的4个品种已在今年投产面市,26个品种将在明年先后投产面市。
  在得知现代哈森列入现代制药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后,公司管理层表示,"将现代哈森打造成以母体配套为主的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的上游生产基地、以特色化和规模化为特点的小容量注射剂生产基地,并成为母公司第四个业绩增长点的目标,我们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制药解读点滴
原创:辛守  2006-11-30
  
  最近的市场情况让持有420的投资者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冰与火的洗礼,尤其是当股价一跌再跌创出一年来新低的时候,不免于垂头之际对公司有所怀疑乃至动摇。在此我想再谈一下个人的看法,希望有助于大家增进对公司的认识,从而转变或继续增强对它的信心。我自信下面的观点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分析理解的,作为一个证券投资者,我想尽量做到不犯“仓位决定态度”和“盲人摸象”的通病。不过,我还是要申明一点,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全然正确,若在日后为事实所证伪,希望大家多宽容些。
  
  不独420一家,下半年来化学药板块的整体走势出现与大盘背道而驰的虚弱特征,这种低迷走势的背后原因大家也都知道,是因为种种不利的外部因素所造成的,而资本市场的特点又往往将这种行业性利空无穷地放大,但是和以往发生过的许多事例一样,总是在泥沙俱下的大潮里不分青红皂白地丢却埋在其中的金子,每次又总是当金子在沙砾中闪光的时候忙不迭地争抢,资本市场的近视性错误屡见不鲜。
  
  那么,420是金或是沙呢?假如是金子又为什么在今年行业利空的侵袭下经营活动也受到拖累呢?我的看法是“年轻”,和许多上市公司不同,虽然公司是在2001年改制的,实际上改制前的这些资产――只能称作资产而不能算是企业,因为之前医工院的这些经营性资产都是小散类货色,它们既没有明确经营战略目标,也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态,他们有的只是零打碎敲、各自为战,获取一点微薄的利润能生存下来就行了。在90年代末期之前,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已经过来这么多年了,医工院的角色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几乎是指令性地、“无偿性”地支援服务国内医药领域这种“雷锋式”定位上,在这种陈旧的体制状态下,为自身创造经济利益不是医工院存在的目的,医工院是在为创造社会公益性价值为主而奉献的。在这样的定位下,医工院下面的每个生产体系资产的诞生,都不是为了实现医工院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多的是实验室规模的放大性生产而已,如:浦东药厂的前身叫做浦东实验厂。而象医工股份旗下南翔药厂诞生的起初更象是院属部室开设的三产,1989年4月成立时是集体所有制的性质,具讽刺意味的是那时的高端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肥水留往外人田”。从无偿支援到半卖半送,在那时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医工院不是独立的企业集团,它要听命国务院下面的部委,而这些直属国务院领导的部门机构当然不会在意医工院下面这些实验性的、三产性的小生产单位过得滋润与否甚至是死活。医工院自身也只埋头专注科研项目的开发研究,这些子资产的事情从未重点上过医工院的议事台面。所以这些年来医工院的生产性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发展,更谈不上壮大。
  
  这种情况一直到医工院从科研院所转变到企业集团时才发生了转变。处处摸石头过河的改革当局一纸迟来的令下,一夜之间17所大型科研院所全部开始转型,这当中包括上海医工院。政策转型的背景我想大概是因为在僵旧体制下的中国科研机构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尤其是国外强大研发力量的高压下越来越暴露出种种的不足与缺陷,为了适应现代局势和拉短差距,国家政策祭起了这么一道推向市场的“法宝”。且不论这一招在日后检验下是否有效,但对于医工院旗下不成样的生产性资产无疑是道福音,从今往后可以得到“父家”的鼎力相助了,因为转制后的为父者也需要子企业壮大,从而反过来推动自身的研发升级。这个理解在网上股改沟通会上董事长朱宝泉的一句话里得到验证,当有投资者问到医工院如何看待今后的科研成果转让时,(好像是酒酒兄的发问,问的相当好)他说医工院今后重点支持现代制药,所有科研成果先让现代制药挑,之后才满足外部单位的需求。朱宝泉既是现代制药董事长,又是医工院的院长,他这样的表态应该不是随便说说的,跟上面的分析印证下来,也是相符合的。因为接下来谁还是要走靠国家有限拨款再做清水衙门式的科研机构,必然会被后市场经济时代无情淘汰,壮大自己下面的生产企业主体来反哺自身,通过反哺又使自身研发水平再上等级或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再将新的高端研发成果输送回企业,如此形成良性互动循环。
  
  回到话题来,我们现在就不难发现,原来一直到2001年改制成为股份公司时,成为现代制药的那些资产在此之前并没有锻造过,依然停留在“小舢板”阶段。我们看2004年上市的时候,资产结构分别是浦东药厂、嘉定药厂、医药销售和天伟生物四块,浦东药厂是从实验厂性质变更过来,而嘉定药厂估计也是小舢板,这个只要看看现在地处嘉定的南翔药厂的起源就差不离了,能被装入上市公司,表明嘉定药厂比南翔药厂略强些而已,医药销售是销售公司,不过是一个销售架子,还不如实体药厂,所以在上市当年,因为亏损又被拿掉了,余下的天伟生物是在2001年才建立的,这样一盘算,现代制药的确大大不同其他那些上市公司,它是在缺少“第一桶金”式的发展顺序上被捏合起来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公司真的很年轻,而年轻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地方是它发展起来的速度高于成熟公司,有弊的问题就是在受到外部利空的打击时抗衡力较成熟公司差。
  
  也许有些朋友不解,从2001年到2006年都已经5年时间了,难道还不够它强壮么?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不过我们要明白这样一点,公司的底子很薄,这是跟它之前的属于小、散类状态有关,虽然医工院联合其他几家股东发起设立股份公司,但这并不改变公司资金缺乏个体幼小的特征,第一大股东原先是科研单位,这种性质的事业单位不产生充沛的现金流,所以无法在这方面给子公司予以有力支持。
  
  同样的证据还来自公司的产品结构,不管以前这些资产在做什么产品,我感觉自组合成股份公司后,原先各旗下单位(天伟不用的)的产品内容肯定被进行了调整,几乎是全新的更替了产品结构,而老产品全被剔除掉了,从公司的名字来看也有这个含意,什么叫做“现代制药”,其实就是意味着医工院将要打造的企业主体的产品是最具有现代潮流最符合市场应用的药品,否则为什么不叫医工股份或者上医制药呢,那个时候还没有医工股份呢,对不对。不但产品内容被更新了,连管理层也是全新的,改制之前,这些小、散类资产都是各自为战各自为政的状态,药厂厂长是最高负责人,而改制后,这些资产单位上面横空出现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的董事会、经理班子来领导他们。
  
  我们再看从2001年起,之中原料药大宗产品的也只有阿奇霉素和硫辛酸这两个品种,其中硫辛酸的产能相对它的市场空间却很小,其他的原料药也都属于较少的生产面,这是因为是在2004年上市前公司资本微薄,不能动辄上马大型类的生产线。而制剂的情况也是如此,相比原料药,制剂生产的投入负担要少得多,因为制剂生产所需要的原料药有些本就是自产的,而部分可能外购的原料药就更省却原料药设备的投入,原料的外购支出很快又能转化为销售后的资金。以新型制剂产品中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商品名:欣然)来说,从 “非专利技术明细”会计科目上看,欣然的受让入帐时间是在2000/7月,显然欣然进入生产最快也在2001年上半年,因为还需要经过生产批件、GMP标准等这些审批程序才能获准进入正式生产,其他的制剂情况或类似或稍微延后,这个证据表明象欣然为代表的这些产品在2000年以前并没有得到生产和上市,也就是说这些改制前的小散类资产也从来没有染指过它们。无独有偶,在2005年医工股份的组建时也发生了同样的一幕,在医工院网站的新闻中曾提到在捏合资产时某些资产也进行了清算。这种种分析表明,公司在改制前的资本和生产规模都很小。
  
  改制后的三年来,公司仅依靠自身的盈利在积累发展资本。但由于起步基数太低,仅仅几年的时间又怎么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程度呢。随后在拿到募集资金剩下的后面二年里,其中一年半又碰到了行业政策的寒流,你说象这般弱冠的企业又怎么能够经受住国内医药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寒流而不受影响呢?能不打趴下已经算是不错,何况同样的恶劣情况下,公司的盈利能力还是要比其他较它成熟得多的化学药公司委实好的多。
  
  如果这次寒流降临的时间迟上两年才到来,情况将大不相同,我觉得给它再两年的发展时间,政策寒流未必撼动得了它,因为那时它应该走完了“创业补课”的道路,从而完善了抗衡任何外部不利的免疫力。
  
  这里我先举个例子,我们看600521华海药业,截至三季度主营收入4.06亿元,同比是增长的,而净利润是9800万元,几乎没有下降,但是净利润率居然达到了24%,化学合成类制药企业的净利率干到这么高的份上的确令人咋舌不已,现代制药去年是11.6%,假如不计算哈森的收入则可能达到15%,今年由于上次提到的不明财务之谜,前9个月下降到9.5%,(后来有朋友认为即使没有这个因素也是实际下降的,因为天伟在今年是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其他方面的支出同比也出现了较大的幅度,比如研发费用,工资支出,这两项合起来又是大概近千万不到的数字,没有计较是因为这种支出属于合理范畴)。同样环境中,华海为何有如此上佳的盈利能力呢,因为跟现代制药相比,它胜在两个方面,一是华海比现代制药的底子好,这种底子不光是资本积累,更重要的是它在上市以前就具有较完整的经营之路,这种经历的存在十分宝贵,对企业日后的发展作用不可或缺,而现代制药之前谈不上有。所有的上市公司中,几乎没有一家象现代制药不经过创业阶段就发行上市的。二是华海的完整经营之道给它打造了生产经营的衔接优势,这使得它的产品始终处在无断挡经营的状况中,(这个意思我无法准确表达出来,希望大家自己能够意会),而现代制药由于当初“囊中羞涩”而无法大笔投入多种优势品种,只能靠阿奇霉素和投入少产出高的新型制剂产品,以及天伟生物的贡献在做市面的,不要说新的大宗盈利产品了,就是对于原有的手性硫辛酸阿奇霉素扩产项目也要巴巴地等到上市时拿到钱才投入。在新项目建设完成之前,它的新重点产品就出现了一定时间段的空当,不走运的是偏偏在此时国家开始大力整顿医药行业。
  
  和其他化学类制药企业不同,有一点华海和现代制药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的产品大都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华海的主打产品是普利类品种,在华海的的收入和利润的比重很大很大,它的这些药物品种是从哪里来的呢?我告诉你,连同它的沙坦类品种都是来自医工院,下面列出我整理的情况。
  转让名称    受让单位     注释
  卡托普利    江苏常州制药厂  国内第一个ACE抑制剂,经过常州制药厂的多年经营,使卡托普利成为了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畅销药。
  卡托普利    山东潍坊药厂   因为市场的需要,谢美华研究员对卡托普利的合成工艺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新工艺获得了中国专利授权,并在山东潍坊药厂产业化。
  卡托普利    浙江华海药业   浙江华海药业用此新工艺生产的卡托普利原料药,出口额占据了整个卡托普利原料药市场的半壁江山。该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马来酸依那普利 浙江华海药业   该项目曾被列为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了国家医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国内首家获国家二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其中合成工艺中原材料成本的显著降低,产业化工艺的不断改进使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中国专利授权。由时惠麟研究员技术指导、浙江华海药业生产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和赖诺普利原料药畅销欧美市场,占据出口市场份额的30%,近几年来,华海药业的卡托普利、马来酸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原料药每年出口创汇2亿多,利润超过5000万,而卡托普利、马来酸依那普利也成了治疗高血压病的一线药物。上海医工院浦东药厂多年来生产经营的市场畅销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其技术也是受让于合成研究室。
  
  雷米普利    浙江华海药业
  福辛普利    浙江华海药业
  培垛普利叔丁胺盐浙江华海药业
  盐酸莫昔普利  浙江华海药业
  盐酸喹那普利  哈药总厂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盐酸喹那普利,该项目1999年独家获得国家二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厄贝沙坦    浙江华海药业    在国内率先研制
  氯沙坦钾    浙江华海药业 近几年来,华海药业技术受让于我院的氯沙坦钾及其中间体、厄贝沙坦、缬沙坦等品种的原料药,每年出口创汇上亿元,利润超过3000万。
  
  乖乖,不得了,原来华海的当家产品全是来自医工院的转让成果,这24%的净利润率在华海身上充分证明了医工院雄厚的研发实力。假如当初都给了现代制药……,那我又要泼些冷水了,能完善普利类沙坦类系列产品线的投入超过了现代制药之前拥有的资本能力和其他资源能力,或许除非它放弃所有只做这些东西。而且各企业的经营能力也不同,华海能做到的,现代制药不一定也能做到,这就是企业的差异性,何况某些转让成果还要追溯到1990年,那时还没有现代制药这个公司。就以其中的“马来酸依那普利”来说,浦东药厂也经营了几年,但人家做的比浦东好是因为华海的各种资源条件比现代制药要好的缘故,现代制药的底子决定了它之前无法对所有品种一一扩产放量,所以它的“马来酸依那普利”产能只能是1吨/年。
  
  通过与华海药业的举例对比,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现代制药的内在情况,下面我谈谈我们该如何了解它可预见的未来。
  
  其实我的内心,对于华海的这些高盈利品种并不如何青睐,不可否认这些产品的盈利能力,但我觉得当初看中现代制药的主要原因是,现代制药的上市能在未来源源不断地从大股东这里获得更多更好的科研资源。这种资源的等级应该是从整体上超过所有两市化学合成类制药公司的水平。而资本市场又反过来为这种资源提供发展的空间。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制药在可见的未来绝对会成为大市值的上市公司。  
  
  说了大半天,好像现代制药这也不行,那也不成,究竟个医工院的这掌上宝贝能干些什么呢?它能干什么呢?我要提醒大家,其实在这之前它已经干的很不错的了。囿于自身先天性不足的条件,这些年来,原料药中撑大旗的主要是阿奇霉素,可能有人会说,怎么来来去去又总是阿奇霉素啊,没办法,公司的资源决定了它不可能四面开花的,没有阿奇霉素换成别的也行的,就算是来马来酸依那普利吧,马来酸依那普利要是放大了,那么阿奇霉素的产能就缩小了,倒过来其实都一样的,这叫做厚此薄彼。潜力最大的硫辛酸目前还没有真正发力,上次我也是这样评价的,原因是公司的募集资金项目还没有完成之前,原有的产能无法让它再进一步发挥作用。实际上硫辛酸本来不会出现在公司的产品序列中的,它的出现完全是个意外,长话短说吧,这是由于象伟哥一样,国外研究新发现,硫辛酸被扩大了适应症,并且应用价值因新应用用途而极大地扩增了,而上海医工院在得此商情后,集中力量攻关拿下了硫辛酸的新工艺包括它的手性技术。假如没有国外的研究新发现,或医工院攻关未果的话,硫辛酸至今还在冷宫中而不会出现在现代制药产品序列中。公司成立以来原料药上唱主角的其实就是这么 一 个 半 品种,所以它们的销售额能占去年全部收入的近一半水平。
  
  公司一年来又加强了几个新品原料药的投产,而且都是很不错的品种,比如作为当前最热的抗乙肝病毒的阿德福韦酯及其片剂,还有市场潜力较高的国家一类新药奈韦拉平及其片剂等,但在资源的限制下,不太会达到犹如阿奇霉素贡献的利润规模,不过由于这些品种的盈利质量较高,所以还是可以期望的,既然这些东西是刚从储备产品转入生产状态,那么一般情况下自然可以估计出不会低于华海的那些普利类品种的高盈利能力了,否则医工院难道不会象马来酸依那普利一样把其他普利类沙坦类系列品种也让自家人玩玩?啊,对了,还有今年年中的替米沙坦,这个好像就没有留给也生产沙坦类品种的华海药业。
  
  未来还有一个潜力更大的品种,“米那普仑”不可不提,关于这个品种的资料搜索比较有限,只知道是最新型的第三代抗抑郁症药物,对重症抑郁症的疗效尤为明显。从――“米那普仑及其片剂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的介绍上来看,应当是一个独家生产的升级换代型的国内新品,光这一点足够让我们对它寄予厚望了,有关后续的信息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保持搜寻。对于这个药物我想应该没有资源困扰的问题存在了,因为等它被许可上市时,公司可能已经再次融资了,什么时候不知道07年或08年的可能性较大。
  
  再谈阿奇霉素,上次说到阿奇霉素的事情还没有完,除了国内的需求未到达真正的顶点外,其实还是有一个积极的看法的,那就是提升产品的质量等级来避开价格在纠缠,目前公司的募集资金手性药物项目中也包含了阿奇霉素这一块,当然这些手性下的产能仅仅原来的一部分,但通过新质量等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原来的产量。此外,阿奇霉素在今年专利的到期,也将赋予该品种重焕良机。
  
  那么原料药该如何突破的问题显而易见就落在硫辛酸身上了。而硫辛酸也的确当得起公司放过那么多“好”品种而却舍得将重要资源投入在它身上。加引号的意思是一个品种光盈利能力强,还不够,更要看产品的生命力,产品生命周期的长短比盈利能力更重要,别看华海的那些普利类产品目前盈利能力很高,但这些东西都要过去的,所以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后进普利类产品来接续,而维生素之类的药品永远不会被淘汰,硫辛酸生命周期和维生素相仿,而公司的技术壁垒在可见的时间段内能够保持硫辛酸的高盈利能力。同时硫辛酸的广泛用途(保肝,治疗老年痴呆,糖尿病,美容,万能抗氧化)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现在你们理解五哥说的那句话了吧,二十一世纪是什么世纪?这样一个几乎完美的产品怎么不叫身为专业权威机构的医工院留给自家宝贝并重兵投入了呢,医工院肯定比我们更清楚硫辛酸的市场份量。
  
  上次点到硫辛酸时谈到了两个问题,分别是产能和认证问题,其中产能问题更重要也比认证问题容易自己掌握。后面的意思很好理解,因为认证的决定权是在别人手里,而产能的决定权在公司自己。前面关于重要的意思是因为接下来公司自己也能消化掉硫辛酸的原料药新产能,而不一定非得要完全依赖认证出口。但认证通过的话,价格也上去了,何乐不为。不通过的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因为公司自己的硫辛酸剂型规格也差不多搞好了,未来公司可以将原料药自己消化成制剂产品。
  
  一个是硫辛酸注射液,目前已经在哈森投入生产,由于旧产能不能足量自给再加上市场导入期,导致近乎无米下锅的硫辛酸注射液未能发挥作用,而哈森也未体现出一定的盈利能力。这个依据在去年某期院刊中被我找到,―――见《成长中的现代哈森》,里面是这么说的――――“硫辛酸针剂已上市2000余支,年底前有望达到6000余支。”不知道去年的大约6000余支是几个月的产能,但哈森的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是年产15亿支,相比之下,的确从中可以看出硫辛酸原料药的产能瓶颈了,否则哪怕是分配出万分之一比例的生产力,那也是15万支的数量,硫辛酸注射液的盈利目前尚不值一提,实在是太低了。
  
  有关硫辛酸注射液的市场情况,引用如下:
  目前国内生产硫辛酸注射液的厂家共有四家分别是:
  厂家   商品名 / 商标
  上海现代哈森   唐可停
  北京四环科宝   奥立奥
  山西亚宝   亚宝力舒
  德国进口   奥力宝
  相比其他三家,“唐可停”(硫辛酸注射液)有以下几点优势:
  
  1 、原料品质优异
  “唐可停”的原料品质已达到美国 FDA 新的质量标准,近年来一直出口欧美、日本等国,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由于其品质优异已获得了上海市医药行业名优产品、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01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奖、 2002年度上海市优秀新产品奖等荣誉。
  2 、临床效果显著
  上海现代生产的硫辛酸目前已经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等三甲医院结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上海现代的硫辛酸对于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加快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且副作用小。
  3 、制剂安全性高
  “奥立奥”、“亚宝力舒”、“奥力宝”中均含有“苯甲醇”,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唐可停”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不含“苯甲醇”的硫辛酸注射液,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发现,长期注射含有苯甲醇的注射液可出现局部药物吸收不良,造成肌肉小范围变性、形成纤维疤痕甚至坏死,从而引起肌肉挛缩,严重的会导致“蛙脚”。目前一些省市也颁发了《关于暂时停止使用苯甲醇作为注射用溶媒的通知》。
  国外目前所使用的硫辛酸注射液也大都不含有“苯甲醇”。无论从保护患者的角度还是从提高疗效的角度看,“唐可停”相比其它品牌的硫辛酸注射液更为安全、有效。
  4 、制剂稳定性高
  经过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专家的多年潜心攻关,使得硫辛酸注射液的质量更加稳定, “唐可停”的有效期为 2 年,而其它国内厂家生产的硫辛酸注射液的有效期仅为 1 年半。
  综上所述,公司生产的“唐可停”从原料品质、制剂的疗效、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目前都处于国内领先,达到了国际水平,是其它公司所不能企及的。
  
  另外一个是硫辛酸软胶囊,这是公司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拳头产品,其显著的保健功效促使它的市场潜力将成为中国保健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启明星。由于公司硫辛酸原料药的卓越品质,也保证了硫辛酸软胶囊的品质同样卓越。目前我还找不到国内市场生产高端硫辛酸原料药片剂的产品信息,本来嘛这种高端硫辛酸原料药的生产本就是现代制药一家,别无分店。而网上搜索的结果只有国外进口的高价硫辛酸胶囊剂型,不清楚是不是软胶囊型的,从专业角度来说,软胶囊包装的产品的吸收、保质更胜一筹。不管是不是,总之国内没有企业生产同类产品就足够了。比硫辛酸注射液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个非处方的现代保健药品,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推广来提升知名度培育市场消费习惯,不过还是那句老话,究竟能发挥到什么程度要看公司如何运作了。
  
  不过,这里面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内市场的消费观念问题,此话怎讲?这是因为硫辛酸被国外研究的新发现而扩大了应用领域,在国内,硫辛酸产品在延伸领域的市场观念还比较狭窄,这需要生产企业在初期推广中慢慢培育。
  
  有时候会傻想,要是能请到象史玉柱这样的人才的话,跟伪保健品黄金搭档比一比,看看孰高孰低(黄金搭档年销售额在几十亿),当然这是一相情愿的想法,象史玉柱这样大魄力的人很少,即使碰到的话,公司也不一定敢使用。目前该产品全部完成了临床试验,还在等待药检部门的批复中,有望在明年一季度获得生产许可,希望下一次股东大会里与会者能获得公司赠送的该礼品。
  
  象特色原料药一样,公司在医工院的技术支持下,近一年来也在不断地上马新的制剂产品,这些产品的产能以及市场状况大家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我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对这些产品无法做到一一参透,从介绍上看,应当都是竞争优势比较高的制剂产品。
  我这里先提供几个品种:
  
  产品名称           所属类别
  复方维A酸凝胶        1.国家三类新药,国内独家
  (商品名:芙晴)
  
  膦甲酸钠乳膏         1-国家二类新药,保护期八年,国内独家
  (商品名:扶适灵)      2-新一代广谱抗病毒药物,十大权威医院验证治疗单纯性疱疹快速、强效、安全。
  
  萘哌地尔片          1、国家一类新药,保护期八年,多个省份进入医保
  
  替米沙坦片          1-国家二类新药,医保乙类
  (商品名:浦美特)      2-第一个以替米沙坦为原料的制剂,药物活性成分更稳定。该技术已申请专利
  
  下半年又增加了红霉素肠溶胶囊,我不太了解,只知道肠溶剂型的优势是由于活性生物直接在消化道中崩解进入血液,而不需要经过肝脏的新陈代谢,所以它的吸收更好,疗效更高。
  
  新型制剂的情况继续保持良好,从一些动向上我感觉基本上全部处在快速增长中,美中不足的可能是产能偏小。
  先看看新型制剂的列表
  产品名称           所属类别
  头孢氨苄缓释胶囊       1-国家四类新药,国内独家,医保乙类
  (商品名:申嘉)        2-国内第一个抗生素缓释制剂
  5,000万粒/年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       1-国家四类新药,保护期六年,国产独家,医保乙类
  (商品名:申洛)       2-二代口服头孢菌素的最优化缓释剂型
  小批量生产
  
  头孢拉定分散片        1-国家四类新药,保护期六年,国内独家,医保甲类
  (商品名:申优)       2-生物利用度是普通头孢拉定胶囊的1.3倍
  3,000万粒/年
  
  硝苯地平控释片        1-国家四类新药,保护期六年,国产独家,医保乙类
  (商品名:欣然)2-国产唯一激光制孔渗透泵控释制剂,生产工艺、疗效大大优于其它同类产品
  1500万粒/年
  
  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      1-国家四类新药,保护期六年,国内独家
  (商品名:小眉)2-高浓度、起效快、吸收完全、安全性高,临床疗效远高于其它同类
  小批量生产
  
  辛伐他汀干混悬剂
  1、国家三类新药,国内独家
  2、唯一的辛伐他汀干混悬剂
  
  总共6个新型制剂,其中辛伐他汀干混悬剂是今年上马的,处在市场开拓期,今年肯定不会带来良好的收入。
  申嘉是二股东开发出的第一个新型制剂,同时也是国内首个自己研制出的缓释类制剂产品,作为第一代头孢类菌素制剂,曾有担心目前是不是已经走过产品成熟期而步入衰退期,后来医工院网站的一条新闻多少打消了一点这种疑虑猜测,该新闻这样表示,嘉定药厂在今年将对申嘉和欣然的生产车间进行扩建改造,看上面的数字,申嘉已经是五个新型制剂中产能最大的品种,现在仍然被列入扩产,应当说这个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依然处在良好状态或可以解释为公司认为它在以后还能获得较好的销售成绩。这一点从欣然的销售情况上可以得到侧面证实,我们看在中报里有关“技术提成费”的情况。
  注:技术提成费是指:公司根据所签定的技术转让合同的规定,除支付技术转让费用外,还需从产品销售之日起,按年实际销售额的3%、5%提成,期限5-8 年不等。
  公司根据签定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头孢拉定分散片技术转让合同,除支付转让费用外,还需“从产品销售之日起,硝苯地平控释片按年实际销售额的3%提成,期限为8 年,由于头孢拉定分散片在合同期内累计提成达150 万元,则不再提取”。
  截至中报时间,目前只剩下硝苯地平控释片(欣然)还在提取技术提成费,
  时间          技术提成费
  2005年中报       503,909.41
  2006年中报       687,851.38
  按照上面支付约定的说明来计算,欣然在去年中报时的销售额达到了1680万元,今年中报达到了2300万元,同比增长约37%,全年接近或有望达到5000万水平。今年在医药领域的反商业贿赂中,主要就是针对制剂产品,可没有想到,欣然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原因何在,其实就是新型制剂的技术优势在起作用。虽然报表中只反映欣然的提成数据,但作为同时都是新型制剂的其他品种,有理由相信它们都应当和欣然一样,在市场上的销售依然保持良好状态。
  
  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 (小眉),很奇怪,怎么会有这样胭脂气的商品名的,对于小眉,有个一不小心的发现想告诉大家,在已知的这几个新型制剂的转让费中,硝苯地平渗透泵控释片激光打孔技术的转让费最高,为80万元,但是小眉的转让费是多少呢?――600万元,这是什么概念呢,其他四个新型制剂的转让费合计起来也不如小眉一个啊,这意味着什么不用说大家也应该明白的,啊!千万不要往二股东磨刀霍霍向现代的歪处想,因为在第二项募集资金建设项目中的新型制剂投入项目,小眉是占了很大的一块投入比重的。和硫辛酸的新增项目如出一辙,小眉也是属于“钱用在刀口上”的做法,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就不难理解600万元的转让费是表明小眉在未来的作用很有可能会盖过现有的这几个品种的,中报时该募集资金项目进度按变更后的投入测算已经完成了80.21%,明年小眉铁定为保9100万元利润再添砖加瓦立下奇功。
  
  随着行业整顿政策的不断推进,今年来各种利空可谓是接踵而至,那么这些新型制剂有没有终于会受到影响,当然会的,不过我的理解是对于公司的新型制剂,有些利空其实是利好,因为国家出台这些政策的本意是为了规范国内医药市场,打击的是非规范的药品和销售行为,比如说下半年国家药检部门发布广告,宣称对从2000年起所有已注册的药品进行重新申报注册,目的是为了清理前些年改头换面鱼龙混杂进来大量新药不新的垃圾药品。对于真正有技术含量的药品来说其实只有利好,政策之手在为那些脚踏实地搞研发的制药企业在涤荡污垢留出市场空当。不过对于新药可能会暂时有些偏空,因为现在有些医院不敢批准购进新的药品了,在医院系统大量被抓人的风口浪尖,为了避嫌,这是不得已的对策,不过这肯定是暂时性的。
  
  其他制剂方面,最近又加强了几个新品种,也都是很有市场竞争力的东西,有些新品也属于独家生产。
  产品名称           所属类别
  复方维A酸凝胶       1.国家三类新药,国内独家
  (商品名:芙晴)
  
  膦甲酸钠乳膏       1-国家二类新药,保护期八年,国内独家
  (商品名:扶适灵)2-新一代广谱抗病毒药物,十大权威医院验证治疗单纯性疱疹快速、强效、安全。
  
  萘哌地尔片        1、国家一类新药,保护期八年,多个省份进入医保
  
  替米沙坦片        1-国家二类新药,医保乙类
  (商品名:浦美特)2-第一个以替米沙坦为原料的制剂,药物活性成分更稳定。该技术已申请专利
  
  非那雄胺片
  (商品名:浦列安)
  1- 国家四类新药,保护期六年,医保乙类
  2-治疗BPH(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一线药物
  3-美国FDA认可的治疗男性脱发唯一有效口服药物
  4-与同类合资产品“保列治”具有生物同等效性
  
  可能有些人对药品处于几类新药的等级比较敏感,从上面看属于一类新药的只有一个,可能会感到有些失望。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下,有时候药品等级并不代表它的毛利率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还要看该药品的市场空间和自身的销售能力也有关系,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只是四类新药等级,但它的市场占有率连许多一类新药都不能企及,二类以上的等级只是代表药品是否原创(或首仿)的意思。而药品等级也和毛利率水平不一定是成正比的关系,当然等级越高毛利率也能得到较高的保证,但等级较低也不一定肯定是低毛利率的。以公司的这些新型制剂的销售毛利率来说,据悉除了申嘉不到70%的水平,其余都在这之上,个别品种达到了80%以上,这是为什么呢,那就是这些制剂都无一例外属于独家生产,那么什么都不用解释了。
  
  刚才我说了一个美中不足,这个看法是怎么来的呢?道理是这样的,年产多少多少万片,对外行人来说,数字只是数字,我们不知道1000万片和一亿片对某个药品来说这种生产规模是大还是小,因为药品不同的话,数字再相同,其意义肯定也不相同,比如说片仔癀,年产不过是几百万片,就能达到2个多亿的收入,要是换成几百万片的阿司匹林,就根本不算个事。不以数量以销售金额来衡量我想肯定要明确一些。
  
  我们拿同为新型制剂的意可贴来说事,――意可贴是二股东转让给太太药业的,以欣然跟它马马虎虎比试一下,欣然作为降压药物的大市场容量应该足够抵消掉意可贴的非处方药身份了,可是今年欣然满打满算也只是5000万,公司去年五种新型制剂全部加起来的年销售额还不如意可贴一个(二亿元),这还不说明什么问题吗?问题有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营销能力,虽然我们不知道对方在意可贴的产能情况,但在公司方面首当其冲的还是资源瓶颈的问题,资源的局限多多少少肯定会制约着产能规模和营销力量的分配。所以不能一概全将责任推在营销方面,假如这种对比是有意义的话,那么我的关于美中不足的观点是可靠的。
  
  以上是我对公司的一点个人看法,通过刚才的分析里,相信大家也许会认同这么一种观点,即如果行业利空迟来两年对公司基本上不会造成影响,因为那时公司应该处于身强力壮的状态了,在抗打击力上,它不是新和成,甚至也不是华海药业,应该至少是恒瑞医药。那么公司明年的增长动力何在?我觉得在硫辛酸的产能和认证问题解决之前,公司增长的动力来自新推出的前面说到的那些特色原料药产品的增长、新型制剂的继续增长、新推出的制剂产品的增长,以及天伟生物始终不懈的增长。而当硫辛酸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往后,当募集资金项目成功收获后,公司的资源将大大充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步入良性循环的公司在经营上才有可能屡屡出现大手笔再投入,再投入后的良好有效回报(从华海药业的简单例子我们应该对此抱有信心)又能进行下一步的投入,那些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将逐步一一付诸实施,本贴有人曾提到的再建20个生产基地的愿望是可能的,大市值公司的路线图应当是这样跃然而出的。这个大市值大概是多少呢,是一百亿元吗?不,我认为一百亿元的规模在未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也能够达到,而不仅仅是市值规模。我想关于这个预测,在本论坛中,除了五哥、雨人少数人之外,大概没有人敢这样大胆去想像。因为除了复制布建各种生产基地的因素之外,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现在医工院的研发框架里,除了各研究室,下面另外还有几个国家级的中心,分别是
  国家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国家药品包装材料检测中心
  这几个国家级中心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制剂中心就不用说了,公司现有那些投入少见效快回报高的新型制剂产品都是它的杰作,假如说在制剂方面,制剂研究中心的成果从公司现有产品的市场表现上看,没人会怀疑它是国内制剂领域的研发头把交椅(外资不算的话)。
  
  那我们再随便看看信息中心吧,从信息中心的表面上看不出具有直观的产出作用,但是绝对不要小看它,从医工院每阶段所研制的科研成果的方向来看,都是具有强烈的市场导向性品种,这种商机情报的能力无疑跟信息中心有莫大的关联,它不但具有追踪当前全球医药市场的动态,还具有通过分析研究各种资料来判断未来全球医药行业动向的能力。在国内医药行业,信息中心又通过对医院处方的采集、整理、存储与分析,不仅能清晰地反映出药品处方的数量和金额波动情况,而且通过与药品基础信息的整合,还可以评估临床用药规模、了解药品科室分布、分析临床医生处方行为、探究用药患者背景等,能为药学研究、药事管理、药品营销与调控等提供一线数据支持。在这里信息中心就是中国医药行业的情报部门,同时也是医工院的情报部。
  
  说了这么多,是想让大家清楚这四大中心的“江湖”地位和能力。但是今年医工院又新出现了一个研发中心――药物创新中心(非国家级),它是干什么的?据介绍这是一个“抗感染药物重点实验室,今后还将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系列重点实验室的方向发展。”那就是说它就是将来国家药物创新中心的雏形,因为它刚成立,它得通过新的成果来显示才能在将来升级为国家级的研发中心,事实上它的设立之前刚刚完成一个药物创新的成果,那就是刚刚进入1期临床试验的“非那嗪奈SIPI-5052” ,该项目已经转让给了现代制药,药物创新中心将来的成果在市场的情况可能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还是通过对比来了解一下,“盐酸非那嗪奈”和天士力的“重组人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都是国内原创的一类新药(不要因为2000万和7000万的转让费用的差距来判断两者之间的市场作用,我个人理解为这是大股东的呵护之意,而天士力跟转让方并没有任何关系,7000万的转让价格只是市场公允性的体现),两者治疗的方向也比较类同,都跟脑中风有关。“重组人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现在也在临床试验中,据介绍该药产业化后,每年可获收入达10亿元以上。这样不管其他原创药物是不是达到或超过这个数字,至少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数字水平,那么药物创新中心将来每提供给公司一个重磅成果,都有可能给公司在未来带来潜在约10亿元的收入,这种成果的毛利率就不用提了。当然,前提是公司能够得到这种技术输送的支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对公司未来的格局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那就是新型制剂队伍未来的不断扩大,特色原料药基地的逐步布建,硫辛酸的风暴,以及原创药物的强力加盟,年一百亿元的收入在未来并非天方夜谭,目前的低迷走势等未来再回头看看,再对比其他股票,事实会证明这又是一种市场“错杀”行为,这个我在2005年的重庆啤酒身上早就领教过了,并不新鲜。
  
  关于达到百亿元收入这样的预测,我发现又一次和五哥的想法不谋而合, 2006版股票净资产一贴中,五哥只是随随便便那么一说,就把420的终极定位给画出来了,而我却要绞尽脑汁、东拉西凑、苦思冥想才勉强画出来,还不如他画的飘逸洒脱、明了干脆,我就搞不懂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太深不可测……
  
  关于天伟生物和商丘基地的一点不成熟看法。
  由于所知太少,对这两个企业(基地),我不甚了解。只能说天伟生物的情况真的是十分良好,该公司生产的产品目前还不到10个品种,但是人均创利却非常之高,可能两市股票公司里没有几个比得上它。2004年一篇院刊上――《天伟“三英”》篇中了解到,天伟那时只有两个生产部,生产一部的工作人员12名,当然它还有研发部,高层管理,简易财务部等,但从仅有的两个生产部之一的最大的生产部的人员数量来看,这个公司的人数在2003年不会超过60个人。这是2003年的情况,到了今年人员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肯定也有所增加,新增加的产品的技术含量可能比2003年的水平要高,比如在今年投产的FSH就是世界上仅有的第三家产业化的公司,那么即使公司在今年人数达到100个人,三季度时贡献净利润1600多万的情况来看,全年贡献2100万元是没有问题的,如此再加上剩余的45%的不能被计入的净利润,2006年天伟生物的人均年创利则为40万元,制造业公司里大概真的没有几个能比得上了。
  
  但天伟也不是没有缺陷,最大的缺陷还是规模较小,这束缚它的更高速成长。恒瑞最近惹上专利官司的产品紫杉醇和多西他赛,这两个药品在恒瑞的利润构成中占据三成之多,天伟从医工院手里受让这两项技术后也生产的,但是它的生产规模远比恒瑞要少。从恒瑞今年在这两个产品将达到2多亿元的收入规模来看,恒瑞今年的产能至少有400公斤,不清楚天伟的收入分类,所以无法就这两个品种判断实际产能,这种规模上的缺陷也是种缺憾,在天伟生物的产品序列中,这两个产品算不上是最好的盈利品种,恒瑞有的,天伟也有,但天伟有的,恒瑞其他所有的就不一定比得上了,这话是有道理的,恒瑞虽然号称是国内抗肿瘤研发能力最出色之一,但它的这两个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就被安万特.赛诺菲捏了一把,不管它是不是清白的,天伟的这两个产品几乎都是外销的来看,天伟避专利工艺路线着实要比恒瑞要靠得住,替现代可惜,也替天伟可惜。
  
  商丘基地的事情我还是没有搞懂,主要是觉得还应该缺少些东西,缺少什么呢,比如说增资扩股,淀粉糖厂的增资应当是没有悬念的,1000多万的收购费是公司跟商丘地方当局成立的淀粉糖厂的资产清算组之间的交易,大概是用来归还贷款,欠款和职工安置的,怎么用跟公司无关,那是地方政府的事情,公司到手的就是无任何财务包袱的土地和厂房资产。显然这笔资金不会有一分钱留在淀粉厂,那么淀粉厂要建设成新的原料药基地必然要从注入资金开始,而象这种重大投资活动理应公告的,公司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相关公告事宜发布,看来是还没有动作,已经半年了难道还没有清理完毕吗,公司在这上面和手性募集资金项目一样,都进展缓慢,公司这几年来留存的利润资金使用一部分进行先期投入并不算困难啊,何况还有财务杠杆可以利用,这是我不明白的地方。
  
  哈森药业,我总觉得哈森不会就这么简单使用的,虽然在纳入现代版图后,哈森药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扩建动作,虽然哈森原有的生产线都比较齐全,但是哈森的主要力量是在注射剂生产线,其他的固剂和原料药生产线比重相对较低,改扩建动作里也有新合成车间的工程项目,但连同GMP改造,两针剂车间部分设施改造以及西厂改造,到现在为止也只不过不到2000万元(假如我没搞错的话),这些项目基本上都差不多完成了。但是仅仅这么些投入就够了吗?要知道,哈森的作用已经被公司董事会提升了,而不在是原来的收购目的,仅仅是针剂生产线的互补作用,收购完成一年后,公司的董事会会议重新确立了新的目标高度,哈森将成为现代制药业绩增长的第四极,这第四极光靠这么点料儿怎么能和起点很高的其他三极一起前进呢,除非是有新的投入,所以我就在这里纳闷了,哈森进来两年了,就搁在这里每年几十万的利润就算完了?没有下文了?
  
  关于这两个问题,下个月有谁要是去参加股东大会的话劳您问问,看看公司葫芦里究竟在卖什么药。
  
  最后,想谈谈现代制药的管理层,经过对它上市几年来经营表现的思索,作为局外人,有些事情或许比他们自己要“旁观者清”一些,从而让我感触颇深,我不知道话题应当从哪里开始,我们还是先从跟华海的对比上切入吧。
  公司名称  三季度营收   三季度净利   三季度净利润率
  现代制药  4.2亿元    4045万元    9.5%
  华海药业  4.0亿元    9800万元    24%
  在这里我们看到两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相仿,到净利润指标上却大相径庭,同样的收入规模下,华海药业的净利润是现代制药的一倍还多,最后的结果是华海药业的净利润率指标高达24%。都是化学药公司,技术来源也都出自医工院,为什么经营效率相差那么大呢?个中情由很值得令人深思。
  
  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底子的厚薄、产品内容的差异等等,这些都是客观原因,但在这很多种因素的背后深层原因我觉得指向的是两家公司的管理层的问题。以产品内容来说,华海药业的经营特点是专注,它的所有资源都专注在普利类和沙坦类产品,它们的销售毛利率就是企业的全部毛利率,基本不含其他东西了。以现代企业经营之道来概括那就是把专业做深做精做透,这样的好处是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营运效率。
  
  而现代制药呢,我们从收入上划分一看就清楚了,阿奇霉素和硫辛酸几乎占据了主营收入的半壁江山,这两品种的盈利大概是什么情况呢?绝对销售额更高的阿奇霉素去年的毛利率就不如华海药业整体毛利率水平,那么更由于今年的价格战肯定导致它的毛利率不值得一提;硫辛酸方面呢?由于手性项目未竣工,原有非手性的产能,它的原料药价格在出口上因身份认证问题而无法提高,它的制剂价格又因产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也无法体现,这样一来,全部主营收入中几乎一半的数额在毛利率方面跟不上华海药业了。剩下的一半中,新型制剂类产品和天伟生物的毛利率情况处于比华海药业高一些的水平,而那些特色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由于资源投入有限而导致生产规模的偏低这个因素,在摊薄单位成本和其他成本上显得过重而无法体现正常应有的利润水平,最终全部导致这些品种在收入比例和华海相同的情况下,毛利率却死也无法相提并论。如此一来,现代制药的收入结构中在7成多的比例其毛利率要低于华海药业的情况下,收入相同而最终净利率相去甚远也就不足为奇了,并且阿奇霉素贡献的收入越多,在拖净利率后腿的作用上也就越大。
  
  那么现在看起来“罪魁祸首”好像就是在阿奇霉素和资源有限这两处地方,但我认为这还不是深度原因,更深层次原因是公司的管理层身上。前面我通过分析认为现代制药的资产群在改制前缺乏创业这一阶段的见解,在管理层身上也同样存在,查看公司现有的高管资料,此前都是搞科研的出身,他们的企业经营资历是从捏合资产组建股份公司时开始的,科研开发和企业经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他们在前者的得心应手不一定在后者方面也拿手。从公司的产品结构上来讲绝大多数都是市场上的潜力产品,对于依仗信息中心的医工院人来说,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潜力,他们对此自然是心中有数的,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却又不娴熟于经营之道,以公司自身有限的资源状况来说,产品再优秀能否经得起大量的吞吐呢,古代兵法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当代军事思想也讲究“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个道理在商战和企业经营中同样适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与其分散不如集中力量搞出产品规模优势的歼灭战来,而不是追求产品数量的“伤其十指”的下策。只有在歼灭战收获到丰硕战果后的基础上再量力而行追求扩大产品数量。在这样的经营战略思路下,现代制药的做法应当是盘点自己,砍掉一些项目,把砍掉其他项目后腾出来的资源投入到保留下来的最优势的项目范围上去,并且还能有余加大营销力量的投入,营销平台的实力壮大以后又何愁日后追求产品数量时的泄口呢,如此,一个看似简单的企业运作模式在经营的效率上将发生极大的改观。到那时,净利润率问题上甘拜下风的是华海药业而不是现代制药。假如公司觉得砍掉那些不是最优势的产品项目感到可惜的话,那其实也不是什么难题,可以采取外包方式,授权外部制药企业以OEM方式来达到目的,这种做法虽然牺牲了边际利润但是却卸下了资源不足的隐患,两相权衡还是很值得的。
  
  这里又诞生出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融资问题。
  颉取部分医药企业,新老企业都列一点,看上去稍微显得有些典型性,不正规的医药企业就免了。
  公司名称   负债率    排名(以最低为优先排序)  净利润率
  现代制药   14%      1              9.6%
  上实联合   28%      2              4.3%           
  复星实业   45%      3               8%
  海正药业   56%      4               3%
  新和成    66%      5              3.3%
  上实联合这个老公司,资产质量被屡次重组后体现出换血后的面貌,所以它尽管是老一代公司,资产负债率却是最低的。尽管负债率较低,但作为一个控股型公司,虽然它的低负债率可以支持他在未来进行可能的股权收购动作,比如青春宝等,可是想要精心管理好旗下众多企业以求得营运绩效的提高可能仍然会显得比较吃力,所以它目前尚徘徊在较低水平的净利润率,投资者对它的未来仍需保持观望姿态,因为靠这种不是内生性的增长模式,终有一天它会走到高负债率地步时发现发展模式面临夭折的危险,增发融资的手段不过是延缓的作用。
  
  复星实业的负债率体现的是处于比较合理的杠杆运用区域,该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看属于比较稳定,8%的净利润率也正是复星摊子庞大后的正常水平,未来若没有出现新的,足量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净利润率的提高任重道远。
  
  海正药业、新和成,较高的负债率和较低的净利润率与它们作为离开募集上市并未久的次新一代上市公司就显得十分不相称,应该说海正的企业机制和管理是比较良好的,虽然也和新和成一样在面临行业调控的当口显现疲弱姿态,但和其他两家老公司相比,大股东的实力因素是它的遗憾根源之一,从中长期来看,获取和海外医药企业的合作是机会同时也是无奈的选择。
  
  最后再看现代制药,罕见的低负债率和中等净利润率凸现了公司未真正开发出自身的潜力,这表明公司保守的经营之道。反映到实际情况上看,也是如此,公司的财务情况是完全可以承受对现有产品内容的投资加大力度的,即使是加上对哈森的增资和淀粉厂一期投入的注资,不到2亿元的资金需求,其账面资金加上余地较大的财务杠杆,看起来都不是什么问题,可是公司并没有任何动作,是保守还是平庸?难道是在打股市融资的算盘?也许他们当初真的是这样想的,据悉原本2006年的目标是达到7亿元收入,以逐步向好的趋势料断,净利润率的上升也肯定在他们的盘算中,如此可望保守估计能达到8500万元的净利润,那么假如在2007年满了三年时间的再融资要求时,那时股价以06年8500万元的业绩为基础应当是在10元处,此时无论是定向增发还是配股,既满足了壮大资源又没有过多地扩大了股本,双赢效果在此体现。可惜06年的市场人算不如天算,行业整顿的力度前所未有的强劲,而阿奇霉素的市场价格战和至今仍未竣工的募集资金项目都一一让这种计划落空。那么2007的融资计划该如何实施?假如真有这个计划的话,每股5元还是6元?
  
  管理层在企业经营之道的平庸表现还不仅于此,在其他方面也有所暴露,比如说医工股份,虽然我不甚了解它,但是我真的看不出医工院在现代制药和医工股份的战略目标上的差别。医工股份的存在是为了什么?除了菲力浦公司,医工股份主要还是靠享受二股东的全剂()成果,这当然无可非议,因为医工股份也是和现代制药一样,之前都是小散类资产的简单撮合,它在当前急需第一桶金来壮实自己。但事情好像并不如此简单,谁知道它以后的道路选择会怎么走,是切入另外的领域还是甘心做一个一碗饭里“哥吃肉来弟喝汤”的小弟角色呢,我真的不知道,这需要时间来观察,我只知道已经有现成的例子表明这种“手足同餐”的最后都因 “闾于墙”而双双强不了,比如清华同方和清华紫光,当然关于清华系这里面还有其他因素的作用,但是母体对它们在战略方向上是否明确定位的因素也是很关键的,这个反面例子则是北大方正和北大末名,两者的定位差异造就了北大方正的强大,北大末名尚不能崭露头角可能是跟北大在生物领域里的实力或输送有关。
  
  那么医工股份的战略定位最好应该是和现代制药错开,以医工院中药研究室的现有研发实力以及医工股份旗下存在着秀龙中药资产的事实来看,医工股份以涉足中药领域的发展前进绰绰有余,在当前的中医药市场,中药饮片和中药粉针是当前和今后的最具异彩的中药领域,这样一来,医工院旗下的两个主体企业的战略框架将十分清晰,日后必然是一中一西、比翼双飞。
  
  上面是从大处来看管理层的,对于个人我还有一点可能是过于苛刻的看法,当然我等小散无缘会过他们,有关人格特征不甚事实,以下看法权当笑谈。先说董事长朱宝泉先生,从已知的情况上分析,感觉此人仿佛功利性较重,朱宝泉以医工院院长身份兼上市公司董事长之职的事实,已违反了最新的有关证券业管理上的条例,证监会上海局曾为此向公司发出整改通知书,大意是要求换人。但公司的回函中认为鉴于公司目前的现状,朱宝泉的在位有利于上市公司持续性得到大股东的大力支持,并指出这是通知整改后经公司董事会会议再次挽留的决定,既然不发生大股东实质性损害上市公司的事情,场面文章做完以后,证监会也就不了了之。可实际上明眼人都知道,院长身份兼不兼董事长职务跟大股东是否真心实意支持子公司是两码事,关键要看大股东的地位是不是第一大股东,是不是相对其他股东是“一股独大”。事实上,朱宝泉他本人职事就已经较多,除了医工院院长,还是医工院党委书记,绝对的党政一把手,还是上海交大药学院的院长,这些都是实职,那社会上虚职就更多了,这些虚职有些是没办法,有些却可以推得开的,象海正药业的独立董事一职就可以婉拒的,何以不拒呢,酬劳也。假如这些还不能说明他注重功利的话,那么在最新一次的董事会决议事项里的连任议案,则再也清楚不过地表明……,他就是冲着后面的股权激励而来的,也许我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念头,不过我内心并不抗拒他的连任谋求,他的在位还是让我觉得有所安心的,虽然他在企业经营的战略抉择上目前有些平庸,但只要不昏庸就行了,因为医工院的东西的确是个宝,这足够抵消掉我的不满了。不过老头人还是囡可爱的,在股改网上沟通会上,当有人说他自己现持有一万股股票,希望在场的高管能有人出来摞几句让他有信心的话时,老头的真性真情在此时竟然会大声冲动了一下,#$%$%^&*?,呵呵,想知道是什么话,你们自己去查。
  
  按照程序,董事会换届在得到股东大会(12月6日)的通过之后才是经理班子的提名,在这里我的观点是黄总必须下课, 黄良安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他再续任总经理一职已经不适合现代制药的利益了,他的能力在01到05年阶段是可以胜任的,可现在正逐步上完了创业阶段课程的现代制药更需要有高水平的经理人士来接力,实际上也正是由于黄良安,给现代制药留下了阿奇霉素这个正变得越来越象是鸡肋的尴尬产品,黄本身也是技术人士,在医工院将他从江西召来后,浦东药厂对阿奇霉素技术的二次开发也是出自他上马后的手笔,否则以国家信息中心情报分析能力优势的后台,又怎么会让现代制药在阿奇霉素上投入资源重兵呢,无疑,这跟他总经理位置上的力主因素不无相关,但这却让现代制药到了2006年时,因阿奇霉素陷入了净利润率的“滑铁卢”,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出,总经理的人选极其重要,操作执行层面的事情要是误入歧途会让公司多绕弯子而拖累成长步伐,想到这里不禁有些担心,担心公司董事会如何安排下一届经理班子的候选人,特别是总经理这个角色,觅不到大师级人物,精英分子们也可以加以重用的,毕竟团队的力量不可忽视。又突然想起天士力的事情,阎希军在中药企业的高瞻远瞩的能力无可争议,而他却又幸运地物色到了国内项目管理界的顶级人物李文,而李文也不负所望,上任之初正面临公司的战略调整,但这几年的调整中,天士力仍然在低调中不失活力,他日调整结束,天士力的再次腾飞不言而喻。相比之下,老牌中药同仁堂的调整之道却是一言难尽。这两人将帅同行,琴瑟和谐,不禁让人羡慕不已,借用葛优的话来结束本文,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全文完)
  
  回复:
  ST笨笨狐:好
  言之有理,我把这节疏忽了,办公费的超额增长可以这么解释,我也想起来了,好像上半年有风传沪市某上市公司股改时,给券商机构们开出0.10元每股拉票费这么一挡子事,不知道是不是跟它有关。
  
  酒兄:好
  关于制剂研究工程中心,我后来想想估计也不太可能,这是该研发中心的级别所定的,它比现代制药的级别至少要高一层,那么假如要注入的话,人事方面就首先存在了一定的阻力,候惠民的身份是公司的董事,又是国家工程院院士,他可以接替朱宝泉出任公司董事长,却不能下降到当公司子公司董事长的位置,哪怕是别人接替制剂中心董事长的位置再来打包注入现代制药也不太合适,这仍然会打乱医工院内部微妙的人事关系,我们只要看看公司的监事季晓铭就明白了,董事和监事一字之差,身份却是天壤地别的,除去独立董事和其他股东的派驻董事,董事会中的成员个个都是在医工院有举足轻重的职务的,季晓铭的监事闲职后面的实职是天伟生物的总经理,此前曾任上海天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副研究员,显然他是梅派人物之一,那么他压根就从没沾过医工院上层权力的边,这样的资格能出任监事这种花瓶角色也是照顾性质,那么董事身份的人就无论如何也不能摆到降格单位的任职上去的。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平衡医工股份的利益,目前医工股份制剂上的优势产品不多,只有制剂中心转让给它的两个吸入式雾型制剂,可以想像,今后这种哺乳现象还会持续,在此情形下,医工院内部肯定不可能赞成这种注入方案的,医工股份肯定会叫嚷,它也不是后娘养的嘛。
  
  天伟生物更是不可能了,曾有协议,公司承诺已经自动放弃优先收购天伟生物的其他股权,这样的承诺是为了成全天伟生物实施内部激励机制,这样的安排是以牺牲加大控股比例的机会来换取天伟不息的成长动力。
  
  余下的上海博森医药也不理想,其他方面还真是想不出有什么合适的对象来了,但我还是想申明一下,个人对医工院所知毕竟有限,不排除还有其他优质资产,比如既然天伟生物对现代制药来说就是一个隐藏的优质资产,那么为什么医工院就没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类似天伟生物的东西呢,不过医工院网站上真的没有看到什么线索了。
  
  不过,我们不一定把目光非得注视在有形资产上面,无形资产也是种资产,比如技术专利证书,商标许可证等等,那医工院假如说别的什么都缺,唯独技术专利就是不缺,对不对?转让时以降低技术提成费率和缩短提成期限的约定方式来转让,这也符合承诺中以“适当的方式”这个条件的,假如再具体一下目标的话,比如说,目前还在实验室中研制的国家一类原创新药――镇痛新药SIPI-5047(非那嗪奈的编号是SIPI-5052,看起来是差不多时期立题的研究项目),等成功研制出后,转让给公司,倒又是一个潜在的重点产品。不知道这种思路可不可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作者:辛守
-- 发布时间:2006-5-8 16:06:41

--

目前公司(含控股子公司)在产产品共计35项,未来产品储备8项,基本可以满足公司未来3-5年内的产品储备需求。

发行人的产品列表如下: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治疗性征发育不良、不育不孕症、保胎等。
尿促性素系列产品 用于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
尿促卵泡素(FSH) 用于不孕症
齐多夫定及其片剂 ―― 抗艾滋病药物
奈韦拉平及其片剂 ―― 抗艾滋病药物
头孢氨苄缓释胶囊 5,000万粒/年 治疗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疾病
新硝苯地平控释片 1500万粒/年 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
型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 小批量生产 止咳药
头孢拉定分散片 3,000粒/年 头孢类抗生素
头孢克洛缓释胶囊 小批量生产 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耳鼻喉、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红霉素肠溶胶囊 小批量生产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酒石酸唑吡坦100-200公斤/年
酒石酸唑吡坦片 30万盒/年 种失眠症
罗红霉素干混悬剂 260万盒/年 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
罗红霉素片 400万盒/年 及扁桃体炎等各种炎症
阿奇霉素 80吨/年 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
阿奇霉素片 500万盒/年 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炎症
马来酸依那普利 1吨/年 对二肾型高血压、一肾型高血压及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 300万盒/年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均有明显降压作用
膦甲酸钠乳膏 30万支/年 用于免疫功能损害患者耐阿普洛韦
格列齐特 5吨/年 的单纯疱疹病毒性皮肤、粘膜感染
格列齐特片 500万盒/年 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血糖药,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防治作用硫辛酰胺 10吨/年 保健品,用于保肝及清除人体内
右旋硫辛酸 50吨/年 自由基,用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
硫辛酸钠盐 5吨/年 性皮肤病变的辅助治疗
肤康霜 450万支/年 治疗各种原因和疾病引起的皮
肤溃疡,各种创伤,烧灼伤,痤
疮及整形美容手术等引起的瘢痕
马来酸咪哒唑仑片 小批量生产 失眠症的短期治疗
马来酸咪哒唑仑原料 100KG/年
盐酸西布曲明片 50万盒/年 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不能
盐酸西布曲明原料 5吨/年 减轻和控制体重的肥胖症
门冬氨酸钾镁片 15万盒/年 保心护肝药物
盐酸芬氟拉明片 120万盒/年 治疗系统性肥胖症及伴有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的肥胖病患者,与甲苯磺丁脲(D860)或降糖优合用,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匹莫林片 15万盒/年 中枢神经兴奋剂,可用于脑功能轻微失调(儿童多动症MBD)、遗传过敏性皮炎的治疗
尿激酶(UK) 5000MIU 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抢救
尿胰蛋白酶抑制剂(UTI) 4000MIU/月 用于心胸外科手术中抗休克、抗抑肽酶(APROTININ) 3000MIU/月 出血以及肺气肿、急性胰腺炎等
伐他汀钠(PROVASTATIN) 小批量生产 用于降血脂
尼莫地平胶丸 ―― 脑血管病治疗药,主要适用于脑血管疾患、脑血管灌注不足、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中风和偏头痛、突发性耳聋等

--------------------------------------------------------------------------------

-- 作者:辛守
-- 发布时间:2006-5-8 16:13:40

--

从上面看出,公司产品的特征是品种丰富却贡献重点者少。

尽管如此,投资者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亮点品种出来。


一、阿奇霉素:

闽发的eaglecanfly的一帖中,该药的05年销售额已经跃过了1亿元(1.1亿元),达到2、3亿元为时不远也毫无疑问。

此外由于阿奇霉素在欧美的专利从2005年10月开始陆续过期,这对现代制药有十分良好的影响。目前国内有阿奇霉素原料药生产批文的企业不到10家,现代制药是国内阿奇霉素最大的生产企业。

评价:当阿奇霉素国内市场容量还没有为公司所消化的时候,国外市场的空间又为它打开了更宽阔的大门,个人觉得3年后公司可能成为阿奇霉素国内外最大的原料供应商,最终的结果是国内市场继续扩大分额,国际市场成功打入,双向作用下,几年内阿奇霉素可为公司贡献5亿元左右的年收入。缺点是由于药品新一轮降价调控,会对国内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最终可能会影响它在国内市场上的毛利率。但据说阿奇霉素的出厂价格本就很低,低到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价格壁垒,所以我想这种影响还是很有限的。


--------------------------------------------------------------------------------

-- 作者:辛守
-- 发布时间:2006-5-8 16:18:13

--

二、硫辛酸:

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病、糖尿病及早老痴呆症,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万能抗氧化剂”。 德国Degussa 公司、美国GeroNova Research公司和意大利Labochim公司先后生产出右旋硫辛酸(硫辛酸的高端产品)。现代制药于2004 年开始生产右旋硫辛酸,是国内唯一使用了手性分拆技术。目前硫辛酸在国外除了药用外,大部分用作保健品、食品中的添加成分,由于国外需求旺盛,使得产品供应出现紧张。


  现代制药的硫辛酸原料药达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新质量标准,大部分产品销往欧美等国家。欧洲几家大公司已与现代制药建立长期供货关系,在出口美国的硫辛酸中,现代制药产品占有较高的比重。2005年公司硫辛酸约完成销售收入8000万元。

评价:看点有两个,一是应用范围的扩大,从药品―――食品保健品领域,导致市场容量空前广阔,二是公司的生产技术优良,全部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证明公司该产品的强大竞争力。对于这个产品来说,公司需要的是开足马力生产,销售上是没有后顾之忧的,因为连国内需求还没有破题,可见该产品对公司的未来的影响之大了。缺点是以后总会有其他的进入者在掌握了这种手性技术后分食市场,好在市场足够大(假如有一天方便面里的食品配料上食品添加剂项中除了防腐剂,色素外,硫辛酸也赫然在列的话)不过这是后话远话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司硫辛酸片剂也已完成临床试验,预计今年内可以上市”。另据未经确认的消息是约06年3月份左右上市。作为一种食品保健品来说,如果片剂将进入非处方药名单,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另外一只成长空间广阔的拳头品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8 16:25:52编辑过]
--------------------------------------------------------------------------------

-- 作者:辛守
-- 发布时间:2006-5-8 16:24:02

--

三、高纯度尿促卵泡素:

天伟公司出品,专治不孕不育症,是国内唯一能生产高纯度尿促卵泡素尿促性素系列产品,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厂家,是世界上继瑞士SERON和IBSA公司后第三家正式批量生产这一产品的厂商。预计一旦面市,基本上可代替进口药物,毕竟价格是很大的优势,也许还有独自定价权,因为国内绝无仅有,概念很独特的。

缺点:尚没有找到,担忧倒是有两个,一是市场容量,二是疗效。后者尤其重要,这将决定该细分市场的霸主地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8 16:29:56编辑过]
--------------------------------------------------------------------------------

-- 作者:玄铁剑
-- 发布时间:2006-5-8 16:26:06

--
欢迎辛守来淘金水煮啊,基本面上420来来回回也说了多次,还是回到走势看更容易理解。虽然做空能量仍然不少,但相信踏上13只是时间问题,来回振荡上13后,走势就能比较流畅了,时间的窗口在20号左右打开。。。。。。。。。
--------------------------------------------------------------------------------

-- 作者:玄铁剑
-- 发布时间:2006-5-8 16:30:18

--
药方面,对欣然和普阀它丁,兄台不妨谈谈自己的看法。。。。
--------------------------------------------------------------------------------

-- 作者:辛守
-- 发布时间:2006-5-8 16:36:28

--

玄兄好,发觉这里比环境清爽。

走势方面由于盘面存在部分急于短期出局的机构(基金)筹码,多方在顺势承接的这样一个过程。也许股东大会后是一个挈机。

还是让我继续吧,既然开了闸不吐不快哦。

--------------------------------------------------------------------------------

-- 作者:辛守
-- 发布时间:2006-5-8 16:43:38

--

兄所提到的这两个药品,我也是所知不多,抱歉了。

四、盐酸米那普仑:最新型的第三代抗抑郁症药物,对重症抑郁症的疗效尤为明显,预计2-3年后可以上市。

又是一个未来上市的品种,感觉这个品种也是一样相当有潜力的药物,从国外看,心理健康,心理卫生业十分兴旺,我们比较熟悉的《成长的烦恼》中的主人公,杰克就是一位心理医生,我们国内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等不断加快,心理疾病也将越来越普遍,研制这种药物不得不佩服医工院准确把握市场未来脉络的眼光。


--------------------------------------------------------------------------------

-- 作者:辛守
-- 发布时间:2006-5-8 16:44:08

--

五、SIPI-007

很神秘的东西,功能是治疗脑卒….,可能是到目前为止可以笑傲公司所有产品技术含量的杰出之作,约08年面市。现在一切还是迷雾中,无法点评,却绝对不容忽视。

--------------------------------------------------------------------------------

-- 作者:辛守
-- 发布时间:2006-5-8 16:49:36

--

六、股改的承诺

昨天查看了股改沟通路演内容,淘金的侠客们水煮公司高管的喜剧让人忍俊不住,其中绍兴酒的提名五圣山和黑风小妖新增独董的提议,公司高管在诸位水煮下遐不应接居然也一本正经地回答,实在是好笑的可以。

笑归笑,但承诺的分量却不容忽视,不管是制剂中心还是其他优质资产,这都是公司进一步提升经营能力的重大举措,但客观上由于医工院股份公司有海外上市的设想,不排除制剂中心这块肥肉花入他家的可能。


--------------------------------------------------------------------------------

-- 作者:辛守
-- 发布时间:2006-5-8 16:57:58

--

挑选出这六大方面除了可能这些东西能够做大收入额外,这些产品还具有一定的持续生命力。

实际上,公司的不足不是什么药物的研发,生产,而在于营销能力上。就目前来看,尽管这两年公司业绩增长很快,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立足在上海这个中国最富庶经济区地带的情况下,这种大研发的优势其实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我们投资者希望看到的是公司的潜力新药占有全国市场的分额不是50%……80%,而是全部要到90%以上。

这方面的提升又不是一朝一夕或靠一二个药品能实现的,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黑兄是否是600420公司的高管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3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黑兄”提几个问题:

一个现代制药生产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药,说明什么,?

这一些药中你认为哪个药是可以拿到桌面上,能让企业自豪,在医药界响当当有影响力的产品?

这些繁多的药品中单药年销售额能达到多少?(单药产品生产销售规模达不到应有量,会出现高成本或亏损的)

为什么医药市场一整顿,其业绩就大幅下滑?

该企业与其它企业的差异化是什么,哪些产品有自己的专利,不用看别人的眼色和心情而生产销售?

没别的意思,只是与黑兄观点可能有点不同。------探讨。

[此帖子已被 不惑人生 在 2007-1-13 17:27:1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7 08:01 , Processed in 0.02602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