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历史之鉴??1997年绩优股倒下的回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8 20: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谢谢各位福尔莫斯和楼上各位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9 02: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兄谈到深发展,让我想到97-98年,深圳大学一位教授在特区经济建设课上,激情地鼓吹手中持有的深发展股票如何如何之好,要拿着它一辈子。事实上,他当时也届退休之龄,不知道深发展最后是否能给他的退休生活锦上添花,也不知道一辈子的承诺是否坚持住。

连大学里教经济的教授也为深发展如此疯狂,可想而知,当时深圳股民对深发展的痴迷程度。

'Those who ignore the lessons of history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them' - Santayana
‘那些忘记历史教训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桑塔亚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10: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value对长虹、发展深科技的点评可谓言简意明啊。但是,如果历史都是“偶然”堆砌的,那么历史就不是历史了。

其实,这个现象不仅仅在中国股市是这样,就连成熟的不能在成熟的美国/日本股市,也是这样。上一轮牛市中最牛股、最热的股,下一轮牛市,一般连翻身的可能都不大。真正长牛的股,在历次牛市中反倒都是不温不火至少不是当时的“明星股”。value到时候也来点评一下国外的热门股的特征?

以前,一直有个疑问:看巴菲特的持股,从来没有过美国历来股市牛市中的明星或热门股,甚至连我们耳闻能详的大牌美国公司,老巴的股票中从为出现过;林奇做得就更极端了,专买那些华尔街投行们忽视的股,一再强调决不碰热门行业的热门股。……但是,长期来看,这些人的业绩反倒是最好的。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7-12-19 11:10:57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9 13: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福探

我参加上个月的培训,得到福探的指点,回来就卖了万科。

我对“热门股”有个简单的理解:人人都知道好了,都去买,都涨,怎么可能永远是少部分人发财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2 22: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1、中国的崛起是什么样的体现?

2、历史上的绩优股在这次行情中的涨幅并不比535小,甚至还多,535后半程的表现就算超过,有那些品种的朋友,至今收获也不小了

3、如果明后年535表现,成了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福探你会如何处置,是相信它会成为伟大企业,一直拿着,还是经过统计,下次的亮点不会是热门行业的热门股,将它出掉?不管你如何操作,是不是也违反了你的逻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2 23: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福主可以一起来交流,毕竟思想的交流是种享受.

我提出这几个问题的原因,其实是说明一个问题,在中国我们需要的是什么,说的简单点,我们需要的是美国经济模式,欧洲经济模式,还是东亚经济模式,这是归根结底的问题.很抱歉上次只写了问题,没有写我的理解,现在把我的理解很粗略的写下,望继续交流

1,为什么美国出了医药牛股,而在日本不行,*两国科技实力相当

2,为什么日本出了TOYOTA,而美国的GM不行--两国的产业实力与人均GDP相当

因为美国的社会在进入90年代后,财富的制造已经进入传统经济的卫生,不断扩大的人口,矛盾的文化让美国进入一个转折点,这时候科技是让美国再次腾飞的关键,可以看到,虽然NASDAQ的最终暂时的失败,让许多公司倒闭,但无数失败中产生了真正的强者,支持了美国经济.归根到底,其实在战争后,美国把大批的科技人才以避难的方式收入美国,而为美国的现在的腾飞奠定了基础,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的体制中,对于人口的外来人才吸引这方面,很有作为,因为其受益匪浅.

而在日本,人口的内外流动非常慢,日本属于典型的东方哲学.内涵为主,而不主外,对于人口教育问题极为重视,日本经济时代的那批人才,正是战后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被称为顽固的一旦,这个顽固,意味着是顽强拼搏的意思,而进入后期,就是90年代,顽固的一带成为了顽固不化的代表,因为日本的年功制度因此在这方面遵循的是类似中国的大锅饭体制,因此后期的培养体制极为不重视,因此导致可后期LOST TEN YEARS.

因此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政治趋向,也决定了服务于其的经济的走向.日本的国土也好,人口也好,决定了其发展以精细为主,节能为主,无意中符合了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主流,而汽车行业是集中了这两点.作为资本密集产业,日本人的节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特别的管用.而重视开发环节,是TOYOTA做的很好的一个方面,当然,他吸取了日本如MAZDA OR HONDA OR NISSAN的缺点,就是不重视金融服务业,因此他腾飞了.

同理在日本制造业,今年9月的时候,我特别关注日本市场,因此其的几只制药股PE非常的低,我试图探询其中的道理,我发现一点,就是日本的科技技术虽然强大,但似乎在市场推广方面不行制药企业虽然强大,但是在海外得不到发展,这就有点类似日本的饮料食品行业一样.因为日本虽然科技实力强大,但在成本控制上也做不好.因此日本没有出现伟大的科技制药企业,当然,还有一点的是,日本的融资环境对于中小企业极为不利.这也是日本近20年来的问题,最近5年开始反思,但这就是体制的问题,因为此,日本没落了,亦因此此,日本可以从衰退中,再爬起来.

3,为什么俄罗斯出了石油龙头引导俄罗斯近3年的涨幅,而美国却没有那么明显

这个例子,我想说明的是,俄罗斯石油的强大,其实就体现了中国的优势与未来趋向.道理很简单,我们曾经走过的路相同,发展的模式从本质上依然类似.重工业依然是我们发展的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类似的制度依然是主要社会制度,因此国家意志与权利稳定主导了市场经济.中国特色如同俄罗斯特色.也因此,中国的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着迷惑与未知.虽然我也承认是个很大的市场,但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有钱无人,有人无钱.人才的政治化,人才的非诚信化都是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目前阶段的中国市场,可能是种无奈.

胡言乱语

PARR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8 12: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midren,喜欢什么企业,关键是你能否对它的方方面面欣赏。如果丰田在中国,我想我会喜欢的,尽管是个日本企业(要遭抗日派的板砖了)。

问题还不仅仅是行业的问题。企业的经营行为,就如同做人一样。你在社会中喜欢哪种类型的人?也就与你会喜欢哪种类型的企业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8 12: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看深科技。关于深科技,在其它贴里或多或少说了不少了。这个企业的盛衰,让我对技术类和配件类企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如果在把眼光放得远一点,回到1991-1992年的牛市。当时的明星股或绩优成长股是什么呢(当时还不熟悉上海股市)?深宝安、深中华、深物业、振业、金田、甚至深中浩(而万科、南波则一直是中庸而标准的“二线股”,引不起任何炒家的注意)。结果,随着93年初牛市的终结,这些公司从此衰落不起。
牛市是什么呢?我都想用这么一句来概括:就是消灭当时主流类公司的过程,消灭那些体质不强的而发育过快的猛小子的时候
本轮牛市呢?我想这一本质不会变!小心那些体质不强却被众人拥捧的“大蓝筹”!
我慢慢才体会到林奇从不买任何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以及巴菲特远离经济主题的时尚,以及格雷罕拇“投资人经常犯的失误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买入了那些原本素质不高的绩优股”的教诲!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7-12-18 15:47:26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8 14: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福探说的现象是准确的,原因的分析似乎还可以多一些。 我十分同意福探对在牛市中热门股的看法,投资人不能被牛市中套在热门股头上的光环迷惑,要充分认识到背后潜藏的风险,一个被高估的绩优股很可能是没有投资价值的,而在牛市中,热门股往往被严重高估。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规避现在市场中类似当初长虹、深发展和深科技这样的股票,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找出这些股票的共性,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股票不能长期为投资人带来好的回报的。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如何找出现在市场中的类似90年代初的万科这样的股票。我赞同福探的观点,长虹等企业并不是因为整个市场萎缩而导致业绩下滑的。从93年到今天,我已经买过4部彩电,接近3万元,比我在手机上的投入大(不算话费),可以看出彩电市场依然不小。 我看这些企业存在的问题可以分成两类。像长虹等企业,其核心问题是体制问题,长虹是典型的国企。在竞争型行业中,国企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因此现在“经营状况好”国企基本上已经退缩到了垄断行业,他们构成了目前A股大蓝筹的主体。这些“经营状况好”国企的股票大家现在愿意购买吗?我看风险很大,因为“经营状况好”主要是人为设置的行业进入门槛造成的。另一类是目前经营不错的民企,这些企业中有可能出现伟大的企业,但风险依然存在。民企的衰落往往是由于内部管理体制的原因,很多企业缺乏内部制衡,容易冒进,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始多元化,没有有效控制风险。地产界的顺驰就是一个例子。 因此我的总体的看法是,今后伟大的企业一定是从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发展而来的。它们会是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8 16: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市场是人性的舞台.把自己膨胀的欲望消蚀掉,眼睛自然会看得透.换句大家喜欢的说法,冷静和理性能让人赢.不过我不太认为大师们是靠冷静赢钱的.因为他们无需冷静.有个冷静就有不冷静在,就得犯错.大约有九成的人会在好的时候作大富翁的梦,坏的时候想到破产.这和市场最后赢钱的比例刚好相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6 10:16 , Processed in 0.02162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