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福尔莫斯

股票价值评估讲座(系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21: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yyw1:

Q公式是我们自己长期研究的结果。开个玩笑,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任何一个人知道“Q公式”这个名词(不管他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那么此人一定与“徐星公司”有渊源。所以,Q公式现在是没有参考书的。我倒希望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因Q公式分析方法还需要继续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22: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 被 我 接 受 的 是 实 业 投 资 和 股 票 投 资 实 证 关 系 , 公 式 的 推 导 实 在 不 是 二 三 年 可以 实 际 应 用 ,因 为 需 要 投 资 人 知 识 和 理 解 能 力 的 沉 锭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5 08: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福探:

企业价值评估,涉及到一个是现金流量的确定,另一个是折现率的确定,如何确保这两个数字的有效性?

现金流量的关键应该是企业的增长率如何有效界定?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3 13: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链接不违反版权协议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3 19: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 15: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12: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

困惑中前进:你的问题在本讲座中均有涉及,届时再讨论。


第四讲 Q公式及与DCF的比较

DCF虽然在理论上很严密,但是其处理过程却不利于操作,并显示出很多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的根源是衡量公司经营究竟是使用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的问题。如前所述,现代的会计系统均是采用权责发生制而非收付实现制,因此只有把收益折现转化为会计模式才能真正与目前的公司分析“语言”吻合,便于分析和操作。

所谓Q公式,就是我们通过借助于收益折现原理,将DCF进行改造后得到“公司溢价”(用市净率表达)与公司主要价值驱动因素间的关系式。

Q公式表达如下:首先,通过对公司分析,将公司分为两类:

一是“阶段优势型”公司即经过一定时间N年后,企业收益率趋于资本成本。这是大部分企业,比如完全竞争或同质化竞争的行业中的公司(或俗称“周期性行业”或景气性行业的公司)的特征。设R和g分别为股东权益平均收益率和平均增长率,r为股权平均成本,Q公式表述为

f N+1 - 1

Q = 1 + ??? ×R - r

f - 1

其中, f = (1+g)/(1+r)

二是长期优势型公司 即某一企业具备长期的超额收益能力,但扩张期有限。可以假定在N年后规模不再扩张,而收益率R稳定。这通常是对那些行业中具有明显持续、可靠的竞争优势和壁垒的企业而言的。则Q公式表达为:

f N+1 - 1 f N+1

Q = 1 + ???? ×R - r+ ?? × ( R’- r )

f ? 1 r

公司类型不同,其适应的定价公司也不同。如下图为上述两种类型的公司收益示意图。

景气型或阶段优势型公司的溢价都不会很高(公式中相比长期优势型公司少了一项),比如象钢铁、汽车等行业公司在世界各国股市中定价都不会高。如果市场上给予这些公司过高的溢价,特别是在这类公司处于非常景气时,则是明显的定价错误。相反,在有效的市场下,长期竞争优势类公司可以具有很高的溢价,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但是,这类公司一是数量很少,尤其是在其扩张期,投资者很容易把这类公司与阶段优势型公司混淆,仅因为惧怕其较高的溢价从而错过买入持有时机;二是这类公司往往到其扩张的尾声或市场形象过好时才容易看出,而那时股价往往过高。甚至有些投资人会犯“以任何价而不是合理价”来投资的错误。

应用Q公式,主要是要解决如何确定公司主要的价值驱动要素RNg的问题。R可视为核心的价值要素,而Ng则为这一要素的深度、广度的辅助性要素。

DCF与Q公式的比较

1)DCF折现在理论上严谨而客观;而Q公式本质上仍是一种“会计估计”。不过,由于复式记帐发的特点,Q公式本身是严密的,并不会受会计估计差错的影响,只是由于会计利润估计的差错可能会影响预期。

2)Q公式注重于一家公司价值要素的考察,要求企业的全程整体分析”,对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考察而不是近期的业绩,克服了DCF“报表预测”、“永须价值”及在估值中忽略企业本质的弊病。DCF追求的是“精确估值”(预测不平稳期的三张财务报表),而Q公式则是“近似”估值。

[此帖子已被 福尔莫斯 在 2008-12-1 12:15:38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10: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keiffer: 是的,公司的估值不是在做算术题,而是对企业的一个全面研究过程。这里是没有捷径的,但是,只有明了其分析的基本逻辑,才能在看似充满不确定性的企业经营中看出其价值的本性。这也是我在课程后面提到的:Q公式的建立,并非仅为了估值的方便,而主要是为了建立清晰、可靠的分析公司价值的思路。


第五讲 价值标准和无形资产

替代和q理论

股票市场并非是个完全随机变化的市场,而是存在着“收敛性”:股票价格的长期平均收益率向着实业产权收益率“收敛”。例如,美国道琼斯指数的30年长期收益率平均值收敛于7.5%,这一数值与美国上市公司扣除股息后的产权收益率一致。A股市场短短的的十来年历史,尽管被很多人称为“不能反映经济”的“政策”市,但统计表明,其长期收益率也“收敛”于帐面值增长率。这些事实其实清楚不过地表明了“价值投资”的可靠基础,也说明市场存在的“均衡性”。

当价值以“均衡性”为基础的时候,“替代”的概念就出现了。

有两种“替代”:重置和市场比较。这样,就有两种“替代”的价值标准:

“重置成本”:在目前资本市场和实业环境下,重新建立一个完全相同的企业所花的成本。

“市场成本”:若市场中存在一个可比的企业样本,其市场价值就是评估标准。

当考虑替代的时候,就存在一个问题:当各个价值标准比如用收益折现法与替代得出的结果不相同时,如何取舍?或者哪个价值标准才是最基本的价值标准?

托宾的q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解决了价值标准的问题:“重置性替代”是决定价值的基本标准。

q理论是资本市场上的成本效益均衡原理的具体反映。各种标准导致估价结果的不同实际上是市场非均衡性的表现。均衡性更多的是对行业或股市的整体而言的,而某些个股或某类公司可以经常处在非均衡状态中。竞争和套利是导致由不均衡回复到均衡的内在力量。

托宾的q理论解决了价值标准问题。在所有价值标准中,重置成本才是公司价值的内在的、基本的标准。在市场经济中,对绝大多数企业,由于竞争与套利的存在,整体和长期上看,公司价值必然围绕这一标准波动。当然,q理论是就长期的过程而不是某一时的经济状况而言的。它揭示了资本价格内在运动的根本动力。

重置成本如果与“收益折现和”不同,那么要么重置的各要素市场处于非竞争时期,要么是企业与市场之间存在不对称的“壁垒”。从实际看,这种不对称的壁垒也许会比市场竞争周期存在更长的时间。特别是,当重置成本低于收益折现和时,说明企业存在着某种超过现行会计体制“资产”(有形资产)外的“无形资产”。或者说,超额利润正是无形资产创造的。企业价值的高低正是由其无形资产的差异决定的。

所以,研究企业价值的根本,其实是研究其“无形资产”。或者说,证券分析的根本正是研究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不是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简言之企业控制的不具独立实体,而对经营长期持续发挥作用并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高价值公司的一大特点,就是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要远大于实物资产。与此相关的,无形资产高的公司,其股价的市净率PB也很高。

比如,某公司具有同行所没有的专有技术或专利技术,使其具有特殊的功能或较低的成本,从而构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或者某公司由于地域因素、某项政府特殊牌照而具有经营特许,这种特权使其具有一定的超额收益;或者由于企业的先入为主等因素而使其客户存在很高的转移、脱离成本,高客户牢固度使企业经营优势能够保持长期;或者企业由于特殊的网络组织结构使其在销售增量上具有很小的边际成本;或者某企业具有长期积累的人力资源机制,其企业具有同行所不能比、无法复制的员工敬业、创新精神等等。这些对企业经营收益长期起保障作用的无形经济资源,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总体上看,无形资产目前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这是由无形资产的特点决定的。简单说,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有以下特性:

1 收益因素:

非排它性。比如技术配方可以同时在多个地方使用而不象某个设备不能同时在多个地方使用。

收益递增性。比如某个药的配方,其市场规模越大效益越好。不象有形资产要遵循“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可升级性。具积累效应。一个研究团队,其经历越丰富悠久,其创造力就愈强。

2. 风险因素

产权不明晰导致的部分独占和外溢:无形资产更多时候不为一家企业长期独自享有,例如竞争对手可以以很低的成本抄袭。

易变性:无形资产通常的投资成本极大而使用的边际成本极低,且其收益性易变,这使得其经济效益事现难以衡量;

不可交易性:无形资产不易计量定价、不宜在报表中反映,其非流动性和无形资产投资的风险不易分散。

综上所述,企业的无形资产尽管是超额收益的来源,但是企业在形成、投资无形资产上却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现代的会计记帐系统也与无形资产的特性不相符,因而不能很好的记录、反映无形资产。比如,实物资产资本化而无形资产采用费用化的处理方式,就使得无形资产难以在报表中反映。所以,证券分析的难点实际上正是如何分析无形资产。这方面的经验,今后有机会再详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23: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探所言极是。我已经用Q重新对我以前研究的招商银行进行了重新估值,感觉Q确实更能抓住公司的本质,变量对公司的影响范围也更加容易估计。基于最近同银行人士的交流和招行最近的报表,我对招行的Q大致判断在2.5~4之间。不过看看巴老在Q值为1的时候才买入富通,目前的股价大概也只是初具价值。呵呵,谬谈一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11: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谢谢福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徐星官网 ( 粤ICP备14047400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5841号

GMT+8, 2025-1-18 08:36 , Processed in 0.02257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