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 太阳能光伏风电投资遭遇冰火两重天 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大批太阳能光伏企业海外订单锐减。由于市场预期暗淡,风险投资人正在悄然远离太阳能光伏产业,特别是晶体硅光伏电池业。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遭遇不同,由于技术成熟以及看好国内市场应用前景,风险投资人对风电产业追逐的势头并未减弱。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日前公布,英利2008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和净利润分别较第三季度下降了20%和33%。该公司称,销售额和利润下降的原因之一在于总体经济状况的低迷,以及西班牙等国取消了对清洁能源的部分支持。 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大批太阳能光伏企业海外订单锐减。由于市场预期暗淡,风险投资人正在悄然远离太阳能光伏产业,特别是晶体硅光伏电池业。由于有国内市场的支持,同处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风电产业则依然受到风险投资人的青睐。 种种迹象显示,在我国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太阳能光伏产业与风电产业的投资状况一冷一热,可谓冰火两重天。 光伏电池投资趋冷 2009年2月初,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董事长徐锦荣表示,2009年该公司再投资晶体硅光伏电池项目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春节前夕,江苏高科投资以7200万元投资江苏爱康太阳能器材公司。此举让业内吃惊不小,因为目前市场情况一片惨淡。对此,徐锦荣表示,爱康太阳能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配件,相比主件,他认为配件领域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据悉,在决定投资前,徐锦荣跟踪调查了爱康公司两年。 爱康公司目前为世界20大太阳能企业中的13家提供产品,在细分领域中有领先优势,因此,虽然整个行业的投资风险较大,但预期这类配件企业的成长性仍然较好。徐锦荣说,2008年该公司的利润增速保持在50%的水平。 与徐锦荣有同样想法的投资人不在少数。 普凯基金联席董事张爱民透露,目前对太阳能项目的投资普遍都非常谨慎。他认为,行业目前已经有产能积压,主要看成本的下降速度,如果多晶硅的价格能够稳定在几十美元,或许还有投资机会。 同时,张爱民表示,除非项目在某些技术或市场方面有突破性的表现,否则不会再投晶体硅电池项目。该基金投资的南京中电光伏公司,目前生产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已经突破18%,比一般晶体硅电池高出几个百分点。 在今日资本投资经理马骏看来,从投资收益的角度看,太阳能项目高回报的时期已经过去,未来这一领域的投资极有可能回归传统行业,项目成长性和投资收益都会下降。“目前晶体硅电池的项目,我们都是直接PASS掉”。 事实上,自无锡尚德在纽交所上市以来,国内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企业纷纷涌现,并造就了林洋新能源、晶澳太阳能、中电光伏等10多家海外上市公司,2008年国内的产能已经超过2000MW。一些业内人士分析,预计国内过剩的产能将有百万千瓦,消化将需要很长时间,因此短期内投资扩能的风险很大。 光伏企业陷入困境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国外技术垄断等多重原因,国内大批太阳能组件生产企业无订单可做,纷纷停产或倒闭。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国内已有350家太阳能组件企业倒闭,至今只剩下约50家。而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企业无锡尚德也难以“独善其身”,陷入了经营困境。 2000年,施正荣作为专攻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的博士从海外归来,创办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4年后无锡尚德在纽交所成功上市,2006年施正荣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首富。施正荣的创业故事由此成为经典。2006年7月施正荣与全球大型硅料供应商MEMC签署50亿-60亿美元的多晶硅合同,使无锡尚德得以在众多光伏企业为原料厮杀时“隔岸观火”。 然而,时过境迁,全球金融危机席卷而来,加之国外技术垄断,国内大批太阳能组件生产企业无订单可做,无锡尚德也难以独善其身。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无锡尚德生产线停转一半并裁员10%”。对此,施正荣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无锡尚德主要市场??欧洲的买家,由于融资困难等原因,推迟部分订单。这使无锡尚德不得不做出减产决定,因此半数生产线从2008年第四季度停产至今。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表示,中国光伏产业最为突出的两大问题是原材料和市场都在国外。在全球金融危机、多晶硅价格下跌以及国外技术垄断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两头在外的中国光伏产业显得有些无助,而企业的盲目跟风也是造成最终减产甚至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 危机面前,更多企业打出了融资牌,希望通过融资度过这一非常时刻。不过就目前看,风险投资人对已有产能积压问题存在的光伏产业总体投资趋冷,光伏企业面临艰难度日的局面。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着眼于光伏产业的发展,启动国内市场的做法值得支持。但必须正视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无论龙头企业与后来者都存在盲目跟风问题,二是缺乏另辟蹊径的创新精神。 风电投资热情不减 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遭遇不同,由于技术成熟以及看好国内市场应用前景,风险投资人对风电追逐的势头并未减弱。 中国风电产业之所以被看好,主要是国内企业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技术水平也不弱。此外,国内企业的产能扩张速度很快,制造能力不成问题。 据一位资深投资专家透露,过去两年间,全球风电投资中约有12%-15%的资金投向中国,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由于我国的风电开发技术是目前新能源中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具备规模开发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行业发展正进入上升周期。一些风电观察人士也认为,中国风电装备业发展迅速,部分优秀企业已脱颖而出,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据悉,目前位于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前列的金风科技和华锐风电已开始了3.0MW乃至5.0MW海上风机的研究;保定华翼叶片经过 3年的积累,实现了叶片的自主研发设计;瓦房店轴承已经可以生产覆盖750kW到3.0MW全系列的风电轴承,并开始研发5.0MW的轴承产品。 业内人士称,这些企业已能代表中国风电企业的最高水平,同时这些风电企业也已表现出很强的盈利能力。华锐风电的投资人、中国资本市场大佬级人物阚治东说,他们在2004年、2005年投入的原始成本,在2006年、2007年时的分红就收回了。 风险投资人之所以认定中国风电市场前景广阔,与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风电装机至2010年达到5GW,仅仅3个月后实际装机容量就达到了6GW。 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中国风电完成吊装2063MW。根据年初规划、年中建设、年底完工的季节性施工规律,保守估计2008年全年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5500MW。根据各开发商的既定计划,2009年和2010年将新增装机容量6500MW和8000MW,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为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始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可再生能源再次成为扶持的重点。近日业界流传一种说法:国家发改委将把202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从30GW调高至100GW。 |